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据密集型精准营销 -出版学研究进展

数据密集型精准营销 -出版学研究进展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趣缘群体的总体特征和阅读倾向进行广告宣传,其针对性将会更强,效率也会更高。大数据的营销价值,正是随着实名制社区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用户之间所产生的人际关系链,最终实现交易数据与交互数据的融合。一个很知名的案例是,美国沃尔玛将尿布与啤酒放在一起,使尿布和啤酒销量双双激增。

数据密集型精准营销 -出版学研究进展

在精准营销手段上,戴旸对通过发送邮件、追踪链接了解读者阅读倾向和选择偏好的方式采取不同意见,他认为单独依靠出版社、图书销售商和网上书店“自上而下”地采集、汇总和分析读者信息,效率将会十分低下,信息广度和精度无法保证,处理周期大大延长,资金成本也会相应增多,从而违背“精准营销”的初衷。他提倡众包理念推动下基于共同爱好而组成的趣缘群体内相互传递信息。趣缘群体中的读者在阅读倾向、选择偏好上有较高的相似性,且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对于读者成员行为具有较大的导向性,读者成员在购买意愿和阅读体验上也有较强的感染力[89]。依据趣缘群体的总体特征和阅读倾向进行广告宣传,其针对性将会更强,效率也会更高。如《读库》杂志的趣缘群体读者利用QQ群、《读库》官网、《读库》豆瓣小组以及百度贴吧进行交流,并且建立了开放的“维客”空间,模仿维基百科,对《读库》每一期杂志印刷或编辑上的问题进行勘误或纠错,从而其主创人员也能参与到群体中,同读者保持积极的良性互动[90]。读者出于信任和尊重作出的购买决策,较之于因广告宣传而作出盲目或被动的消费更有意义。张秋瑰对此持有相同观点,他指出,网络化的媒体平台将受众重新聚合。与传统社会的群体划分方式不同,新媒体的使用者大多以兴趣爱好等进行群体划分,摆脱了以往以地域、阶层等划分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网络社交圈层[91]。大数据的营销价值,正是随着实名制社区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用户之间所产生的人际关系链,最终实现交易数据与交互数据的融合。

此外,数据营销中的关联性也极其重要,大数据挖掘的基础是数据之间的关联,单独的、片段的数据再多,在大数据环境中也无法实现其价值。英国学者维克托在2013年出版的《大数据时代》中指出:大数据时代要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转而关注相关关系。一个很知名的案例是,美国沃尔玛将尿布与啤酒放在一起,使尿布和啤酒销量双双激增。现实原因在于,美国妇女在家照顾孩子时,常要求丈夫外出买尿布,而丈夫回家时,多半会捎带买回啤酒。于是,啤酒和尿布形成了关联[92]。内生变量模糊因果关系,出版单位有可能因为数据分析而减弱对目标受众的了解。如出版单位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到,某些目标受众对于出版物的价格浮动更为在意。但这一判断很可能是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如果出版单位据此进行打折促销、发放优惠券等营销活动,虽在短时期内确实诱发了消费行为,但这样的数据可能是被促销信息“污染过的信息”,而非出自目标受众内生的“自觉干净的行为”。

在每一次技术作为工具和平台的突破,为出版网络营销方式带来一定变革的同时,新媒体平台爆发出的社会变革力量又推动出版网络营销理念不断更新。出版企业针对此种内生变量模糊因果关系的情况,要通过改变营销条件来验证促销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正确,通过实践反过来检测数据分析的正确与否,促使数据使用更为精准,从而更好地为出版企业决策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郭燚,闫珅.浅析现代网络营销发展[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2.

[2]陈雄中.从市场营销发展历程解读网络营销[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7):43.

[3]陈晓希.传统出版物的网络营销策略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达斯·纳拉扬达斯.B-to-B电子商务[M].陈运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罗兰·德·沃尔克.网络新闻导论[M].彭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陈晓希.传统出版物的网络营销策略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9]史海娜.图书网络营销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10]陈刚,李星星.赢利不能满足李国庆野心当当网上市搁浅[N].出版商务报,2008-11-17.

[11]王玉娟.粤出版发行传媒大腕联合造网店[EB/OL].[2008-03-01].http://www.chinaxwcb.com/index/2008-09/02/content_145539.htm.

