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生写作教学:黄厚江中学作文教学智慧

共生写作教学:黄厚江中学作文教学智慧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介绍共生写作,我们还是先讲一个案例。而我们以前的作文教学,大多数都是封闭性的,是一个人“关起门”来写作文。有同学提出异议,认为故事主要都是讲“我”。有同学说要增加“我”的心理活动,更重要的要增加对对方的描写。这个时候“我”必须变成一个次要角色,主要的要写贴膜的人。这位同学课前演讲的一个故事,我们从写作角度整整讨论了一节课。

共生写作教学:黄厚江中学作文教学智慧

为了介绍共生写作,我们还是先讲一个案例。

我的班级,高一到高三都有课前演讲。这对作文就很有好处。高三的课前演讲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素材分享。每个同学介绍自己比较得意的材料,讲了一个材料后,大家讨论这个材料有哪些可以开发利用的空间。其实这就是共生作文了,尽管不是作文课。因为一个人积累的材料都很有限,善于利用别人的材料,拥有的材料就会更加丰富。说不定在考场上我用的就是某个同学的材料,而这位同学说不定用的是其他同学的材料。你看,这就是共生写作了。而我们以前的作文教学,大多数都是封闭性的,是一个人“关起门”来写作文。

这次是高一的一次课前演讲,内容是“我的故事”。这一天一位同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买了一个新手机,去商场贴膜。商场门口,有很多人在贴膜,我看了一个自己感觉比较老实、可靠点的人,问了价,要10块钱。担心贴好后对方加价,我又问了一次,那个人平静地说,就是10元。我又担心会不会质量不好,别的人都很贵的。但已经说了,也不好说什么就让他贴了。那个人贴膜的时候,我就在一边看。我发现这个人贴得特别认真,有一个小小地方不满意就拉掉重新贴,一个地方的膜有一点点皱,他就毫不犹豫扔了,重新换一张新的。我观察了他那双手,冻得红红的,裂开了很多口子,根本不像一个年轻人的手。外面寒风飕飕,他的衣服很是单薄。我心里很忐忑,担心会不会加价。结束后,问他价钱,他说,10元。我有点不敢相信,又问:就10元?他说就是10元。掏钱的时候多带出了4毛钱,我毫不犹豫地说:这4毛钱也给你吧。他说不要,我就要10块钱。我想是不是少了,后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毛钱,说给你5毛。他竟然生气了,说:就是10元钱!我很尴尬,拿到手机的时候心里觉得我亏欠他。这么认真,还浪费了材料。我想起了口袋里还有一个旧手机,本来想淘汰掉的,不如一起让他贴膜。这个手机很小,屏幕只有这个新手机的四分之一大。于是我把这个手机拿出来,问他价钱,他说两元。就两元钱?我不相信。尽管旧手机的屏幕小,但用的材料应该是一样的。‘就两块钱。’他很坚决地回答我。他拿出跟刚才一样大的膜,用四分之一大把手机膜贴好,其余的裁掉了。这次我再也不敢多给他钱了。离开时,我想起商场门口一个老大妈,多少年来一直就卖点梳子一类的日用品。他们应该是一类人。可是看看身边有很多乞丐,有瘦弱的、健壮的,有残疾的、不残疾的。他们看到有人走过就伸手过来要钱,给他一毛钱都很感谢,给5分钱也要,给一块钱就非常感激了。我觉得:我们关心一个人要尊重人的尊严;其次,一个人要真正有尊严,要靠自己的劳动。”

故事讲完了,我让其他同学点评。大家觉得这个故事不错,有波澜,有矛盾,有虚实。但有两个立意:一个是表达同情要维护一个人的尊严;一个是一个人要真正有尊严,要靠自己的劳动。

我说:大家看看这个故事,这样立意好不好?有同学提出异议,认为故事主要都是讲“我”。要写尊严,不妥当。很多同学说如果以“我”为主体写,与其写尊严,不如写尊重。多给钱,是不尊重对方的行为。你尊重人的劳动,更要在精神上尊重他,不要用四毛钱表示尊重,加一毛钱就更不尊重。那么,如果这个材料写尊重,哪些内容不要写呢?

大家展开了讨论。第一,那个卖日用品的老阿姨是不能写的,跟尊重无关。第二,那些荡来荡去的乞丐,也是不用写的。文章要控制在“我”和贴膜人之间。

我又问:如果写尊重,写“我”和贴膜人之间的故事,还要增加哪些内容?有同学说要增加“我”的心理活动,更重要的要增加对对方的描写。写什么呢?同学们觉得应该主要增加对方神情的描写,贴膜时专注的神情,“我”问他价钱时平静的神情;“我”给多钱的时候,不愉快的神情;“我”坚决要多给钱的时候,生气愤怒的神情。这样,就加强了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和误解,就写出了矛盾,突出了尊重与理解的主题。(www.daowen.com)

上海本色语文研讨会上

然后,我们又换一个角度进行讨论。

如果要表现一个人应该如何获得尊严的这个主题,故事的哪些内容要砍掉?大家认为,那个老阿姨的故事要砍掉,几十年都在卖梳子,与尊严无关。其次,“我”的心理活动要砍掉。这个时候“我”必须变成一个次要角色,主要的要写贴膜的人。周围的乞丐要不要写呢?大家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觉得乞丐必须要写,写他们强壮,年轻,伸手要钱的麻木。可以对比出贴膜人用自己的劳动获得尊严。这个时候,还可以写他生活的清贫,衣服单薄,身体瘦弱,这些内容聚焦到一起,要形成对比,突出贴膜人。

除了写这样两个主题,这个故事还有没有其他可以写的角度呢?

大家再展开讨论。卖梳子的老阿姨也很有可写之处。尽管作者讲故事的时候老大妈讲得很少,就一句话:几十年如一日,卖日用品。写老大妈可以写什么主题呢?有同学说:写坚持。我问:这叫不叫坚持?什么叫坚持呢?遇到困难还做,叫坚持;跑不动了还要跑,叫坚持;学体操很辛苦,不放弃,叫坚持。一个人很多年卖梳子,能叫坚持吗?能不能找到最恰当的提炼?大家换了一个字,叫“坚守”。

如果写这个角度,材料要做很大的取舍,哪些内容不能写了?可以写什么内容呢?大家发现“我”贴膜的过程都不能写了。“我”贴膜不能写了,贴膜人不能写了,乞丐不能写了。但是这个材料写坚守太少太单薄了。如果写坚守,要增加什么内容?这些年间对她有没有其他的干扰和诱惑呢?肯定有。大家想一想,会有哪些干扰。大家想出了各种可能。有的同学想的方案是:20年前卖梳子,收获应该不低的。那个时候大学生的工资就40多元,她一天赚个三四元都很有可能。但现在卖梳子赚头就不大了,可是她还在卖。有的同学想的方案是:开始一起卖的很多人,有卖梳子的,有卖小玩意的,现在都没有了,就剩下她了,其他人去做更容易赚钱的事情了。有的同学想的方案是:开始家里穷,孩子读书,现在孩子工作了,家里经济好了,儿子坚决不让她再卖小百货了,她还要卖,她说不是为了钱。有的同学想的方案是:多少年前,大家都是卖的正宗的手工桃木梳子,现在很多人卖的不再是桃木的,也不是手工的,因为赚钱不多,货也难找,只有她还始终和以前一样。最后,我布置大家用这个材料自己选择角度写一篇文章。

这位同学课前演讲的一个故事,我们从写作角度整整讨论了一节课。这节课就是典型的共生写作的课。通过这节课,我们可以对共生写作教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共生写作就是大家一起写作文,就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写作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