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祭祀舞及翻山铰子:民间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祭祀舞及翻山铰子:民间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祭祀舞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舞蹈和巫术仪式舞蹈。翻山铰子继承古代巴人舞蹈元素,具有戏剧、曲艺、杂耍多种特征。巫师击打铰子,并随着两钹相碰的节奏舞蹈,用以取悦鬼神。演员紧随两钹碰击动律,上身前俯后仰,两肩自然摆动,屈膝弹步而舞蹈。2006年,营山县翻山铰子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社火 又称扎社火,它是祭祀活动之一。每年立春第五个戊日便是逢社,也就是祭祀之日,叫春社。

祭祀舞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舞蹈和巫术仪式舞蹈。在原始宗教中人们用舞蹈颂扬祖先和神明的功绩,以求神明的庇佑。在南充民间流传的有巴象鼓舞、翻山铰子、社火、腰鼓、莲箫等。

巴象鼓舞 段安节在 《乐府杂录》记载:“舞有称巴渝者,为巴夷所擅,袒臂纹面,击鼓呼啸,执矛跳跃,壮极勇哉……”高承在 《物事纪原》中也有叙述:“舞者执长柄兽皮鼓以鞭击之,后随弓矛者众,踊跃呼号,分合有序,或山立,或雁行,蜿蜒若游龙,奔腾似猛虎,呼啸胜雷鸣,威势观者惊……”

巴象鼓舞道具与乐器互用,鼓既是乐器亦是表演道具。鼓造型特异,为长柄兽皮鼓。鼓面用兽皮绷成,鼓面直径约30—40厘米;双面,扁圆形鼓面绘有八卦图中的阴、阳或八仙图。因巴象鼓后来被道教音乐所吸收与利用,所以,巴象鼓在民间又被称为 “八仙鼓”。巴象鼓以木把作柄,柄长约120厘米,贯通鼓身,上端呈尖状,露出约3—5厘米。柄的下端由表演者紧撑于腰间,右手执竹鞭,鞭长约60厘米。鞭端击鼓处微翘,略成弓把形。舞姿即表演者击鼓而舞,鼓点为伴奏音乐,所击鼓点由敲锣者指挥而定。表演者少则八人,多则数十或上百人。手姿呈单臂展翅,鼓、舞相间,舞步简洁,踏足而歌,腾挪跳跃,整齐合拍,队形变换,分合有序,以进为主,盘桓前进,亢奋激昂。

八仙鼓表演图(陈文大绘图)

民国时期,巴象鼓舞多在庙会上表演,解放后仅流行于阆中七里乡一带。巴象鼓舞1956年参加南充专区会演,1957年参加四川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得奖项。20世纪90年代,文化部门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巴象鼓舞这一古老舞蹈形式得到发扬。2007年巴象鼓舞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传统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翻山铰子 清末,营山县明德乡人聂信忠从平昌七洞岩学得,传入营山。翻山铰子继承古代巴人舞蹈元素,具有戏剧曲艺、杂耍多种特征。有很强的地域性,是研究巴蜀文化的 “活化石”。翻山铰子流传于营山县明德乡、双林乡、龙伏乡、木垭镇、老林镇、消水镇、普岭乡、双流镇、六合乡、悦中乡、孔雀乡、合兴乡、柏林乡及周边地区。翻山铰子以民间唢呐为主奏乐器,运用曲牌十余种,以小鼓、包锣、小锣伴奏。表演者以铰子为道具。铰子原本是巫师驱鬼跳神时用的法器。巫师击打铰子,并随着两钹相碰的节奏舞蹈,用以取悦鬼神。随时代进步,翻山铰子逐步由跳神驱鬼舞蹈,发展成为极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舞蹈活动,常见于年节和婚庆上。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离了和尚不念经,离了铰子不成亲。”

