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南狮都在广东、广西一带盛行。就其种类而言,分为南海的大头狮,鹤山县的鸭嘴狮,清远英德的鸡公狮,雷州半岛的鹦雄狮等。
狮子的形象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西汉以后,丝绸之路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西域文化与佛教文化中的狮子崇拜传入中国,作为灵兽的狮子便有了固定的形象。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狮子的形象加入了中国灵兽麒麟、龙、凤等中国名兽的特征逐渐中国化。但是,当时的狮子更多是皇家贡品,普通百姓很难见到,特别是远离京城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根据史料记载,中原地区人民曾有三次大迁徙,岭南是其主要落脚点之一。中原人民的南迁,必然带来中原的文化,带来人民群众喜爱的舞狮,这是顺理成章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醒狮”一章中称:“据传,佛山是醒狮的发源地(注:佛山原属南海县管辖)。”这点我们可以从当时南海县的物质基础及制作狮子的工艺得到答案。
南海县自古以来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土地肥沃,盛产蚕桑鱼蔗;缀丝织造、陶瓷器皿、五金竹木制作、纸扎工艺等十分兴旺。宋朝时,南海县的石湾以其陶瓷工艺饮誉大江南北素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称。(www.daowen.com)
根据史料记载,佛山彩扎工艺源远流长,宋代就有了彩扎业,明代佛山秋色、彩灯等彩扎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兴盛,这就为狮头扎作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生产经验。《佛山忠义乡志》中载:“五斗司光绪三十三年呈报工商部实业品汇册载,‘狮头行’制品精良,省垣及外洋均来定购,多在石路铺。”这清楚地说明了当时南海县的狮子制作工艺为各地之冠。
在如此肥沃的民间文化土壤中发展,南狮造型一方面融合了南方石狮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又参照了粤剧角色开面的特点,广泛借鉴了粤剧的装饰手法,体现出醒狮艺术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值得关注的是,南狮的形象明显地朝着拟人化的方向变化,只是它拟的并非现实中的人物,而是符号化的人物形象,是粤剧艺术创造或传承的理想中的人物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