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充民间雕塑与艺术-剪纸、泥塑、木雕、石雕、砖雕、面塑

南充民间雕塑与艺术-剪纸、泥塑、木雕、石雕、砖雕、面塑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充民间雕塑含皮影雕刻、剪纸、泥塑、木雕、石雕、砖雕、面塑、篆刻、盔头制作、面具制作等。20世纪60年代,南充县民间艺人冯海荣的皮影雕刻名噪巴蜀,被誉为川北皮影雕琢大师,他的镂空皮影,细致精巧,栩栩如生。1960年,他与莫孟初合作的剪纸作品 《写生》参加中国民间剪纸展览,后又送苏联展出。以何作霖为代表的“火烩剪纸”于2010年被南充市政府列入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南充民间雕塑与艺术-剪纸、泥塑、木雕、石雕、砖雕、面塑

南充民间雕塑含皮影雕刻、剪纸、泥塑、木雕、石雕砖雕面塑篆刻、盔头制作、面具制作等。

皮影雕刻 又称 “影子戏”或 “灯影戏”,是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的民间戏。皮影是选用牛皮或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它不仅属于表演道具,而且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

川北皮影的雕刻与北方相似,脸谱、服饰、花纹多是阳刻,透光明朗,精巧细腻。在纱幕上,发丝、牙齿皆清晰可见。生、旦脸谱造型雕工秀雅,净、末秀气雄壮,丑角造型生动、滑稽。

制作皮影,首先是将皮子泡制、刮薄、磨平,然后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雕刻一般都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0.5米,低的有0.1米左右。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分别雕刻,用线连缀而成,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完整的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十一个部件。头部包括颜面、帽、须和颈部,下端为楔子。胸上部装置卡口,皮影人头就插在那里。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上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连。腹部上方与胸相连,下方与双腿相连,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包括靴鞋在内)。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称之为 “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 “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11个主要部件装成一个完整的影人。

清末,西充县杨集吾和徒弟李华堂、程树森在当地颇有名气,堪称皮影雕刻的好手。20世纪60年代,南充县民间艺人冯海荣的皮影雕刻名噪巴蜀,被誉为川北皮影雕琢大师,他的镂空皮影,细致精巧,栩栩如生。上海市博物馆珍藏有他的皮影作品。20世纪70年代,西充县陈云普、杨济生、五三联、斯良寿,南充市杨培生(西充人)仍未放下手中的雕刀。尤其是阆中县王文坤、南部县何正同两位老艺人,在传承、弘扬皮影雕刻艺术中,不懈追求,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刀法干净利落,人物造型形象生动,线条轮廓分明,色彩鲜艳协调,整体和谐流畅。1996年7月,王文坤被录入 《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2008年,何正同和他的南部马王皮影被国务院列入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剪纸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蕴藏着古老文化的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感情和心理意识。川北剪纸的题材广泛,历史人物、民间故事、飞禽走兽、五谷六畜,随意剪来,无不栩栩如生。川北剪纸既不同于北方剪纸的 “天真深厚”,也有别于南方剪纸的 “玲珑剔透”。从技法看,它不像北方剪纸的大刀阔斧,也不同南方剪纸的精雕细刻,而是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具有 “丰满、精巧、秀雅、醇正”的独特风格。

川北剪纸的基本技法分四种类型:

仪陇县百岁剪纸老人胡显珍

1.折叠、多层折叠剪:多用之于单色,利用纸张可以折叠的特点,剪出左右对称和四面均齐的图案,折叠的次数越多,花纹图案越复杂。

2.纯用阴线、纯用阳线剪或两者并用:所谓阴线即是线线相断;所谓阳线即线线相连。

3.刺剪并用:这种方法是先剪出图案的轮廓之后,再用针刺出细部纹样,能给人以粗中见细的感觉。

4.单色、分色与拼色:单色剪纸是用单色纸剪成,一般而言,凡是直接粘贴起来供人欣赏的,多用红、黄、蓝、绿等鲜艳的色纸。

川北剪纸分为南、北两派。北派是从黄河流域传来的。明末清初,川北著名的皮影、剪纸艺术家王文坤的祖辈从山西太原把北方剪纸带到阆中。南派剪纸的代表人物是南部县石龙乡的李文仲[1],他年少拜著名剪纸艺人杜银州为师,后脱颖而出,成为川北剪纸南派大家。川北剪纸融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简洁大方与南方剪纸的细腻生动、玲珑剔透于一体,其风格流派分剪、刻、钻三种,也有融剪、刻、铭为一体的。剪:王文坤的祖爷王家禄、爷爷王仁和以剪为主。他们不画图样,一把剪刀随心所欲剪出各种作品。钻:蓬安县民间艺人蒲新政擅长用各种大小圆口刀、木槌、木板进行手工钻花,是南充工艺的一大特点。刻:南部民间艺人李文仲,其孙李大新,阆中王文坤,仪陇、西充的何作霖、林世明等是寓剪、刻、钻为一体的剪纸高手。他们还把雕刻皮影的技法运用剪纸上,作品整齐中显得灵活,自然中又有规范,再密不乱,再细不断,别具一格。

1984年8月,王文坤的作品 《麒麟寿》《博古馨香》等18件作品选送北京展出,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5年,他的 《树根长盛》获全国剪纸大赛二等奖。南部李文仲的 《白鸽》《春》《丰收》《放牛》等100多件,参加省、地展览,有的被省艺术馆收藏。1960年,他与莫孟初合作的剪纸作品 《写生》参加中国民间剪纸展览,后又送苏联展出。其孙李大新继承祖业,1985年有6件作品赴京展出。他可以在重叠的五十张江纸上剪纸作品,且五十张作品张张不走样,被誉为 “川北第一刻手”。仪陇县何作霖[2]先后创作 《扑蝶》《跑驴》《山村夜探》《飞鸽图》等参加省和全国展览。1985年7月,其 《和平颂》等四幅作品,参加 “国际和平年”邮票征集,独创的 “火烩剪纸”被文化部列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其作品曾获国家级金奖。仪陇县的手工剪纸,2009年被四川省政府列入传统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何作霖为代表的“火烩剪纸”于2010年被南充市政府列入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西充县林世明[3]的剪纸作品 《阿诗玛》《宝瓶》《八仙》《万象更新》等1500多幅,分别入选省、地展览,有的还参加中国香港等地和日本等国的展出。1990年至2004年,相继创作和与其女合作的作品 《门神》《金鱼》《肩负人民的希望》《女皇武则天》等先后获全国和省级大奖。2011年,西充县四川手工剪纸被四川省政府列入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南部县的剪纸艺术人才辈出,风格各异,其中,以李文仲、李大新、李慧平、李春梅等祖孙的 “群龙剪纸”成就最高,影响最大。2008年,群龙剪纸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列入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大坪剪纸也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列入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大新的作品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国徽》《花草动物系列》等作品曾远销日本、德国等10余个国家。大坪谢朝武的作品融 “剪、刻、钻、掺、划”技艺为一体,创作的《川北剪纸》《剪鞋帽花》《儿童皮影》等被编入省教委的中小学美术教材。

南部县李大兴剪纸作品

剪纸艺人

南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老少皆有。民国时期,营山县的李琴斋,以及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西充县的杨文汝、营山县的陈川都小有名气。如今,仪陇县民间女艺人张素碧老人创作的 《百媒图》被专家誉为国宝。百岁老人胡显珍堪称仪陇乃至中国剪纸艺术的“活化石”。21世纪以来,各市县(区)相继涌现了一大批中青年剪纸高手。如仪陇县的谢茂勤、何小锵、何小玉,西充县的林敏、范天茂、吴章平,蓬安县的林绍良、姚恩洪、王道光、陈兴伟、段济舟,阆中市的冯平,嘉陵区的彭华明、杜华江等。其中,仪陇县何小锵、阆中市冯平已被列为传统美术(剪纸)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泥塑 泥塑艺术是一种非常古老、非常普遍的民间艺术。在遥远的上古时代,泥土作为最普遍最常见最易于使用的雕塑材料,启发和圆满了古人最淳朴自然的艺术之梦。据考,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陪葬是在我国奴隶社会中的习俗,多是活人陪葬,到了秦汉时期,朝廷废止这一习俗,改用陪葬品陪葬。人们相信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泥塑艺术在唐代达到顶峰。宋代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相继产生,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许多人还专门从事泥人制作,将制作好的泥人作为商品出售。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

南充民间泥塑

南充民间泥塑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扬名四方,从境内出土的东汉崖墓随葬品陶鸡、陶狗,到现存寺庙的道教、佛教、儒教神像可见一斑。

南充民间泥塑艺术的传人,坚守各自门派的技艺,坚守师门规矩,各具特点,尽管师门、技艺各异,但泥塑的实施过程大致相同:第一步是选料,泥料选当地未耕种过的黏性强、质细有韧性的生黄泥土;第二步是备料,先将生黄泥土晾干打碾成粉,然后用水泡;第三步根据所塑生像的规模大小以及造型下桩、绑草;第四步,在浸泡的黄泥中加入适量棉花或青麻后反复糅合拌搅,使棉花、青麻均匀渗入黄泥中,做到棉或麻中有泥,泥中有棉和麻,且柔软、干稀适度;第五步,按造型分层上泥,上完一层后,待自然风干后再上二层,层层慢加,以防开裂。行内话叫 “泥塑越做越大,石雕越雕越小”。第六步,成形。根据泥塑人物神像,做关键的一步 “开脸”;第七步:打磨细节刻画,作神像面部情态,眼睛和手势的处理;第八步,穿金上色,整个泥塑完成。

以上为原始传统的泥塑工艺,现在有的艺人在黄泥中加入水泥,解决不开裂、不变形的问题,这样做节省了阴干的程序。有的还将打桩绑草的工艺,用砖和钢筋替代。

民间艺人在泥塑时讲究造像理念。在泥塑佛、菩萨、十八罗汉时,首先要感悟佛、菩萨大慈大悲的思想内心和普度众生的菩萨心肠,造型上不仅做到形似更要神似。塑道教神像、太上老君时,则领悟 “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之阴阳和谐,道法自然。塑造儒教先师时,则要把圣人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情操体现出来,使塑像活灵活现,生动感人。

泥塑工艺除了人物神像外还有搬鳌坐脊,塑龙凤、花草、动物等,搬鳌坐脊一般在庙宇、宗祠、朝门、牌楼上塑,龙凤是高贵权力的象征,明清时期一般建筑是不能随意用的,龙的图案表达人们期盼富贵吉祥、幸福平安的愿景,过去只是皇宫和孔庙可用,以后随着社会发展进步,龙凤图案方才在民间使用。

