◎英国作家巴克斯曾经这样描述慈禧:“慈禧喜欢看书,也受过很好的教育;她酷爱艺术,学过绘画,而且技法娴熟;她还擅长吟诗作赋,16岁的时候她就熟读了满汉文《五经》,并用心良苦地研究了二十四史,她深深地体会到,对知识的热爱,是智慧增长的源泉,是获取力量的秘诀。”
◎1864年,从美国来到登州的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与夫人,一起在登州(现蓬莱市,属山东省烟台市的县级市)设立蒙养学堂。这被认为是在中国早期出现的教会学校之一。1876年,学堂扩至中学,并正式定名为文会馆。在《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一书中,这样描述了登州蒙养学堂的教学生活:“登州创立的蒙养学堂,氛围很好,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狄考文夫妇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然而,与中国传统家庭的家长不同,他们不仅威严,而且很亲切。特别是和蔼的狄考文夫人,她在负责学生生活之余,还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一起玩各种好玩的游戏。”
◎1867年8月4日,香港记者报道:“清国向来是比较重视教育的,普及程度与英国不相上下。即使是那些生活在清国社会最底层的、被人们蔑称为“猪仔”的苦力也是识字的。大清国设立了一些由政府资助的公学,这种学堂对穷人是公开免费的。数不清的私立学堂遍及大清国的每个角落,虽然读私塾须额外缴费,但经济条件可以的家庭都热衷送孩子去私塾读书。”
民国富家姐妹
◎国外驻华记者如此报道清代皇室教育:“皇室学生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向太师‘大请’,太师则从椅子上起身,回礼再坐下。第一堂课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这门课通常每天要上两个小时;第二堂课是满语和汉语的作文课,由比太师级别低些的‘师傅’授课,‘师傅’是要在教室门口恭迎皇室学生的,皇子到来后要先鞠躬,然后才能开始讲课;第三堂课主要是体能的训练,包括马、步、箭等竞技运动课程,由‘谙达’(满语,即教皇子弓马的人)教授。”
◎1867年8月4日,《纽约时报》报道:“清国政府在每个省都设有学政,或称学台,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主管行政,其职责像公共教育总监。学政的职责除了要将在公立学堂注册的学生记录在案之外,还必须亲自主持最高年级的毕业考试。按大清国的惯例,女孩除了简单的读写,不允许接受高级学堂的教育,偶有富绅雇请私人教师到家中教育女儿。”
◎1871年12月28日,《纽约时报》报道:“据上海发出的消息宣称,清国政府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出优秀的年轻学子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式教育。”
◎1872年9月15日,《纽约时报》报道:“昨天抵达美国的30名清国留学生都很年轻,由3名身为清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很优秀,也很勤奋,而且容貌俊秀,比之前到美国访问的清国使臣都好看得多。清国政府拨出100万美元用于这些学生的留学费用,并计划以后每年都送出30名优秀的学生到美国学习深造。因为先前的一批清国留学生在美国时,受到基督教熏染,所以此次,清廷在这批学生中严格传授孔子思想,要求他们信仰儒教,背诵四书五经和康熙皇帝制定的律令。”
◎1875年7月初,《伦敦日报》北京通讯员报道:“在大清国,孩子们很小就开始接受教育了。那些稚嫩的小男孩们在家吃过早饭后,便抱着满满一包书去上学了,他们的书包通常只是个蓝色的布袋。所有的孩子在同一时刻扯着他们最大的嗓门在叫喊,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正在朗诵的课文背诵下来。他们正诵读的都是大清国的经典著作,孔子和孟子的作品是最先要学习和掌握的。”
◎1875年7月6日,《纽约时报》报道:“科举制度在清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这种制度的宗旨无疑是好的,但却有着非常严重的缺陷。一种沿用了上千年之久的制度,无论起初是多么完美,多么符合时代要求,但上千年之后绝不可能再适用于已经发生巨大改变的新时代。孔孟的著作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能够背诵固然很好,但如果仅仅把词句塞进人的大脑,绝对算不上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人的大脑除了记忆,还有更重要的功能。今天,学校仍把知识来源限定在古代经典大师身上,这是清国教育制度最大的弊端,更是大清国落后的最主要根源。”
◎1875年7月6日,《纽约时报》在一则通讯中报道:“目前中国还是按照几千年的传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清国的学堂非常的嘈杂,孩子们都在同一时刻扯着嗓门叫喊。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把他们正朗读着的课文背诵下来。当他们觉得自己能背下那些内容后就去找校长,然后背对着校长,这表示他们不能看到课本上的内容,接着开始摇头晃脑地复述他所学到的内容。这种教育方式是机械的,填鸭式的,而这样的教学似乎贯穿大清国整个的教育过程中。”(www.daowen.com)
◎1875年7月6日,《纽约时报》报道:“在大清国,那些知识分子,都是非常痛恨外国人的。他们反对铁路、电报等一切国外先进的新鲜事物。他们阅读的书籍还是他们的先人在几千年前留下来的作品。倘若有任何其他的知识技术敢向他们靠近的话,他们就会咆哮不止,如此的封闭落后,致使他们的心智就像清国妇女的小脚一样因为被挤压而萎缩不堪。”
