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与传播领域中,媒介新闻事件、社会舆情事件、节目热潮等将一直持续发展演变下去,受众对这些媒介事件的态度、行为也将一直存在并具有各自的特征,因此媒介环境的变化,将导致关于受众中心论、受众地位的探索与思考一直持续,媒介事件中受众的需求、心理、行为等将一直是受众分析研究的基本内容。尤其是网络环境所催生的各种网络文化,如网络流行语、标题党、网络红人、草根文化等现象将层出不穷,会受到学者的持续解读。媒介融合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正在经历的一场革命,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分流了传统媒体中年轻化且购买力较强的人群,但是从远期市场开发和受众培育来看,传统媒体也拥有更多的潜在受众,经过市场细分过的受众,让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过程中更加专注满足目标市场的受众需求,“分众化”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167]。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遵循一对多的单向传播路径已经难以满足媒介融合时代下的受众需求。大众媒介产品生产正经历着由“广”向“窄”的战略性收缩。由传统媒体时代的“传者中心”转向“受者中心”的受众观念。与大众媒介相适应的传播策略也由面向群体的“集群化”传播转向“分众化”传播,尤其表现在内容生产方面,要求以更优的节目生产面向更精确的受众细分,在受众的产品使用和用户体验上赢得先机,从而在受众中树立品牌和良好的口碑,增加媒介产品的重复消费。
在新媒体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构建起一套全新的参与式文化体系[168],受众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169]和碎片化趋势170]。一种新型的传播关系正在孕育并改变着我们对出版传播关系的传统认识。它突破了“传者中心”与“受众本位”的旧有观念:一方面要求扬弃传统意义上的传者,打破了作者的权威,分化了出版主体;另一方面,“受众”这一传统概念开始被改造,由被动变为主动,群体化的受众开始转变为个性化的受者。这种新型关系要求数字时代的出版应该更为关注作为主体的人自身的需要,其终极指向应该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171]。
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用户在信息的选择上都处于主动的地位,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越发模糊,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研究中缺乏新的理论或学说支持,受众研究应探寻适合新媒体的研究路径,一种新的以网络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生态正在形成[172]。所以,在这个传受者关系已经相当模糊的新媒体时代,怎样做受众研究应该成为学者们深入思考的一大问题。新媒体的崛起与媒体融合的推进改变了传媒业态,也促使新闻编辑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从面向“受众”到面对“用户”[173][174]。
受众,是传播学上的概念,传播者、媒介、受众三者构成一条完整的传播链;用户,则是营销学上的概念,指某一种技术、产品、服务的使用者,或被服务的一方。用户是具体的、主动的,而受众则是模糊的、被动的。我们所处的媒介时代,正在经历着由信息网络、社会网络到网络社会的过渡。信息网络代表着社会的信息化,信息流动加速,获取信息变得更加容易;社会网络则将人的行为习惯移植到网络之中,产生了诸如社交、购物、众包、众筹等新的社会活动模式;而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社会的网络化,其特征是网络化的生活方式重构了线下的生活方式,并且线上与线下的生活方式也不断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这一宏观变化对传统的受众概念提出了挑战。传统受众概念以信息的接收为核心,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受众的信息方式,这里的信息方式指的不只是接收或者生产信息,而是包括信息的生产、接收、再生产所延伸出来的复杂的社会活动。
互联网让社会生活转移到了虚拟空间,又使虚拟空间的行为习惯颠覆线下生活习惯。这意味着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和“选择者”,而是利用信息完成自身活动的社会个体。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是完成所有活动的工具,却并不能代替一个复杂的活动本身。作为媒介信息接收者的“受众”概念,在这样的语境下已经不能涵盖所有互联网的使用者了。“用户”作为技术使用者这一术语,则更适用于描述这一概念。因此,由受众研究转向用户研究是大势所趋。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的受众研究在测量受众媒介使用行为时主要针对随机样本或固定样本进行,样本数量有限,调查方式以入户面访、电话访问、日记卡回收等人工测量为主。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智能化手持电子设备逐渐推广普及,智能设备的电子访问记录成为受众研究测量数据的主要来源。在研究方法上也有诸多借鉴和创新,如使用基于Rough Set理论和遗传算法的受众分类规则挖掘模型来对网络注册的受众进行分类挖掘[175];针对校园网信息传播及其监控的有效性问题,设计并实现基于Web日志分析的校园网受众分析系统,通过挖掘Web日志中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得到特定信息在特定时期内的传播范围及其用户分布情况;应用关联规则挖掘研究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176];使用技术接收模型研究移动出版服务受众采纳的行为模式[177];使用Google关键词指数研究俄语受众对中国的兴趣指向[178];使用百度热搜词分析我国受众网络新闻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倾向[179],等等。这些研究方法大部分借鉴了信息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且在网络环境下有很多网络信息统计分析工具来帮助进行网络受众的分析研究。