1950年营山县解放后,翻山铰子得到政府高度重视,20世纪50年代初,省歌舞团派专家到明德乡对其进行收集整理。1952年,特邀民间艺人肖世文到成都表演。1953年,营山县举行民间文艺调演,明德一村谢元朝、谢元福及二村肖世文父子登台演出,两条彩绫系着小钹上下翻飞,或转或立,或抛或接,变幻无穷,观众目不暇接。1955年翻山铰子参加南充地区会演,获一等奖。1956年,由谢月轩、肖世文表演的翻山铰子,参加四川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奖。“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翻山铰子也被列为 “四旧”,几乎绝迹。改革开放后翻山铰子得到恢复和发展。1983年,省歌舞团、地区群众艺术馆曾派员到明德乡收集翻山铰子素材。县文化馆对翻山铰子做了认真细致的加工整理。(www.daowen.com)

整理后的翻山铰子在保留具有地方特色的唢呐曲牌和明快的翻腕、甩绳打击动作的同时,增加了管弦乐的曲调,小锣小鼓换成了大锣大鼓,融入了现代舞的元素,增强了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翻山铰子舞蹈活动的参与者队伍迅速增大,仅明德乡就发展队伍十多支。在传承人的指导下,营山中学、城守二小、明德小学等学校举办了培训班,翻山铰子得到继承和推广。1984年翻山铰子参加南充地区职工文艺调演,获创作演出一等奖;1992年,翻山铰子参加了 “中国·四川·南充第二届丝绸节”开幕式演出;2000年,参加四川省舞蹈大赛获创作表演三等奖;2004年,参加四川省群众声乐舞蹈大赛,获创作银奖和民族民间艺术再创作特别贡献奖。2009年,行知小学(原城守二小)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对翻山铰子进行了改编;11月,在成都参加四川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获舞蹈类一等奖;12月,代表四川省去上海参加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获一等奖。2009年5月,翻山铰子参加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同月,其作为一种健身操参加了省妇联、省体育局举办的 “阳光妈妈与健康同行”健身展示赛和省政府主办、省体育局承办的 “全民健身自编自创大众健身舞”比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一等奖。2013年4月,在山东省南山举办的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创新交流大会上,由营山县老年体协夕阳红艺术队表演的健身舞蹈 “川北健身铰子”,代表四川省在全国44个代表队的角逐中荣获第一,并获最佳配乐奖第一名;同时,该节目还在颁奖闭幕晚会上第一个汇报演出。

翻山铰子表演图

翻山铰子舞蹈性强,动作难度大。打法主要由打、擦、翻、转四种基本方式构成。表演时,或平地,或高台,或单人,或二三人。演员紧随两钹碰击动律,上身前俯后仰,两肩自然摆动,屈膝弹步而舞蹈。经过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形成“水漩莲花”“苏秦背剑”“白鹤闪翅”“黄龙缠腰”等40多种舞蹈套路。2006年,营山县翻山铰子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社火 又称扎社火,它是祭祀活动之一。每年立春第五个戊日便是逢社,也就是祭祀之日,叫春社。每年立秋第五个戊日,就叫秋社。1949年前,南充境内扎社火靠社团组织。社火在春节期间与火龙、彩龙、狮舞、车车灯、采莲船等一起上街表演。社火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高台社火、平台社火、夜间社火、地台社火,所扎的芯子花样也很多,有顶芯子、中芯子、转芯子等。以传统的戏剧舞蹈为基础,显现各种优美的画面,一台一个情节,形成台台彩亭。过去,抬社火由懂行的艺人把人扎在离地约两层楼房高的顶芯子上,做优美的舞蹈造型动作,下面的人抬着社火游行。旧时,南充每年二月春台会,要抬社火上街表演,祈避灾免瘟疫。此外还流行夜间社火,表演社火的艺人,拿上各种纸做的道具,里面闪出亮光,宛若流星。如今流行 “彩车”,把汽车用纸花和彩绸扎成图案,或表演的人穿戏装站在汽车里做舞蹈造型动作游街。

社火游街表演图

社火表演是一种哑巴戏,为一目了然,强调人物的主要特征,讲究脸谱化。如宋代秉公办案人称 “包青天”的包公,其额头上的 “日”“月”象征他铁面无私,公正廉明,与日月同辉。此外,还有脸谱上画有 “心”“肝”“肺”“金”“木”“水”“火”“土”“人参”“苦参”等图案。又如蜀国大将关羽,世人传颂,其死后被神化,尊为 “关公”“关帝”,社火中民众作为神灵崇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