20世纪50年代,在南充市建筑公司工作的李顺乾[4]先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民间雕塑大师。李顺乾出生于西充县双凤镇,13岁便随父李永康学习雕塑技艺。后又从师谢蒙恩、广文星学艺,集石雕、泥塑、木刻、漆染、彩绘等诸多技艺于一身。尤其在1959年3月同川北顶尖的雕塑艺人王焕章[5]、吴家汉[6]赴北京参加首都 “十大建筑”工艺建设,其作品为世人所称道。

李顺乾于顺庆区的民间泥塑代表作有:南充市郊清泉寺的泥塑佛像、南充电厂花园六角亭上的彩绘花卉(石雕作品另文阐述)。原五星花园 《丝绸女神》,人民花园的 《嘉陵江女神》亦为顺庆区标志性泥塑作品。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原南充市木偶灯影剧团的造型师罗泽然[7]、刘北强两人,被誉为川北民间雕塑的佼佼者。他们的泥塑与石膏像作品遍及巴蜀。与此同时,在川北颇有名气的中年泥雕师郑跃,现供职于顺庆区文化馆。1979年赴中央美院雕塑班学习,后自学,1986年于南充市举办个人雕塑展, 1993年于成都创办野风雕塑设计公司,2013年授聘为北京上苑艺术馆驻馆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雕塑 《张献忠》《八仙过海》《面具系列》等。

西充县较有名气的泥塑艺人,除前已述及的李顺乾外,还有东太的吴家汉、多扶的王焕章、扶君的任金山、大全的罗雨山、槐树的朱朝直等。这些老一辈民间艺人言传身教,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泥塑新人,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东岱的何国贤、白仁岗,双凤的冯身超,车龙的何全华,仁和的杜条晏,晋城的江登全,金山的吴永全等。

西充民间新老艺人在全国各地留下了很多有艺术价值的泥塑作品,如老艺人王焕章,1978年在河南洛阳的关林,塑三米高的关羽像;1981年在北京戒台寺塑 “四大天王”“哼哈二将”“十八罗汉”“戒台佛”“弥勒佛”等神像;1982年在齐齐哈尔塑 “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太白金星”“仙女”“托塔天王”“关云长”“周昌”等巨型神像;1983年在北京颐和园塑造三尊大佛(每尊高3米)和十八罗汉等。老艺人吴家汉,1965年参加哈尔滨阶级教育展览馆泥塑造像工作;1968年在南京长江大桥两端雕刻毛主席诗词;1969年参加天津三条石阶级教育展馆泥塑造像工作;1982年在北京参加孔子七十二贤人的艺术创作,并独立完成十四贤雕塑,现今这些作品已出口日本,安放在日本孔庙中;1983年他与老艺人刘艺星合作的大型彩塑 “老寿星”在北海公园展出。中南乡朱朝直的泥塑作品 《何仙姑》《铁拐李》和西充中学郑跃的泥塑《纪信将军》《张献忠》等参加四川民间美术展览,并于1984年送北京展出,曾有外宾出高价购买 《何仙姑》,拒卖后为省群众艺术馆收藏。艺人冯身超1990年于岳池县响水滩旅游区龙华阁参加泥塑和装饰工程。1992年在西昌邛海景区泥塑、彩绘搬鳌坐脊。车龙乡庄子山村何全华,高中毕业后于1997年开办南充市园林雕塑有限公司,自学 《美学》《城市雕塑学》《建筑结构学》等专业书籍,为南充白塔公园雕塑十二生肖,为市百货公司雕塑石狮,其作品融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受到观众称赞。

嘉陵区泥塑艺人樊聪[8],1957年出生,系嘉陵区李渡镇高级中学的退休美术教师。他七岁时便拜师学艺,是一名精通多种民间艺术的江湖艺人,书画杂技、泥雕等无所不会。在他的艺术工作室里,除了一幅幅书画给人美的享受外,货架上还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泥雕作品,人物、动物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组十二生肖的泥雕:健壮的牛、飞跃的马、顽皮的猴、灵动的蛇,还有乖巧的小白兔等等。

樊聪的泥塑以白泥巴加水粉调制作为原料。白泥巴,产地于嘉陵区飞龙乡龙岭镇。这种泥巴含碳丰富,上不长草,还可食用。据樊先生介绍:做泥雕的最好季节是农历二八月,因为泥塑的作品要等干了以后再调色,如遇天热易干裂,天冷又不易干,故必须在温和的天气下制作。

雕塑名家吴天华[9],嘉陵区太和乡志家沟村乌棒湾人。他不仅石刻出奇制胜(另文阐述),还擅长泥塑造型。据当地的乡亲们介绍:他手捏一坨泥巴,背在身后,双眼盯着你,转瞬拿出作品一看,与你本人一模一样。民国时期,他在外地从艺,四处给庙宇塑全堂佛像。他所塑的 “八仙过海”“三教始祖”“三国英雄”等人物慈祥与威严并重。

仪陇县民间泥塑艺人朱朝直(1943-1995.6),男,西充县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早在1983年就创作了仪陇的宋状元李协恭、王昭君、张献忠以及西游记等古代传奇人物雕塑,部分作品在全国剪纸艺术展中展出。仪陇金城镇观音阁现有的文殊菩萨、红孩儿、土地公公等都是他早年作品。虽然朱朝直老艺人在仪陇生活短暂,但他的泥塑作品朴实生动,影响深远。以民间老百姓熟知的历史人物进行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仪陇民间文化,他一生追求完美,在泥塑事业上孜孜不倦地探索,默默无闻地带动和发展了一大批泥塑爱好者,在他众多徒弟中,最有影响和成就的要数余冽勇。

余冽勇,男,1965年生,仪陇县人。1986年师从民间艺人朱朝直,学习泥塑至今20余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大量作品在兴趣中萌发,在灵感和激情中诞生。1989年参加首届“新蜀风民间美术展”,同年泥塑作品《合和二仙》《黛玉葬花》入选 “中国女娲杯”泥人艺术大展。并于2001年编入 《中国地方艺术人才年鉴》。他还创作了 《龟寿》《猪八戒背媳妇》《二龙抢宝》《飞龙香炉》《龙马精神》《哪吒降龙》等大量民间题材作品。2006年在仪陇中学校庆期间举办了一次个人泥塑展览,深受海外来宾和全校师生的惊叹和赞美。

《天官赐福》穆德远画(清)

穆德远,阆中人,大至生活于清咸丰年间,是一位名震四川的民间艺术大师。其年画、壁画、雕塑、木刻、纸扎等民间艺术,他无一不会、无一不精。他所传授的徒弟也遍及全川。他的作品主要留于川西的许多寺庙中(见 《四川美术志》)。他在阆中的雕塑作品最有名的当数锦屏山灵官庙吕祖殿门外左边的岩坡上一尊威严的灵官像,此灵官半坐于神台上,左手端袍带,右手执钢鞭,怒目圆睁微视下方,仿佛在严查上山之人,让你不敢藐视神灵。当游山的人爬到庙前,正欲歇脚休息,而不经意地向左一看,顿时被灵官的威严惊呆,被这个护法神的神威折服,更为艺术家精湛的技艺而赞叹,过去的老阆中人没有一个不赞叹此灵官的生动造型,可惜毁于 “文化大革命”。

永安寺塑像(现代重塑)

穆德远的工笔重彩人物也十分有名,他所绘的彩绘人物 《天宫赐福》也堪称一绝。

阆中的泥塑久负盛名。元代永安寺的观音及十八罗汉造型生动,极度夸张,观音身材苗条修长,罗汉比例适度,动态生动,表情自然,虽是神又是生活中的常人。明代白塔山香城宫罗汉堂的500罗汉更是美妙无比,名重天下,早被收入中国美术史。1949年后的水观著名民间艺人罗泽然更是一位技艺非凡的民间艺术家。他泥塑、彩绘、雕刻(木雕)剪纸无一不精,并能创作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20世纪60年代曾创作泥塑工农兵组像,轰动一时,后被调南充木偶剧团从事木偶的创作与雕刻。

永安寺大殿两侧泥塑十八罗汉坐像(元代)

南部县大桥永庆乡的民间艺人姜全贵[10],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成了国内外著名的雕塑家。他曾参加著名的 《收租院》100余人的大型群雕创作,做出了卓越贡献。南部县任开烈先生在数十年的艰苦耕耘中,为雕塑艺术结出了丰硕成果,如:《陈氏三状元》《李鸣珂》《李老子》等大型雕塑展现给世人,得到了极高的赞誉,为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收租院》作品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2.南部县民间艺人泥塑作品

张永海 《佛教泥塑》

张永海 《坛神装藏妙灵》

张永海 《泥塑菩萨》

张永海 《鎏金菩萨》

沈鸿 《吹唢呐》

沈鸿 《拉二胡》

沈鸿 《吹芦笙》

沈鸿 《弹古筝》

蓬安泥塑:从蓬安境内出土墓葬陶俑来看,早在唐代,其艺鼎盛。泥塑多用于寺庙、墓葬,内容多为兵俑、佛像等。宋、元、明、清佛教造像之风逐降,贵族墓葬建造力求从简,加之泥塑艺人社会地位悬殊,此艺衰退。民国17年(1928)政府命令各地废除封建祭祀活动,毁庙废神像者众多,其艺濒于绝境。到民国35年(1946)全县雕塑艺人只有县城陵江场鲜大成,周口蒲天生、唐坊、唐烃安,杜家刘玉仙(离尔汉)等人。鲜大成、唐烃安二位艺人还在陵江、周口设店开业。为蓬、周两地塑了不少泥塑,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除刘玉仙健在外,其余均先后去世。1958年,刘玉仙泥塑工农兵群体像,参加县美展,被视为佳作。

木雕艺术品1

木雕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木雕在我国历史悠久,最为著名的泉州木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这五大流派称为 “中国五大木雕”。由于受到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资源条件的影响,也就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风格。南充境内最早传入木雕是在唐天宝年间,据传唐玄宗为避 “安史之乱”入蜀,一些宫廷雕刻艺人亦随之而来,尔后流落在川北一带,以雕刻谋取生计,从此木雕便开始在南充境内流传开来。在世人的认识中,亦称为 “民间工艺”。雕刻按照材料、技法、用途不同,还细分为许多门类。木雕在雕刻艺术中可称为最细腻、最难学,也是最有艺术感的工艺。