随着网络受众越来越多,相关的媒体数据积累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受众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受众分析。曹刚[180]总结了大数据背景下受众研究面临的挑战:受众媒介使用行为的海量数据,给数据分析带来困难;受众媒介使用行为的高维数据,使传统统计方法难以应对;受众测量数据量非常大,而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却很少。同时伴随着受众分析转向用户研究,用户行为科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逐渐成为受众分析研究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陈崇山.受众本位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陈崇山.受众研究中的受众需要与受众评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0(5):63-66,76.
[3]祝建华.上海郊区农村传播网络的调查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6):70-76.
[4]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中)[J].当代传播,2001(2):11-15.
[5]迟淑娟.首次新闻受众调查在乌市进行[J].新疆新闻界,1987(4):31.
[6]姜飞.中国传播研究的三次浪潮——纪念施拉姆访华30周年暨后施拉姆时代中国的传播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4):19-32,108-109.
[7]30年中国受众研究的话语建构,http://www.sinoss.net/2015/0424/53748.html.
[8]宋小卫.关护受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受众权益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15-23.
[9]陈崇山,弭秀玲.中国传播效果透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89.
[10]张学洪.新闻传播效力的一项实证分析[J].新闻研究资料,1992(2):17-29.
[11]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调查组.我国不发达地区农村广播电视听众、观众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3):82-88.
[12]闵大洪,陈崇山.浙江省城乡受众接触新闻媒介行为与现代观念的相关性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1(3):14-46.
[1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新闻传播与精神文明建设”课题组.理想的受众——1992年北京受众调查报告[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3(2):106-124.
[14]孙五三.媒介行为与观念现代化(媒介与观念现代化全国调查报告之二)[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3):70-80.
[15]童清艳.信息时代媒介受众的认知结构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4):75-82,96-97.
[16]陈文莉.试论受众本位意识[J].新闻大学,2000(2):11-15.
[17]胡翼青.试论21世纪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4):70-74,96.
[18]唐俊.论媒介受众定位的战略理念[J].当代传播,2001(6):84-85.
[19]夏继明.谈新闻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观察,2001(5):89-90.
[20]吴廷俊,章晓芳.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解读中西新闻传播运行机制[J].新闻爱好者,2002(9):13-15.
[21]谢常青.辨析“受众本位”意识[J].新闻爱好者,2003(8):14-15.
[22]崔应会.论当前媒介“受众本位观”的确立[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54-57.
[23]黄蓉芳.我国新闻受众中的女性缺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3):29-34,94.
[24]高叶.报纸媒体新闻受众女性缺位成因探析[J].唯实,2003(1):1-5.
[25]赵雅文.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女性受众缺位的现状及对策[J].记者摇篮,2005(10):16-18.
[26]原洁,付治涓.论女性受众在大众传播媒介下的被动与沉默[J].新闻三昧,2009(11):41-43.
[27]张艳红.女性受众的主观能动性与通俗文本的效用——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受众理论刍议[J].现代传播,2004(3):101-103.
[28]曹茹,高玉新.满足受众需要的一般规律[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2):48-50.
[29]唐昌祺.受众及受众研究的地位举足轻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1):25-26.
