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否定了古典学派与新古典学派关于经济能够自行调整的观点。1936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John M Keynes,1883—1946)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对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及救治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
事实上,凯恩斯在《货币论》中就已经认为储蓄与投资是不相等的。关于储蓄和投资,他指出:“储蓄是各个消费者的活动,其内容是消费者不把全部本期收入用于消费的消极行为。从另一方面来说,投资则是企业家的活动,其内容是发起或维持某种生产过程,或是保持流动资本等积极行为。”[16]也就是说,储蓄和投资分别由消费者和企业家两种不同的主体独立做出的决策,因而两种决策一般来说是不相等的。凯恩斯指出,储蓄是人们的货币收入与其本期消费支出两者的差额;利润不是收入的组成部分,它不用于本期消费,也不组成储蓄的一部分。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新增价值。由于凯恩斯将收入限于工资、企业家的正常报酬、利息和地租,而不包括“资本利得”,因而储蓄与投资不相等。
而在《通论》中,凯恩斯将“利润”包括在收入中,认为储蓄与投资始终是相等的。凯恩斯认为,物物交换时代供给可创造需求,但当纸币出现后,供求便不可能自动平衡了。凯恩斯根据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指出随着人们收入增长,消费也会增长,但消费增长跟不上收入增长,造成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储蓄相对增加。一旦储蓄不能转化为投资,总供给与总需求就会失衡。
在凯恩斯看来,国民收入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考察。从总供给角度看,一国的国民收入(Y)是消费(C)与储蓄(S)之和,即:
从总需求的角度看,国民收入是消费(C)与投资需求(I)之和,即:
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为:(www.daowen.com)
凯恩斯虽然做了上述简单的数学推算,但必须考察他关于储蓄与投资的定义:“所谓本期投资,一定等于资本设备(由于本期生产活动)在本期中之价值增益,这显然等于我之所谓储蓄,因为储蓄是一期之所得之并未作消费之用者。”[17]也就是说,从事后看,储蓄一定等于投资,但事后的相等并不等于事前相等,即意愿投资与意愿储蓄并一定相等,两者的不一致会导致经济的扩张与收缩。
基于此,在《通论》中,凯恩斯批评了古典学派关于储蓄与投资一致性的理论,并认为投资决定储蓄。他指出,在古典学派看来,个人的全部收入,都要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或用之于现在享受;或用之于生产财富,以便供未来享受。前者古典学派称为消费,后者称为储蓄。因此,古典学派推出了两个错误结论:(1)个人之储蓄行为,必然引起平行的投资行为[18]。(2)个人储蓄可以增加个人财富,也可以增加全社会的财富[19]。从行为来看,储蓄者与投资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储蓄行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投资行为。要使不同人之间所进行的储蓄与投资在最后所达到的总额相一致是不可能的。从动机来看,储蓄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财富价值以便未来享受,其决定因素是收入水平,投资的目的是为了使资产增值,其决定因素是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息率。两者虽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决定因素并不相同,所以储蓄与投资没有一致性。另外,凯恩斯认为,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赤字来扩大投资,增加就业,进而增加收入,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储蓄,因而是投资决定储蓄而不是储蓄决定投资。
凯恩斯基于刺激需求、增加收入、扩大就业的动机提出是投资决定储蓄的。而凯恩斯提出该论点,主要依据两个原理。一是个人消费储蓄的心理法则。在凯恩斯看来,储蓄倾向随收入的不断提高而提高,从而形成一方面是社会产品随收入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却是被用于消费的产品随社会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占比减少,这两者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若不用投资来弥补这个缺口,则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二是投资乘数原理。凯恩斯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从投资需求的效应方面看,产出的增长与投资变动之间存在乘数效应,即国民收入的增长是一定时期投资增加额的数倍。如以c来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1-c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k表示乘数,那么投资乘数原理可用数学式表示为:
关于投资乘数,可以从凯恩斯的AE-AI模型推导得出。如图2-1所示,利用几何法,tana=,tana为边际消费倾向c,即则是投资乘数。
以上是凯恩斯的储蓄投资理论,但是凯恩斯只给出了边际消费倾向、投资和现期收入之间的关系,对于其他因素对消费、投资以及总收入的影响,并未给予说明。其次,凯恩斯出发点主要以心理分析为基础,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推测,缺乏坚实严谨的理论基础。最后,凯恩斯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偏重于宏观经济调节,忽视了微观基础。在特定情形下,仅仅从需求层面进行了分析,而没有考察供给对经济的影响。
图2-1 AE-AI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