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四川曲艺演唱风格独特,金钱板艺人陈雪成名

四川曲艺演唱风格独特,金钱板艺人陈雪成名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末清初,湖广大移民时传进四川,舞蹈与外省大同小异,唯曲调与四川方言融合,形成了演唱风格鲜明独特的四川曲艺小调。抗战时期,演唱宣传的新曲目有 《卢沟桥事变》《台儿庄大捷》《大战平型关》等。南充金钱板传人陈雪南充演唱金钱板的艺人较多。早年南充市冯治国演唱金钱板技艺超群,被誉为川北金钱板的 “泰斗”。如今,陈雪已成为省内颇有名气的金钱板艺人。2013年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列入民间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流行于南充境内主要有打莲箫、金钱板、荷叶扬琴、竹琴、莲花闹、群口词春、倌说春等。

莲箫 俗名 “钱棍”,又名 “霸王鞭”“柳连柳”(应为 “藕连藕”,唱时唱变了音)等,因舞者手舞莲箫作道具,伴唱帮腔时,每上句末尾都有 “柳边柳”作衬词而得名。明末清初,湖广大移民时传进四川,舞蹈与外省大同小异,唯曲调与四川方言融合,形成了演唱风格鲜明独特的四川曲艺小调

民国时期,钱棍是一唱众合的徒歌,打唱的词多为木刻连箫词,如 《英台连箫》《魁星楼》《金讨口》《访友攻书》等。抗战时期,演唱宣传的新曲目有 《卢沟桥事变》《台儿庄大捷》《大战平型关》等。1949年后,莲箫被纳入曲艺团队,所唱曲目多以配合时事宣传为主,如 《戒鸦片》《婚姻法》《勤俭一家》《保护耕牛》等。

打连箫表演现场图

如今,莲箫在南充相当普及,城镇社区、街头巷尾,多有群众自发组织的莲箫队,而且,还有一批撰写莲箫唱词的业余作者。最具代表性、最流行的唱词有 《莲箫唱四季》《拜年》等。20世纪80年代,原南充市文化部门曾举办过两届莲箫大赛。阆中在举办和各种艺术活动中,都有一支几十人的莲箫队于街头出游,其盛况曾被省、中央等电视台播放。

莲箫既是曲艺门类,也是一种民间舞蹈,其内容形式与表演动作等,在民间舞蹈中详述。

金钱板 据传说,战国时期叫金剑板,唐朝时叫金签板,宋元叫三才板(寓意天地人),明清时在上下板壁挖洞嵌上铜钱又叫金钱板,后来无铜钱可嵌的就叫三块板了。金钱板有一套固定的打法,用 《红鸾袄》《江头桂》《富贵花》等曲牌作为基本唱腔。唱词有七字句、十字句或长短句不等,讲究上仄下平、合辙押韵、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表演分三派:南派(即清派)以唱为主,辅以较小的动作;北派(即花派)讲究表演;杂派两者兼顾,演唱自如。表演时要做到 “三好两合”:打得好、唱得好、演得好;心合口,口合手。金钱板早期是单人表演,后来创新,也有两三个人一起上台表演的。

南充金钱板传人陈雪

南充演唱金钱板的艺人较多。早年南充市冯治国演唱金钱板技艺超群,被誉为川北金钱板的 “泰斗”。1951年3月,其自编自演的 《冷枪战》曾赴朝鲜参加慰问演出。后来,又收南充市曲剧演员陈雪[1]为徒。如今,陈雪已成为省内颇有名气的金钱板艺人。同行中,还有阆中的邓玉树曾拜成都金钱板大师邹忠新为师,经过勤学苦练,演技名噪川北;高坪区的秦群林、李大昌、张福礼、彭俊贵;嘉陵区的冯双全、蒋炳奎;南部县的涂兴正、邓明信、王绍基、王雪明以及南部县南隆镇的金钱板;蓬安县的戴祯益、章苟远、梅质林、魏德良;仪陇县的彭治鞍;西充县早年的叶炳林、何子金、王志成、王力、何子修、李俊,以及20世纪80年代营山的姜九龄等,在当地广为人知。他们表演圆熟,板式灵巧,唱腔纯正,吐词清楚,刻画人物生动。上述艺人的代表作有 《小菜打仗》《武松打店》《秀才过沟》《水浒》《聊斋》《杨家将》《三气周瑜》《十八扯》《双枪老太婆》《宜宾白毛女》《焦裕禄》等等。2013年,顺庆区金钱板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列入民间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坪区金钱板200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列入民间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如今,金钱板依然频繁地出现在群众文艺舞台上,而且编制的节目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荷叶 约形成于清末,直接由川剧派生而来。演唱者左手持苏镲、檀板,右手持竹签,击镲伴奏。因苏镲薄而圆,形同荷叶,又系以红绸下垂,状如荷茎托叶而得名。有一人单独站唱或二三人对唱等形式。早期荷叶近似于川剧高腔的清唱,演唱折子戏或川剧片断。有的能一人兼唱几个角色但表演极少。后来书词派荷叶改为说唱故事,演唱时先打一段前奏,称为闹台,再说正书。唱词格式以七字句、十字句居多,与金钱板经常互借,有长篇和短篇之分。1949年后,荷叶常与其他曲艺同台演出,以短篇为主,同时还创作演唱了一批新曲目。

