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材料理解和叙述的教学实录

材料理解和叙述的教学实录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音乐演奏者,在华盛顿DC地铁站的入口站了许久。”“那是今年一月份的事,那天温度很低,他连续演奏了45分钟。先拉巴哈的,然后拉舒伯特的《圣母颂》,最后又拉回巴哈的。”很好,有选择地理解和运用。当材料的故事发展到这里的时候,你的理解是不是会有一点变化?应该说,刚才这位同学抓住了材料的要害,成年人和孩子的不同,是由于年龄问题。

材料理解和叙述的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和同学们来聊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材料的理解和叙述。(师边说边板书:材料的理解和叙述)

师:写议论性文章,材料的理解和叙述是一个重要问题。可有的同学不能很好地理解材料,有的同学不知道怎么去叙述要运用的材料。我们现在来看一则材料。(打开PPT )大家能不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生:地铁站。

师:地铁站,是吧?有没有看到这个地铁站里面有一个特殊的角色?有没有看到?

生:没有。

师:是不大清楚。我起初也没看到,因为这是一个很纷杂的场所。那么下面这行文字呢,补充了我们看不到的信息。(PPT上显示补充内容,教师读文字)“一个音乐演奏者,在华盛顿DC地铁站的入口站了许久。”你们现在看到这个音乐演奏者了没有?

生:还没有。(笑)

师:对,没有看到。因为这个地方空间大,人也多。我们再看后面。(打开第二张PPT,指着演奏者)就是这个人。这个人是什么人呢?(读PPT内容)“那是今年一月份的事,那天温度很低,他连续演奏了45分钟。先拉巴哈的,然后拉舒伯特的《圣母颂》,最后又拉回巴哈的。”我们班有没有同学学过钢琴呢?巴哈和舒伯特知道吧?

生:应该是巴赫,翻译的不同。

师:巴哈和舒伯特都是著名的作曲家。我们接着往下看。(打开第三张PPT )这次我们能看到这个人吗?在哪里呀?

生:看见了,左边。

师:这里吧。(给学生指示)这在巴黎和美国的街头应该是常见的,但是今天这个故事不常见。(出示PPT上的内容)

生:(看PPT内容)

师:(读PPT内容)“那大概是早上8点,成千上万的上班族通过这个地下通道。3分钟后,一个中年男子发现小提琴家在演奏,他放慢脚步,停留了几秒钟,然后继续又加快了脚步往前走。又过了1分钟后,小提琴家得到了他的第一张钞票:一个女人扔下的1美元,但她没有停下来。再过了几分钟,一个过路人靠在对面墙上听他演奏,但看了看表就走掉了。很显然,他要迟到了。”

好,故事到此为止。由此,你会思考到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个材料?请各位同学思考。(板书:第一次)到此为止,这是一个故事。想一想,由这个材料,你能理解到什么?或者说你能用它来表达什么?有没有人想到呢?想到的就先说说。

生:我说这么几点,第一点就是生活节奏很快。

师:(板书:生活节奏很快)

生:然后就是人们对艺术的漠视。

师:(板书:人们对艺术的漠视)

生:还有就是演奏者的生活窘迫。

师:(板书:演奏者的生活窘迫)

生:不是窘迫。

师:噢,不是窘迫,那是什么?

生:就是那种艺术家应该得到应有的……

师:尊重?理解?

生:就是收入上得到应有的。

师:噢,就是回报。噢,不错,演奏者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并板书这句话)。这个回报包括了精神上的回报,精神上的认可,尊重,关注等等。

师:(问该生)如果让你写作文,这三个观点你准备选哪一个立意?我们知道,一篇文章只能写一个立意。对不对呀?

生:我觉得我写第一个。

师:写第一个,你准备告诉我们读者一个什么道理呀?

生:生活的脚步放慢一点。

师:对,生活的脚步不要太匆忙,告诉我们要慢慢走(板书:慢慢走)。现在我们活得实在太累了,黄老师的节奏就是太快,你们将来可能比我还快。你们越成功比我越快,这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是吧?我们到底是匆匆忙忙向前走,还是晃悠悠地边走边看呢?好,其他同学呢?

生:我这个想法比较特殊,老师,我准备忽略掉部分情节。

师:你准备?

生:我准备忽略掉部分情节,就是只选那个第二个人和第三个人。

师:你光用这个场景中的这两段?很好,有选择地理解和运用。

生:对,光用后面两段。老师,你看里面有一个明显的对比,一个女人扔下了1美元但她没停下来,另一个过路人靠在对面墙上听他演奏,但是他走掉了,要迟到的那个情节我就不写它了。我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说艺术家是想获得物质上的报酬呢,还是想获得精神上的尊重和认可呢?我想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师:当然可以。你的意思是主要是从这个角度展开?

