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出版学研究进展:出版物国际化策略探索

出版学研究进展:出版物国际化策略探索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版物是出版业国际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重要依托。如何提升出版物国际化水平,降低出版物文化折扣,促进出版物走出去,是近五年出版物国际化策略研究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所以,提高翻译质量,培养高端翻译人才,是中国出版业国际化亟须解决的问题。质量是中国出版物获取国际影响力的保障。唐露指出,出版业“走出去”不仅要注重数量的增加,更要重视出版产品质量,从而切实增强我国出版产品在国外的影响力。

出版学研究进展:出版物国际化策略探索

出版物是出版业国际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重要依托。如何提升出版物国际化水平,降低出版物文化折扣,促进出版物走出去,是近五年出版物国际化策略研究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纵观专家学者的观点,实现出版物国际化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选题策划和翻译。此外,提高出版物质量也很重要。

要改变我国出版对外贸易的逆差局面,必须改变选题思维模式[153],树立国际化选题思维。国际化选题思维是指“编辑在选题策划时眼光要开拓,要站在全球高度思考问题,贴近外国人的思维、生活、习惯,做到满足国外读者的阅读需要,让他们乐意接受、愿意购买”[154]。选题视野必须国际化[155],要选定国际受众都有认同感的内容题材,大力发掘深加工和创新性的内容,开发外向型精品图书。原创性内容、外向型思维、适应国际需要都是选题策划需要考虑的要点[156]。走向国际的选题离不开中国元素、国际表达和时代内容[157]。选题策划时,要考虑外国读者的文化背景,对读者和市场需求进行策划;要注重输出信息的传递,对渠道进行策划;还要树立品牌意识,对内容、语言文字和作者等进行系统策划[158]。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选题,加强针对性,积累外向型选题资源[159],同时要避免“选题模糊,在中国自己的选题和外国当地的选题之间摇摆不定”[160]。选题策划国际化对编辑提出了更高要求。编辑应该时刻关注海外出版动态,主动与国外出版商和发行商接触,加强境外选题、国际合作书目的开发,要了解国外市场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习惯、阅读心理等,选择适宜的装帧设计风格[161];要把握科技发展前沿,追踪国际热点,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课题,以吸引优秀作者[162]。总而言之,要以选题策划国际化为契机,推动出版企业“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逐步实现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印刷、营销的国际化运作”[163]

出版对外贸易逆差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方面“译入”与“译出”的严重失衡,整个20世纪西方译介的中国图书只有1000多册,但是中国翻译的西方著作高达10万册,相差100倍[164]。所以,提高翻译质量,培养高端翻译人才,是中国出版业国际化亟须解决的问题。王秋艳指出,一部优秀的作品如果没有好的翻译,作品的文化内涵就无法充分地展示出来,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无法凸显,从而影响到作品的形象和影响力;只有译本好,作品的丰富性、文学艺术上的魅力才能够完整地呈现出来[165]。曾荣平、侯景娟持同样观点,他们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看,翻译的效果决定了输出的出版物能否有效降低文化折扣,真正走进外国读者心灵[166]。翻译质量取决于翻译人才,毫无疑问,培养高素质翻译人才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前提。张志成、阳欣、唐圣平、何奎、唐露等诸多学者都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建议,认为翻译人才的培养可以以高校为主体、政府为推动力量来进行。高等院校可以增设小语种翻译专业,拓宽翻译专业设置范围;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如采用本、硕、博连读和国内国外共同培养的方式。政府可以设立专项翻译人才培养资金,一方面资助现有的具有潜力的翻译人才继续深造,另一方面吸引年轻优秀的语言人才进入翻译专业学习。(www.daowen.com)

质量是中国出版物获取国际影响力的保障。唐露指出,出版业“走出去”不仅要注重数量的增加,更要重视出版产品质量,从而切实增强我国出版产品在国外的影响力。“走出去”出版产品质量,既反映在根据出口国不同的文化习俗、读者要求选择内容、设计包装上,也反映在产品结构多元化、表达方式国际化等方面[167]。更有许多学者如阳欣、赵俊、余琨、陈灿华、商建辉、王建平、仲西瑶、步召德、安琪、肖宏等,以学术期刊或科技期刊国际化为研究对象,指出中国期刊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必须扩大稿源,建立专家咨询制度[168],建立高素质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提高稿件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