南充民间木雕可初分为:建筑物中的寺庙、戏楼、礼堂、亭阁;住宅的梁架、垂花、柱头、门、窗;用于家具木器的床、桌、椅、凳、祭祀用的神龛、橱柜、梳妆台以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专业木偶剧团的人物雕刻;食品、糖果厂特制的食品模具、糕点花纹图案模具。

早年,南充的民间木雕师多为匠人(木匠)出身,一般是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这门手艺。

原南充市建筑公司的木雕艺人任金山(1910年出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成为川北闻名的雕塑师。他专长木雕工艺,作品造型生动、工艺精深,特别是镂空木雕十分精细。1959年,他同川北闻名的雕塑大师王焕章、吴家汉等,赴北京参加 “十大建筑”的木雕,尤其是他的3层镂空花受到盛赞,声名由此大震。后来,他又承担了川北行署大院、南充综合剧场的雕刻和漆染工程。而且,他多才多艺,还擅长石刻。

原南充市糖果厂模型工赵席珍,1923年出生,男。他不仅对小木家具的花草图纹雕刻颇具功底,而且对该厂当年热销的糕点模具制作(用梨木雕刻出凹型的花草图纹)尤为精湛,其工艺在果城独树一帜。如:当年人们熟悉的梅花糕、猴子糕、铜钱糕、方块糕、金鱼糕等等模具,都出自赵师父之手。遗憾的是,他这门手艺后继无人。据说,有两位青年木匠曾登门拜师学艺,可都半途而废。

原南充市轴承厂的模木工赵滨以及顺庆区万年西路的中年木雕艺人杨文富(1970年出生)。他俩的木雕作品以花鸟、人物的技艺功夫见长。

原南充市木偶剧团的雕刻大师罗泽然,除有超凡脱俗的木雕技能外,还擅长泥塑菩萨、彩绘庙宇、石雕石刻、盔头把子、书画纸扎等多门民间工艺。

嘉陵区金凤乡赵德霞,能依据川剧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雕刻彩绘木偶头像,能把人物的忠奸俊丑、凶恶善良准确地塑造出来,形象逼真。

据考,在嘉陵区的不少宫观寺庙、楼台亭阁以及古民居建筑,至今仍留下了历代艺匠们精湛的木雕艺术的遗迹。如:李渡镇王爷庙正殿(1985年为小学印刷厂),曾刻有精湛细琢的立体空雕木像。正殿中的四根檐柱,各有撑着挑方的木撑子,每根上面都刻有人物、马匹。第一根撑子上刻有姜太公坐着 “四不像”。中部刻二神人直立像,下部刻有神人骑马。二三四根撑子上都刻有神人立像与马匹,而且每根撑子顶部都刻有花卉图案,底部分为狮龙麒麟像以及人物马匹,各具神态,栩栩如生。遗憾的是,此庙的建筑年代,及其庙中立体空雕木像的艺匠们,今已无从考证。原因是,庙中部分古迹于 “文革”中被毁。

木雕艺术品2

西充县现存完好的李桥乡马龙滩村刘家大院门窗木雕,工细、奇巧,反映了房主人崇尚耕读,期盼后人升官发财的愿景,整个大院的雕刻图案大多以吉祥如意、金玉满堂等为内容。保存完好的双江乡米丹村蒲家大院的正堂屋,大门两边木雕各种品级官帽图案,左为文官帽,右为武官帽,其意不言而喻。

西充的古建民居和望族大院都是雕梁画栋,随处可见工艺精巧的木雕装饰。这些宅院的祠堂里安放祖宗牌位的神龛,造型多为牌楼式,有翘角飞檐、门窗梁柱、匾额楹联。而每一个局部既有飞禽走兽,又有飞天云朵,边花、角花各种图案连成一体,和谐统一。其雕刻技法有镂雕、浮雕,并施以金漆,倍显富丽与堂皇。

木雕装饰

蓬安县民间木雕,主要用作建筑装饰(如门窗、封檐板、屏风)、家具装饰(如茶几、桌、橱、柜、床等),内家有:人物、花鸟、山水等。雕刻方法有:浮雕、沉雕、通雕、圆雕等数种。其中通雕一种,是融合各种雕法在一个画面上,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表现多层次的复杂内容,经过上漆贴金,显出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故又称 “金漆木雕”。用黄杨木雕刻的叫 “黄杨木雕”。用红木、乌木雕刻的叫 “红木雕”“乌木雕”等。

在封建社会里,蓬安人都有雕刻供奉菩萨及家具装饰、人物、花鸟、山水等的习俗,明、清最为盛行。家家供有木雕神像,如观音、财神、文昌、关公等。据查,几乎都是木制雕塑,表情不同,神态各样。清末民初,蓬安的木雕铺数家,全雕刻各种神像及建筑物上造型图案,如玉环书院的窗花,城隍庙内建筑物上的神像,文昌宫内的门神、龙柱等,同时进行镀金彩绘。

册白示意图

新中国成立后,除刘玉仙健在外,其余均先后去世,后起之有的木雕艺人当数祝世华、唐英正二位。祝世华木雕空花(见实物),花样繁多,木雕神像逼真、鲜活,神态自然多样。唐正英的樟木圆雕、浮雕 《嫦娥奔月》,乌木浮雕 《八仙过海》,十二生肖 “羊”“鸡”头,生动逼真(见图),是蓬安难得木雕人才,其作品多次在市、县非遗作品展览中获奖。

雕花架子

雕花架子,床由龙蚕镇龙洞沟村4社李玉华其祖上传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床上有顶架,床身有雕花而得名。它的做法通常是四角安立柱,床顶上安盖,俗名 “承尘”。顶盖四围装楣板和倒挂牙子。床面的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多用小块木料做榫拼接成各种几何纹样。也有的在架子床的正面多加两根立柱,以便在床边两侧安装方形栏板,即门围子。正中无围处则是上床的门户。

太祖菩萨像,现由睦坝乡沈氏族人保存。沈氏家族先祖沈宏恭、沈宏友两兄弟在湖广填四川时搬迁至睦坝乡蹄垭村,后人为了纪念两位先祖和他们的老师,特雕塑3尊木质雕像,最大的一尊为两兄弟的恩师,今已遗失。剩余的两尊雕像分别为沈宏恭、沈宏友两兄弟像。大小相同,高均为1米左右,表面镀金。太祖菩萨为沈氏家族世代相传之物,至今已传承12代人。

太祖菩萨为全木雕刻制作而成,雕刻图像至今清晰可见,木雕自带底座,保存完好,雕像背后有小洞,里面塞有吉祥如意等物品。

阆中木雕艺术品种门类众多,用于建筑的有吊檐、门窗、柱、筒凳、挑方、撑弓、花牙、用于家具木器的桌、椅、床、柜、祭祀的神龛和老人用的拐杖,其使用面甚广。

阆中市清真寺的敏拜楼是一件清初期的红木(红豆木)雕刻艺术品,它高约3米,长约2.3米,宽约1.7米,外形由五步楼梯连接一间阁楼形小亭,楼梯两边有扶手栏杆,阁楼小亭左、右、后三方有半截护栏,前方为一阿拉伯式拱门,非常别致。整体造型小巧玲珑,美观大方,极具伊斯兰风格,雕花完全采用中国传统花草连续图案,刀法细腻,打磨光洁,不用任何漆水,而显红木的本色,堪称红木雕刻的大型艺术珍品,可惜 “文化大革命”初期被红卫兵当 “四旧”破除。

木雕在保宁镇、千佛、水观、三庙、狮子等乡镇更为普遍。多以人物、动物、花草及各种几何连续图案进行设计创作,题材则多选用传统的福、禄、寿、喜、渔、樵、耕、读、天宫赐福、麒麟送子、松鹤长寿、五子登科、二十四孝等。且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阆中木雕艺术带有川北及秦巴山区那种粗犷、豪放的风格,人物写实,草虫、花卉、青松翠柏高度图案化,使之更具艺术性,文化品位更高。

门雕的处理装饰主要是册门,一般为6扇、4扇,用在堂屋,书房,客庭、侧庭其形式如图。

雕花主要集中在窗格、腰花部分,上下抹比较简单,稍加装饰以突出主要部分。胀水板上一般没有雕花,但个别豪宅亦有雕花图案。窗格又多为几何形上嵌少许雕刻进行点缀。

窗雕种类极多,形式有方窗、圆窗、异形窗;就功能而言有推窗、勾栏窗、格扇窗等。窗格多几何图案,用田字、多字、喜字、万字等组成图案,美观大方,有时在中间部位嵌上一点雕花图案,更显得玲珑活泼。

柱雕 柱上雕花民居很少使用,只有在柱与穿的接头处,偶有简单雕饰,而大型寺庙中有以飞龙雕刻装饰的滚龙抱拄,栩栩如生,大有飞身腾空之势,使人感到神能呼风唤雨,驾驭一切,增添了寺庙庄严的气氛。

挑方俗称撑弓,是木结构建筑的重要支撑构件,承受重力作用,一般均在屋檐下,无遮掩,十分显眼,如不装饰,使建筑显得粗糙难看,所以一般民居都要雕花装饰,大的豪宅更要装饰。雕花纹样众多,有动物、麒麟、鲤鱼、花卉牡丹、水果佛手、石榴、仙桃之类的吉祥物。

双面木雕 木雕的表现手法有圆雕、浮雕、镂空雕、多层镂雕、双面雕等。文管所现存狮子乡雷家庄园楼门两边装饰,“八仙过海”就是一件融入了多种雕刻手法的典型作品。每边四个神仙加一个童儿,共十个人物,左右对称,造型写实、动态优美,以圆雕手法镂空,祥云飘浮起关键部位的连接与支撑作用,每个人物不仅两面形象一样,而且表情细腻,仙风不凡,动态一致,当为阆中木刻艺术之精品。

花牙雕刻运用很广,建筑结构的转角处,常用花牙过渡,方显得稳重、不空旷。家具的转角处也需配上花牙,增加其玲珑之感,圆形图案的四角也需花牙配置,才显协调、有变化,图案常用蝙蝠、蝴蝶、卷草纹样、蝙蝠与蝶均象征福。总之花牙在传统建筑,中式家具中广泛运用。

南部县始建于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多元的文化沉积,经过了千余年的不断进化创新而结出累累硕果,木刻就是其中之一。从建筑方面看,无论庙宇、古民居所呈现的木雕遗存是极为丰富的,择其重要者分述于下:

民居无论县城乃至广大农村,凡有1950年前所建木结构穿逗房屋,大多在门窗上有雕蝙蝠、图案化的寿字,芙蓉花、水草纹饰等以连接窗格,增加美感,尤其以南部县尚存的庙宇、民居等最为显著。

南部县神坝乡的青龙宫,从整个建筑的各部位,都分别用浅刻、透雕等手法雕琢出各型图案,在房架上安置承托上梁的短柱墩(古建术语称 “骆峰”),都别出心裁地制作成元宝形,再分别浅刻水波纹和水草卷叶花纹。特别是刻于窗棂的麒麟、丹凤等图案均采用透雕手法,镂空出极具浓郁的地方色彩。

马家大院 马家大院位于南部县三清乡桡片村马家沟。这个大院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该院建筑物上的各部分均有大量木雕。在上房神主龛龛底、龛额等处透雕有龙凤、八仙、寿星、跨鹤、花草等图案。二侧间窗棂用透雕手法刻作 “东牖文选”“北牖武科”。窗额及廊柱、雀替(即斜撑)、横挑等上面用深、浅、透雕等手法,分刻 “天官赐福”“渔樵耕读”“二龙戏珠”“丹凤朝阳”以及 “狮、鳌”“摇钱树”“猴子捅马蜂窝”等上百件图案,这些图案均层次分明、线条流畅,刻艺精湛,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鉴于其艺术、历史价值已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部县建兴敬家祠。建兴敬家祠是当地敬姓大族所建,它整个建筑以木雕见长,几乎在所有的门、窗、板壁、栏额等处,用深、浅、透等雕刻手法、雕刻了大量花草、虫鱼、鸟兽等图案,如 “瑞鹿衔芝”“麒麟负书”“松鹤遐龄”“岁寒三友”“仙翁桃杖”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另外又雕刻了大量戏剧、历史人物,如:“三英战吕布”“月下戏貂蝉”“甘露寺”以及二十四孝中的 “孟宗哭竹”“王祥卧冰”“老莱娱亲”“大舜耕田”等,刀艺娴熟精湛,是南部县不可多得的木刻艺术精品。

木刻艺术还见于神主龛的刻凿。据民间流传,刻神主牌源自刊载于二十四孝中东晋时期的丁兰,丁兰当女儿时不孝母亲,后母死,丁兰悔恨不已,乃将母亲名字刻在木板上,随时不离身地带着,一日在晒粮食时,将母亲牌位放在粮食旁边的地上,让其母能享受阳光的温煦,忽然黑云突起,天降暴雨,丁兰不顾粮食,先将母亲的神主牌抢抱进屋后再收粮食。据说从此后,刻雕神主牌乃至放置牌的龛,都一代一代传下来,经过木刻艺人的不断探求实践,至明清两代,在民间已有了较大型、雕刻精美的神龛出现了,特别是在南部县的南隆镇最为讲究神龛的刻凿。南隆镇的刻艺人仍当数以泥塑见长的张氏家族。张氏族中的张长发、张长基,早年习刻艺,常行艺于青川,及阆中等地,那时雕一个精美的神主牌,工价是二十个大洋左右。其传世的代表作是:河东镇九经洞贾家的宗谱像,包括历代中过举人、秀才的雕像多达十余尊。阆中朱镇杜家祠堂的神龛、神主牌。这些神龛规模较大,按照他们职业行话,可以雕装从 “三点水”到 “九点水”的龛坊。这个几点水,就是古建中所说的几重檐,即从三重檐至九重檐,他们都能刻制出来。刻制好的神龛各层均飞檐翘角、剔透玲珑,从第一层装进父辈起,可直至九代以上祖先亡灵的牌位。神龛雕刻的窗棂、门户、檐柱均遍刻龙凤、莲花、水草纹饰以及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人物。另外在南部县城中,几家大户的神龛也都不乏为精美的木雕作品。

据木刻艺人讲,艺人最讲究的是工具,他们刻凿的刀具繁多,仅圆凿就达三十二种,包括各种反口的、正口的刻具。

此外,南部县的木刻还散存于建兴、石河、谢河等地的戏台,古人管它们叫 “万年台”。在这些古木建成的台口栏槛板上,均刻有为数不少的花草、吉祥图案、戏剧故事人物,那就更难一一枚举了。

木刻这一民间艺术,在南部随着早年的老艺人陆续消亡而趋于失传。今健在于世的,只有半边街口开肆营业纸扎泥塑的杜宗安师傅,不时雕刻出一些长约二三寸的 “倒立神”,以延习传统技艺。

木雕 在造型中可称顶尖(难学)的手工艺术。据相关艺人们讲,木雕手艺大有今不如古的现象。尽管如此,仍有不少民间艺人知难而进,刻苦钻研、学习、探索,既传承老一辈艺匠们的绝技,又开拓创新迎合时代发展。查阅相关资料,在嘉陵区龙泉、积善两地的民间石刻艺人群体中,罗君寿先生可谓追逐民间造型艺术的执着者,他不仅擅长石雕(前文已作简介),而且木雕艺术可登大雅之堂,其代表作有:嘉陵区的 “千年绸都第一坊”、凤垭山景区牌坊,以及顺庆城区的南充文庙的大梁图案雕作等。

仪陇木雕 由于地理原因,仪陇木质资源匮乏,可用的木雕材料稀缺。虽然取材不便,但这并不影响民间艺人对木雕的执着热爱和精神寄托。“五福捧寿”“松鹤延年”“缠枝葫芦”“多子石榴”等最朴实的寓意融合在生产生活中。现仅以仪陇县丁家大院及川北大木偶为例。

丁家大院 号称川北第一庄的仪陇县丁家大院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706),由当地首富丁邱玉、丁邱南兄弟建造,历时18年建成。丁氏庄园大小窗户共计70多眼,圆形的、长方形的、六角形的,简繁有序,稳重古朴,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窗饰均分为三层,内层为窗门,中层为防盗木柱,外层为窗雕。可惜木质不易保存,损坏十分严重,唯有雕楼下的两眼窗雕保存完好。内堂12个外窗均是雕花窗格,“五福捧寿”“松鹤延年”等反映了人们追求长寿的心理;“缠枝葫芦”“多子石榴”寄托了人丁兴旺的愿望;而 “松梅竹”则表现了岁寒三友的清高。图案千变万化,造型各异,木质多种多样,恰似木雕展览,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民间木雕艺人胡龙体,男,仪陇中坝乡人,现年68岁。从1980年开始就自学木雕,尤擅长雕刻佛教人物。如: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文昌菩萨等。他雕刻的菩萨线条清晰流畅,运凿冼炼洒脱,木雕作品朴实而又慈祥。在县内深受信教人士喜欢,广大庙宇都邀请他刻佛塑像。现立山寨中至今还保存有他制作的三尊木雕。

仪陇大木偶 俗称 “大木脑壳”,据传川北大木偶已有300余年历史。

著名木偶雕刻家杨岱吸收川剧行当脸谱,又赋予人物鲜明的 “偶性”,为李家班雕成一堂大木偶,使其名噪川北。大偶长约1.4米,重约10斤,表情丰富,动作灵活。依剧情要求,可穿衣、点火、喝茶、叩首、舞刀,如真人般高大,且多与幼童扮演的人同台演出,形成了以假乱真、亦真亦假的艺术特色。这在其代表剧目 《盗仙草》《玉莲花》中都有完美体现。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仪陇木偶剧团开始本团制作木偶。仪陇大木偶在造型上采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真正做到了一大:偶身高大;二真:形象逼真;三广:戏路宽广;四奇:多变离奇;五灵:机趣灵动。塑造的形象不仅能穿衣解带、拂袖掸尘、吹火点烛、吸烟喝茶,而且能活动五官、下腰叩首、舞刀弄剑、吹拉弹唱,真可谓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奇特别致,使人耳目一新。

仪陇大木偶造型的特点,首先是采取了以刻画人物性格为宗旨的塑形方法,熔古铸今,博采众长,走出了一条酷似真人又超脱真人的路子。其次,塑型完成以后,还要在其内部按需要安装机械,把木偶身躯的某些部位做得像人的器官那样灵活,才能通过演员的操作动起来。再次,大木偶在化妆、头饰和服饰上,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人物特征,色彩统一协调显露,别致明快大方,比现实中的人更加富丽、更加鲜艳、更加新颖、更有美感。

川北大木偶传人李发海,1929年出生在仪陇县三蛟乡,当过教师。1962年调仪陇木偶剧团任编剧不久,就挑起了大木偶造型工作的担子。他向仪陇县民间艺人邹一致请教,学习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雕刻技巧和表现手法,使木偶头像造型真正有了 “偶味”。他又利用机会,在全国不少地方参观了摩崖造像和兄弟木偶团的造型艺术。他还学习了许多机械加工技艺,掌握了制动和传动两部分的动态装置技术,并运用这些技术与团里的技工一道,为大木偶造型艺术的改革和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发海在造型材料的改革中,首先采用内脱胎的办法,用纸张脱模造型,代替笨重费时的木质造型,又用白芨粉代替纸张制作木偶,并用环氧树脂克服了收缩性大、容易变形的问题;其次运用机械技术,让大木偶的眼耳口鼻活动起来,让木偶的手指能屈伸,手掌能翻覆,手臂质感强、外形美,让木偶颈部能左右转动、后仰前倾,为表演增加了不少风采;再次给大木偶身躯装上 “肉桶子”,安上能弯腰的机械,还设计了木偶脚,给表演带来真实、生动的效果。此外,他在动作变化不大的木偶身上,装上机械传动的内签子,而动作复杂的木偶则使用外签子等等。李先生在仪陇县大木偶造型艺术道路上艰苦跋涉几十年,耗费了大半生精力,令人可钦可敬。

胡玉林(1913—1991)老艺术家,年轻时受教于国画名师傅抱石,与石鲁、吴雪、陈戈等是同窗好友。20世纪60年代调入仪陇县木偶剧团后,对古老而陈旧的大木偶在造型以及导排、舞美、剧目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为木偶头像制作了许多特技装置,替木偶编制头套、上色化妆,为演员设计了解放双手的 “依托架”等,显示了高超的技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胡心映(胡玉林之子),自幼随父在木偶剧团长大,受到父亲艺术上的熏陶和栽培,酷爱大木偶造型艺术,又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进修了一年。尤其擅长木偶反面人物的塑造,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既求形似也求神似,大大丰富了木偶的表现力。他运用特技,能使孙悟空在空中腾云驾雾、翻滚自如,能让哪吒脚下的风火轮不停地转动,令观众惊奇赞叹,拍手叫好。他还担任了舞台美术和道具制作等工作。