生:我的意思就是说究竟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两者哪一个更重要,或者说我们对于别人究竟应该是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呢,还是精神上的尊重呢?

师:你倾向于哪一个呢?你估计这个演奏者他更希望得到哪一个?

生:我觉得是后者。

师:是一个角度。其他同学呢?

生:他肯定是想要钱,因为地铁站人流量大。

生:我觉得追求精神共鸣也说得通,但他同时也会渴望经济上的支持。

师:这是一个新的思路,是双向的。我们接下去看故事是怎么发展的。

(展示PPT )

音乐家最感兴趣的是一个3岁的小孩。他妈妈又拉又扯的,但那小孩就是要停下来看音乐家演奏。最后,他妈妈用力拖他才使他继续走。但小孩还是一边走一边回头看音乐家。

师:这是一个让我们震撼的镜头。对音乐家最感兴趣的是一个3岁的小孩,他妈妈又拉又扯的,小男孩就是要听他的演奏,最后他妈妈用力地拖,才使他继续走路,但小男孩还是一边走一边回头。当材料的故事发展到这里的时候,你的理解是不是会有一点变化?现在让我们展开讨论。

生:前面我是从音乐家的角度看这则材料,现在再看材料的时候是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事件,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不好说。

师:你再想想。这的确是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生:我觉得讲故事的这个人,就是抓住不同人不同阶层对音乐家不同的反应,来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或者说不同阶层的人对音乐不同的态度,然后再往下看,就会看出他们的生活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好奇心就会发生变化。

师:(边说边板书)成长让我们渐渐地失去了好奇心。

师:是不是这样的?

生:不完全是。包括在内,但不完全是。

师:是的,黄老师没有能完全概括出这个同学的想法。但有一点同学们可以相对确定:这则材料发展到现在,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它呈现了强烈的对比,就是把一个3岁的孩子,和前面所有的人进行对比。那么,从这个对比中,我们能看到什么呢?应该说,刚才这位同学抓住了材料的要害,成年人和孩子的不同,是由于年龄问题。

生:我补充一下,还有就是对美的感受。

师:他这个补充非常好。这个孩子不停地回头看,这是不是一种好奇呢?什么是好奇?好奇就是这个事物他没见过,是个新事物,是不是?那这个孩子有没有见过拉小提琴?我们完全可以肯定是看到过的。所以,这位同学说得对,孩子不只是因为好奇,他很有可能是对美对音乐的……这里应该用什么词呢?用“热爱”肯定不太好吧?

生:感知。

师:(边读边板书)感知。

师:且用“感知”吧,马马虎虎。也不是最理想的。还有没有想到别的词语?(有人说“理解”,有人说“欣赏”)你说是“理解”,小孩子的理解也不会超过成年人。你说“欣赏”,他也不会超过成年人。看到这里,太有意思了。所以一则材料不只是一个简单结论,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和理解空间。

生:要看他妈妈为什么又拉又扯这个小孩。如果他们两个现在有急事去做的话,那么小孩在这边耽误了时间,我觉得这个小孩是不懂事。妈妈带着小孩急急忙忙地去地铁站,一般是急着去做什么事情,就要来不及了,所以他妈妈又拉又扯地让他赶紧走,而这个小孩在这耽误了很多时间。

师:我把你的观点概括一下(边说边板书):孩子不懂事。这个肯定是对的。但这是一个一般事实。我们要尽量发现一些别人没看到的东西。孩子不如成年人懂事,这个似乎不用我们说。假如你去写一篇论文,这个选题就不要选了。还有,读一个故事,我们要抓住材料的核心点、价值点。

生:我换个角度来谈谈。我想看看这个孩子内心想的是什么,我觉得他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很可能有一种同情在里面。

师:(边说边板书)“同情”。对,这也有可能。

生:前面的人为什么快步走过去?他们有可能是乞丐看多了的那种心态。而小孩子内心比较纯洁,看到那些生活贫困的人,可能会产生同情,想多看看。

师:他是把演奏家定位在讨施舍来了。小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女儿小时候就是这样子的,你们小时候也是这样子的。小孩子特别善良,很容易同情别人,慢慢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不会这样了,成长让我们变得麻木起来了。(边说边板书:成长或阅历让我们变得麻木)哪位同学概括一下,把同情、对音乐的感知概括到一点?故事到这里,告诉我们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丢失了一个什么东西呀?

