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所述,价格型的金融约束政策主要是指政府人为压低利率的管制政策。政府为什么要人为压低利率?低利率好吗(1)?
考察20世纪中后期美日韩以及拉美地区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我们就会发现多数国家的基准利率在管制利率市场化之后均出现了明显上扬,由此也说明利率管制经济体的金融力量并非如其低利率水平所展示般强大。
中国社会的低利率到了什么程度?在1997—2003年,中国平均实际利率达到3%以上,但从2003年11月开始到2012年1月,中间有99个月,负利率(2)时间就有58个月,负利率占近5年时间,占这段时间比例为60%。2008年2月最高负利率达到4.56%。还有,从2010年2月开始到2012年1月,负利率整整两年,月均负利率达1.6%以上(见图5-1)。如果以当前居民存款35万亿元计算,居民年均减少收入5600亿元。而在2007—2008年的负利率情况比这两年更为严重。如此之高的负利率已经给中国经济生活带来一系列的严重负面影响。中国的广大公众存款人在缺乏多元化投资选择的环境下,只能被动接受通货膨胀带来的负利率,承担相关经济部门过度投资带来的经济成本。除了对居民财富进行再分配,负利率的另一重大危害在于混淆市场资金价格信号,导致经济系统资源配置的无效率。(www.daowen.com)
图5-1 2000—2012年中国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走势
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一般地,厂商正常的投资决策往往是在资本边际效益与市场利率的比较中形成的。如果资本边际效益大于市场利率,厂商增加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决定资本边际收益的往往是企业项目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在负利率环境下,由于资金价格过于低廉,使投资的相对边际效益大幅提高,因此多数企业都会表现出明显的资金饥渴。在资源有限和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只有两类企业比较容易获得稀缺的信贷资源:一是具备国有背景的与金融机构维护着良好关系的大型企业;另一类就是通过高利率报价争夺信贷资源的民营企业,但这些企业的投资项目往往存在较高的失败风险。这种信贷配给的逆向选择的结果是:那些技术水平高、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基于自身强烈的风控和财务意识,一般会选择退出信贷市场竞争。由此可见,“负利率”往往在无形中扼杀了那些未来可能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潮流的创造性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