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与培养对策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与培养对策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标中缺少对物理建模能力培养明确的要求,导致教师教学中对学生建模能力培养的忽视。目前,我国教育界缺乏对建模能力发展规律的认知研究,导致学校教育缺少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有效支架。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与培养对策

1.课程标准对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要求存在缺失

要提高教师对建模能力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掣肘是顶层设计—课程标准的要求与规定。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都是围绕课程标准展开的,课程标准是教师重视和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依据。

课标中缺少对物理建模能力培养明确的要求,导致教师教学中对学生建模能力培养的忽视。我国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维度进行设计和制定,看似结构完整,面面俱到,但实质上没有突出学科的特色,例如,物理课标没有充分体现物理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物理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独特价值。物理建模是物理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物理的本质就是建模,物理建模能力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然而,小学科学、初中科学、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四份课标中对模型和建模的规定与要求,几乎都是以内隐的方式出现在“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部分。只有高中物理课标的“课程目标”中出现了模型一词,但其表述抽象而空泛,无法回答“模型理解力和建模能力应达到什么目标”“要发展到何种程度”的问题。可以说,在我国现行课标中没有明确对建模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指导依据,如果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而具体的模型理解力和建模能力的目标要求,教师就无法“照章办事”,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自觉地在此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必将影响学生模型理解力和建模能力的生成与发展,最终阻碍学生物理学科核心能力的发展。

此外,课标对模型和建模的表述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小学科学课标重在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要求其对模型本质的认识达到“原型在尺度上缩放的复制品”的水平,了解并借助实物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初中物理课标对模型的要求出现了断层,它本该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模型和建模的意识,并深化学生对模型本质、角色、功能等的认知,然而初中物理课标对此聚焦较少。缺少了初中过渡的高中物理课标,对模型提出的目标要求跨度太大,从小学初步树立模型意识一步跨到高中建立模型解决问题,从小学了解实物模型一举跃到应用概念模型解决问题,学生对模型本质理解上的断层将成为学生建模过程中难以逾越的“势垒”。(www.daowen.com)

课标很少提出对元建模知识的认知要求。现行的科学和物理课标关注模型对学科知识的承载功能和工具价值,而较少从本体论层面对学生提出模型认知的要求,缺乏对科学本质维度的相关要求。总结起来,我国课程标准没有从跨学科概念、科学实践视角提出针对学生模型意识、建模本质和建模实践过程等的要求,而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抽象的科学思维。然而,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科学思维都是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和发展比较模糊,不易于在教学和评价中进行操作。

2.教师缺少有效的教学支持

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时,缺少有效的实践支持,导致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发展受阻。导致学校对学生建模能力培养不力的因素很多,究其根本在于建模能力相对知识的掌握来说,处于“软”状态,建模能力难以特征化,从而导致其观察和培养都不能像具体知识那样可以直观定量,所以对它的培养效率低下。为了突破这个建模能力培养上的瓶颈,就必须加强对建模能力发展规律的研究。不了解建模能力发展规律,就无法向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缺少这样的认知研究结果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师就无法更好地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建模,以及对学生的建模能力做出准确的定位和评价。掌握学生建模能力的认知发展规律并将其特征外显化是教学和评价的共同前提。目前,我国教育界缺乏对建模能力发展规律的认知研究,导致学校教育缺少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有效支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