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舞是流行于中国汉民族的民间舞蹈。灯舞形式多样,从灯的外形上看,可分为三类:①模拟各种动物形象的,如:牛灯、羊灯、蚌灯;②模拟各种花卉的,如:荷花灯、莲花灯、菜篮灯;③其他形式的,如:船灯、车灯、伞灯等。
牛灯 牛灯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商周之际,代代相传,在南充境内主要流行于阆中市思依、文成、柏桠、双龙、江南、二龙、老观等乡镇。牛灯的牛头用撮箕所做,底部凿两孔作为牛的眼眶,眼眶安圆球作牛眼;再安上草扎的牛角,用厚纸卷两耳,绘上鼻梁、嘴巴。箕内用木条钉成方架,供表演者手持,架下系吊铜铃一个,两角之间用红绸(布)扎系一朵花,牛身用黑布缝成,最后安上牛尾。牛灯由五人表演,其中两人扮牛,一人扮农夫,一人扮铲包子(农夫的儿子),一人扮腊二姐(农夫之妻)。以说唱为主,有曲牌唱词9首,以趣事逗乐观众。舞蹈简单,按固定路线,即兴表演,动作有耕地、点荞麦等。
牛灯舞表演现场图
牛灯表演示意图
牛灯表演示意图(续)
拐路 农夫肩扛木犁,左手把犁杆,面对一点位由四点位一步跃出场站定,锣鼓声中沿虚线走步到左前台,右转身,面对一点位,原地走十字步,说快板,数报完放木犁至七点位。
园场 唱 《曲一》,一拍一步,手自然前后摆动,沿虚线边走边唱,到两点位时,面对一点位,第一拍出左脚,向前弯腰一百二十度的同时,双手成二位,第二拍退右脚起身,然后继续沿虚线走步,到八点位时,右转身面对观众,退步到六点位时,起右勾脚,右转身九十度面对三点位,沿虚线走步。这些动作不断反复,直至18段唱词表演完。
放牛歌 铲包子(农夫儿)由四点位跃出,沿虚线与农夫对白,大家边走边说,然后接唱 《曲二》(放牛歌)。说和唱除按规定的路线两人作对面交叉走步外,表演没有固定程式。
对花 腊二姐从四点位上场。唱 《曲三》,边唱(大家拉开等距离)边走圆场,都没有固定动作,唱什么比什么,各表现出自己的身份。
对花表演示意图
交叉走 唱完 《曲二》各自下场,拿出钱棍对白。铲包子(农夫儿)手持一对小钱棍在中间上下走,农夫与腊二姐右手持钱棍,相对交叉走步(如图),边走边对白,直至白完。
拌荞子 唱 《曲四》,除农夫、腊二姐沿虚线相互交叉作圆场表演外,铲包子(农夫儿)可选择空档处来回跑动,做逗乐表演,很自由,没有固定动作。虽是钱棍表演唱,在这里实是表示他们在拌荞子。钱棍在这里表示是锄头。
拌荞子表演示意图
钱棍 钱棍表演分解图右手握钱棍段,虎口以上为上棍,以下为下棍。按节奏一拍敲打一次,同时向前跨出一步。用上棍打左腿一次,下棍打右腿一次。
钱棍表演示意图
牵牛 铲包子由三点位下场后,以四点位牵牛上场,沿虚线边走边唱《曲七》。最后,让牛卧在三点位,面向四点位。
牵牛表演示意图
耕地点荞 唱 《曲九》共12段唱词。农夫左手二位扶犁,右手持牛棍中段,背对牛和木犁,面对腊二姐,边唱边倒退着移动,随着走动,右手慢慢在自己的前、左、右方轻击地下,表示吆牛耕地。铲包子在前面牵牛,腊二姐在最后,表演点荞种。每唱完一段,间奏(锣鼓声中)时,农夫大吼 “哇——”(吆牛声)的同时起右勾脚成金鸡独立,紧接蹬出右腿,起跳左脚做180°转身变方向。
耕拐地、点荞 反复图九动作,沿虚线边走边唱,直至唱完 《曲九》的全部唱段。
牛灯表演结束。
耕拐地、点荞表演示意图
附:牛灯演唱曲谱:
牛 灯
羊灯 羊灯起源于汉代,在南充境内主要流行于阆中市思依、老观、二龙、文成、双龙等乡镇。羊灯由五人表演。一人扮卖藏香的壮汉,一人扮牧羊姑娘,3人分别公羊和母羊、小羊。以唱为主,没有固定的动作,属即兴表演。但其表演路线有一定的讲究,主要是走圆场和 “∞”字形,有曲调两首。羊灯多在民间节假日或各种欢庆活动中表演。传承人王永昭、杨成祥等人。
放羊唱词 《幺妹放羊》
春季里来去放羊,幺妹放羊上山冈,
上山放羊还债账,说起放羊好心伤。
夏季里来去放羊,羊儿怕热躲阴凉,(www.daowen.com)
就怕老板看见了,手拿羊鞭吆羊忙。
秋季里来去放羊,北风吹来身上凉,
羊儿长了一身膘,幺妹辛苦饿肚肠。
冬季里来去放羊,一年四季在白忙,
老板还说羊不肥,忍气吞声喊冤枉。
羊 灯
竹马 竹马舞主要是在节日、喜庆吉日或人家户祝寿恭生时表演。南充境内的竹马舞表演主要流行阆中市,兴于明末清初,盛于清中期至民国时期。