◎1875年7月6日,《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提及了中国的考试制度:“科举考场,由很长很长的一排排小房间组成,这看上去有点像个巨大的养猪场。然而,考试带给成功者的荣誉也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封闭考试的另一个侧面。倘若一个人经过寒窗苦读获得了这些功名中的任何一个,他的名字就会被迅速地张贴到他家宅院的院墙上,而且还要放鞭炮以示祝贺,整个村庄或乡镇都会为此感到极大的光荣和骄傲。最重要的是,今后将获得政府的职位和升迁机会。在清国,考试获得的最高荣誉叫作状元,公差报喜之后,状元将胸戴大红花骑着骏马高调游街,家乡那些欢腾的人紧随其后,状元会在孔庙里为他竖碑庆贺,名字流芳百世。”
民国时尚青年
◎1881年7月15日,《纽约时报》报道:“有迹象表明,大有前途的中国留美教育计划项目很快就要终止。倘若草草地就将这个项目放弃的话,将非常遗憾。这些从中国优秀家庭挑选出来的孩子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在很多项领域中均得到认可。”
◎1881年7月16日,《纽约时报》评论:“中国留美教育计划被终止的原因其实并不隐秘,因为中国的领导层担心,这些没有严格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的中国青年有着活跃的思想,将来可能无法真正为自己的国家效力。”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发表社论称:“不可思议的是,清政府认为这些出国留学的人,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按照政府的需求,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而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清政府的这种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这些孩子都很聪明,期间已经学会了电报技术,而当下中国政府还不允许在天朝圣国的土地上建设哪怕是一英里的电线。他们也已经学会了铁路建设知识,而大清国就在不久前刚拆掉了国内唯一的一条铁路线。他们今后将要报效的对象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独裁政府,这个政权如此的复杂神秘,以至于他大多数高贵的臣民根本不知道这个政权的准确位置在什么地方。”
◎1879年9月1日,中国第一次向西方世界的大学派出教师戈鲲化,他被哈佛正式聘为教授,为期3年,传授汉语。然而1882年2月,他不幸染上了肺炎,虽经当地名医全力抢救,但他的病情仍不断恶化,2月14日下午,他在异国去世,年仅44岁。《纽约时报》对戈鲲化做了长篇报道,称哈佛很欣赏也很器重戈鲲化,给他的薪酬是每月200美元,这相当于20多个华工的工资,而且报销往返差旅费。并呼吁从事商业交往、外事交往的美国人都学习汉语。戈鲲化去世当天,波士顿还向中国发去电文,对其给予高度赞誉:“他那渊博的学识、优雅的风度、谦虚的举止和与人为善的品格,都给接触过他的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纽约时报》将此电文全文照发。
◎1881年,17岁的金雅妹到纽约医院附设的女子医学院留学,成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女留学生。1885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05年,金雅妹回到中国,之后开始在天津主持北洋女医学堂和女医局。《纽约时报》就此报道:“金雅妹比较瘦小。身高不到5英尺,体重不足100磅,她有着自己独特的穿衣风格,从不穿西式服装,总是身着鲜艳的中国式丝绸长袍,发鬓上插一朵鲜花。不要看她长得小巧,她可是会讲中、英、日、法四种语言。金雅妹是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在自己的职业领域里创造了奇迹,是本民族进步运动的一位领袖。在其筹办医学堂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作为金雅妹的朋友,曾写信给直隶总督袁世凯,为金雅妹提供过帮助。”
◎1892年2月4日,《纽约时报》登载了一篇题为《光绪皇帝学英语》的述评。文中说:“今年20岁的大清国皇帝,目前正在由两名受过英美教育的北京国子监学生负责教授英语,这件皇家之事是由皇帝陛下颁布诏书告知全国的。皇帝屈尊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是因为他和他的政治顾问们都认为,中国几千年前就形成的老规矩已经过时了,如今要应付当今列强,就必须相应地改变国家制度。光绪皇帝和支持他的一些大臣们甚至希望,革新后的大清国应该在文明国家的行列中占据一个适当的位置。”
◎1927年4月25日,美国《时代》周刊以《痛斥父亲》为题,报道了1927年蒋经国在莫斯科的反应,文中这样写道:“一名正在莫斯科留学深造的青年学生,是中国国民党独裁者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年轻的蒋在上周听到他的父亲开了杀戒,大肆屠杀共产党的消息后,给莫斯科的一家报社投稿说:‘蒋介石曾是我的父亲,真正的军人,革命的朋友。现在,他成了我的敌人。几天前,作为革命者的他已经死去,活下来的是一个反革命者。他曾用美丽的语言描述革命,但又在最便利的时候背叛之。蒋介石不再会和张作霖作战。打倒蒋介石!打倒叛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