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园长领导力与优质幼儿园建设研究:引领保教工作回归儿童生活

园长领导力与优质幼儿园建设研究:引领保教工作回归儿童生活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园长应积极引领幼儿园保教工作回归儿童生活世界,重视儿童生活世界的作用,园长发挥教育领导力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践行对儿童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教育中,我们要充分理解儿童生活世界的内涵及特征,让教育更大程度上促进儿童的发展。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工具和手段,应整合学前儿童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为培养儿童具有完整的人格起到奠基作用。

园长领导力与优质幼儿园建设研究:引领保教工作回归儿童生活

生活世界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园长应积极引领幼儿园保教工作回归儿童生活世界,重视儿童生活世界的作用,园长发挥教育领导力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践行对儿童生活世界的回归。

(一)儿童生活世界的内涵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发生着密切的联系,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教育来源于生活。在教育中,我们要充分理解儿童生活世界的内涵及特征,让教育更大程度上促进儿童的发展。

1.儿童生活世界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儿童的生活世界其实就是儿童意义的完整展开:既包括儿童当下状况及体验,又包括儿童当下状况及体验的发生境域。[1]还有学者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通过自主活动生成的,这是一个对儿童来说有意义、感兴趣的世界,乐在其中的儿童会主动去探索、发现,并体验自己的生命活动。总的来说,“儿童生活世界”其实就是充满童趣的世界,它的解读为我们深度理解儿童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认识路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那么,学前儿童的生活世界有哪些独特的含义呢?有学者提到,学前儿童的生活世界是指学前儿童自我、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儿童以自己经历和体验感知到的、具体而自然存在的世界。强调以学前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为基础,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2]还有学者认为学前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创造的世界,可以让学前儿童在具体的、可操作的环境中亲自感受。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学前儿童的教育基础,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学前儿童。

2.儿童生活世界的特征

学前儿童的生活世界包括以下几个特征:整体性、游戏性以及情感性,这是由他们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特点决定的。

(1)整体性

如今成人的生活是碎片化的,生活的整体性很难维持,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下就要遵守不同的逻辑,生活是断裂的。[3]与成人的这种“碎片化”不同,学前儿童的生活世界却是整体的。在他们的世界中,会无场域、整体地解读事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去感受这个世界,会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工具和手段,应整合学前儿童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为培养儿童具有完整的人格起到奠基作用。

儿童在工作着、也在生活着,他们的世界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围墙,体会自我存在。他们在其生活世界中尽情游戏、充分体验、自由创造,利用学前儿童的内在活力,感受生活的充实与美好,最终可以促进学前儿童在生活世界中健康和谐地发展。

(2)游戏性

学前教育具有的直接经验性和整体性特点,使得游戏成为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前儿童的生活世界就是游戏的世界,他们尽情地参加各种游戏中,并在游戏中观察、模仿,通过游戏获得自己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在游戏中建立与周围环境、人与世界的联系,丰盈生命的趣味。通过游戏,使得学前儿童的体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都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沉浸在游戏中的那种酣畅淋漓、纯真快乐,是无比动人的。“学前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学前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和同情……”[4]对于儿童来说,游戏使他们能够得到自己的栖息地——儿童的生活世界,使他们充分获得了作为“人”的自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3)情感性

学前儿童不按所谓科学客观的标准看待事物,也不按惯例或“理论框架”分析事物,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表达对事物的偏好。这是学期儿童生活世界独特的情感性。杜威指出:“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与规律的世界。”[5]也就是说儿童的生活世界不止包含客观规则,更重要的是儿童的情感与体验。

在学前儿童的眼中,生活里充满了无数的奇思妙想和天马行空,当这种主观意识附着于现实世界,这种逻辑就被赋予了充足的情感色彩。因此,儿童往往比成人更具“人”的特性。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鲜活而富有灵性的,他们会和小花说话,会一本正经地邀请小动物跳舞,把洋娃娃当成和自己一样具有生命的人。学前儿童的这种拟人化的心理,是天生的同情与关怀的起点,体现了人性美好的一面。

(二)儿童生活世界对于学前教育的意义

让学前教育与生活世界互相融通是学前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议题。教育者要正视儿童生活世界对于学前教育的意义,引导学前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www.daowen.com)

