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本雅明光晕理论的内涵及应用

本雅明光晕理论的内涵及应用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光晕并不是一个固定对象或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本雅明前后期对光晕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由此可见,本雅明的光晕理论存在着艺术本源论、主客感知论之间的矛盾,他所提到的“经验”“感知”“环境”等概念在艺术事件观的视野下具有极大的讨论空间。

本雅明现存著作进行考证可以发现,本雅明最早在《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一文中使用“光晕”(Aura)概念,与格奥尔格圈子的用法相似,主要是指物体散发出的光亮。在1930年3月写成的《毒品尝试记录》一书中,本雅明较为详细地阐释了光晕的概念,认为所有事物都能显现真正的光晕;光晕处在变化之中,事物的每一个变化都可能引起光晕的变化;真正的光晕,绝不会像庸俗的神秘书籍所呈现和描绘的那样,清爽地散射出神灵的魔幻之光。真正的光晕的特征,更多地见之于笼罩物体的映衬意象。可见,光晕并不是一个固定对象或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本雅明前后期对光晕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书中,本雅明将光晕等同于原作,认为光晕是传统艺术作品即时即地、独一无二的存在,后人常据此把光晕与原真性、艺术的本源联系在一起,这从根本上否认了光晕被复制的可能。然而,在《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一书中,本雅明却将光晕建立在对一种客观的或自然的对象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反应的转换上,把光晕指定为非意愿回忆之中自然地围绕感知对象的联想,其运作的心理机制建立在普鲁斯特式的非意愿记忆和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法之上,将光晕移置到人与艺术的“引力场”上,从而跳出了历史线性的逻辑,给了光晕被重塑的可能。本雅明也在《讲故事的人》中表达了“光晕”可以体现在传统文学讲故事的艺术之中的观点。他把讲故事看作人类经验的传递,经验会在光晕的笼罩下化为听众不由自主的回忆,最终深藏于人类的集体文化心理结构中。由此可见,本雅明的光晕理论存在着艺术本源论、主客感知论之间的矛盾,他所提到的“经验”“感知”“环境”等概念在艺术事件观的视野下具有极大的讨论空间。(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