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微博营销传播的特点及其问题后,研究者的重点在于策略的提出,以及如何将微博营销有效应用于出版营销之中。学者们分别从理论和实例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给出了建议。理论层面,2011年,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刘学明和刘程程从出版方、作者、业内人士、读者和普通受众五类角色入手,探讨微博应用于图书营销活动的过程[24]。2012年,吴胜,苏霞对出版社微博营销提出“4I原则”,即兴趣原则(interesting)、利益原则(interests)、互动原则(interaction)、个性化原则(individuality)[25]。为提升微博市场营销能力,降淑敏建议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话题产品,要把握住与微博的多个契合点,做好图书的微博“卷入式”营销,即“情感需求+信息需求+渠道需求”的组合作为诱因,使消费者自愿关注并加入到信息传播及再传播的过程中来[26]。2013年,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卢玲提出在微博营销过程中使用定位、内容、沟通和管理四种策略,使出版社微博构建成新书推广平台、读者互动平台、资源开发平台和品牌维护平台[27]。此外,面对微博信息冗余、用户流失等新情况,周国清和曹世生认为出版企业今后应从内容、功能、渠道等方面加强微博出版营销方式创新,并建议可尝试将微博作为新的直销平台,通过购买行为之后的评价,构建读书、评书与购书的一体化文化共享与消费平台。同时,他认为这种尝试虽然不能与当当网、亚马逊等具有强大整合功能的成熟的网上书店全面抗衡,但对于开发本社库存书长尾市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8]。2014年,宋永华则创新性地提出基于LEIMO模型对微博图书营销运作的模式,即通过倾听、参与、整合、测量来规划微博运营[29]。常晓武则在认可微博图书营销重要性的同时,理智地建议在思考图书微博的发展时加一个时间期限。他的预测限制在三年之内,三年之后很可能出现一个新的东西代替它[30]。
实例层面,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的微博营销实践被许多研究者引以为典范,周力、周旖以读客图书公司为例说明其微博营销的策略[31]。首先,内容拓展方面,发布新书信息后,可以再跟进有关该图书内容简介、作者简介或是文章精彩部分的摘录作为微博发布;其次,相关功能使用方面,出版单位可以展开话题、事件营销,借名人造势或引入图书评论员、开展书评活动;再次,出版单位可以利用微博整合线上、线下的营销活动,借助微博对品牌图书、名人新书发布活动进行全程“微直播”与“微话题”。郑妍、沈阳以读客2009年的畅销书《我们台湾这些年》为例解读微博营销的产品推广、效果评估及其编辑智慧[32]。详尽分析了读客图书在微博营销运作上的独到之处,将其产品推广策略归纳为即时发布的快讯式营销、运作热点的话题营销、沟通业界的赠阅式营销、全民体验的参与式营销和服务读者的互动营销,并用确凿的数据对其微博营销效果进行了评估。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前述有学者指出微博营销“信息有效时间短、销售转化率难以量化评估”的难点,郑妍以当当网提供的2010年10~12月销售数据为佐证,对比读客图书的微博运作周期,证实了读客运用上述策略进行图书微博营销活动对促进《我们台湾这些年》的销量有着直接而显著的效果。此外,宋瑾以“中国图书网”为例,说明其图书微博发行的现状、特点及问题[33]。王虎以新浪微博为例,阐述出版社微博使用状况,将出版社使用微博的目的归纳为两个方面:产品营销和品牌营销[34]。安徽出版集团王亚非在谈及微博营销与新媒体利用时建议明确以下四点:①内容整合再造是一项基础工作;②形式打破再造是一项延伸工作;③数据库建设是一个价值累积的过程;④平台产品是不可缺少的选择。并用一句话概括为:持续关注,深度研究,大胆破立,功到自成[35]。(www.daowen.com)
综而观之,经过五年多的探索与发展,我国出版业微博营销形成了一些较有效的营销方式与策略。但是,利用微博进行出版营销的方式是常出常新的,不同模式与出版企业的适应性需要不断磨合。此外,微博营销要取得成功,重要的是将其纳入到整体出版营销规划中来,如若单纯当作一个点子来运作,很难取得持续的成功。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微博不论是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应用于出版实践,还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被纳入出版营销理论体系,都理应呈现出相对成熟的状态。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从“现状、问题、对策”的路径展开方法论意义上的描述性探讨,主题相对集中在“微博营销在出版业的应用研究”上,缺乏从出版营销活动本质规律与微博特性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层面的剖析。在其他新媒体营销层出不穷的今天,学界对微博营销在出版活动中的战略定位及其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