[12]胡卫夕,宋逸.微博营销——把企业搬到微博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3]王虎.出版社微博使用状况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0(12):55-57.

[14]王跃,张志强.出版社微博营销和宣传的可行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2(7):9-13.

[15]谢静敏.出版社微博营销策略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7-81.

[16]马驰原.出版社微博图书营销现状和思路[J].中国出版,2014(16):43-46.

[17]吴敏.基于微博的媒体营销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0.

[1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的社交圈子差异[EB/OL].[2014-02-26].http://www.199it.com/archives/197785.html.

[19]刘涛,高健.微博营销:网络时代的图书营销新体验[J].出版发行研究,2010(5):35-37.

[20]刘学明,刘程程.微博时代的图书营销[J].出版科学,2011(5):5-7.

[21]陈进才.图书微博营销中的信息不对称及解决方法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3(10):66-68.

[22]刘放.当前图书出版营销中运用微博营销的难点及对策[J].科技与出版,2013(12):72-74.

[23]谢静敏.出版社微博营销策略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7-81.

[24]刘学明,刘程程.微博时代的图书营销[J].出版科学,2011(5):5-7.

[25]吴胜,苏霞.出版社微博营销的“4I”原则[J].出版发行研究,2012(11):50-52.

[26]降淑敏.微博卷入式营销[J].出版参考,2012(19):17-19.

[27]卢玲.出版企业官方微博营销策略研究[J].今传媒,2013(2):68-70.

[28]周国清,曹世生.微博出版营销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1):100-103.

[29]宋永华.出版机构微博营销模式探析[J].编辑学刊,2014(5):101-104.

[30]朱倩.图书营销“微”革命[N].中华读书报,2011-08-10.

[31]周力,周旖.微博时代的出版业营销——从读客图书公司看微博图书营销策略[J].出版广角,2013(6):38-40.

[32]郑妍,沈阳.微博时代的图书营销策略——以2009年畅销书《我们台湾这些年》为例[J].编辑学刊,2010(2):86-88.

[33]宋瑾.论图书的微博发行——以“中国图书网”为例[J].青年记者,2012(20):105-106.

[34]王虎.出版社微博使用状况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0(12):55-57.

[35]王亚非.期刊的微博营销和新媒体利用[J].出版发行研究,2013(2):32-34.

[36]文艳霞.微信公众平台自媒体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出版的影响[J].出版发行研究,2013(11):55-58.

[37]王璐璐,许洁.图书出版机构的微信商城营销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5(1):45-48.

[38]汪全莉,张玉.出版社使用微信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出版,2014(7):54-57.

[39]刘晓英,黄露,何玲珠.出版社微信品牌传播研究[J].出版科学,2014(3):74-77.

[40]任健,段峥峥.微信公众平台:新媒体环境下出版社互动传播新方式[J].出版发行研究,2014(12):35-38.

[41]王丽.社会化媒体视角下的图书微信营销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5.

[42]赛树奇,亓国.微店销售图书模式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4(12):92-95.

[43]张聪,刘晓宇,张志成.浅析微信出版[J].科技与出版,2014(7):99-101.

[44]聂静.出版业的微信营销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2):62-63.

[45]吴荆棘,王朝阳.出版业微信营销研究[J].中国出版,2013(8):15-19.

[46]李晶.微信营销,数字时代出版营销渠道探析[J].新闻界,2013(20):50-52.

[47]李辉,王青.出版企业的微信营销策略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12):69-71.(www.daowen.com)

[48]牛勇,张月萍.双剑合璧:图书的微博与微信营销[J].科技与出版,2013(6):82-84.

[49]吴荆棘,王朝阳.出版业微信营销研究[J].中国出版,2013(8):15-19.

[50]张黎姣.书店微信卖书,如何吸引读者[N].中国青年报,2014-04-15.

[51]王玉珠.微信出版的特点及构建——基于移动出版平台的对比分析[J].新闻界,2014(16):68-72.

[52]孙祺.浅析微信平台上的个性化出版营销[J]辽宁经济,2014(5):46-47.

[53]刘晓英,黄露,何玲珠.出版社微信品牌传播研究[J].出版科学,2014(3):74-77.