[30]汪幼海.满足受众需求开拓网络市场——网络新闻媒体可持续发展对策[J].当代传播,2001(1):29-30.
[31]卢昌恕.发挥受众的主体作用——提高大众文化育人效果的新途径[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1(4):69-72.
[32]王锡苓.传播学研究中受众地位与回馈作用演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2):114-118.
[33]曹东升.试从受众的角度审视播音创作[J].视听界,2000(3):45-46.
[34]余彦君.从受众角度看网络广播[J].当代传播,2000(3):30-32.
[35]赵雪琴.试论以受众为中心的网络资源建设[J].情报探索,2003(3):37-38.
[36]焦江方.受众本位意识论深层透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3):97-101.
[37]王彩娜.受众本位VS传播者本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4):52-53.
[38]程江南.媚俗:受众本位意识在新闻报道中的偏差[J].采·写·编,2005(4):29-30.
[39]李宁.娱乐新闻的庸俗化与受众的审美疲劳[J].记者摇篮,2005(12):53-54.
[40]胡连利,白树亮,彭焕萍.传媒低俗化:受众中心论下媒体对受众的迎合与误读[J].新闻知识,2010(9):15-18.
[41]王芳.电视新闻娱乐化:传播者与受众的合力[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46-247.
[42]刘朝霞,戚鸣.新闻娱乐化与受众需求的错位——报纸内容分析及大学生新闻需求调查[J].新闻记者,2006(8):43-44.
[43]王耀民.当前我国大众传媒对受众认识的误区及相应的建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84-87.
[44]常庆.浅议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88-89,100.
[45]尹达,阮建海.对“受众本位论”的深层审视与思考[J].新闻知识,2007(9):14-15.
[46]冯祎春.评“受众本位”论[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8(3):58-61.
[47]刘艳婧,高炜.论“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的内在张力[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19-122.
[48]彭晶晶.受众:商品的发现与人的忽视——“受众商品论”的一种解读[J].新闻世界,2009(4):55-57.
[49]陈世华.“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溯源与未来走向[J].新闻知识,2012(1):3-5.
[50]高亢.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商品论”作用机理的思考[J].现代传播,2013(5):163-164.
[51]祝明江.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受众商品论”再阐释[J].今传媒,2013(5):153-155.
[52]陈红梅.试析网络传播对受众接近权的突破[J].新闻记者,2001(12):38-40.
[53]沈正赋.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从我国传媒对美国“9·11”事件报道谈起[J].声屏世界,2002(5):4-7.
[54]张健.实现受众接近权的全新尝试——从人民网《强国论坛》到央视《时空连线》[J].电视研究,2002(4):27-29.
[55]王子舟.论知识受众及其合法权益[J].图书情报知识,2003(3):2-6.
[56]金晓春.受众知情权保障中的媒体责任[J].当代传播,2005(3):84-86.
[57]关德兵.论网络新闻报道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J].现代视听,2009(8):1-6.
[58]张建波.从受众知情权角度看突发事件及其新闻报道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154-157.
[59]陈汝东.受众伦理规范研究:历史、现状与趋势[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3):61-67,95.
[60]袁玲萍.信息时代受众权利不平等现象反思[J].青年记者,2013(16):43-44.
[61]王朝晖.“多面人”——时代变迁中的受众[J].国际新闻界,2001(4):60-66.
[62]杨群.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研究和开发[J].当代电视,2002(1):48-49.
[63]李平榕.努力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悉尼奥运会报道的地域特色浅析[J].新闻记者,2000(11):41-42.
[64]薛国林.新闻消费市场的受众心理障碍[J].新闻记者,2000(10):38-39.
[65]周鄂生.试论新闻受众与文学受众心理的不同[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4):81-85.
[66]王红刚.影响广告受众认知心理的传统文化因素[J].广告大观,2001(5):27-28.
[67]陶喜红,孙卫华.从受众逆反心理看新闻宣传艺术[J].新闻传播,2001(6):74-75.
