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舞 秧歌舞俗称 “扭秧歌”“跩秧歌”“跳秧歌”。源自农民在插秧季节,弯腰劳作腰酸背痛时,为缓解疲劳,边插秧边哼小调以自娱。南充地处川北,称 “川北秧歌”,演变为手握手旗、方巾、彩扇、蒲扇。民间秧歌有固定的曲调,用二胡、板胡、笛子或手风琴伴奏,逐渐发展用铜管乐器(小号、中号、长号、圆号)进行演奏。
打击乐器曲谱
表演者右手拿折扇,左手拿绸巾。男(名花子)着对襟衣、腰带、大裤脚、圆口布鞋。女(名幺妹)着满襟衣、裤、绊绊鞋。
基本动作有单摆手、双摆手、蜻蜓点水、亮扇、十字大拖步、回头望、三步一跳、两步两跳、横步转身、横步三步一抬脚、双托扇亮相。
秧歌舞表演图
打莲箫表演图
莲箫 有的地方又称霸王鞭、金钱棍、花棍舞,据说有驱邪避魔的作用。
明末清初,由湖广移民带入南充,成为南充人喜闻乐道的民间舞蹈。钱棍一摇动,能发出悦耳的响声,配上曲调、歌词,别有一番韵味。是逢年过节、喜庆日子必不可少的娱乐舞蹈。
莲箫一般长约60厘米,绘有螺旋形彩色花纹,两头打孔,用铁丝穿数枚铜钱,竹棍两端系有花色绸巾或小铃铛。表演时一般用右手握住莲箫,有节奏地敲击自己的肩、背、腰、四肢及周身,或向地上敲打,或与他人对打。有的地方还打双莲箫,就是一个人玩两根莲箫。南充莲箫艺人除继承过去打法外,逐步创新,形成独特的八拍、十拍、十二拍击法。女表演者穿花便衣、彩裤、头上扎红绸。男表演者上穿对襟衫,扎腰带(或捆红绸带),下穿灯笼裤。
腰鼓舞 腰鼓舞也叫 “打腰鼓”,是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的一种民俗性舞蹈。腰鼓打起来具有欢快激烈、粗犷奔放的特点。(www.daowen.com)
腰鼓鼓形与花鼓相同但稍大。打腰鼓为方便转身,故形似圆筒,并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4厘米,两端蒙牛皮或骡马皮,鼓身髹红漆或黑漆。南充腰鼓的表演形式可大致分为 “路鼓”和 “场地鼓”。“路鼓”是腰鼓队在行进中边走边舞,前两名伞头领队,后随由挎鼓子和拉花组成的舞队。伞头身后紧随的一位挎鼓子,称 “头路鼓子”,头路鼓子必然是技艺精湛的击鼓能手,全队的动作变换和节奏急缓,统由他来指挥。队伍的后部是扮成蛮婆、蛮汉的丑角,也有的扮孙悟空、猪八戒等唐僧取经的人物或其他戏剧人物。“场地鼓”是腰鼓队到达表演地点,打开场子的表演形式。开始时由伞头挥伞号令,顿时鼓乐齐鸣,从舞者随伞头翩翩起舞,这一段叫 “踩大场”,表演节奏缓慢,目的是打开场地,拉开队伍,吸引观众。载歌载舞,节奏渐快,动作幅度较大,队形变化繁多,如 “太阳弧”“神楼”“古庙”等图案。伞头站到场中央领唱秧歌,有拜庙祭文或向观众拜年问好的,也有祝愿吉祥的。鼓槌挥舞,彩绸翻飞,鼓声如雷,震撼大地,声势逼人,富感染力。还有“旱船”“高跷”“大头和尚舞”等。锣鼓敲得快,唢呐吹得紧,击鼓更激烈、情绪更欢快,将气氛推向高潮。
腰鼓舞表演图
鼓点
高跷舞 又称踩高跷,危险性高,是一项特色民间舞蹈。据国内多位学者探究分析,认为高跷的起源一部分可能是跟湖海捕鱼的生活习性有关,根据这个分析,再结合南充几十万客家人的历史渊源,高跷流传时间大致可推到 “湖广填四川”时。
高跷用木棍做成,木棍的长短高度根据表演者掌握的技巧来定。流传在南充境内的高跷最高有1米,最低有0.6米;在木棍上端三分之一处横着固定好的一小块木板,作为足蹬(脚踩的地方),表演时,表演者的脚踩在足蹬上用绷带与木棍紧紧捆绑一起即可。
南充高跷舞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表演者在小腿处绑上一截木棍,着各种服饰进行趣味性的技巧舞蹈表演。参演人数从一人到数人不等。从高跷使用木桩的长短高度分为高、中、低三种,或腰系绸带扭秧歌,或手持花扇飞舞花丛。从高跷呈现的扮相人物又可分为好多种,如扮为历史英雄人物、神话人物、大头娃娃等进行一定的剧情情节表演。随着对高跷的熟练程度与技巧的掌控,很多民间艺人为了提高表演难度,增加可看性,于是在高跷的基础表演上创新了高跷舞龙、高跷舞狮、高跷登山、高跷过独木桥等具有难度的特色表演形式。
高跷一直活跃在南充各个乡镇,逢年过节、丰收欢庆、喜庆吉日,高跷舞都是必不可缺的表演节目,精彩的表演技巧深受大家的喜爱。如今,外出务工的人员增多,民间高跷老艺人相继去世,其表演技艺在很多乡镇已濒临失传,亟待抢救和保护。
踩高跷的动态技巧繁多、难度大。有碰拐、背拐、劈叉坐跌、蹲走、跳桌、翻身跳、单腿跳、翻跟斗等技巧动作。
高跷伴奏:一般采用打击乐器,如锣鼓、小镲钹等,旋律多用秧歌锣鼓,如:‖锵锵∣锵锵次∣锵锵锵锵∣锵锵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