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民脱贫致富:文旅担纲众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

农民脱贫致富:文旅担纲众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在扶贫攻坚决战、乡村振兴冲锋中,很多地方实现了文旅型特色产业的崛起,这是实践。案例3 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借“红色”资源促文旅发力沙洲村位于郴州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东部,长期位于“老少边穷”序列,是罗霄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成员。通过逐步发展起来的乡村土菜馆、民宿旅店、旅游产品,350多名村民居家吃上了“旅游饭”。2018年,沙洲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9年,全村接待游客122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40元。

农民脱贫致富:文旅担纲众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

乡村振兴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内生动力、外部环境、主体能量及产业链完善等,这说明在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国幅员辽阔、气象万千,不能“一刀切”,也不可能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模板。

文化为传统产业赋值增能,让农耕历史与中华文明“上新”“出圈”,在维系农业、工业收入的同时,利用文创和旅游等辐射枢纽功能,赢得服务业新收入,是国内外具有最大公约数的选择,这是理性。近年来,在扶贫攻坚决战、乡村振兴冲锋中,很多地方实现了文旅型特色产业的崛起,这是实践。作为幸福产业和生活水平提高标志的文旅,出现在“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镇”中。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33万家,比2016年增加3万多家,营业收入近5500亿元。文旅兴农风起云涌,被业界描述为“井喷式”增长,更有案例演化为地方骄傲——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文旅产业于当地经济居主还是为辅。

案例1 宁夏贺兰山东麓以特色脱贫,靠产业+文创而振兴

20世纪末,宁夏贺兰山东麓因长期为砂石料产地而沟壑纵横,而且环境恶劣,“种玉米漏水漏沙,种小麦无法收割,栽树几天就会被吹干”。

21世纪初,“葡萄酒文化”逐渐改善了当地的严酷环境与苍凉。以新视角望去,这里身处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全球北纬38度线分布着众多知名葡萄酒产区;这里有着被专家推崇的地势均衡的“黄金海拔”,有着黄河水哺育、贺兰山呵护、光热风塑造等得天独厚的环境,存在着足以产出高品质葡萄酒的自然优势。

奋斗者使之番然改观:“浅沟种植”的酿酒葡萄园成为宁夏贺兰山东麓最大的水土拦蓄工程,35万亩荒地从此变为美丽绿洲。这里的博物馆,不仅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因出土7000至8000年前的人工栽培葡萄籽而被认可为葡萄酒起源的格鲁吉亚传统酿造工艺,而且还向世人介绍了21世纪初河南贾湖新石器遗址中中美专家联合发现的,有7500至9000年历史的酒石酸沉淀物和野生葡萄籽粒。这一发现将世界葡萄酒的起源往前推千年。该域产业战略引进23个国家的酿酒师以提升管理和工艺水平,于银川市闽宁镇搭建培养人才平台——中法葡萄酒教育学院。该学院两年时间共培养出600多名优秀学生;带动农民致富——葡萄酒产业年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其员工工资性收入约9亿元;200多家酒庄年综合收入达261亿元,衍生出吸引60万人次游客的体验式旅游新业态……贺兰山东麓被牛津大学编入《世界葡萄酒地图》;宁夏因“可以酿造出中国最好的葡萄酒”,被美国《纽约时报》列入全球必去的46个最佳旅游目的地。

案例2 四川省五渡镇铜河村,凭生态文明与旅游共舞而小康

2015年,四川省五渡镇铜河村还是落后贫穷的同义语:“入眼尽是破旧的木板房、荒芜的田地和随处可见的垃圾堆”,难避风雨的屋子里,床上散落着一些衣物,缸里盛着浑浊的水,一捆木柴是屋内唯一的“摆件”……作为铜街子水电站的库区移民村,虽然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却因思想、技术、交通、资金等方面的难题,基础设施薄弱,主导产业缺失,群众生活水平低下。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共54户139人,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全村贫困率为15.57%。