[68]张文娟.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剖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7-48,65.
[69]李大敏.受众逆反心理对传媒的阻抗及应对[J].新闻知识,2006(7):25-27.
[70]范戈鸿.试论受众的逆反心理[J].青年记者,2006(8):36.
[71]董秀成.论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J].当代传播,2007(4):26-28.
[72]杨纯.浅谈受众心理与传播效果[J].新闻知识,2002(6):27-28.
[73]杨鹏,柳珊.受众心理机制与广告劝服效果[J].现代传播,2002(1):108-110.
[74]杨芳芳.论新闻受众心理的三个层次[J].云梦学刊,2003(4):121-122,126.
[75]杨桃莲.媚俗传播的受众心理分析[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84-86.
[76]陈润兰.论传媒文化对受众心理的消极影响[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43-45,62.
[77]张艳容.浅析大众传媒的受众心理[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6):314-315.
[78]张廷妍.足球比赛观众心理类型透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2(5):41.
[79]陈立生.我国当代受众接受心理的七大基本特征[J].编辑之友,2005(2):4-8.
[80]廖妮娜.信息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受众的多重矛盾心理[J].东南传播,2006(7):81-82.
[81]李楠楠.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J].东南传播,2007(8):106-107.
[82]周灿华,蔡浩明.网络受众的构成状况及心理需求刍议[J].现代视听,2007(7):14-17.
[83]周丹丹.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J].南都学坛,2008(2):86-87.
[84]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现代传播,2002(2):39-41.
[85]李本乾,张国良.受众议程、媒介议程与真正现实关系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02(4):45-47.
[86]赵志立.网络传播条件下的“使用与满足”——一种新的受众观[J].当代传播,2003(1):58-60.
[87]臧海群,张国良.受众研究的跨学科性质与方法——兼论建立跨学科的受众研究[J].现代传播,2005(4):37-39.
[88]侯斌英.文化研究视野下受众研究的嬗变[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20-124.(www.daowen.com)
[89]阎佳畅.受众分层参与——一种社会学的媒介受众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38-40.
[90]孔令华,张敏.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观——一种受众研究的新思路[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48-52.
[91]李苓.受众兴趣与需求的关系研究——平衡理论的看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44-146.
[92]陈燕华.“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科学的受众研究取向[J].东南传播,2006(10):21-22.
[93]刘友芝.受众解码方式的经济学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6(6):56-59.
[94]黄时进.论科学传播受众的网络时代特征——基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视角[J].学术界,2008(2):79-83.
[95]黄鑫.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的新变化——以观展/表演范式分析[J].东南传播,2013(4):103-105.
[96]刘海龙.从受众研究看“传播学本土化”话语[J].国际新闻界,2008(7):5-10.
[97]匡文波.论网络传播学[J].国际新闻界,2001(2):46-51.
[98]张海鹰.新媒体与受众习惯的互动关系[J].新闻大学,2001(3):79-81.
[99]张楠.试论网络传播对受众的负面影响[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4):124-126.
[100]张楠.网络媒体受众:是受者也是传者?[J].传媒观察,2003(3):47-48.
[101]朱金平.受众对媒体逆向传播之探析[J].军事记者,2003(8):16-17,3.
[102]曹小英.网络受众定量研究[J].科技广场,2004(8):107-108.
[103]刘波.读图时代的受众心理和阅读取向[J].编辑学刊,2005(1):34-36.
[104]李培林.图像传播语境下的媒体受众观与受众读图心理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53-157.
[105]谢昌军.“读图时代”与受众的读图心理探究[J].新闻窗,2007(3):114-115.
[106]刘昊.从网络受众特点谈网络新闻传播策略[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6):66-67.
[107]蔡骐,谢莹.受众视域中的网络恶搞文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3):78-83,97.
[108]陈红莲.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受众心理——以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0(11):21-22.
[109]胡瑛.媒介重度使用者“粉丝”的受众特性解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2-67.
[110]王怀春.新媒介时代受众对媒介依赖的变化[J].当代传播,2009(2):90-92.