《仪陇县文庙照壁》

图1 三清乡马家大院

图2 明代木雕观音

图3 民国木雕护栏板

图4 神龛

图5 马家大院廊道装饰木雕

图6 清代木雕八仙桌

图7 民国木雕屏风

图8 清代木雕和合二仙

图9 民国木雕窗花

图10 清代木雕观音

图11 清代木雕狮子

阆中木雕图案型1

阆中木雕图案型2

阆中木雕几何与图案结合型1

阆中木雕几何与图案结合型2

阆中水码头

阆中醋王官

阆中侯家大院窗局部

阆中侯家大院窗局部

阆中蒲氏宅第隔扇 “福”字格心局部

阆中蒲氏宅第隔扇 “禄”字格心局部

阆中蒲氏宅第隔扇 “寿”字格心局部

阆中蒲氏宅第隔扇 “喜”字格心局部

阆中蒲氏宅第隔扇 “寿”字格心局部

浙江宁波秦氏支祠隔扇 “寿”字隔心局部

阆中水码头隔扇瑞兽格心

寒窗苦读

金笑管式 八喜四方

阆中老城窗及局部

阆中老城民俗会馆图1

阆中老城民俗会馆图2

阆中蒲氏民居隔扇格心

阆中杜家大院窗雕

龙形图案,水纹生动

阆中窗局部图1

阆中窗局部图2

阆中窗局部图3

喜字图案

兽形图案

人物图案

阆中张家大院窗雕

博古图案

三羊开泰

窗雕图案

福、连环、卧蚕

福字图案

人物雕刻(www.daowen.com)

简单几何图案借窗外之景,生动活泼

古院、古物、古窗花的结合典型

阆中蒲氏宅第隔扇窗格心之一

阆中蒲氏宅第隔扇窗格心之二

阆中古城杜家宅第格心之一

阆中古城杜家宅第格心之二

阆中杜家宅第尉迟恭人物格心

阆中杜家宅第秦琼人物格心

隔扇窗

单窗

阆中古城窗

阆中杜家窗及局部

打虎守孝图

打虎守孝图 取材于 《水浒传》,李逵打死老虎后为母守孝。此窗为拐子龙,两只龙头并容入方格之中,简洁而富变化,中间圆雕精细,且上色,更显主题。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勤政访贤图

勤政访贤图 典出姬昌归国后,勤政爱民,轻徭薄赋,西伯侯传旨回驾,心欲访贤。此窗为拐子龙,只两龙头并容入方格之中,简洁而富变化,中间圆雕精细,主题突出。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药王降龙伏虎图

药王降龙伏虎图 取材于药王孙思邈济世救人、降龙伏虎的故事。此窗为拐子龙构成,窗格粗壮,而中间圆雕精细,用双层方框更显精致。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清初,现藏于阆中张家小院。

两个神仙图

两个神仙图 此窗为步步锦加八仙,图中上雕有铁拐李,下雕有吕洞宾(为八仙中的一仙)。此窗中间主题为圆雕加透雕背景,用周围两层空格衬托,边框加几朵花呼应,丰富多彩。

杂木材质,作品源于清代末期,现藏于阆中张家小院。

农耕图

农耕图 此窗为拐子龙凤式结构,分割均称,对称中有变化,突出中间浮雕图案。中间主题图的上下加蝙蝠,左右加花更丰富了主题。尤其是不失时节的春耕图案更是生动活泼,构图精致,疏密恰到好处。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明代中期,现藏于阆中张家小院。

双喜临门图

双喜临门图 此窗为 “回”字形图案,上下虽对称但图纹有变化,左右花瓶对称,寓意 “平平安安”;两只蝙蝠相对应寓意 “双福”,中间用一把剑连接双喜与四周对称,图案对应工整,寓意 “见面有喜”。

桃木材质,作品源于民初,现藏于阆中胡家小院。

合和育子图

合和育子图 图中夫妇偕和,童子持书卷朗读,可见前人十分重视家政教育。此窗为凤头拐纹菱形套方结构,用凤头拐纹构成大小比例不同的矩形分布四周,托出菱形方框,再套方形,再套圆形,这样便形成排列有序的三层三角形,整图结构简单而极富变化,衬托出中间圆形高浮雕图案的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和谐场景,用凤头也有代表女性之意,衬托家庭的协调气氛。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清初,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二老对弈图

二老对弈图 图中老者于娴静中下棋,侍童敬献香茶,格外清雅、自然、宁淡。此窗为凤头拐纹菱形套方结构,用凤头拐纹构成大小比例不同的矩形分布四周,托出菱形方框,再套方形,再套圆形,这样便形成排列有序的三层三角形,整图结构简单而极富变化,衬托出中间圆形高浮雕图案二老对弈其乐融融的和谐场景。

梨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清初,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指日高升图

指日高升图 寓意为加官晋爵指日可待。此窗为宫式套方结构,与其他窗以稀托密相反,它是中间人物四周衬四个较大的福图案,在外又添四个小云头,再外则是空格。这样由密渐稀,协调富有美感,也使中间一个人物不致单调,而且用福身云头图案更加强了 “指日高升”的主题内容。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清初,现藏于阆中张家小院。

平安是福图

平安是福图 象征平安,花瓶中间刻有一个 “福”字,象征 “平安是福”。此窗为云龙托方结构,整窗由浮雕透雕结合,空透很小,主要用于只需透气而不需太透光的房间,有点像西方的百叶窗的功能。图案中云头造型大气阳刚而中间瓶花精细有加,形成对比,是典型的 “图案型”窗。

松木材质,作品源于民国初期,现藏于阆中胡家小院。

老子骑牛西去图

老子骑牛西去图 传说牧童牵着牛鼻子,老子以青牛为坐骑西去函谷关而成仙。此窗为宫式镶花结构,简洁而不单调,上下单花,四角双花,左右两边卷草,富于变化。中间是卧蚕托方,托出高浮雕透雕窗背景的老子骑牛,周围以空格衬密,突出主题图案。

梨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现藏于阆中张家小院。

龙雪纹图

龙雪纹图 图中上下各一对潜龙透雕纹,点缀有书剑纹、如意纹、花瓶等纹饰,中部为拐子龙斗云纹。图案疏朗、典雅精美。此拐龙托方窗,简洁大方,与大多窗将主题图放中间不一样,而是放在下方,下两龙头相向,通常 “二龙戏珠”(或二龙抢宝)的正中置香炉(禄)并衬书剑如意细刻透雕以突出主题。龙头造型整体感觉如盛开的花,抱一宝物,而上面两龙头如宝盖,与下呼应护卫。

香樟木材质,作品源于明代中期,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寿喜纹图

寿喜纹图 图中麒麟与喜鹊相对应的纹饰,寓意 “寿喜”,形象生动。此窗为高浮雕加透雕处理,主题的鹿与喜鹊,均放在左右的黄金分割处,而上部衬以云纹,下部点以山石草叶。鹿、喜鹊造型活泼,且相互呼应,云纹飞动,与山石的静形成对比,造成祥和的氛围。

桃梨木材质,作品源于清末民初,现藏于阆中胡家小院。

福禄纹图

福禄纹图 图中鹿与蝙蝠相对应,寓意 “福禄”。此窗为高浮雕身透雕处理,主题的蝙蝠的福与羊鹿的禄,均放在左右的黄金分割处,而上部衬以云纹,下部点以山石草叶。蝠、鹿造型活泼,且相互呼应,云纹飞动,与山石的静形成对比,营造祥和的氛围。

桃木材质,作品源于清末民初,现藏于阆中胡家小院。

挂印封侯图

挂印封侯图 寓意情操高尚,威武忠义。图中刻有不老松,猴子正在挂印之纹饰构图生动,寓意明朗。此为门窗裙板浮雕,构图饱满,造型雅拙,主题猴(侯)放正中,其右为大树,其左为体积小的印。这样虽不对称但很均衡,像老式秤一样秤盘及盘中之物体量很大,秤砣体小而质重,但它们是平衡的,四角加如意云头使构图更加四平八稳。

杂木材质,作品源于清代中期,现藏于阆中胡家小院。

福如意龙纹大园图

福如意龙纹大园图 图中蝙蝠口含串珠,吉祥结纹,中间圆雕凸现书案、官帽如意纹饰,上下各纹一潜龙翔于云间。此窗是方套圆拐云龙结构,分布均称,上方一蝙蝠含串珠吊磬,是 “庆”的意思,内有博古架放官帽及如意,刻制精细与周围粗壮对比,使远看有气势,近观有内容。

楠木材质,作品源于明代中期,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刺目劝学图

刺目劝学图 取材于川剧传统剧目,许多戏迷耳熟能详。图案刻有缠枝花、吉祥结、蝴蝶等纹饰。此窗为草龙托园结构,正中圆为浮雕,以与周围透雕对比,而周围加双层透雕的花草、鸟雀,丰富而有变化,更对比中间圆形,人物突出、背景几乎平板的简法。这又与其他中间精细、周围简洁的处理方式反其道而行之。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清初,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宋江杀惜图

宋江杀惜图 取材于 “水浒”折子戏,宋江为救朋友,无奈之下杀了阎婆惜,乃为忠义。此窗为草龙托园结构,正中圆为浮雕,以与周围透雕对比,而周围加双层透雕的花草、鸟雀,丰富而有变化,更对比中间圆形,人物突出,背景几乎平板的简法,显得繁而有序。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清初,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扮男赶考图

扮男赶考图 取材于明代有一女子,为了心爱的男友而女扮男装进京赶考的故事。图案中,缠枝花、相思鸟、吉祥结等纹饰,底以万字格图案联结。此窗与前窗为同一系列,也是中简外繁,也是双层透雕。不同的是将拐龙变成拐纹,加强上层花鸟部分,特别匠心独具的是上下两对鸟的处理,上两鸟相对,下两鸟相叠,十分生动有趣。恋鸟恩爱和合,体现古代性爱文化,创意独特。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清初,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桂英责夫图

桂英责夫图 取材于二人转 《大破天门阵》第五回。图案刻缠枝花纹饰,上下各一对相思鸟和谐自然,底用 “万字格”巧妙连接。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清初,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训子图

训子图 原文:“富翁子不识字,人劝以延师训之。”图案刻有寿星、奎星、双龙、双鱼、双兽纹饰。此窗与前面两种也为一系列,不同的是周围用人物(八仙)和瑞兽鱼鸟及禄福等,在处理上不作背景,为的是不与其他图案缠绕以突出醒目,因为它有一定含意,同时每一形象均造型美观,可见是反复推敲精心创作,特别是每个形象的外轮廓十分精美。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清初,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暗室无欺图