生:感性。

(师板书“感性”)

师:有道理。人如果没有了感性,对美的东西也很淡漠了。而我们变得越来越理性起来。对需要施舍同情的人,也没有什么同情心了。故事还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展示PPT )

在音乐家45分钟的演奏过程中,只有7个人真正停下来听他演奏。他一共赚了32美元。当他演奏完毕,没有一个人理他,没有一个人给他鼓掌,没有一个人发现他。地铁口的这个音乐家原来就是约书亚·贝尔,当今世界上最有名的小提琴手之一。

师:刚才有个同学关注他是来演奏的呢,还是来乞讨的呢,现在故事的叙述者告诉了我们。大家知道贝尔吗?

生:不知道。

师:我也不知道。我可以不知道,你们不可以不知道约书亚·贝尔。黄老师可以,因为黄老师在小村子里长大,知识和素养都是有欠缺的,因为黄老师的舞台就定格在这个讲台上了。你们将来要向更大的舞台走去。所以,对西方的音乐艺术不能没有起码的素养。

师:同学们有没有会拉小提琴的?有没有喜欢音乐的?

生:不会。

师:不会?应该会一点。一个人,应该有一种爱好。好的,知道了这个人以后,故事还没有结束。

(展示PPT内容)

他在这个地铁站演奏了世界上最难演奏的曲目。而他的这把小提琴是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家族在1713年制作的世界名琴,这把小提琴价值350万美元。

师:到此为止,再回去想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现在大家想一想,故事更有悬念了,也更有意思了。哪个同学说说,故事发展到这里,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他在地铁站一天只收入了32美元,我估计他在音乐厅演奏成千上万的人去看,那是花很高价钱的人,我不知道那些地铁站的人是不是都是一些收入比较低的社会群体,接触不到也辨别不出高雅艺术。

师:(边说边板书)底层人。

生:我不知道地铁站的人是不是都这样。

师:我们大概这么说吧,不一定全是底层人,也不一定全是不懂音乐的人,对不对?

生:或许说他们只有在像音乐厅这样的地方,才知道有艺术的存在。

师:这句话有点意思。大家认为只有在音乐厅才有高雅的艺术,是吧?想不到在这个地方也有高雅的艺术。当你读一个材料,如果仅仅知道局部,当然你只能是局部的理解,当你知道全部的时候,你就不能再停留在局部的理解上。我们把材料看到这里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材料的核心点已经不在于大家匆忙的态度和漠然的态度,是吧?

师:某某,故事发展到这里,你怎么理解?

生:(沉默)

师:这样的一个演奏家,这样的一把小提琴,这样的环境,人们这样的态度……让我们想到什么呢?

生:那些花钱听他演奏的人,是不是也在地铁站匆匆走过,毫不在意?

师:他的意思是匆匆走过的人有可能听过他的演奏,但现在却毫不在意。是这样的意思吧?有道理,但由此你想说明什么呢?

生:我觉得在艺术家前面走过的人里面,他们肯定有人曾经花过钱听过音乐厅里的演奏。

师:不是肯定,是可能有人。

生:可能有人。那我就想:他们是不是真懂得艺术?到底是他们懂艺术,还是回过头看艺术家的小孩懂艺术?

师:(边说边板书)对艺术真正的理解。

师:但这个只是一种可能。有的人没去过呀,甚至大多数人没有去过吧?其他同学再说说。

生:我在想一个问题,同样是对艺术有追求的人,凭什么他能站在这里,拉一把350万的提琴,只为了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认同,而其他艺术家为了生计苦苦挣扎生存。他凭什么能这样?

师:是有道理。同样是艺术家,处境大不相同。但跳出材料想到了材料以外的东西。

生:我是说,是什么造就了这种差别?同样是追求艺术的人。

师:但这个答案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也找不到答案。是什么造成它的差异呢?他想的是很有深度,有社会责任感。但这个材料里没有出现其他艺术家艰苦的材料。大家一定要注意,当我们理解一则材料的时候,既可以适当拓展,又不能把材料以外的东西强拉进来。把材料以外的东西强拉进来是非常容易偏离材料的。

生:如果从旁观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往往会受到事物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影响自己的判断。

师:你的意思是环境影响人们对事物包括艺术的价值的判断。是这样的吧?(边说边板书)

生:或者说是人们容易给特别的东西打上标签,认为这些艺术不可能在这里出现。

师:也就是说不能发现它的真正价值。

生:从艺术家的角度看,他为什么会带着他的琴到这里来演奏?我觉得是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的追求,或者说是返璞归真的境界的追求。

师:你的意思是在地铁口演奏是高境界的,或者说小提琴本来就应该在地铁口演奏?