[111]肖飞.受众对新闻类APP的使用与满足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3(3):76-77,80.
[112]马持节.手机电视发展的受众因素分析[J].新闻界,2007(3):94-96.
[113]彭兰.传播者、受众、渠道:博客传播的深层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83-90.
[114]詹恂,古玉立.我国校园SNS受众媒介使用的调查[J].新闻界,2008(3):48-50,8.
[115]何瑶,陈晓芝.从受众视角解读微博现象[J].新闻爱好者,2010(19):42-43.
[116]胡会娜,李杰.从需求理论看微博对受众需求的满足[J].新闻世界,2010(8):266-267.
[117]蔡骐,黄瑶瑛.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J].新闻记者,2011(8):28-33.
[118]曹雁.论“社交媒体”对受众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1(9):121-122.
[119]蔡骐.粉丝型受众探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2):33-41,110.
[120]李妍.自媒体时代微博受众的心理分析[J].新闻世界,2013(11):102-103.
[121]程澄.微信公众平台的受众“使用与满足”行为探究[J].传媒,2014(10):50-51.
[122]李燕飞.微信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J].青年记者,2014(16):93-93.
[123]宋辰婷.草根明星走红的受众心理分析[J].新闻界,2013(24):44-49.
[124]杨慧琼.从议程设置理论解析网络受众的传播地位——以媒介事件马加爵入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2):35-39,95.
[125]乐程.简析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的变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5):114-115.
[126]黄卫星,康国卿.受众心理视角下的网络谣言生成与治理——以“艾滋女”事件为例[J].中州学刊,2011(2):255-258.
[127]吴美娜,项国雄.媒介与受众:从分离走向融合[J].新闻界,2005(5):50-51,49.
[128]陈亚栋.“农”字电视节目如何赢得受众[J].新闻通讯,2001(9):40-41.
[129]华音.广播电视播音如何贴近受众[J].现代传播,2001(5):141-142.
[130]刘影.一个大写的“民”字——浅谈南京《现代快报》的受众意识[J].新闻采编,2001(3):17-19.
[131]陈学良.锁住受众“眼球”——浅谈报纸媒介经营的生命之源[J].记者摇篮,2001(7):8-9.
[132]喻国明.试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获得与维系(上)——关于传播营销的策略分析[J].当代传播,2000(2):23-24.
[133]杨群.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研究和开发[J].当代电视,2002(1):48-49.
[134]沈浩.观众研究中的心理学视角:从基模理论看《大话西游》的观众解读[J].新闻大学,2002(4):20-25.
[135]贺宇,于红梅.传者中心论到受者中心论——从《东方时空》看电视新闻受众观念的变化[J].理论观察,2002(3):94-96.
[136]邹宇春,风笑天.青年受众眼中的《焦点访谈》[J].青年探索,2002(5):3-6.
[137]王辰瑶.流行·距离·反抗——对《超级女声》受众解读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视,2006(3):21-24.
[138]田丽丽.电视连续剧《仙剑奇侠传》的受众分析[J].声屏世界,2006(9):40-41.
[139]陈效.网络受众心理特征分析——以华南虎照片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08(3):60-62.
[140]周莉.《中国好声音》对受众的需求满足[J].新闻世界,2012(9):238-239.
[141]孙妍峰,张芊.从《中国好声音》看选秀节目的受众心理[J].现代视听,2012(9):36-41.
[142]王丽娜.《中国好声音》的受众心理分析[J].青年记者,2013(2):59-60.
[143]李凌.《爸爸去哪儿》的受众体验分析[J].现代传播,2014(7):80-84.
[144]李敏.节目创新应以受众为起点《汉字英雄》现象背后的电视节目创新启示[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4(3):94-96.
[145]李芳,邵成武.以人为本的受众观:深度解读《最强大脑》[J].当代电视,2014(6):11-12.
[146]刘娟.从受众心理诉求论节目主持群的生存——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为例[J].现代视听,2010(1):64-66.