暗室无期图 寓意为 “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图案刻有寿星、奎星、钟馗等鱼鸟相联结,做工精细。此窗与前面两种为一系列。

楠木材质,作品源于清末,现藏于阆中胡家小院。

大登殿雕窗图

大登殿雕窗图 取材于京剧传统剧目 《大登殿》,薛平贵得到代战公主的援助,攻破了长安,拿获王允、魏虎,自立为帝,登上龙位。平为报前愤,将魏虎问斩,而王允的罪在王宝钏再三求情之下方得赦免。图为薛在金殿对王宝钏、代战公主、苏龙给予分封,将王夫人迎送养老宫去颐养天年。此窗为拐纹托圆式结构,内外圆呼应与方拐纹对比,拐纹和云头、凤尾以免单调,中间主题图案用浮雕加透雕,背景与整窗细格疏朗构成强烈虚实对比,更突出主题图案,上下左右用桃和花的浮雕图案与中间呼应陪衬。

梨木材质,作品源于明代(期限不详),现藏于阆中胡家小院。

五福捧寿图

五福捧寿图 取材 《尚书·洪范》:“五福:一日寿,二曰富,三日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是 “所敬者德也”的意思, “考终命”是有善终。五只蝙蝠围着寿字或围着桃子,寓意多福多寿,蝙蝠之蝠与福字同义,故以五蝠代表五福。五蝠常常围一寿字,习俗称 “五福捧寿”,在民间广为流传。此窗方套圆式结构,周围方用五蝠浮雕与中间寿图案透雕成对比,用圆点小花连接,窗格粗壮、简洁大方、阳刚有力。

楠木材质,作品源于清末,现藏于阆中胡家小院。

荣归故里图

荣归故里图 取材于宋欧阳修 《上致政王太保启》:“昨者太保还政王朝,荣归故里,暂留齐舫,云止陋邦。”苏辙 《栾城集》卷五十 《贺赵少保名》:“右某伏审得谢明廷,荣归故里,参东宫之羽翼,增南国之光华。”荣归故里,也有衣锦还乡之说。此窗为上下有如意纹连接拐纹相对应,上下左右稀疏衬托中间双层透雕图案的稠密,主题更突出。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明代,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刘海戏金蟾图

刘海戏金蟾图 刘海戏蟾是我国古代的传说故事,由于明代皇帝崇信佛道二教,所以明代以来的绘画、雕塑中经常出现刘海戏蟾的形象。据传刘海为广陵人,曾做过燕王刘守光的丞相,后从钟离权、吕洞宾学道成仙,被道教尊为全真道尊五祖之一。宋代柳永 《巫山一段云》有 “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的诗句。民间视刘海为福神、财神,并流传有 “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铖”之说。此窗为典型的拐纹托上下、左右对称式结构,中间主题图案透雕精细,大方雅致。

梨木材质,作品源于明代中期,现藏于阆中胡家小院。

苏武牧羊图

苏武牧羊图 取材于历史典故:匈奴单于为迫使苏武投降,先囚禁于窑中,后单于把苏武弄到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后苏武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故事告诉了汉使。此窗为典型的拐纹托方式结构,中间方型主题透雕精细,相对整窗密集而更加突出中心主题图案,与周围分布变化多样的花朵相呼应,但又排布对称有序,特别是上下四龙头,造型一样,方向不同,既统一又有变化,整体拐纹疏密适度、清秀大方。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清末,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松下问童子图

松下问童子图 取材于唐代诗人贾岛诗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此窗以上下空对应中间密的结构,主题图案双层透雕,作品线条简洁明快。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清末,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喜上眉梢图

喜上眉梢图 取材于清·文康 《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此窗喜鹊跃梅花枝头,图案上下有蝙蝠对应,四周用拐纹与万字格相连接,四周点缀梅花果实图纹,构图简繁有序。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民国时期,现藏于阆中胡家小院。

终生捧禄图

终生捧禄图 寓意为终身吉祥富贵的祝愿。此窗为万宫格结构,上下和左右图纹简单明了烘托中心主题,树梢挂有钟,树下照应马鹿,寓意生动。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民国时期,现藏于阆中胡家小院。

龙凤呈祥图

龙凤呈祥图 取材于汉朝孔鲋的 《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祥。”龙凤吉祥着吉祥如意。右窗周围用十四个八棱形图纹相连接中间主题圆,龙浮雕彩色,背景透雕,且有祥云图纹,四周八棱图纹各自中心浮雕花环环相连,做工精致。左窗以六棱图纹相连,中间应衬大圆有凤的浮雕且彩色,背景透雕,周围六棱图等各自以花纹图互相连接,结构巧妙,横趣生辉。

杂木材质,作品源于明末清初,现藏于阆中风水馆。

四通八达吉祥图

四通八达吉祥图 取材于 《子华子·晏子问党》:“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晋书·慕容德载记》: “滑台四通八达,非帝王之居。”陶渊明 《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该窗中间三连环为八角形又与八个四边形相连,其余对称点缀吉祥图纹线条,方中见圆,圆中见方,寓意四通八达,形方智圆,神通广大。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清末民初,现藏于阆中醋王宫。

伯牙抚琴图

伯牙抚琴图 取材于中国古代话本的典范之一。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钟子期感叹俞伯牙的音乐 “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该窗上下左右结构对称,四周疏应衬中间密,点缀花朵连接万宫格,图案疏密有致。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清末,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福寿圆满图

福寿圆满图 此图寓意为后人造福,象征吉祥。此窗为方套圆再套方再套圆的结构,中间圆内为浮雕吉祥卷草寿意纹,而圆外方形四角不作任何图案与大方四角设图案相一致,再外由六道等距离同心圆包围,中五道圆透窗,最外一圈是浮雕又与中间浮雕呼应,处理一致,相当规矩,似乎单调,但在五道圆圈之间用各式花形嵌使其变化多端,极其丰富,在内容上由四蝙蝠的福和外圈四蝴蝶的福所绕,完成了此窗的 “福寿圆满”的吉祥主题。有学富之家将其作为屏风置于厕所之前,避嫌挡风也不失风雅,前贤之备,可见一斑。

柏木材质,作品源于清末,现藏于阆中李家大院。

阆中窗花图1

阆中窗花不但每扇的造型匠心独运,且在多扇组合上也很讲究。这是李家石门院堂屋六扇隔扇窗,中间两扇是龟背连环绣球式,较密,再两边两扇是八套方式并点小花图案,稀;最外两边是斜格套方,密。这样起伏、明暗的变化,但他们都统一在方、斜、八角、六角的组合中,整体统一而富变化。值得一提的是有小花的两扇,两两对称,无一相同,是几十种不同的花朵图案,所以整体有气派,局部有内容,有看头,而且大气。

窗除本身有审美功能外,它还可与室外室内情景相结合,而构成美的图画,此窗是单调的方格横平竖直的格子,是冷抽象。窗外的树枝是由一些粗细不一、疏密变化的斜线条组成,有运动或是热抽象,这冷热抽象一结合,就成了一幅十分美丽生动的画面。

阆中窗花图2

根雕 根雕属于木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同时又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普通树根经过艺人精心构思与手雕,雕成的人物、动物和各种静物进行虚实结合而形成生动、逼真、富有神韵的艺术品。根雕艺术品讲究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巧接天然,不留凿痕。

根雕工艺品制作首先是除垢,将选好作雕刻的材质中嵌夹的泥沙、石块、腐朽杂物剔除干净。其次是设计、制作,根据原材料的形态、质地、色泽和完整性,进行分类并设计构思,再将设计方案或设计图落实在原材料上,然后用相应的工具按先粗后细的原则进行加工制作,其间少不得要使用截裁、拼接、修补等技术,逐步加工到位成形。最后是打磨上光,将制成品仔细打磨抛光,再打蜡(蜂蜡、白蜡、地板蜡均可)或喷涂油漆,装上协调得体的底座,配上题名,一件工艺品便诞生了。

南充根雕爱好者众多,有的市、县(区)甚至形成了创作和收藏群体。顺庆的乌木根雕协会,近10年来共收藏作品达3000余件。其中,古桢神木雕刻坊的 《雄鹰展翅》以及冯文琪的 《贵妃醉酒》堪称上乘之作。蓬安县祝世华,西充县江登金,营山县何春生、刘代义、李鹏、唐勇、熊双金,嘉陵区何建军、杨小洪等作者刻制作品取材独特,创意新颖。尤其是营山何春生创作的根雕作品于1996年至2000年远销港澳地区及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其作品《牧归》《八仙过海》《乡音》《听泉》《神韵》等12件作品相继获国家金、银奖。

根雕艺人

砖雕 又可叫作画像砖,就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图像的砖。作为中国古代民间美术艺术的一朵奇葩,画像砖艺术在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的我国古代美术艺术园林中持续了十四五个世纪之久。其间,朝代更迭,人世沧桑,社会面貌和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而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阳刻线条。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产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造、盐井、桑园放牧等;有描绘社会风俗的,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神话故事的,如西王母、月宫等;还有表现统治阶级车马出行的。因此,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南充境内出土的画像砖以汉代居多,仅在1995年修建南充市火车东站出土的画像砖就有几车之多,但画像没有,只有少量的文字砖和大量的几何图形砖。文字砖是年号字砖,几何文有菱形纹、卷草纹、太阳纹、车轮纹、格子纹等图案。

砖俑:阆中砖雕始于秦汉。秦时瓦当图案精美,花样繁多。汉代砖雕以几何图案为主,罕见人物雕刻。在宋代的阆中开始有各种人物造型的浮雕砖。1982年白塔山出土了大量的砖雕人物造型,且将人物置于一定的生活场景,背景细腻;门窗、家具十分写实,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及生活习俗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人物有文臣、武士、仕女,个个生动逼真,后来在朱家山、盘龙山又相继发现了大量的砖雕(砖俑)。另外张飞庙大门左右的八字墙壁上所嵌绿色琉璃卷草图案,面积大,工艺复杂,配以浅土红色墙壁,色调既协调又不乏对比,亦当为砖雕艺术的精品。

砖雕

张飞庙大门八字墙角花

篆刻 篆刻又称印章艺术,金石艺术等。明清前,多为凭信印记,有官印、私印等。以后,逐渐成为一门与诗书画并列的独立艺术,艺术性多于实用性。篆刻最常用的字体是篆字,还有隶书、楷书、行书等。篆刻的材料有水晶、玉、金属、兽角、象牙、竹、木、石料等,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是石料。

