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歇尔的均衡理论:储蓄与投资的动态决定

马歇尔的均衡理论:储蓄与投资的动态决定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被西方经济学界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马歇尔与斯密一样,认为节约和储蓄是资本的来源,均是为了将来而牺牲现在的愉快。总之,在马歇尔看来,储蓄、投资和利率动态变化且双向决定。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是英国剑桥学派(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被西方经济学界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

马歇尔与斯密一样,认为节约和储蓄是资本的来源,均是为了将来而牺牲现在的愉快。马歇尔认为,储蓄是一种等待或延期消费,“等待是成本的一种要素,如同劳作是成本的要素一样真实,当累积起来以后,它就被列为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就是为了引出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劳作和牺牲的适当供给而必须付出的价格。换言之,生产费用就是商品的供给价格”[11]。既然等待是构成资本商品供给的价格因素之一,利率又为资本的价格,那么,“利率提高就有增加储蓄量的倾向,利率降低有减少储蓄量的倾向”[12]

马歇尔认为,资本的需求取决于投资机会和投资收益,而不取决于“等待”或“节欲”。资本边际生产力越高,投资吸引力就越强,对资本的需求就越大。利率的高低与投资需求的大小成反比,即利率高投资需求小,利率低投资需求大。(www.daowen.com)

因此,将利率、储蓄、投资三者综合起来,便可得到均衡利率。马歇尔总结道:“利息既为市场上使用资本之代价,故利息常趋于一均衡点,使得该市场在该利率下对资本之总需求量,恰等于在该利率下资本之总供给量。”[13]在马歇尔看来,储蓄与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储蓄与利率是正函数关系,投资与利率是反函数关系。利率高时,储蓄增加,投资减少;反之,则储蓄下降,投资上升。因此变动利率又能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平衡。

总之,在马歇尔看来,储蓄、投资和利率动态变化且双向决定。如果没有储蓄与投资的平衡,利率就无法确定。而利率的变动又影响着储蓄与投资,储蓄与投资出现新的平衡,反过来决定新的均衡利率。储蓄、投资和利率在这种动态变化中自发地相互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