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字技术驱动光晕再现,北大文化产业评论

数字技术驱动光晕再现,北大文化产业评论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雅明认为,人们可以在物质上无限靠近光晕,但并不能消除距离,因为远是光晕与生俱来的品质。本雅明认为传统艺术的光晕与一种宗教式静观有关。因此,可以预想到,数字技术并未使传统艺术的光晕消逝,反而使传统艺术“事性”的光晕得以多样化呈现和讲述,对技术带来的感知能力、经验交流的退化起到补益作用。

数字技术驱动光晕再现,北大文化产业评论

诚如富克斯对技术的看法,“每个时代都有与之相应的特定复制技术,这些技术代表了该时期的技术能力,而且是相应的时代需要的结果”。本雅明所指的机械复制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已经能够实现一种“超可复制性”,这意味着借助各种技术手段,人们能够复制任何类型的数据,而不会使数据在传递的过程中被损坏。如3D打印、全息投影等技术已经能够实现艺术物性的全部复制,倘若需要,如今的人类完全有能力为每一件文物制作出一模一样的赝品。然而,正如本雅明所预言的那样,不加审慎地借助这种技术复制艺术品会导致传统艺术光晕的凋零。

雷蒙德·威廉斯认为,只有当技术被挑选、投资,并为了特定社会用途而被有意识地发展时,技术的普遍意义才开始呈现。因此,我们应当让数字技术为再现艺术品内部“事性”所用,有意识地发展数字技术,并将其投入实践。

第一,数字复制技术以一种无限的“不可接近性”加深了人们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心理距离。本雅明认为,人们可以在物质上无限靠近光晕,但并不能消除距离,因为远是光晕与生俱来的品质。尽管数字技术能够从视觉、触觉、听觉等知觉上实现与传统艺术的无限靠近,但越是靠近,我们感受到的越不是对“物性”的消遣,而会升腾起一种对原作所蕴含的手工劳动价值的深深崇拜。比如,高清的细节图像会使我们对原作的认识更丰富,并在看到原作后产生一种隐秘的期待,使我们和千里之外的文物之间建立“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距离,并在心中构建一座内在的“教堂”。

第二,数字复制技术以一种被人为塑造的“历史仪式性”使艺术原作被还原到原初的语境。本雅明认为艺术作品一旦被复制,其“即时即地性”便会消失,而本文认为艺术作品的“即时性”从产生之日起便不复存在,它将会在被欣赏时产生一种当下的“即时性”,这种时间向度与欣赏者的个人体验紧密挂钩。艺术作品的“即地性”更是随着艺术品的被移动而处在变动之中。比如,印第安人的弓箭在原始部落仍然是一件实用作品,只有在博物馆与其他艺术品的比较中,原物才被赋予历史语境。VR、全息投影等技术把复制艺术品放置于产生时的环境中,权威的历史解读反而更能让本来对原作毫无感情的观众,通过理解内部“事性”,见到“由仰慕者们几个世纪的热爱与敬仰为传统艺术织成的薄纱”。(www.daowen.com)

第三,数字复制技术能够帮助传统艺术营造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与传统艺术建立一种“物我合一性”的感知纽带。本雅明认为传统艺术的光晕与一种宗教式静观有关。在静观的状态中,人不是心不在焉的,而是有深沉冷静的心灵反应,唯一的、持续的且无法破坏的深沉冷静,是祈祷者神圣的静观。尽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游离,依靠自身经验对传统艺术产生高度集中的崇拜已难再得,但技术也可以通过具象化地再现他人经验和历史经验,帮助原本对艺术原作光晕一无所知的观众进入凝神静观的状态。如麦克卢汉所追求的那样,媒介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神经系统的延伸,借助媒介的力量帮助人们实现与外部对象的物我感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可以预想到,数字技术并未使传统艺术的光晕消逝,反而使传统艺术“事性”的光晕得以多样化呈现和讲述,对技术带来的感知能力、经验交流的退化起到补益作用。可以说,传统艺术的数字复制品,比传统艺术本身在今天更能使观众沉醉在光晕之中,摆脱理性思考和批判能力。复制品不再是原作不在场时的补充,反而为原作赋予了无穷的、实在的生命力,甚至达到原作所无法抵达的“即时即地”的真实,并将其传递给观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