20世纪80年代,南充一批篆刻爱好者的不少作品先后参加省和全国的有关展览,也有在报刊发表的。仪陇县篆刻创作人才辈出,文维义的 《学习鲁迅》、林品强的 《鲁迅诗句》,以及王超、鲜经纬的作品多次参加省举办的书法篆刻展。当年,阆中县的缪永舒已有作品参加中国书法篆刻展,其篆刻 《黄花晚节香》获1989年省文化系统大赛二等奖。1991年,仪陇县林品强的篆刻三方入选“当代青年篆刻一千家”评为三等奖。1994年,仪陇县文维义、鲜经纬、许棚、林品强、王超、龙强入编 《当代篆刻家大辞典》。与此同时,仪陇县文仁萍、胡光华、蒲利、罗景文、阳绍勇、黄龙、王怀英、张维、何世玉、涂杰等,在参加全国、省级各类书法篆刻展赛中频频获奖。多年来,在老一辈篆刻艺术家文维义的关心下,在文化馆辅导干部许棚的操劳下,先后在县城成立了篆刻艺术点、校10余个,常年开办少儿篆刻艺术班,其学员作品曾在国际、国内参展获奖,《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媒体对仪陇篆刻之乡进行了专题报道。2010年,仪陇县篆刻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列入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盔头制作 盔头,是中国传统戏剧人物所戴各种冠巾的统称。主要指帅盔、草王盔、夫子盔、王帽等硬质冠帽,还包括鸭尾巾、员外巾等软质帽巾。戏剧盔头常缀以珠花、绒球、丝绦、雉尾等,同身上穿着的各种服装相协调。

戏剧盔头技法独特,要求艺人心灵手巧,制作时一丝不苟。旧时艺人迫于生计,往往将那些过筋过脉的诀窍技术留一手,以防徒弟将来打 “翻天印”(即不认师傅)。不要说是师传徒,即使是父传子也不例外,因而这项工艺在某些地方是一代不如一代,后继乏人,后来受传统戏剧受到电影、电视的冲击而逐渐衰退,很多地方的剧装厂也关门歇业,盔头艺人有的转行,有的年事已高,亦随岁月消逝而湮灭。当年,阆中的罗泽然、何青连,顺庆的李再文、刘光丙,高坪的李俊才等老剧装艺人,擅做盔头,曾被誉为 “梨园舞台的能工巧匠”。然而,随着他们的相继离世,那一身高超的技艺,也随之被葬入黄土,那繁复的盔头制作工艺,再也无人传承。

幸运的是,这一神秘的盔头制作工艺,在当下新一轮民间传统文化搜集中,被顺庆的有关专家挖掘出来,详细地记录了盔头制作的五道工序,为已在南充绝迹了的盔头制作工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现将该文的有关章节摘录于后:

盔兴工艺品

盔头案头操作,可分五道工序。用马粪纸版画样,再用刻刀雕作外形与漏空图案,这是做盔头的第一道工序—— “绘样”。将细铅丝裹上鱼塘纸,与外形图样同时刷上牛胶水,则是二道工序 “上丝”的准备活。“上丝”,也就是盔头的定型与加固。将裹好的细丝沿着外形与图案依次环绕,然后取出炭炉里烧红的专用烙铁,逐一拍打铅丝与纸版的接合处,通过高温使牛胶再度熔化,互相黏合。第三道工序 “走积粉”。积粉系石膏粉与牛胶水调和而成。使用时,将积粉装进拴有细铁管的小帆布袋中,从嘴口挤出细长黏稠的积粉条,在图案上绕出各式花纹,增加板型的美观和硬度。第四道工序为上色。金粉银粉是盔头的主要色彩,其他部位则用红绿蓝白黑的油漆点缀。接下来第五道工序是配排须、挂彩球、安珠子、吊坠子、沾绸料、缝合插口,以及拴连活动部位等细致的扫尾活。

面具制作 南充的面具制作数南部县双峰傩戏面具制作最为出色。傩戏以杜家傩戏为主,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杜南楼是第七代传人,也是傩戏面具的制作人。

傩戏演员在演出过程中都要佩戴面具。这类面具雕刻工艺复杂而又精细,色彩绚丽明亮。造型在写实中大胆夸张。傩戏面具的质料多为丁木和白杨。制作工序为:裁材,即将一棵树截取为40厘米长的圆木;剖半,即把一段圆木一剖为二;出坯,即剥皮,挖空布面,在剥皮一面居中竖弹墨线,以此线为基准,标出盔线、鼻线、嘴线,然后雕刻出面具的雏形;白面,即将毛坯进行精雕细刻、打磨,完成人物的基本造型;上彩,即用各种有关颜料将白面彩绘成戏中人物形象;最后装上胡须、镜片等装饰物。一面面栩栩如生的傩戏面具就制作完成了。

从人物造型上看,双峰傩戏面具包括将帅面具、道人面具、丑角面具、动物面具、正神面具、凶神面具和世俗人物面具七大类:(1)将帅面具:由面部、头盔、耳翅三部分构成。头盔又有平盔和尖盔之分。这类面具特别注重头盔和耳翅的精雕细刻。头盔多以龙凤作装饰,男将多为龙盔,女将多为凤盔,龙、凤可多可少,有头有尾,龙有鳞,凤有羽,形体有圆有扁,形态变化多端。(2)道人面具:傩戏中的道人很多,他们不戴头盔而戴道冠。道人面具既写实又夸张,着重突出其精灵之气。(3)丑角面具:这类面具或歪嘴皱鼻,或细眉小眼,或龇牙咧嘴,或五官失调。面具艺人抓住戏中描写,把他雕刻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龇牙,在写实的基础上突出滑稽的人物形象。(4)动物面具:主要有虎、狮、犬、牛、马、猪、猴等。这类面具在造型上或写实或夸张,以充分体现各种动物的头部外表特征和内在特征为雕刻的着眼点。(5)正神面具:正神是一些正直、善良、慈祥、温和的神祇。他们的形象多为慈眉大眼、宽脸长耳、面带微笑……总之,艺人会根据戏剧中的描写,以简洁明快的刀法,柔美流畅的线条,制作出令人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6)凶神面具;凶神是一些勇武、凶悍、威猛、狂傲的神祇。线条粗犷、奔放是凶神面具造型的共同特征。在雕刻制作时,面具艺人在写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的夸张,把他们雕刻成头上长角、嘴吐獠牙、横眉竖眼、眼珠凸鼓、满脸杀气等等之类的形象。(7)世俗人物面具:世俗人物在傩戏中有正面人物和丑角两类。这两类面具在造型艺术上差异较大,正面人物面具造型多为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表现出淳朴、忠厚的个性。其表现手法多为写实,很少夸张和其他方面的装饰。它们类似正神面具但更加世俗化。

南充的面具制作还有其他类型,诸如民间娱乐的 “笑和尚”,俗称 “大头姥姥”,以及儿童玩耍的 “孙悟空”“猪八戒”等面具,俗称花脸壳壳,介绍从略。

面塑作品1

面塑 面塑是民间艺人用面来塑造形象的一种捏塑技艺。早在汉代,民间每逢迎神赛会活动,人们就用面团塑成鬼怪形状的面具,戴在头上跳傩舞。宋代以后,面塑在市民生活中已经较为普遍,在庙会、集市等热闹场合都能见到面塑艺人摆摊捏制销售面人。

面塑所用之面,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大多以小麦面粉和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掺以适量的苯酚、蜂蜜和甘油等,以防腐防裂。最后再糅进红、黄、蓝、白、黑等颜料或带色的植物汁液,制成各种颜色的面团。还有一种不加颜料的本色面团,是采用熟芡工艺制成的烫面,这种面是可以食用的。面塑与泥塑不同,技法讲究一气呵成、一手准。捏制手法有揉、捏、粘、搓、剪、展、挑、拨、按等十几种。要将技巧练到炉火纯青,是要耗费不少工夫的。

南充的面塑艺人虽屈指可数,但技艺不凡。诸如,20世纪50年代,顺庆的赵面人、沈面人;南部县艺人络腮胡;营山县、蓬安县的刘面人(人们都以此称呼来代替其真名);阆中的杨鸣臬、马志安、马帮锡;西充县的张志雄。他们捏制的人物、动物、瓜果之类的作品,色彩鲜艳,生动传神。

手艺精湛的艺人们工具却十分简易,大凡上街摆摊,只需肩扛一个小柜和凳子,柜面上放着小拨子、小剪刀、小梳子、牛骨小刀、豪猪(刺猬)刺、竹签等工具,以及一个装满铁签的抽签筒,筒内铁签上刻有印记,顾客抽签后数点数博彩。柜面前方的边上钉着一个三层木架,每层木架上都钻有小孔,上面插放着各类捏好的面塑作品。柜面下是一个抽屉,抽屉里放的是一坨坨用湿布巾盖着的彩色面团。制作时,艺人们用毛巾将双手擦净,沾上一点甘油搓匀,先用手抟一小团粉色的面,捏成一个人头,按在竹签上,然后用牛骨刀在人头上左捻右摁几下,转眼之间,鼻子、眼睛、嘴巴就显出了形。接着再用一小片黑面自头顶一披,梳子一压,就成了头发。又取来豆大的一粒黑面,一分为二,搓成两个眼珠,用豪猪刺尖轻轻挑起,安进眼窝,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顿时让人头有了生气。相对头像而言,捏身子就简单多了,搓一个长圆的粉色面团插入竹签,接在头下就成。根据所塑人物的身份,配上衣服或铠甲,接着三下两下,手脚捏齐,摆弄好姿态,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就捏成了。当年的彩色面塑,在川北南充手艺最为知名的当数顺庆的赵面人。

面塑作品2

2012年10月,在南充民间传统文化的搜集采风活动中,顺庆区有关专家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年轻的民间面塑艺人——尹吉明。他自幼喜爱泥塑、面塑,常听父母讲赵面人的故事,因此崇拜的偶像就是享誉民间的川北面塑大王赵面人。赵面人在世时,尹吉明父母曾收集过他的面塑作品,这也就成为尹的“无声老师”。尹吉明据此仿照着赵面人的作品捏制泥人和小动物,久而久之,捏出的作品还真的像模像样了。长大以后,尹吉明改捏面人,他除研习赵面人的作品特点,还外出拜访名师,不断地摸索和领悟,走出了一条传统艺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面塑新路。