(生笑)

生:我再补充一点。在美国,懂音乐的人是很多的,在地铁口行走的人不可能对音乐一点都没有欣赏,肯定是有人懂这音乐的。但他们不能欣赏这音乐,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中他们不能欣赏这音乐。

师:还是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没办法欣赏音乐。

生: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说,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他演奏最难的曲目和最简单的曲目有什么区别?他用最好的小提琴和一般的小提琴有什么区别?让一个最好的演奏家和一个普通的演奏家演奏有什么区别?所以,这种混乱的环境影响人们发现艺术的眼睛。

师:说得好,概括得非常好。但还是强调环境。是不是更应该关注人?

生:有句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觉得大部分人对于音乐的演奏中等和上等是区别不了的。所以很多人买很贵的门票看演奏会,只是去享受坐在宽大椅子里,知道有一个小提琴拉得很好的人演奏那样一种感受,而并不是去理解真正的音乐。

师:你的意思是花了大价钱去买票的人有很多是南郭先生,是滥竽充数,坐在那里,主要是为了高雅的环境,而不是去欣赏音乐?

生:很多情况下,是自己欺骗自己。

师:很多人都是如此吗?

生:他们在告诉自己,我现在很高雅,我在欣赏音乐,但实际上他并不能理解。

师:当我们展开阐述的时候,可以加以适当发挥,但当我们理解材料的时候,要尽量客观地从原材料出发。要不然材料的理解就会变得一点规则都没有,就变成我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事实上,任何一则材料都有无限的理解空间,而任何一则材料的理解空间又都是有限的。这就是材料理解的多元性和客观性

现在,我有个要求,不能总是拘泥于环境,不能总是拘泥于匆忙的行人,我们可以从巴赫的曲子的角度去想,可以从演奏家贝尔的角度去想,也可以从小提琴的角度去想,从世界名曲的角度去想……但一定要换一个角度。哪位同学先说说?

生:我必须说一下,我这个角度肯定不是老师刚才说的那个角度。但我这个角度蛮有意思。我直接看那个材料的叙述方式,因为他在前面那张PPT上说这个演奏家多么多么有名,他用了三个感叹号,最难的曲目又用了个感叹号,名气用了一个感叹号,花多少钱用了个感叹号,一共用了六个感叹号。这六个感叹号说明了叙述者的一个倾向性。说明叙述的人肯定是为了符合大众的口味的,但这种叙述就表明大众所关注的还是他多么多么有名,这个曲子有多么多么难,这个琴是多么多么的有名,价值多少钱。其实对这个音乐家来说,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这个音乐所要传达出的情感是什么,并不是一些外在的东西。

师:要关注内涵?

生:对,所以从这个材料本身的叙述方式就可以看出现在很多人欣赏音乐并没有真正理解音乐所要传达出的情感是什么,而只是在乎它外在的东西。

师:名人,名琴,名曲,是吧?这位同学的理解很有意思。一个是他很注意细节。阅读材料一定要关注细节。有时候细节更能反映材料的价值,就像一个鉴宝专家,他去看一幅名画,肯定不会像我们一样去看这是一棵松树还是槐树,他可能从一个细节去判断是不是赝品。第二个,他能够立足社会实际。从材料中读出了我们今天社会这种崇名之风。(板书:“名”风)这种名风,第一种是追捧名人,第二种是人人成了名人,处处是名牌。现在学校都是名校,学校里都是名师,到处都是名家。一方面是盲目地追捧,一方面是“名”的滥化。这个话题很有意思。

师:大家还有什么见解?

生:我从琴的角度来说说。我觉得通常有名的曲子它蕴藏的内涵普通人难以理解。如果小提琴家演奏的不是这些名曲,而是平常的曲子,说不定就会有更多的人欣赏。

师:这位同学告诉我们曲高必然和寡。(板书:曲高必然和寡)你要到地铁站去拉,你就不要拉巴赫,说不定爱听的人还多一点。换一个角度,高雅的艺术应该进入高雅的环境。(板书:高雅艺术—高雅环境)。找对环境太重要了。有没有不同观点?