荷叶,当数南充的专业艺人李永德小有名气。他对荷叶的 “满腔” “半腔”“数板”运用自如。曲目以传统题材为主,如 《乾隆江南》《水浒》《三国》《说唐》等片段。民国时期,阆中有荷叶艺人苟南亭,西充县叶炳林,蓬安县母益冬、程贤齐、张芩初、蒋一佳等。1949年后,有的艺人仍在从事荷叶演唱。传承荷叶艺术,并以演唱现代题材为主的艺人有阆中的尹立富,高坪的李大昌、张福礼,嘉陵区的蒋炳奎、蒋炳云,蓬安的戴祯益,西充的黄兴模、王力等。代表作有 《秀才过沟》《江姐上华蓥》《教训》《小皇帝》《状元村》《张飞审瓜》等。1986年,营山县业余作者张映斗创作的荷叶 《急浪丹心》曾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现在荷叶这一曲艺形式在南充境内已经人亡艺绝。

扬琴 清乾隆年间由长江入川的商船传入,光绪年间开始流行于成渝等地,因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过去一般在茶楼、书场坐唱,也有流散在街头卖唱的。扬琴以唱为主,表演为辅,坐地传情。演唱时多是乐队人员自奏自唱,亦可另请主角单独唱,乐队人员担任配角或帮腔。后来吸收了川剧和清音的长处,通过唱词和道白将叙事抒情与戏剧表演融为一体,有层次地描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一般为五人,分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分别操作扬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边伴奏边说唱。南充扬琴受成都李德才扬琴艺术的影响,讲究 “情动于衷而形于声”,被誉为 “德派”。

清末,阆中城内的赵秋普、万寿田、蒲毛等演唱扬琴已有名声,稍后有李群如、李佐之、张茂生等子弟习操此业。民国元年(1912)以后,又有苏玉山、邢尚清等亦喜演唱扬琴,并传授盲人黄松亭。黄勤学苦练,自打自唱,天生一副好嗓门(女腔),在川北很有名声。后来,黄松亭又将扬琴艺术传授于徒弟薛秉坤、曹天寿、杨忠民、郑万林。

20世纪60年代,扬琴在南充的曲艺舞台上为常见节目,盲人陈云中[2](曲剧团)、邓天然(曲艺队)较为知名,且弟子不少。原南充县盲人陈照扬、艺人陈学芳,原南充市曲艺队艺人何理、陈红、张正玉等演唱的扬琴,词语协律、音韵铿锵、辞藻清丽、情节紧凑。他们早年演唱的代表作有 《昭君出塞》《秋江》《闯宫》《三祭江》《凤仪亭》等。随着年代推移,又创作了不少新作品,如 《嘉陵江上红旗飘》《急浪丹心》《铁窗训子》《十里长街送总理》《凤求凰》《长烛夜》等。

如今,扬琴仍被群众文艺团队所青睐,有的在创新中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加上轻盈的伴舞,舞台效果尤好。

竹琴 又称道筒、道琴、渔鼓,俗名 “吃膀膀”“抱杠子”。原为道士求斋化缘时演唱 “劝世文”所用,后来衍变成吐字正音、行腔落韵的曲艺演唱形式,民国初期始称竹琴。它是用约三尺长较粗的竹筒一节,打通节巴,一端蒙上猪的附心油皮或尿包皮,用箍绷紧。另用竹块二片,烤制成上弯下直的简板一副,上端各系碰铃一只。演唱时,左手臂怀抱道筒,手握简板,右手并掌以指轻敲响皮,发出轻重不同、有节奏的 “嘭、嘭”之声。其声时而清脆,时而沉闷,加上简板碰铃叮当作响,十分悦耳。竹琴一般由一人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一组坐唱的。(www.daowen.com)

