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应时应变,凝聚认同-狮武岭南

应时应变,凝聚认同-狮武岭南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清末民初的反清斗争中,南狮就发挥了凝聚仁人志士、建立文化认同的功能。采青前后要进行“三拜礼”,意为反清。这样的“武林”通过各派的仪式、规定和习惯,建构起一套行内人彼此认同的秩序法则。它是文明、吉祥、喜庆的象征,备受海内外南狮拥趸的认同。南狮和北狮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已成为新时代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标志,强化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应时应变,凝聚认同-狮武岭南

南狮狮头、狮被鲜艳华丽,狮舞动作刚猛而灵活,观赏性很强,受到人们的喜爱。它融合了英雄崇拜和尚武精神,与采青所表现的喜庆娱乐、趋吉求财、昂扬斗志相联结,通过模仿狮子的神韵情态,展示武术的步型步法,加入高难的杂技动作,表现狮子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实际上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是十分巨大的。

早在清末民初的反清斗争中,南狮就发挥了凝聚仁人志士、建立文化认同的功能。历史上佛山狮会曾分两派:一是“义”字派,即洪拳派,以舞红狮和三星舞法为主,举三星旗(三点旗),依附于广东天地会;一是“社”字派,即蔡李佛拳派,以舞黑狮和七星舞法为主,举七星旗(七点旗),为太平天国服务。为强化反清志士的内部认同,蔡李佛拳派舞狮须施行开桩礼和收桩礼。舞狮者左掌右拳拱手而出,拳面、手掌向前方,拳掌不贴靠,拳与掌分别表示“日”和“月”,日月为“明”,表明舞狮者的反清身份。采青前后要进行“三拜礼”,意为反清。不管是哪一派,他们都秘密授武、习武,以“狮王争霸”“生菜会”等节庆为契机,进行武术表演和狮艺交流,扩大反清网络。拳师们在广东城乡各处聚集,借助工会机构、行业组织、武馆团体等中介吸纳大量门徒,构建了一个五花八门的“武林”世界。这样的“武林”通过各派的仪式、规定和习惯,建构起一套行内人彼此认同的秩序法则。

1900年后中国“先睡后醒论”广泛传播,南狮被赋予唤醒国民的使命;抗日战争前后,南狮又承担起振奋民族精神的任务。20世纪80年代以后,南狮逐渐从一项具有政治宗教特征的民俗活动发展为标准化、竞技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1995年1月23日,国际龙狮运动协会香港注册成立,同年,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在北京成立。此后,亚洲龙狮运动联合会、部分省市龙狮运动协会也相继成立或组建,现代南狮运动开始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自1990年南海县醒狮队首次跨出国界,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马来西亚武术节醒狮赛中获得特优奖以来,佛山狮队相继在全国性的、国际性的龙狮邀请赛、大奖赛、锦标赛、争霸赛等赛事中亮相夺奖。其中,1994年5月,南海大沥醒狮队首次在广东省首届武术醒狮大赛中夺得冠军;1996年3月,由南海市政协主席关性乔带领的南海醒狮队在比利时举行的第三届欧亚国际醒狮赛中夺得首个国际赛冠军。据《佛山市志》统计,1985年至2002年南海龙狮队在国际性的龙狮大赛中14次夺冠,南海龙狮跻身世界劲旅,2002年10月,南海被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授予“中国龙狮运动之乡”称号。(www.daowen.com)

20世纪90年代,南狮运动迅猛发展之时,以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师、南狮高手黄飞鸿为主角的《黄飞鸿之狮王争霸》(1993)、《黄飞鸿之西域雄狮》(1997)等系列电影轰动热映,将南狮的魅力、影响力进一步传播到全世界。

如今,南狮早已不再只为广东人所熟悉,而渐渐演变成一项制定了国际规则、建立了赛事体系的全球竞技体育项目。在世人看来,舞南狮可以强身健体、陶冶性情、娱乐大众,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它是文明、吉祥、喜庆的象征,备受海内外南狮拥趸的认同。它不仅流行于广东省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还广泛分布于海外华人社区。南狮和北狮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已成为新时代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标志,强化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