生:对于艺术的欣赏来说不能局限于艺术的表现形式。站在教室里能演奏很高雅的曲子。

师:教室里也能演巴赫。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赵本山二人转某种意义上很乡土,一点也不“高雅”,他可以到人民大会堂去演出——这是节外生枝的一个插曲呀!好了,下面我们的故事再往前发展。

师:(读PPT文字)“贝尔在地铁演奏的事,其实是《华盛顿邮报》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测试人们的知觉、品位和行为形象。最后的结论是:今天人们生活的匆忙影响了人们的品位、感觉、行为。相遇之后如何没有错过?这么优美的东西从我们身边溜走了。”

故事叙述者的倾向性很明显:千万不要轻易错过生活里的美。

可是故事还有尾声。这个事件过后,在网络上引起强烈的反应,在舆论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贝尔因此爆得大名,他的小提琴专辑碟片发行量暴增,因此赚了一大笔钱。知道了这样一个尾声,你又会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这个小提琴家有了两种可能:一是真的没有功利性目的,还有一个就是他知道一切。

师:我们现在不是讨论这件事,而是让你分析材料,是对材料的理解、叙述和运用。你由这个结尾又有什么新的观点?

生:看事情不要看表象,要深入思考。

师:看问题要深入思考,不要被表象所蒙蔽。这似乎是一个哲学观点。

生:如果没有《华盛顿邮报》的话,他不会去地铁站演奏。

师:你要说明什么呢?

生:他最终还是为了钱。如果没有这种策划,没有这种合作的话,他是不会去地铁站演奏的。说明他还是为了钱。

师:能把它概括成一个观点吗?再想想。

生:我觉得人们做有些事会产生他们自己没想到的后果。

师:意料之外的结果,或者说结果常常和初衷并不一致。好的,其他的同学呢?

生:就是这个事件本身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

师:就是一件无聊的事。但无聊的事有时候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生:就是说明舆论是强大的。

师:舆论是强大的。

生:就是人们的从众心理。

师:好,好,请坐。对于这样一个事情,对于邮报的这种做法,你们是否定还是肯定的?

生:否定。

师:是都否定还是一半否定?

生:都否定。

师:都否定?但我觉得,邮报是报纸,报纸它要有新闻,没有新闻它要制造新闻。是不是?你认为制造新闻是丑陋的,制造新闻其实是对大众的不尊重。贝尔有没有可否定的地方?

生:贝尔不可能不知道这样一个事件,策划者和当事人必须配合……

师:默契。

生:配合默契才行。

师:他不是完全不知情的。

生:我觉得贝尔有可能不知情。

(另一同学要发言)

师:你是什么观点?

生:我肯定《华盛顿邮报》,也肯定贝尔。我认为《华盛顿邮报》干这件事其实已到了认识自我的境界。尽管大家都知道做出这样的反应是不好的,但是所有人又都是这样表现的。这就迫使人们去认识自我。贝尔为此不惜可能毁掉自己的形象,也是可敬的。他以自己的言行提醒人们,让人们生活节奏慢一点,让人们不要太匆忙,路边的小花小草看一看,可能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

师:有道理。我一开始读这个材料,认为不论是贝尔还是《华盛顿邮报》,他们用今天最恶俗的办法——炒,玷污了最神圣的艺术。我觉得这是不可容忍的。但后来我接受了他们的做法,至少他们的动机有可取之处,对人们的提醒也是很有意义的。

师:刚才主要是对材料的理解,理解了更重要的是运用,这就要叙述材料。现在请同学们从刚才种种观点中选择一个你最认可的,用简要的话叙述这个故事,不得超过100字,50个字更好。

生:算标点吗?

师:算。这是常识。

生:要不要加自己的观点?

师:不要。要让我们一读你叙述的材料,就知道你的观点。

生:能不能补充?

师:当然可以,但必须以原材料为主。而且注意,你只有100字。

(学生5分钟写作)

师:前一阶段没发言的同学先交流。

(一女同学站起来读,声音很低)

师:我来读吧,你的声音太小。

师:(读学生习作)“某日,贝尔在波士顿音乐厅演奏,门票上百元却座无虚席。两天后,他在某地铁口,再次演奏,人流量上百万,停下聆听的寥寥无几。此事披露之后,贝尔的音乐专辑立刻被一抢而空。”

她的叙述字数很节制。大家看看她要表达的是什么观点?

生:就是群众对音乐的欣赏态度有问题。

师:什么问题?这很关键。“群众”还是“大众”?我们建议不要用“群众”这个词,“群众”这个词有政治色彩。大众对音乐的欣赏有什么问题?(www.daowen.com)

生:就是……就是只追求表面。

师:就是只追求表面的东西。好的,请叙述者说说她理解得对不对?

生:我觉得差不多。

师:差不多。你本来是什么意思?

生:我还是想说群众,群众对音乐的理解只是对虚名的追求。

师:是对虚名的追求。很多人对音乐的追捧、理解,更关注的是外在的虚名,而不是追求艺术的真正内涵。大家看她的叙述能不能表达她自己的观点?

