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作文课:黄厚江特级教师教学智慧

作文课:黄厚江特级教师教学智慧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人生了病,如果缺脂肪、缺蛋白质、缺维生素C,当然可以吃点药补充一下。但小孩子生下来,我们绝不能就让他根据各种需要去直接补充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而只能是从正常的饮食中获得,我们只要让他吃五谷杂粮吃鸡鱼肉蛋,就能够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因此,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首先要强调自由作文和指令作文互补,坚持两条腿走路。

作文课:黄厚江特级教师教学智慧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策略,必须放在前面讲;否则我们前面的一些内容会引起误解。

说到作文教学的实际,我曾指出两种不好的情形:一是有些老师纯粹用文学创作的自由式写作的方法指导学生的指令性写作,一是有些老师就是用简单化的应试指令性的写作来进行写作指导。而事实上这两种做法效果都不好。

于是有些老师会问,你不是说中学生写作的性质就是指令性的写作吗?这有什么错呢?对,我告诉你这的确也是错的。中学生写作的基本性质是指令性写作,但并不等于说用指令性写作进行训练就能使学生写好作文,即培养指令性写作的能力也并不是完全依靠指令性写作。因为指令性写作只能使学生获得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而不能使学生获得写作的体验和写作的经验,更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人生了病,如果缺脂肪、缺蛋白质、缺维生素C,当然可以吃点药补充一下。但小孩子生下来,我们绝不能就让他根据各种需要去直接补充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而只能是从正常的饮食中获得,我们只要让他吃五谷杂粮吃鸡鱼肉蛋,就能够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有句话很朴素,但非常深刻,说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也说出了写作能力培养的规律:语文不是吃肉长肉的事情,作文更不是吃肉长肉的事情。这个道理一定要弄懂。用指令性写作反复训练,就像让学生喝各种营养液,吃各种补药,终究是不能调养出好身体的。在这种机械的训练中,培养的只是简单的应试技巧,只是熟悉考试作文的游戏规则。一个人靠学习游戏规则能成为游戏高手吗?肯定不能。一个人要学习开车专门就在家里学习交通规则行不行?肯定不行。可是我们不少老师却用这样的方法教作文。

因此,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首先要强调自由作文和指令作文互补,坚持两条腿走路。

什么叫自由作文呢?一是指学生自主进行的写作活动,写与不写,写什么内容,写什么文体,用什么方式写,在什么时候写,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二是在安排统一的作文训练时,不要僵化地“一刀切”,不要简单强调统一,也要留给学生自己选择的空间。我们有很多老师在这样的问题上总是想不通。他们觉得,只有统一的训练才有效果,他们宁可让学生不停地进行低水平的反复,也不愿意给学生一点空间,让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也有些老师顾虑,总是自由写作,到考场怎么办呢?其实,这是不用担心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完全拒绝指令性的写作训练和规定性的写作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基本写作能力才是根本,有了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没有写作的基本能力,即使熟悉考场作文的技巧,即使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写出来的很可能也是低劣的产品。根据我们了解,不少学生三年甚至六年,从来没有写过70分以上的作文。不能不让人感慨,也不能不让人深思。

事实早已证明,只有自由写作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我们在谈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时说过,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写作的过程,让学生丰富写作的积累,要让学生感悟写作的规律,要让学生形成直接的写作经验。可是在指令性的僵化的应试训练中是不可能实现这样的意图的,只有在自由写作中,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写作的情景,才能获得写作过程中的真切感受,才能形成写作所必需的种种丰富的积累,才能在一次次成功的或者失败的写作中对写作的规律有所体悟,才能形成自身直接的写作经验。再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写,他才喜欢写,才能够培养兴趣,才能够发现优势,才能够写得好,才能够写出好文章。作文教学,写得多不是目的,写得好才是目的。(www.daowen.com)

除此之外,自由写作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和作文半成品。有实际写作经验和对学生写作实际有深入了解的人都知道写作素材尤其是半成品作文对写作的意义。台湾有位研究作文教学的专家专门对半成品写作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我们所倡导的共生写作,有一个很重要的类型也是半成品写作。我们曾经访谈过数十位在高考中作文获得高分的同学,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半成品写作,而看到题目凭空写起获得高分的几乎没有。他们有的说:老师,看到题目,我就想到我以前写过的一个素材,然后稍作加工,就写出来了。他们有的说:老师,拿到题目,我就想到我以前写过的一篇随笔,然后稍作加工,就写出来了。他们有的说:老师,看到题目,我就想到我以前写过的一篇作文,稍作修改,就写出来交了,感觉很爽。他们有的说:老师,你说过的一个材料帮了我的忙,我就是写的你说过的一个故事。他们有的说:我这次要感谢某某同学,因为我写的是他有一次在作文中写的材料。这些同学的经验,尽管有的用的是自己的半成品,有的用的是别人的半成品,但都是对半成品的加工。而半成品,尽管可以从书本中来,可以从别人的写作中来,但最主要的还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来。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有很多收获,有很多感触,也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材料。但如果只是稍加注意,并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素材积累;只有经过写的过程,哪怕没有写成一篇成熟的作文,它才会成为我们比较深刻的记忆,而那些并不成熟的作文就是所谓的半成品。

在强调自由作文对于培养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认为对指令性写作对考场作文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特点和规律,并让学生在一定的训练中获得应对考场写作的必要能力和技巧也是必需的。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从复习的策略角度看,有的老师不知道初中生高中生三年的语文学习应该怎么做才能写好文章,不知道到了初三高三这一年又应该怎么安排自己的语文学习,怎么进行应考作文的准备,也不知道还有三个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的作文。我经常举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到了高三还有三个月的时候,作文课上还要和学生训练如何让语言有文采,举了一大串例子,教了一大串招数。有用吗?我说基本没有用。大家想一想:语言有文采可以教吗?即使可以教,还有三个月可以教吗?你教的那些招数,什么多用拟人多用排比多用比喻,什么多用古诗和古文,就是文采吗?肚子里没有古诗和古文怎么办?拟人排比和比喻不当怎么办?三个月让人有文采,神仙也做不到。再说,你班级同学作文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文采吗?这样的老师,就是缺少对考试作文的研究,当然也缺少对写作规律的研究。

从考场写作规律的角度看,很多老师的教学完全脱离学生的实际和考场的实际。我们在前面说到的,有些老师大讲审题类型和审题步骤,也是属于这类问题。一个考生在考场上能这样去想审题的几个大类,每个类型审题的几大步骤吗?这是绝对不能的。还有的老师说:作文选材,一定要写别人之未写,更不能写以前写过的材料。以前写过的材料都不写,那么写什么材料呢?在考场上,我们怎么知道别人写什么材料呢?这不是把学生逼上绝路吗?还有老师要求学生高考考场作文要写记叙文(初中中考当然如此),因为记叙文容易得高分。不错,似乎高考的高分作文记叙文占的比例比较大,但能不能说所有人写记叙文都可能得高分呢?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事实上,从写记叙文的总数看,得高分的比例还是非常非常小的。更重要的是,在考场上的文体选择,它是有自身规律的,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文章的立意也是如此,有些老师过分强调立意要新奇,要不同寻常,要不同常人,事实上风险也因此大增。所以,我们对指令性写作和应试写作,也要了解它的特点,掌握它的规律。

很显然,负责的作文教学,科学的作文教学,应该坚持自由作文和指令作文互补,坚持两条腿走路。那么怎么坚持呢?简单说,由初一到初三,由高一到高三,先放后收,即初一、高一自由写作为主,兼顾指令性写作;初三、高三指令性写作为主,兼顾自由写作。我们相信两者的结合,会相得益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