清末,阆中城内有李明福以竹琴演唱为业,活动于城乡,其后便有陈锡山。民国时期,陈锡山外出 “跑滩”,以唱竹琴谋生。营山县李聋子(名不祥)、张其福的竹琴功夫过硬。与此同时,南充(顺庆)的竹琴艺人郑钦山已在川北曲艺界小有名气(后成为南充市曲艺队专业演员)。蓬安县有竹琴艺人徐德三、蔡子元、张睛初。解放后,西充县民间艺人黄兴模、任光敏演唱的竹琴在当地颇有影响。上述艺人常唱的传统曲目有 《三英战吕布》《单刀会》《盘真认母》《碧玉簪》《秦香莲》《三娘教子》等。后来有的艺人也常唱现代曲目,如 《黄继光》《绣红旗》《华子良传奇》等。

20世纪60年代,竹琴演出场地由书馆走向舞台,由原来的坐唱变成站唱兼走唱。并开始用身段、手势和面部表情来形象地塑造角色,增添了扬琴、琵琶、高胡、二胡、中胡、三弦、中阮等乐器伴奏,同时唱腔也有所创新。

如今,竹琴演唱虽渐行渐远,但仍有零星艺人对此情有独钟,而且还怀抱竹琴登上了群众文化的大舞台。如阆中市李朝玺[3],先后拜古耀武、白玉全为师,专攻竹琴表演。1981年,他演唱的竹琴 《临江宴》获 “南充地区音乐曲艺调演”一等奖。目前,他仍坚持在阆中古城为游客表演竹琴。高坪区民间艺人王运禄、冯之浚、张福礼、彭俊贵,蓬安县的唐北刚等,演唱竹琴的技艺在当地广为人知。蓬安文化馆还多次举办竹琴训练班,并自编 《计划生育好》《丹桂花开十里香》《小芳拜堂》等现代曲目。

莲花闹 据传是唐代君山团湖一位更夫发明的。宋代开始流行,乞丐行乞时经常演唱。明代戏曲里也有莲花闹的曲子。清代中期传入北京。20世纪初叶,由北方传入四川,逐渐成为一种民间曲艺表演形式,川北地区又称“莲花乐”“莲花落”。它的道具和表演十分简单,表演者左手执用丝绳联结的两块四寸长的大竹板,右手握动一小串小竹板(俗称 “扯落子”),说唱时左手一起一落,有节奏地翻动大竹板,发出 “啪啪”有节律的声音,右手不停扯动小竹板,连续发出 “嚓嚓”的伴奏声,双手配合,声音相谐,在清脆悦耳的合奏声中,表演者念念有词。莲花闹的题材广泛,或说唱历史、民间故事,或见景生情、即兴编唱。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之功能。用方言说唱,通俗易懂,风趣幽默,乡土气息浓厚。

旧时的 “莲花闹”,多为乞儿谋生求食之歌,即出入闹市,挨店走唱,见啥说啥,随口编串恭维祝贺的四言八句,向老板、东家讨要散碎钱物。1949年以后,“莲花落”这种民间曲艺登上了文艺舞台,其唱词被增加了崭新的时代内容,延续至今,在百姓的 “草根文化”舞台上,展示出独特的艺术色彩。艺人们从民歌、民谣、皮影等艺术中吸收营养,丰富了莲花闹的基本唱腔。西充县表文江先后制作出 《U2型飞机完了蛋》《美国兵举手投了降》《土地改革就是好》《王大娘补缸》《讨口子娶亲》《光棍配》《犟牛筋》等莲花闹唱本,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深受好评。

如今,这种古老的表演形式仍出现在群众文艺活动中,虽然表演者日趋渐少,但出了不少新作。如嘉陵区编创的 《拜年词》《养老院你真美》《义务教育谱新篇》,西充县创作的 《夸夸我们的好书记》《祖国处处是春天》等唱本均为群众文艺团队采用。

群口词 群口词顾名思义乃多人表演。因其无须道具和固定唱腔,无拘无束,简便易演,同时又节奏感强,说词朗朗上口,极具宣传鼓动性,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产生的一种曲艺形式。