生:能。

师:应该说大体上是可以的。但我有个小疑问。(看学生写的内容)你强调大众对音乐的理解追求虚名,那么开始一句话叙说贝尔在音乐厅里演奏门票上百元,座无虚席。那些人也是冲着虚名去的吗?

生:虚名就是……

师:你的材料叙述,现在有两重对比。一是开始演出票价很高,和在地铁口受冷遇对比;一是在地铁口受冷遇,和事件披露后受到追捧、专辑猛销对比。这两者显得杂糅。而且我们不能肯定前面买票听演奏的人是冲着虚名去的。大家注意,材料的叙述一定要集中,要紧扣自己的观点。好的,接下去哪一位交流一下?

生:(读自己的练习)《华盛顿邮报》让著名的小提琴手贝尔在地铁口演出,人们驻足观看的时间总是很短,唯一一个小孩子不顾大人拉扯而停下来欣赏,邮报希望由此引发人们对美的关注,但最终只让人们更加关注贝尔。

(生笑)

师:他写得怎么样?有没有明显的问题?

生:字数不够。

师:字数倒是可以。我们已经反复强调是叙述。他说“邮报希望由此引发人们对美的关注,但是最终只让人们更加关注贝尔”这句话说得很深刻。但是不是叙述呢?

生:不是。

师:哎,不是。大家说说他用这个材料要证明什么观点?

生:我觉得两个观点。

师:嗯?两个观点?

生:其中一个是说那个小孩。说孩子非常有音乐鉴赏能力,其他人失去了鉴赏能力。

师:还有一个呢?

生:还有一个就是最后一句。

师:最后一句我们把它去掉,因为最后一句是议论。

生:人们关注的往往是表面的东西。

师:很好,这里反映材料叙述者有纠结的地方。他这句议论太坏了。他前面叙述说“《华盛顿邮报》让著名的小提琴手贝尔在地铁口演奏,人们驻足观看的时间总是很短,唯有小孩子,唯有一个孩子不顾大人拉扯,停下来欣赏”,从这个对比中能不能得出他后面的议论来呢?

生:不能。

师:是不能的。只能说明阅历、岁月让人们的心灵变得粗糙,让人们对美的关注已经开始迟钝,甚至已经麻木了。你看,这就是自己的叙述与自己的观点相矛盾。写议论文,这是最可怕的。你叙述材料是为了说明你的道理,你的道理是哪来的呢?应该是从你的材料叙述中来。大家都要注意这个问题。再看他的材料叙述,大家注意,可以加工,但是又不能不真实。大家有没有注意,他哪个地方不真实?

生:只有一个小孩。

师:他说唯有一个小孩子,就是这个小孩,不顾妈妈拉扯停下来欣赏。有没有停下来?

生:没有。

师:有没有其他人停下?

生:有的。

师:好。下一位。

生:32美元,这是小提琴家贝尔在地铁站一天的收入,尚不及两天前他在波士顿音乐厅演奏时一张门票的价格。

师:(拿过学生作品)有点意思,请坐。从叙述的感觉来说,我觉得这个叙述聚焦特别清楚,通过数字强烈的对比,而且又有自己的再加工。这位同学,你觉得他这个材料要说明什么观点?

生:我觉得就是环境对人的判断的影响。

师:环境。

生:就是两个地点的——

师:两个地点的对比。好的,环境影响人们的评价和判断。是这个意思吗?请叙述者自己说。你本来要用这个材料说明什么观点?

生:差不多吧。就是环境不同,人们对于价值的判断就——

师:不一样。

生:是。

师:好的。请坐。目前为止,你们这组的理解是最接近的。其他同学有没有主动要交流的?

生:贝尔某日早晨8点,在人流涌动而混乱,噪声嘈杂到自己的声音都听不见的地铁站,用音响演奏自己的音乐,希望用这种听不见的音乐来显示人们自己的艺术素养有多低。

生:哇,好。

师:你刚才惊呼了一下“哇”,是什么意思呢?是对这个材料叙述肯定还是否定?

生:有一半肯定,一半否定。

师:嗯,你继续说。

生:首先说他这个加工,加工得很好。就是突显他自己的意思。其次,他这个加工很过分,就是有点把一些材料里面没有讲到的,以他的想象说出来。但是,我否定——

师:否定什么?

生:我否定的就是他对材料加工有点过。

师:哪里过?好的,你先说他这个材料要说明什么?

