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丰富学生写作积累,作文教学智慧

丰富学生写作积累,作文教学智慧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要不是外行,都知道语文学习必须强调积累。而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来说,积累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人们常常注意的是写作素材的积累。首先是生活的积累。所以,再鲜活再丰富的生活对他们来说也是无意义的,因为并没有为他们所“积累”。对于写作来说,感情和思想的积累更为重要。除了先天的因素,就是依靠积累。我认为,在学生写作之前,展示名家名篇,并不适宜,这对学生的写作心理更多的是消极影响,而不是积极的示范。

丰富学生写作积累,作文教学智慧

只要不是外行,都知道语文学习必须强调积累。而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来说,积累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人们常常注意的是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固然很重要,文章是高楼,素材是砖瓦和泥沙。但一幢大楼,仅仅有砖瓦泥沙,是不行的。不要说造大楼,造一间小房子都不行。还有许多更为重要的东西。

首先是生活的积累。什么是生活呢?并不好说。有老师说,现在学生的生活太苍白了,所以写不出好文章。他们认为,只有投身“鲜活”的社会生活才能写出好文章。对此,我并不完全赞同。一方面,我也认为,现在学生的非正常状态的学习生活和远离社会生活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有影响的,但我同时认为,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或者说不是根本的原因。因为让我们的学生写他们所深恶痛绝的单调的学习生活,他也写不好啊。问题的症结在于他们缺少生活意识,对生活抱一种无关痛痒的态度。所以,再鲜活再丰富的生活对他们来说也是无意义的,因为并没有为他们所“积累”。

近几年,有人热衷于活动式作文,即先活动后作文。这样的做法,应该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我并不完全赞同。如果写作文之前总要先来一次远足,总要先参观一下“世博”,甚至先搞一次班会,做一次游戏,那么对作文的理解就失之于简单化。我认为,对于写作来说,生活应该是一种原味的自然的生活,活动也应该是一种原味的活动,甚至没有活动的生活也是“有文章可做”的。

我所强调的生活积累,就是善于把普通平常的生活“据为己有”,使之成为写作的材料,写作的源头,写作的动力,写作的灵感。

对于写作来说,感情和思想的积累更为重要。

记叙文的写作,在具备基本能力的前提下,区分文章高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有没有细腻的描写(而现在学生的通病就是泛泛的叙述),而有没有细腻的描写,其关键又在于有没有细腻的情感。细腻的情感哪里来?除了先天的因素,就是依靠积累。写议论文,在具备基本能力的前提下,区分文章高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有没有思想的深度。认识有深度,是因为自己心中有一个“深刻的东西”。自己心中有一个“深刻的东西”,才能发现题目和材料中“深刻的东西”。自己心中这个“深刻的东西”从哪里来呢?当然只能从生活中来,只能从阅读中来。但归根结底又是从思考中来。思考,才能有思想。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有了思考过程的积累,才会有思想的积累。对于写作来说,这恐怕是最重要的。

可是,不少老师把展示式佳作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www.daowen.com)

有些老师的作文课,没有把时间和注意力集中在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上,也没有在阅读上花很多时间,而是把大量时间花在优秀作文的展示和交流上。听过一节作文课,先是名家名篇的展示,再是高考优秀作文展示,接着布置写作,然后小组交流,接着就是各组优秀作文的展示,最后是老师自己作品的展示。

作文课上,展示一些优秀的习作,是一种示范,也是一种交流,能够激发写作兴趣,激发写作动力。但类似这节课的做法,就很值得推敲。我认为,在学生写作之前,展示名家名篇,并不适宜,这对学生的写作心理更多的是消极影响,而不是积极的示范。因为,一般的中学生要能够有效模仿名家名篇,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生硬的模仿意义也不是很大。而学生习作的交流,仅仅是展示优秀的习作,我以为也没有道理。写得比较成功的习作,一个班级总会有的,但更多的可能是写得一般的甚至是写得不太好的。教学的目光应该关注那些写得一般的、写得不够好的,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提高。这才是真正的“教学”。至于,最后展示教师自己的成功习作,则更不应该。从课堂教学活动的角度看,教学活动的意图是不明确的,甚至动机是不良的。如果缺少和学生写作过程的有效整合,展示自己的习作,能对学生的写作起什么作用呢?

与此相似的是,有些老师的写作课也是把阅读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但又有各自的课程定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也是各有其责。把阅读课上成写作课,不可取;把写作课上成阅读课,也不可取。

一位老师的作文教学内容是“细节描写,让记叙文亮起来”,其教学环节有:1. 感受细节。去掉鲁迅小说《祝福》中“五年前花白的头发……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个片段中的细节描写,然后要求学生和原文比较,说说哪一段更好,为什么。2. 品味细节。要求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药》《孔乙己》《项脊轩志》中的五个片段,指出描写的类别并分析其作用。先讨论归纳出“动作细节、神态细节、语言细节、衣着细节”等细节描写的类型,分析其不同的作用,然后“提炼”出“观察生活,锤炼词语,典型化”等细节描写的方法。3. 添加细节。给一篇习作添加几处细节。不难看出,这节作文课,无论是教学时间还是教学活动,都把重心放在了阅读上。

对这样的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有人也许会认为,我们传统的母语教学,就没有分什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阅读和写作始终是一体的。这的确是事实,但当时的教育环境教育体制,还是一种不分科的综合型教育。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语文教学,并不是我们今天的语文课程。而且,即使从课程的角度看,它既然把阅读和写作不加以区分,那么教学中“不分家”则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课程发展到今天,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课程的两个基本领域已经定型,也比较成熟,有着各自明确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仍把写作课上成阅读课,只能说明对课程缺乏应有的基本理解,对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会带来得不到落实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