1.儿童生活世界是学前教育的基础

儿童生活世界是学前教育的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儿童生活世界所提供的一般知识和经验为儿童的教育奠定了基础。第二,在儿童生活的世界中,儿童丰富情感的产生有助于人的基本素质的形成,为学前教育奠定基础。

项贤明在《泛教育论》中说道,教育的意义基础在于生活世界,但人们对科学理性的盲目崇拜,使得人们把科学世界的教育当作了教育的全部,忽视了更为根本的生活世界的教育,放弃了对人自身生活根本的关注,这样便发生了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之间的断裂。[6]教育与儿童生活之间的割裂,是导致教育危机的深层原因,也是导致儿童与教师之间产生代沟的外部因素。因此,教育要关注学前儿童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真实需要,使学前儿童的生活世界成为教育的基础。

2.儿童生活世界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来源

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7]从儿童出生开始,就一直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这些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教育内容多取材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世界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来源。

学前儿童拥有自己的世界,想要把这个世界交给儿童,我们的课程和教学首先要从学前儿童的生活出发。针对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以幼儿现实的日常生活为本源,对其进行可感可观的形象教育。首先,我们应该从幼儿的兴趣爱好中选择课程内容,让课程更加直观生动,便于他们理解。其次,要让课程回归生活,使其内化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形成对世界的新认识,从而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后,课程和教学要注重儿童生活世界的多个维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情感、技能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三)园长以教育领导力引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园长要以教育领导力践行对儿童生活世界的回归,充分关注儿童生活世界的价值,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式上贴近幼儿的生活,帮助幼儿更好地组织生活经验,最终实现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整合。

1.在教育理念上,立足“以幼儿为本”

幼儿园办园理念是幼儿园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对幼儿园的发展方向起着引领和规范作用。每个幼儿园都应根据自己的办园实际和发展历程制定属于科学而独特的办园理念。“以幼儿为本”是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指教师与幼儿积极互动,顺应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轻松的情境中快乐地成长,从而促进每个孩子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园长要明确幼儿园的价值取向,立足“以幼儿为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尊重幼儿的天性,拒绝标准化和一体化。同时,在园所发展中,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引导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在根本上转变教师的观念,提升教师的变革意识和能力。其次,园长要熟悉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清晰准确地树立办园理念和发展目标,也要结合幼儿园发展规划和政策要求,对办园理念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创新,从而更好地掌控和组织幼儿园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园快速发展。园长在推广和落实办园理念时,要注重让教育工作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2.在教育内容上,践行“一日生活皆课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孩子与生活密不可分,在幼儿园的每个活动都赋有教育意义,生活就是教育,其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可以说,孩子的学习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所以在幼儿园应倡导一日活动皆是课程的教育理念。

在实际工作中,园长应引导教师充分挖掘和发挥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园长要引导教师重视生活教育的独特价值并进行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禁止“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其次规范教学的基本环节,帮助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有序开展教学活动。从制度上规范教育工作流程,可以帮助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有序开展教学工作,也更方便教师进行评价与反思,提高教学能力。园长及教学主任要按时对教师上交的教学计划进行审查,以保证教师的教学计划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证执行质量。最后建立规范的保教工作评估体系,监控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够进一步考核教师的业务能力。有效的评价可以反馈各部门的意见,规范教育发展方向,检验教学效果。将分数评价、等级评价、语言评价等方式有机结合,充分参考行政评价、儿童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评价来源,能够作为幼儿园诊断教学问题、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改革的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3.在教育方式上,坚持“保教结合”原则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到幼儿园教育要“保教并重”“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围绕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在幼儿保育工作中牢牢抓住教育契机,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充分重视游戏的价值,实行“保教结合”,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幼儿身体、心理及社会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园长作为幼儿园的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其观念和行为直接决定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园长要不断更新自身教育观念,主动学习保教结合的相关知识,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够针对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知识来做出合理判断,从而对幼儿园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为教师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其次,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幼儿园保教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的重点从传授保育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转向培养教师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了解教育研究的方法,尝试利用教育研究的资源和手段,从学习和探究中形成科学的保教观。同时,培训应帮助教师进行实际应用,保证实施培训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升保教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后,以儿童为中心,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儿童在环境中成长和发展,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我们应该以幼儿喜爱、能理解的方式对园所环境进行创设,努力使物质环境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同时创造和谐、健康的精神环境,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