生:我觉得他是要说明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演奏音乐人们是无法欣赏的。

师:说明什么道理呢?什么叫材料的运用呢?不是对材料就事论事,是要用来说明一个道理。材料要运用(指黑板),运用就是要来说明一个道理一个观点。你来说说他这个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思考)

师:没听出来?

生:不是,是不知道怎么讲。

师:想一想,没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个问题。第一,对这样一种精细化加工认可的同学请举手。

(部分同学举手)

师:加工了很多细节,“早晨8点,在人流涌动而混乱,噪声嘈杂到自己的声音都听不到”。加工是必要的,加工可以突出特点,可以突出要表达的意思。否定的同学举手。

(部分同学举手)

师:(指名)你说说想法。

生:他加工得很好,但有失客观。因为他当时站在地铁入口处演奏,而并不是真正在那噪声嘈杂的地方。相对来说,入口并不是那么的吵。

师:嗯。自己也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也有点夸张。

生:但是他的概括手法我觉得很好。我是赞同他的。

师:现在大家很认可的是适当地进行加工,强化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注意必要和合理。比如,你何必要说“某日早晨8点”呢?

(一位同学站了起来)

生:8点,8点的意思是人流最多,最混乱。

师:你怎么肯定华盛顿地铁8点是人最多最乱的?

生:这是上班时间。

师:你怎么知道上班时间是8点?

生:全世界都是这个上班时间。

师:全世界上班时间是统一的吗?

生:不是,但基本上是。而且华盛顿我去过。

师:你去过。假如你没去过?

生:我,反正我去过。

(生笑,议论)

生:去过没有去过不是关键,只要让读的人觉得这应该是上班时间就可以了。

师:对,这句话说得很关键。所以你不用说“8点”。大家说怎么改?

(生自由议论,有的说“上班时间”,有的说“早高峰”)

师:对,说“早高峰”更好,更客观,更笼统。你何必惹这样一个细节的麻烦呢?假如也有人去过,他说我记得就是八点一刻。

(生笑)

师:一篇好文章,一个小失误,就会影响评价。该精细要精细,该模糊要模糊。还有后面一句也有这个问题。“希望这种听不见的音乐来显示人们艺术修养之低”,我觉得这句话也是凭空而起。贝尔是不是要显示大家艺术素养低呢?

生:写这个大家都有兴趣——

师:叙述材料要为主观观点服务,但不能单纯从主观出发。下结论的时候要慎重。现在还要弄清楚叙述这个材料要说明什么道理。

生:我觉得这个人在玩弄人民。

(生笑)

师:你们政治老师太坏了。一开口你们就说政治概念,刚才是“群众”,现在又说“人民”。什么叫“人民”,你们知道吧?

生:那我换一个吧。是忽悠大众。

师:这个可以。(生笑)有没有哪位同学主动读读自己的叙述?

生:世界顶级小提琴家在地铁站演奏,几千万人从身边漠然走过。这件事流传后,他的专辑大卖,然而漠视的事件仍然每天都在上演。

师:好,请坐。你怎么肯定是几千万人?

生:成千上万。

师:成千上万和几千万一样。

(生笑)

师:这样的细节不要随便加。无数的人,许许多多的人都可以。嗯。大家听清楚了吗?

生:“然而”后面不清楚。

生:然而漠视的事件仍然每天都在上演。

师:我再读一下。“世界顶级小提琴家在地铁站演奏,几千万人从他身边漠然走过。这件事流传后,他的专辑大卖,然而漠视的事件仍然每天都在上演。”(指名)你觉得她用这个材料表达什么观点?

生:我觉得她想表达人们对于音乐的漠视。

师:是今天人们对艺术的漠视。好好,请坐。你是表达这个意思吗?

生:我要表达的是最后一句的意思。

师:你要表达的是什么?

生:就是这种调查实际上没有起到作用。

师:嗯。

生:没有表达这个意义。

师:她要表达的和这位同学理解的不一样。这是什么问题呢?是理解的问题呢,还是叙述的问题呢?我们再读一遍材料:“世界顶级小提琴在地铁站演奏,几千万人从他身边漠然走过,在这件事流传后,他的专辑大卖。”——现在大家看看,问题是在理解者身上,还是在叙述者身上?认为是前者的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认为是后者的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理解者说是人们对艺术的漠视,叙述者认为这种测试是无聊的。是不是?

(生议论)

师:应该说两者都有。

生:两个人其实都说了一层,但都没往下说。其实大家都掉进你的陷阱里了。

师:那应该怎么说?我有问题吗?