现在的五渡镇铜河村早已不见破败脏乱,取而代之的是水墨画般的佳境:桃花观赏带贯穿于绿树浓荫中,白墙青瓦的新居连绵,宽阔平坦的硬化路连接各家各户……与脱贫攻坚战同步的新村、产业、文化等建设工程,使村内水、电、路、网络全覆盖,有215户806人住进了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新房。更重要的是,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村内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依托库区沿岸风光及茶马古道溶洞、“天坑”等优势资源,形成了“产业+文旅”的特色“移民古道新村”品牌。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诸多业态使泸沟河漂流等项目入驻,特色民宿成片,构成了集田园采摘、休闲娱乐、食宿服务、农副产品购买及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产业链。

“有山有水,有玩有食,享慢生活”的文旅体系,使铜河村于2018年10月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铜河村的贫困户全部脱贫,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0元,比2014年增长了5倍多。

案例3 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借“红色”资源促文旅发力(www.daowen.com)

沙洲村位于郴州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东部,长期位于“老少边穷”序列,是罗霄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成员。破旧泥泞、杂乱无章是其标签,因年轻人“出走”而导致的发展主体缺位是其窘况。

沙洲村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个村庄,是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所讲 “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当年,有3名女红军借宿于此,她们见到沙洲村徐解秀家境贫寒,床上连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便在临走时用剪刀把她们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留下了半条。徐解秀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党。”自此,这个感人的故事传遍全国,大众逐渐知道了这个小村庄。通过政府、企业、村民共力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行动,沙洲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变得宽敞平整,房屋鳞次栉比,路边与房前有各种绿化植物。沙洲文化馆前立着“半条被子 感动中国”的大字,慕名体验红色文化者越来越多。很多外出打工的沙洲人回村创业,使更多沙洲人摆脱了贫困。通过逐步发展起来的乡村土菜馆、民宿旅店、旅游产品,350多名村民居家吃上了“旅游饭”。2017年11月中国(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就是在这里举办的。

陆续建成与建设的“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民俗文化广场、红军广场、磐石公园、朱氏宗祠、红军卫生部旧址、沙洲田园综合体等文旅景点设施,为小村增辉;大力推出的“重走长征路”、特殊党课、拓展训练等团队服务项目,为特色添彩……

2018年,沙洲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9年,全村接待游客122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40元。

案例4 赫图阿拉村赋民俗文化以精彩,创立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辽宁省抚顺市永陵镇赫图阿拉村地处抚顺东部山区,是长白山余脉的古村落,全域面积24平方公里。村民过去长期依靠传统种植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在全村628户村民中,有64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赫图阿拉村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满族民俗文化,依托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清永陵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赫图阿拉城在村内的资源优势,发展满族特色文旅产业,绘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形象。

村子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以“龙头企业+农户联动”的机制模式,注资设立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起以中华满族民俗风情园、满族历史博物馆、旗袍博物馆、人参博物馆、清历史博物馆和满族民俗博物馆等为主体的厚重文化建筑群;辅以“满族秧歌”“满族剪纸”“满绣”“八碟八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衍生品,并加入辽宁省冬季旅游品牌的“满族农庄过大年”等活动。游客通过观看文献、史料、实物所承载的民俗文化的介绍,体验、欣赏活态民俗,全方位感受满族人民生活的沿革、变迁、发展,体味满族风土人情文化的快乐。

2019年,村里接待游客110万人,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过千万元。仅“满族农庄过大年”这一活动就吸引各地游客超过35万人次,生生造出一个北方冬季旅游的新热点。当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升至3.22万元。建档立卡的177个贫困户,人均收入8689元,并于2020年全部脱贫。外出打工多年的人纷纷返乡,即使不算经营农家乐的家庭,全村也有30%以上的村民在吃“旅游饭”。

……

事实证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必然,文旅发展是农民致富的财路。只要通过真诚、奋斗、努力,不靠输血靠造血,因地制宜以特色优秀文化武装村落,就可以创造出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穷窝土窝变金窝银窝的幸福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