[54]武秀峰.出版社微信营销和宣传的可行策略[J].江苏科技信息,2014(4):22-23.

[55]聂静.出版业的微信营销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2):62-63.

[56]文艳霞.微信公众平台自媒体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出版的影响[J].出版发行研究,2013.

[57]赛树奇,亓国.微店销售图书模式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4(12):92-95.

[58]王璐璐,许洁.图书出版机构的微信商城营销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5(1):45-48.

[59]孙祺.浅析微信平台上的个性化出版营销[J]辽宁经济,2014(5):46-47.

[60]任文京,甄巍然.微信社交化阅读困扰与突破路径——兼论“微出版”的可能性[J].中国出版,2015(7):36-39.

[61]杨佳宜.微信世界的“理想国”——广西师大出版社微信营销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3(16):15-16.

[62]Kwon O,Wen Y.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social network service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0(26):254-263.

[63]苏珊·丹齐格,刘静.发现数字社区:在图书消费者的聚集地寻找商机[J].出版科学,2011(2):7-13.

[64]常晓武.图书业营销如何抢占移动互联网先机[N].中华读书报,2014-10-08.

[65]陈建军.图书利用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分析[J].中国出版,2014(8):33-36.

[66]安小兰.亚马逊“阅读+社交+推荐+售书”新经营模式分析[J].编辑之友,2014(2):46-49.

[67]胡瑾.利用豆瓣网做好图书的社群营销[J].大众商务,2010(16):191.

[68]金一超,施勇勤.社交网站的图书推介价值——以豆瓣读书为例[J].青年记者,2010(36):42-43.

[69]陈丽菲,施隽南.成功的“豆瓣”营销模式[J].编辑学刊,2011(1):11-15.

[70]吴小君,龚捷.社交媒体背景下的图书营销策略——生产性受众与“圈子化”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2(7):14-16.

[71]肖倩,韩婷,张聪.社会化媒体环境中的数字阅读物推荐及其用户体验研究——以豆瓣阅读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4(11):65-69.

[72]郭泽德.众筹出版模式对出版业创新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4(8):57-59.

[73]徐艳,胡正荣.众筹出版:从国际实践到国内实验[J].科技与出版,2014(5):10-14.

[74]袁宁.浅析中国式的众筹营销[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200-201.

[75]徐琦,杨丽萍.大数据解读国内众筹出版的现状与问题[J].科技与出版,2014(11):14-20.

[76]张立红.众筹出版:互联网助力纸媒出版[J].科技与出版,2014(5):14-17.

[77]郭泽德.众筹出版模式对出版业创新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4(8):57-59.

[78]陈锐.众筹对出版营销方式的影响[J].中国出版,2015(2):54-56.

[79]徐琦,杨丽萍.大数据解读国内众筹出版的现状与问题[J].科技与出版,2014(11):14-20.

[80]沈利娜.一场试探图书市场反应的出版营销秀——2013国内众筹出版的现状与问题[J].科技与出版,2014(5):8-10.

[81]任翔.众筹与出版新思维——欧美众筹出版的现状与问题[J].科技与出版,2014(5):4-7.

[82]马瑞洁.众筹能否出版?——关于众筹出版的价值反思[J].编辑学刊,2015(3):16-20.

[83]徐艳,胡正荣.众筹出版:从国际实践到国内实验[J].科技与出版,2014(5):10-14.

[84]邓晨菲.我国众筹网站的新型营销模式分析[J].声屏世界,2015(1):58-60.

[85]张诚.Web3.0的传媒变革与营销新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13(3):57-61.

[86]李倩文.价值传播: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图书营销策略[J].理论观察,2014(1):105-107.

[87]谢文辉.新媒体背景下的出版营销之道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4(5):66-69.

[88]雷茜.取经美国,修炼网络营销力[J].出版人,2015(4):44-45.

[89]戴旸.众包对我国图书网络营销的促进作用[J].科技与出版,2013(2):54-56.

[90]范芳旭.趣缘群体中的群体认同[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91]张秋瑰.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出版营销创新[J].出版科学,2014(1):72-75.

[92]宋志远.大数据关联营销[J].新市场,2013(10):78.

【作者简介】

方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学科组评审专家。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涵,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中国教育出版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与图书营销。发表论文数篇。

【注释】

[1]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ZD025)的研究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