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以往的相关研究由于采用的变量、对变量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所使用数据的时间窗口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研究结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另外,总体看来,现有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储蓄投资转化问题缺乏整体分析,许多研究只是揭示了特定时空中储蓄投资转化的“某个场景”,相对缺乏系统性与动态性。事实上,作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变量,储蓄与投资既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原因,也是一国经济运行的结果,因而储蓄投资转化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对各变量全面系统考察非常必要。
第二,虽然许多研究得出了储蓄投资转化与某些变量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但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储蓄投资转化与其他经济结构是相互影响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因果关系的方向、强度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特定的融资结构下,是货币供给影响储蓄投资转化规模,还是储蓄投资转化规模影响货币供给,显然不能依据现有理论简单地做出回答,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的经济运行环境下,货币供给与储蓄投资转化之间因果关系的强弱甚至方向往往是不同的。(www.daowen.com)
第三,现有研究对结构与效率之间关系的分析并不充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规模与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效率都是经济主体行为的结果,而经济主体的行为则受特定约束条件或制度的影响。因而,对储蓄投资转化规模、结构及效率的研究离不开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讨,政府与市场功能的清晰界定会对经济主体产生有效的激励,进而可以实现经济结构合理、总量平稳持续增长的目标。
基于以上原因,本书试图立足于中国经济运行的客观现实,运用主体、行为、结构的分析范式,从储蓄投资转化的规模、方式与效率出发,探讨储蓄投资转化与总需求结构、货币供给结构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试图寻求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改变经济主体的约束条件,进而有效激励经济主体的行为,达到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