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作为传统戏剧的《双渐追卿》完整版早在明代就已经消亡,在20世纪50年代,仅有山东地方吕音戏还在上演折子戏选段《双生赶船》,但主创团队仍然找到了宋代笔记《醉翁谈录》中关于这一故事较为详尽的记载。
双渐本为闾江县吏,因与知县女苏小卿相爱,乃离县而至远郡,苦志读书,欲待学成为官后向苏家求婚。
经过两年,小卿父母亡故,流落于扬州为娼。双渐至扬州寻访,得以遇见。而小卿已为当地官员薛司理所眷,双渐与之秘密往来,既而双渐离开扬州,往任临川知县,而苏小卿亦即已嫁于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www.daowen.com)
一夜,双渐泊舟豫章城下,适值小卿与其夫泊舟于此,双渐与小卿以诗相唱和,伺机同逃,遂得结为夫妇。
从《醉翁谈录》的书名可以看出,本书的作者可能并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而只是本雅明笔下一个“讲故事的人”,就像荷马一样,他只是把世间的百态浸入讲述者自己的生活,再散播给听者,反映的是一种普遍的时代记忆。双渐和苏小卿也可能只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两个虚构角色。据郑振铎考证,王实甫的《苏小卿月夜泛茶船》、马致远的《江州司马青衫泪》、武汉臣的《李素兰风月玉壶春》、无名氏的《逞风流王焕百花亭》、贾仲名的《荆楚臣重对玉梳记》、石君宝的《李亚仙诗酒曲江池》、白仁甫的《苏小小月下钱塘梦》、武汉臣的《郑琼娥梅雪玉堂春》、戴善甫的《柳耆卿诗酒玩江楼》、王廷秀的《盐客三告状》、纪君祥的《信安王断复贩茶船》等戏剧,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双渐苏卿》的影响,融合了不同时代、地域的集体经验,产生了不同的故事结局。主创团队以现存多个版本的情节走向为原始经验,让演员以本雅明讲“史诗”的方式讲述“双渐追卿”的故事,没有刻意的包袱段子,没有令人震惊的起承转合。演员可以根据观众当下的反应进行即兴发挥,观众也可以凭借自然的经验引导故事的走向,一种外部的“光晕”在经验的交流中缓缓升起,被每一个听众重新融入经验的长河中,通过继续转述给他人得以永恒存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