尹吉明的面塑作品充满着南充本土的民间文化气息,除十二生肖等动物外,主要还有体现本土名人的系列彩色面塑。如 《陈寿写三国志》《百牛渡江》《川剧名丑陈全波表演滚灯》《飞天仙女谢自然》《川北面塑大王赵面人》等等。此外,他还以卡通的形式捏制一些现代明星人物头像,如赵本山、毕福剑、陈佩斯等。他的面塑作品 《滚灯》曾荣获南充市工艺美术展二等奖。目前,他还被聘为顺庆区文化馆的少儿面塑教师。2013年,以他为代表的顺庆面塑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列入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外,阆中石龙镇时新村的马氏面塑亦后继有人。马氏面塑造型,既有几何直线形式,又饱含汉唐遗风的适合纹样,且有更加具象的民俗生活内容,形成了阆中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年轻的面塑艺人马彬曾两次到北京拜名师学艺,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父亲马帮锡的传授下,其面塑制作发展为活面与死面相结合,生面与熟面相结合,通过原色与染色的多种处理方法,使面塑造型、色彩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其捏、剪、割、搓、拼、挤、夹、盘、叠、镶、嵌、组合、压纹、压花等,根据不同题材内容,调整取舍适当。他所捏制面塑作品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着鲜明的川北民间地方特色。其风格不仅具有黄河流域面塑的古朴、粗犷、豪放、浑厚,又不失长江流域面塑的细腻、优美、精巧。其代表作有 《猪八戒》《仙人会》,以及动物、吉祥物等。2008年春,马彬在家乡阆中开办了一个“马氏面塑”小摊。2010年春,他又上北京拜中国著名面塑大师彭小平为师(彭小平曾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捏过肖像,其作品称 “面人彭”)。

南部县南隆面塑技艺也有第四代传人——郑爱国。他的作品大小为10至15厘米左右,其代表作有 《二郎神》《杨贵妃》《关公》等。

[1] 李文仲(1890—1975),男,南部县群龙乡人。他出生于贫民家庭,幼年师从南部县河坝乡剪纸艺人杜银河。他天资聪明好学,一年后即可剪花样沿街售卖谋生,这些花样深受当时农村妇女喜爱。1950年后,他创作的剪纸 《写生》《爱百鸽》《春耕》《窗花》等100余幅作品,先后参加省地展出,有的作品被四川省艺术馆收藏。1960年,其 《写生》还选送到苏联展出,均获得好评。成为川北著名的 “李家剪纸”代表人。

[2] 何作霖(1937— ),男,字雨林,号丑牛,仪陇县日兴镇人。1957年高中毕业后,到县文化部任美术干部,先后任县文化馆副馆长、馆长、群文副研究员。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东方神州书院院士,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第三届副秘书长。他一生从事美术工作,创作的国画、版画、剪纸、书法作品近千件。尤以剪纸见长,他的绝活 “撕纸艺术”,具有空灵感和层次感,神形兼备,以民间剪纸为载体的藏书票享誉中外,被称为“纸上宝石”。近年来,他又独辟蹊径,研究出一种民间剪纸中的特殊艺术,形成 “火烩剪纸”,被称为民间剪纸一绝。他创作的许多作品被载入 《中国美术家》《中国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多部辞书。1995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 “民间工艺美术师”称号。他的书画作品 《鹰》和 《虎》得到了国家版权专利。

[3] 林世明,生卒年不详,西充县著名剪纸艺人,他一生从事剪纸艺术研究和创作,早在1966年创作的剪纸作品 《日夜深耕》《时代的列车》,因主题鲜明、思想性强、剪刻精细,获得四川文艺创作优秀作品奖。他一生创作的剪纸作品数千件,数百件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及在报刊发表。多次获得各级奖项。他还带领其一家从事剪纸艺术,成为 “剪纸世家”,他积极培训剪纸新秀,在西充县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了近300名剪纸爱好者。

[4] 李顺乾(1909—1986),男,西充双凤镇人。他11岁时随父学习纸扎和彩绘,后又师从大桥乡谢蒙恩和射洪县广星文学石雕与泥塑,逐渐形成了集雕塑、纸扎、绘画于一身的民间艺人。民国时期,曾在蓬溪、西充等县雕塑大佛、观音以及神像等数十座,其艺名远播。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技艺仍得以发挥,1958年在修建双凤大石桥时,由他所作雕刻的两边栏杆上一边雕刻有赵云、黄忠、穆桂英等古代英雄,一边雕刻背、挑、抬、推等古今运输图案,并雕刻工农兵群像一座,受到群众赞扬。同年调县文化馆搞雕塑创作,参加省上展览。1959年,被遴选到北京参加 “十大建筑”工程,专事雕刻、彩绘工艺。完工后被安排到南充市建筑公司工作。1976年退休。退休后为南充果山公园、仪陇朱德纪念馆、西充县文化馆、仁和、双凤西乡文化站、双江戏楼等地,各雕石狮一对,至今犹存。1983年他刻的盘龙石罐送省展出,翌年又送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1986年病逝,终年77岁。

[5] 王焕章(1914—1989),男,西充县多扶镇田坝子村人。他出生农家,13岁学艺,因吃苦耐劳、勤学肯问,善于思考,而得师傅真传。19岁始独立行艺,长期在西充、南充、营山、大竹、广安等地寺庙从事彩绘、塑像、木雕、金漆等,技艺精湛誉满川北。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技艺受到党和政府的尊重和重视,1958年到南充专区农展馆参加布展,回西充县后被调入文化馆从事泥塑、木雕、石刻等创作。他的作品线条流畅、方圆适度,造型手法绝妙,人物衣着、姿态,面目神情栩栩如生。1959年3月,王焕章被选派去北京修建 “十大建筑”,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的汉白玉基石与房檐垂吊花纹制作及军事博物馆阳雀石莲花水池的石雕工程。在北京期间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十大建筑完工后,他被留在北京市建筑艺术雕塑工厂工作,直到1985年退休回到西充定居。他在北京工作的26年间,参加国内外大型建筑工程留下的作品有:澳门中国饭店大门前的一对高1.8米大石狮;1964年,雕刻大国徽一个,安放于天安门城楼上;还为人民大会堂设计星空望板、灯花、边花。1977年,雕刻毛主席纪念堂大门的横匾花边,并染彩漆。还为北京市、河南、洛阳、黑龙江齐齐哈尔等地的寺庙塑大型佛像,期间还参加了四川省在北京的 《收租院》泥塑雕塑工程。退休后,为南充北湖公园大门横匾刻字贴金。他在北京工作时,被中国科学院吸收为中国科学家技术协会会员,授予工艺美术技师称号,曾连续11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多次受到嘉奖。1989年逝世。

[6] 吴家汉(1925—1989),男,西充县东太乡人。10岁随父吴志义学习雕塑。学成后长期在西充、南充、南部、盐亭等地寺观庙宇雕刻和泥塑神像。他雕塑的神像造型生动,表情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在川北一带极具影响。1950年后,党和政府为使其技艺得以传承,于1958年抽到县文化馆搞泥塑创作。1959年3月,被遴选到北京参加 “十大工程”建设,后留北京工作,在京工作的二十多年,主要作品有:1959年与王焕章合作创作的天安门大型木雕国徽和大理石花纹栏杆雕塑,1960年为青岛大会堂雕刻装饰花纹;北京故宫复制 “四川收租院”大型泥塑工程;1972年为非洲几内亚纪念碑雕刻浮雕;1976年参与山西刘胡兰纪念碑修建工程;1977年参加毛主席纪念堂白玉石栏杆雕刻工程等;他还先后被安徽、河南等省市邀请参加各大型工程的雕塑工作。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1989年逝世。

[7] 罗泽然(1908—1967),阆中市大垭乡人。从小随父学习民间绘画及雕塑,善画龙、凤。18岁时,便外出独立行艺。1959年四川省群众文艺创作展览,展出了他的泥塑 《一个农民在朗诵诗》,形象生动、传神逼真。他与阆中著名艺人王文坤合作的 《团花》七件(罗起样、王雕刻)在 《四川画报》上发表,1960年他的木雕 《驯龙》送到北京展出,在 《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年还为阆中塑造大型 《工农兵》雕塑一尊。还为阆中张飞庙和永安寺、仪陇望龙观作各种图案装饰。1964年调到南充市木偶剧团专门从事木偶雕刻,其作品风格独特,形神俱佳。从1961年起当选为阆中县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1967年病故。

[8] 樊聪:(1958— ),男,嘉陵区李渡镇高级中学美术教师。从7岁起师从民间艺人赵祥生,学习诸多技艺,其中以泥塑见长,是嘉陵区民间泥塑传统工艺的传人。

[9] 吴天华,生卒年不详,南充县(今嘉陵区)太和乡志家村乌棒湾人,是民间著名的雕塑家。精于泥塑石雕。民国时期,他在外地从艺,给庙宇塑全堂佛像,他所塑的 “八仙过海”“三教始祖”“三国英雄”等人物神形毕肖、惟妙惟肖,当年在家乡被人们称为 “天才”。他的石雕技艺亦高超非凡,刻的龙有翔羽飞天之象,凤有翔翥之形,狮有恐人之威,人有悲喜忧苦之态,尤其刻的石碑、山水器皿无不因势象形,令人百看不厌。他所雕刻的镂空池水砚,有储水池,洗笔塘,层层相通,砚池水数月不干,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四川省的能工巧匠,1959年被遴选到北京参加首都十大建筑,他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极石刻工作,1965年,他又与四川美术学院师生在成都大邑参加 《收租院》的泥塑工程,20世纪70年代,他参与了南京长江大桥毛主席语录的石刻工程。他一生的艺术实践与创作,使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兼通东西方雕塑的优秀艺术家。

[10] 姜全贵(1932—1969),南部县永庆乡人。祖传三代泥塑世家。13岁随父学艺,以塑菩萨谋生,深得其父真传手教,在川北一带小有名气。1964年,应四川省群众艺术所聘,参加四川省大邑县地主庄园大型泥塑收租院的创制工程。他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其高超的泥塑技艺,受到同行的尊敬。1967年,为建兴区塑造 《收租院》全套人物,不久被省文化厅所邀,为阿尔巴尼亚塑造 《收租院》群像。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接见和家宴款待。他的泥塑代表作有 《屈原》《盗仙草》《穆桂英挂帅》《工农兵》《原子图》《喜庆丰收》等。尤其是在大型泥塑 《收租院》所塑造的 “狗腿子”和 “小女孩”,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得到了专家和观众好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