群口词多为即兴创作,内容可长可短,讲究主题突出、句式工整、语言简练,虽不严格要求押韵,但讲究抑扬顿挫,充分把握人物喜怒哀乐。表演时还可男女同演。

20世纪80年代,西充杨文创作的 《腊妹子和二娃子》堪称群口词上乘作品。与此同时,群口词代表作 《紧握手中枪》《当洪水到来的时候》在群众中也深受好评。

春倌说春 春倌,即 《周礼》六官之一,称宗伯为春倌,掌典礼,距今有3000多年。唐代曾一度改礼部为春倌,至明清,春倌又为主管天文历法者之一,朝廷发给官衣官帽,到民间说春。民国时期,春倌由县民政科主管。每年打春前,县内春倌召集到县上开会一天,下午县长带众春倌,手持 “春牛”游街一转,晚上民政科设宴招待,洗尘开步,表示春倌可以开始说春了。

说春有两人一路或一人一路,手杵牛头拐杖(代表 “春牛”)持 “十三把”(春棒,又名孝春棒,有十三把长,一拳距为一把,每把代表一月,加上闰月,故称 “十三把”)、历贴(历书)、春帖(印有春牛图和农事二十四节气时间、农谚),为农民报送春耕季节。春倌每到一处,均要向主家道贺,预祝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唱说 《送春词》《春倌歌》等内容。户主得到 “春倌”吉利赞颂之词,便将自己的粮食和金钱相送。

阆中市说春活动历史悠久,特别是在明清和民国时期非常活跃(民国时期阆中有春倌78人)。20世纪70年代末,二龙镇的牟先春、老观镇的侯国强、三庙乡的吴显贵等老春倌又开始进行说春活动了。龙泉镇的赵承忠在民间坚持 “说春”活动到现在。2012年,央视 《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华长歌行》《北纬30°中国行——远方的家》等栏目也聚焦了阆中市这一民间曲艺,赵承忠3次登上央视,成了阆中市民间说春艺术名人

[1] 陈雪:女,1947年生,湖北汉口人,出生于艺人世家,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南充地区戏剧家协会副理事长。任南充市曲剧团团长。师从川北河川剧曲艺(主要是师从冯志国学唱金钱板)、曲剧、京剧等名师,以唱曲剧为主。6岁起从事戏曲艺术,各行当均能胜任,小生、娃娃生和小丑尤其擅长,能塑造不同人物形象,多年来共演出剧目100多个。1961年就获南充地区青少年戏曲调演一等奖。主演的 《刘海戏金蟾》《阿Q正传》《王昭君》均被省、市、中央电视台播放,《北京晚报》誉为“中国戏剧舞台上第一个女阿Q”,在省内外戏剧界有较高的声誉。曾出席全国剧协代表大会、省文代会。1988年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演员。

[2] 陈云中(1914—1972),成都人,他6岁时因出痘症导致双目失明。9岁进入成都 “慈惠堂”学艺,专工扬琴,他天资聪明、勤奋努力,11岁便能领班坐唱。19岁离开 “慈惠堂”,开始沿街卖唱,浪迹天涯。1950年南充解放,作为流散艺人的他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南充(今顺庆区)曲艺工作者协进会,1953年成立南充市曲剧团他以音乐教师的身份参加,直到1972年。他在剧团里主要担任腔调设计,并包干教唱,他耐心教学,诲人不倦的精神为大家所钦佩。1958年四川省曲艺调演,他将扬琴坐唱腹本 《仕林祭塔》挖掘、整理、教唱,参加演出,获得好评。1961年南充地区青少年会演,由他组曲的 《拦马》《赶王》《扬三笑》参加演出,获得教师一等奖。他在曲剧音乐上,有 “活字典”“祖师爷”的誉称,他并不满足,还利用到外地演出和同业艺人切磋技艺,并虚心请教,如登门向四川省曲剧团扬琴大师李德才学习,并多次向前来南充演出的曲艺艺人不耻下问,在曲剧音乐改革中竭尽全力。“文化大革命”中,曲剧团被撤销,他被退职回家,忧愤成疾,于1972年病故。

[3] 李朝玺:男,1947年生,阆中保宁镇人,高中文化,文化馆副研究员。1966年上山下乡知青,1976年调县航运公司工作。1981年调县文化馆工作。他自幼酷爱音乐和表演艺术,在当知青和航运公司工作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各种文艺宣传活动,他刻苦学习,自学识曲谱,精通二胡、板胡等乐器,同时虚心拜名艺人为师掌握的竹琴、灯戏等表演技巧,积极从事文艺演出活动,他排创的灯戏《跩轿》,戏剧小品 《一辆宝马》《环卫工之歌》等节目获四川省南充市文艺调演奖,曾参加 《川北灯戏》一书的编写工作,退休以后,以阆中城内杜家客栈为阵地创办 《民俗堂会》,坚持常年为游客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