生:没问题。

师:没问题。你们很善良。你们应该两次都不举手,为什么不举手,因为两个人都有问题。首先我觉得叙述有些不清楚。你必须要交代一下,他这样一个行为和《华盛顿邮报》是什么关系,是想通过这个事件达到什么目的,可是后来却是怎样的结果。这样才能表达你的意思。而且我觉得你的叙述离原材料还是有点远,“漠视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原材料没有,这是你的议论。下面哪一位交流?

(有同学举手)

师:好的。请。

生:近日,《华盛顿邮报》披露贝尔在地铁口用350万美金的小提琴拉最难拉的提琴曲,却几乎无人欣赏一事,贝尔的专辑销量由此暴增,知名度大增。

生:这像一个新闻。

师:我再重读一次。“近日,《华盛顿邮报》披露贝尔在地铁口用350万美金的小提琴拉——‘最难拉的’改为‘难度非常大的’比较好,最好说一下是巴赫、舒伯特的小提琴曲——难度很大的小提琴曲,却几乎无人欣赏一事,贝尔的专辑销量由此暴增,知名度大增。”

倒都是叙述。你们说说他要表达什么观点。

生:我觉得他什么都没表达。

(生笑)

师:哦?什么都没表达?

(生笑,不说话)

生:黄老师,我觉得这是一条新闻。

师:一条新闻。新闻的背后也有要表达的观点。

生:就是一条完全客观叙述的新闻。

师:完全客观的叙述。

(叙述者反问:“你确定?”)

师:我觉得我们不需要纠结于是不是完全客观的叙述,因为完全客观的新闻背后也是有观点的。

生:再客观的也有。

师:对,你说说。

生:我觉得就是慕名之风。

师:嗯。叙述者自己说说表达什么观点。

生:其实我写这个就是骂,骂那个《华盛顿邮报》在利用贝尔。

师:炒作,恶劣的炒作。

生:对。

师:好,请坐。某省某市的考试中曾用这个材料作为作文题。命题组对材料是这样加工的。(PPT呈现文字材料,师读屏幕内容)

“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在当地的音乐厅举办了几次音乐会,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优雅的环境,精湛的技艺,使一首首世界名曲的内涵得到了成功的演绎和充分的呈现。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世界名曲和自己的演奏,小提琴家连续几天在上下班高峰来到地铁口演奏那些他擅长的世界名曲,可是脚步匆匆的行人却很少有人停下来欣赏。”

想一想,如果你根据这个材料去写一篇文章,你会从哪个角度立意?请你暂且忘记我们刚才叙述的那个长长的故事,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只有这一段短短的文字。

(生思考)

生:可以从音乐欣赏价值的角度。

师:你要表达什么观点?

生:艺术的欣赏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呈现。

师:反过来,环境是会对人们的艺术欣赏造成影响的。是这个意思吗?不仅仅是艺术要寻找到适当的环境才能有欣赏的价值,人生也是这样。是不是?好的,其他同学呢?

生:我们生活节奏太快了。

师:对,生活不要太匆匆,太匆匆。

现在再换一个角度,如果写生活的脚步不要太匆忙,(用手指屏幕相关处)哪些内容是可以去掉的?

(生议论纷纷,有人说最后一句)

师:写生活不要太匆忙,最后一句要去掉吗?

(生议论纷纷)

生:不能去掉。

师:第二句能去吗?

生:不能。前面的可以。

(生意见不一)

师:你们的意见说得我不明白了。我们现在是两个立意。(边说边板书)一是不要太匆匆。也可以说慢慢欣赏,慢悠悠地活,也可以说留心身边的风景。还有一个观点是,艺术呈现要找到适合的环境,环境对艺术价值的欣赏产生影响,如果从社会的角度讲,还可以引申一下,我们要寻找到自己适合的环境,或者适合的舞台。如果写第一个观点,应该删哪些内容?

(生小声说)

生:第二句。

师:大声说一下。

生:优雅的环境,精湛的技艺。

师:对,我非常认同。删掉“优雅的环境,精湛的技艺,使一首首世界名曲的内涵得到了成功的演绎和充分的呈现”这一句,(用手指屏幕相应位置)这与慢慢欣赏没关系。

师:那第一句还要不要?

(生小声说)

生:也不要。

师:对,也可以不要。那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要表达寻找适合的环境,寻找适合的舞台这个观点,要不要修改?

生:要。

师:怎么改?

生:可删掉“脚步匆匆”。

师:非常好。“脚步匆匆”可以删。大家要知道,删改,不仅仅是为了叙述简洁,更重要的是可以突出我们要表达的观点。

课后同学们自己根据选择的观点修改一下自己的材料叙述,再选择一个不同的观点,进行第二次叙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