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中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社会更加安全稳定有序,是检验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平安,不仅是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更是衣食住行、生态环境、医疗社保、社会公正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多领域、全方位平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为艰巨,我国社会治理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面临着新挑战、新机遇,唯有建立健全平安中国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激发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巩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国家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表决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平安中国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压实各级党委领导责任和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健全各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最大限度统筹资源力量;推进基层党建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平安建设。各地方将“平安”纳入日常工作中,普遍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协调)小组,截至2021年底,23个省(区、市)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各成员单位分领域分行业抓好平安建设工作,开展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交通、平安乡村等一系列行业平安创建活动。
要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建设平安中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源头治理强调从治理过程的开端和根源上进行善治。“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每一起安全事故发生的背后,都存在着源头上的隐患问题。防止类似问题反复出现,就要学会“治未病”,坚持源头治理,消除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系统治理强调树立一种“大平安”的治理理念,将平安中国建设延伸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统揽全局、周密设计、整体推进,使平安中国建设有规划、有目标、有路径、有举措、有保障。综合治理是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治理是指要加强对平安中国的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建设平安中国。“法者,治之端也。”平安中国建设必须深入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理念,将法治思维贯彻到各个环节,发挥法治思维对于平安中国建设的引领和导向作用。(www.daowen.com)
目前,平安中国建设的“存量”问题基本解决,“增量” 问题有效控制,但“变量”问题仍是需要突出应对的重要风险。只有在风险挑战中经受淬炼,打好解决突出问题的“组合拳”,丰富方法手段的“工具箱”,不断拓展平安中国建设的广度、深度,才能让“平安中国”持续展现中国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