[147]廖圣清,申琦.电视相亲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受众分析的视角[J].当代传播,2010(5):50-51,58.
[148]强月新,张明新.从“使用与满足论”视角看我国农村受众的电视收看动机[J].现代传播,2007(5):62-65,104.
[149]黄会林,俞虹,韩培,陈可红.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传播,2004(1):36-41.
[150]崔保国.信息行为论──受众研究的一种新思维[J].当代传播,2000(1):34-37.
[151]杨洸,陈怀林.传媒接触对本地城市形象的影响——珠海受众调查结果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3):66-75,95.
[152]张志安,沈菲.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上)[J].现代传播,2014(3):27-31.
[153]陈崇山.老年受众媒介行为分析[J].新闻实践,2000(4):23-25.
[154]张国良,江潇.上海网络受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之二)[J].新闻记者,2000(8):18-21.
[155]韩强.民族特征与新闻选择偏好——乌鲁木齐地区第二次多民族受众调查(下)[J].当代传播,2000(1):46-48.
[156]叶伏华.江西农村不同受众群体接触媒介状况调查报告[J].声屏世界,2001(11):40-42.
[157]谢静.上海受众对报纸的认知与评价——来自上海报摊的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1(7):48-51.
[158]项隆元,陈建江.博物馆观众娱乐性需求的认识与博物馆娱乐功能的确立[J].北方文物,2002(4):95-99.
[159]彭勃,王小斌.试论老年受众的特征和老年节目的定位[J].声屏世界,2002(3):33.
[160]张毓麟.台湾受众“接近使用媒介”概况——兼论“接近使用媒介权”存在之必要[J].新闻记者,2002(7):28-29.
[161]谢欢.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受众心理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19-122.
[162]杨文全.新闻标题语言与受众心理[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07-110.
[163]郭平保.新闻监督报道受众不满意的原因[J].当代传播,2003(4):58-59.
[164]陈霞.受众需要什么样的页面——浅论网络新闻主页编排设计的几个原则[J].新闻实践,2001(10):50-52.
[165]许亚丹,徐有智.信息化科技传播的受众需求分析[J].编辑学报,2002(5):327-329.
[166]高钢.受众需求的变化与网络传播策略的调整[J].中国记者,2003(5):74-75.
[167]马玉宁.浅谈媒介融合时代的受众观念[J].新闻世界,2013(12):127-128.
[168]蔡骐,黄瑶瑛.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J].新闻记者,2011(8):28-33.
[169]周迎.微时代的受众研究(一)[J].科技传播,2014(13):25-26.
[170]杜松源,吴景海,张合斌.网络信息受众碎片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5):92-94.
[171]李欣人,段婷婷.权威的消解与受众的转化:数字出版时代传播关系的重构[J].出版发行研究,2009(10):59-62.
[172]康彬.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研究——由麦奎尔的《受众分析》谈起[J].新闻知识,2011(1):30-32.
[173]蔡雯.从面向“受众”到面对“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11(5):6-10.
[174]姜圣瑜.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J].传媒观察,2011(4):24-26.
[175]朱李莉,卢冰原,彭扬.基于Rough Set的网络媒体受众分析模型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5,25(7):10-12.
[176]何跃,郭辉.应用关联规则挖掘研究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J].统计与决策,2007(11):55-57.
[177]刘鲁川,孙凯.移动出版服务受众采纳的行为模式——基于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6):104-111.
[178]罗兵.Google搜索呈现俄语受众对中国的兴趣指向——基于Google关键词指数的受众分析[J].当代传播,2013(2):55-58.
[179]王小新.当前我国受众网络新闻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倾向——以百度热搜词为例[J].今传媒,2013(9):41-42.
[180]曹刚.大数据背景下受众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传媒,2013(9):71-72.
【作者简介】
徐雷,男,1986年生,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讲师,长期从事语义Web、本体相关领域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数字出版、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等。曾参与科技部97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横向项目多项,目前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各1项。出版专著1部、发明专利1项、核心论文20余篇。
【注释】
[1]现在看来类似于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三元闭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