竹马阵:主家在院坝口摆上一张桌子,上面支起一纸琴。表演队伍中由扮演王昭君的演员将纸琴抱在怀中,边弹边唱,便破了阵,表示《昭君和番》[1]这个戏的来历;接着主家又在桌子上面左放盐、右放菜,意思表示请进,演出队受到热情款待。
竹马舞表演现场图
竹马表演道具
竹马表演多为五人,家爷执小旗、引马、赶马、夫人和丫头,骑着用红、白、黑竹编纸糊的马,以摆队形、变队形、原地上下走步、小跑步加说唱结合表演,是一种即兴表演逗乐为主的群众性的舞蹈。
竹马表演动作有 “游马”“走马拜五方”“靠马”“洗马上料”“饿马奔槽”“游马排队”等。所演唱的曲调有《马儿拜访》《马儿跑四方》《数花》《马儿头上一点青》《竹马词》等。
唱词有 《马儿拜五方》《马儿跑四方》《数花》《马儿头上一点青》《竹马词》等。
蚌舞 又叫蚌灯,广泛流传于南充民间,起源于清末民初。表演时渔翁头戴草帽圈,上穿满襟衣服,扎腰带裙,下穿彩裤,脚穿草鞋或布鞋。蚌壳精身穿花衣,绿裤,脚穿绣花鞋或布鞋,头上戴花,像戏剧人物一样打扮。
蚌舞是群众节庆时独特表演形式的一种,有着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蚌舞取材于 《白蛇传》的水漫金山寺。上百年的演变,形成现在适合广场地坝表演的一种舞蹈。蓬安蚌舞2006年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列入传统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蚌舞表演现场图1
过去,蚌舞由二人表演,一女着浓妆,背蚌壳道具,扮蚌壳精,男扮渔翁两相戏舞。解放后,蚌舞增至三人,一女饰蚌、一男饰鹬、另一男饰渔翁合舞,意为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现在经加工再创作,人数由原来的2人增加3人、5人。主要增加伴舞的小蚌壳精,表演形式也有所变化。过去表演是渔翁手拿网捕捉蚌壳,蚌壳扮演者左闪右躲,除了表演过去的动作外,还要走出很多队形,脚上步法增加,如:圆台步、云碎步、平转等表演,形式更加细腻。渔翁诙谐的表演,加上各种情节动作与蚌壳精配合,伴随着川剧锣鼓演奏,气氛更加热闹。
蚌舞表演现场图2
《亮子》转 《水波浪》 2/4
车车灯 又称 “小车舞”“太平车”,俗称 “逗幺妹”,在南充民间流行甚广,历史悠久。此舞诙谐幽默风趣,喜庆闹热。唱词语意浅显,乡土味浓。表演过程中赤膊男子表演看幺妹、追幺妹、幺妹躲闪、推花轿、拉花轿、碰花轿等形态,以及 “双飞燕”“下腰”“后滚翻”等动作。轿内幺妹足下步伐,有浪步、躜躜步、秧歌步、快行进、慢行进等。舞蹈一人领唱莲箫调,多人合腔 “柳莲柳”,以逗趣取乐为主,无乐器伴奏,即兴表演,群众性自娱自乐。
车车灯表演现场图
表演中,幺妹画旦妆。驼子画成三花脸。轿夫上穿短衫,下穿彩裤,脚穿布鞋或草鞋。打莲箫的人与抬轿的人统一着装。
车车灯 2/4
采莲船 又称划旱船和花船,与车车灯为同一类型的民间舞蹈。其区别在于,车车灯是用花轿表演,采莲船是用花船表演。清末民初南充城乡便有“划旱船”的表演活动。采船用竹子扎成,无船底。表演时,姑娘扮 “幺妹”站在船中,双手提起采船,和着锣鼓与唱腔时进时退,时高时低,时左时右,时快时慢。艄公手执木桨,且划舞,边唱边比,相互逗趣,模仿水上行船的情景。也有加一人扮乞丐,手执灯笼,前翻、后翻、撞肩跑动逗引观众哄笑。引船前进,所唱曲调,多为民间小调。为活跃舞蹈气氛,组织青年男女10多人,身着舞蹈服装,在船后载歌载舞,随船前行,一般在春节与庆祝活动中举行。
采莲船表演现场图
[1] 王昭君(约前52—15)名嫱,字昭君,汉族,西汉南郡(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前33),奉诏嫁与匈奴单于呼韩邪,号为宁胡阏氏;晋朝时,因避晋太祖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又史称 “明妃”。于前15年去世,葬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墓号 “青冢”至今犹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