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产出比(K/GDP)是从存量角度分析投资效率,增加资本产出比(ICOR)是从增量角度分析投资效率。一般情况下,二者的衡量结果是一样的,即通常K/GDP与ICOR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ICOR和K/GDP提高时,单位资本的产出是下降的,可能出现了过度的资本积累。
虽然现有许多研究都使用资本产出比和增量资本产出比来衡量投资效率的高低,资本产出比也曾被经济学家看作是经济系统的稳定器,以缓解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性,但也有学者指出,资本产出比和增量资本产出比指标并不能简单的衡量投资效率,其高低与一个国家的投资储蓄习惯、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相关。Cianaris(1970)的研究表明,增量资本产出比与一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交通、电力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增量资本产出比普遍高于其他产业,而发达国家的增量资本产出比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47]。Radelet和Sachs(1998)在研究东南亚国家的投资效率时指出,如果一个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资本深化时期,或者处于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大量投入的时期,就很容易出现增量资本产出比快速提高的情况[48]。樊潇彦和袁志刚(2006)的研究表明,资本产出比的大小及变化趋势与资本产出效率之间并没有准确的、必然的对应关系,不能用来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存在“过度投资”或投资效率出现恶化[49]。
由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资本产出比或增量资本产出比不能作为衡量宏观投资效率的核心思路是,资本产出比值的变化也会受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即经济分析中的多因一果问题。由于不同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一般而言,高级产业相对于低级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资本占用量大,高级产业相对于低级产业而言具有更高的资本产出比值,因此,当一国在产业结构升级明显,高级产业占比增加时,会出现资本产出比的上升,这显然不意味着宏观投资效率的下降,而是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www.daowen.com)
本书认为,可以通过将资本产出比的变动分解为“产业间效应”与“产业内效应”以剔除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本产出比变动的影响[50],进而资本产出比相对来说是一个判断宏观投资效率的合适指标。具体原理及分析过程见本章第二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