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狮由北狮发展而来,人们一般都将其追溯至古佛山乡民驱赶“年兽”的传说。黄鉴衡的《粤海武林春秋》(1982年)曾载:“广东舞狮子,起源于佛山。相传明朝初年,佛山出现过一头怪兽,它眼大、口阔,头长一角,发出‘年年’的叫声,人们管它叫‘年兽’,那头‘年兽’,每逢年岁将尽,腊鼓频催时便在佛山郊区出现,所到之处,糟蹋庄稼,残害牲畜,乡农们既怕它又恨它,但又怀疑那头神兽是个‘神物’,恐怕杀之不祥。后来他们设了计谋:用竹篾扎成若干个狮头模型,涂上斑驳的颜色,埋伏下来,当怪兽出现时,蓦地金鼓齐鸣,群狮舞动,一齐朝着那头庞然大物——‘年兽’冲去。那怪兽遭这一吓,仓促之间掉头便跑,从此就绝迹了。当地群众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且有如意吉祥之兆。以后每逢春节便敲锣打鼓,挨家过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灾除害,预报吉祥。各家为了迎接瑞狮来临,在门前门头上设‘青’——几条青绿的菜蔬扎着一个红包,名为‘采青’。久而久之,这种舞狮拜年活动便成为一种风俗了。”
这个传说被各类志书、论著广泛引述,至今还在广东的舞狮人当中口耳相传。根据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所记,早在南北朝时期,民间就流行用爆竹驱逐“山臊恶鬼”的习俗。明朝佛山出现的“年兽”是南朝“山臊恶鬼”的升级版,传说只能算作对南狮起源的想象性解释。传说归传说,但它透露了一个真实的文化讯息——南狮驱邪祈福。
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1893年第356期《点石斋画报》上有一篇名为《赛灯盛会三》的文章,明确提及“广帮瑞狮”四个字。之所以被称为“瑞狮”,不外乎是广东狮舞能祈福、迎祥、纳瑞。在粤语中由于“狮”与“输”同音,听起来并不吉利,有人把“舞狮头”称为“舞圣(胜)头”。又因广东话中的“瑞”易读成“睡”,“瑞狮”又被改成“醒狮”。
南狮的狮头造型,尤其能显示吉祥瑞气。狮头顶加上一只角,如鹰角、鳌鱼角、象鼻角、尖角、虎头角、龙角、星角、拳角、牯仔角(本地俗称小牛为牯仔)等等,具有辟邪的功能。此外,还在狮头上装饰各种象征吉祥如意的纹样,比如以传统的“唐草纹”为基调,设计有“方头如意纹”“太极纹”“虎斑纹”“螺旋纹”等。(www.daowen.com)
南狮穿街走巷、挨家挨户采青贺喜,以讨取钱物和彩头,与北狮一般在舞台、广场或固定场所表演不一样。南狮这种到人家门口采青的习俗,可称为“瑞狮临门”。岭南城乡随处可见,每逢新春佳节、商铺开业、集会典礼等年节吉事,都会有受邀的狮队敲锣打鼓、采青庆贺。在民众心中,这种模仿威猛神兽的狮子舞一定会带来吉祥如意。
南狮采的“青”即生菜。生菜本是一种半耐寒的蔬菜,其种植地区以两广及台湾为主。《荆楚岁时记》记有“(正月)‘立春’,亲朋会宴,啖春饼、生菜”之俗,至迟到明代前中期,生菜会在粤中地区相沿成习。入清以后,民间的生菜会、偷青采青习俗与观音信仰结合,采青由单纯的“求生气”变成了求财、求子。又说南狮采青与清前期义士“反清复明”有关,也有一定道理。从本源上说,南狮采青混合了古代沿门逐疫、偷青求丁、采青祈福等诸多古俗的特征,遗留着交感巫术印痕,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咬春”习俗、民间傩仪的一种延续,归根结底表现的是岭南人祈吉利、讨好彩、求意头的文化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