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编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指导

新编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指导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幼儿喜欢的或能够调动起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的主题,应该是幼儿当前关心的、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问题或事物。因此,这一主题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另外,制定主题活动总目标时还要考虑幼儿园总目标、幼儿身心发展状况、主题的内容等。

新编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指导

一般来说,主题活动的设计,包括选择与确立主题(主题的来源)、制定主题目标、构建主题网络、设计主题系列活动、设计主题环境及家长工作等方面的内容。

(一)选择与确定主题

1.主题的来源

主题活动需要从一个适宜的主题开始。下面阐述主题来源的几个思路。

(1)来源于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教育活动加以支持,因此,可从确定的课程目标出发,寻找相应的活动主题。如根据《纲要科学领域提出的“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一目标,可以设计“我发现”“奇妙的水世界”等主题。

(2)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可能包含丰富的教育价值。例如,在一次玩具分享日中,有几个大班幼儿带来恐龙玩具,接连几天,幼儿一直在谈论恐龙的话题。有的幼儿又从家里带来关于恐龙的画册。区角活动时,幼儿在建构区给恐龙搭居住的地方。教师发现了幼儿的兴趣点,就设计了“恐龙”为主题的活动。

(3)来源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

当教师视角从书本教材转向生活时,就会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性。许多在成人看来很平常的事物,但对幼儿来说,都可以成为有价值的主题。如“车”“城市立交桥”等主题。自然环境中可探讨的主题也十分丰富,如“水世界”“神奇的风”“春天”等主题。

(4)来源于社会生活

幼儿的社会生活中可探讨的主要是各种人际关系。随着其生活圈的逐渐扩大,这种关系越来越扩展为对社会机构、社会角色、不同地域的人、不同文化等更大范围的社会环境的关注。如“我和我的朋友”“超市”等主题。社会生活中的节日、纪念日也是主题的来源之一。如植树节、端午节父亲节等,都具有教育价值。另外,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也可成为探究的主题。如2008 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像“为奥运加油”之类的主题会吸引幼儿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

(5)来源于偶发事件

一些偶发事件,如蝴蝶飞进教室了、洗手时水停了、散步时发现了毛毛虫,都有可能成为幼儿活动的主题。

2.确定主题的依据

了解了主题的来源,教师在确定某个“主题”时,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对主题进行审视。

(1)主题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

这个主题幼儿喜欢吗?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吗?一个幼儿喜欢的或能够调动起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的主题,应该是幼儿当前关心的、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问题或事物。或者尽管目前幼儿没有直接表现出对该主题的关注,但由于它与幼儿的发展关系密切,符合幼儿的基本需要和心理特点,因而也会比较容易地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2)主题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及可能达成的教育目标

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应该蕴含着多种教育价值,有助于促进幼儿身体、心理、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如“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涉及民族情感问题,幼儿在活动中了解国家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习俗风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因此,这一主题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

(3)主题所能涵盖的教育内容是否广泛

主题能够涵盖哪些教育内容?可以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学习经验?涵盖课程领域较广的主题,有利于幼儿获得均衡的学习经验,也有利于安排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例如,主题活动“纸”,涵盖的教育内容比较广泛,涉及科学、社会、艺术健康等领域内容。

(4)主题的可行性

主题是否有可利用的丰富的资源,所需要的材料是否容易获得,是否有利于转化为幼儿的具体活动,这些都需要考虑。例如,某大班幼儿在本市少儿戏剧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成为班上的一个热门话题。该园是一个以艺术课程为特色的幼儿园,本地的一个剧团就在这个幼儿园附近,园内很多孩子的家长是戏剧演员,而这个大班的班主任很喜欢戏剧。在分析了这些可利用的资源后,该班教师决定开展以“戏剧”为主题的活动。

(5)主题与其他主题之间有无相关经验的衔接与连贯

选择主题时,还应尽量考虑主题之间的连续性。主题与主题之间的联系不在于主题内容本身,而体现在幼儿前后学习经验和能力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上,即后面的主题活动应考虑幼儿在前一个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和能力,后面的活动是前面经验的延续和提高。

3.主题的命名

适宜的主题产生后,主题名称的确定也非常重要,要起一个能够突出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与中心的名字。名称应是幼儿喜欢、熟悉、易记的,而且容易引发幼儿探索与体验。

(二)制定主题活动目标(www.daowen.com)

主题活动的目标按主题活动的进程,有三个层次构成:主题活动总目标、主题活动各阶段目标(大的主题下的小主题目标)、具体活动的目标。

1.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总目标统领主题活动探索的方向,有助于教师清晰地选择、合理地设计有助于达成目标的各种活动,形成基本的活动框架

制定总目标时,首先,需要分析主题潜在的多种价值,包括教育价值和发展价值。如“美丽的春天”这个主题,至少包含艺术、语言、科学等方面的教育价值。春天这个季节与动植物、人类的关系,关于春天的各类艺术作品(诗歌、散文、歌曲)等。另外,制定主题活动总目标时还要考虑幼儿园总目标、幼儿身心发展状况、主题的内容等。主题活动目标应涵盖认知目标、情感态度、动作技能发展目标。如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总目标从认知、情感与态度、能力等方面提出,突出了语言、艺术领域的目标。

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目标(中班)

1.能运用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春天的特征,知道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

2.能用说、朗诵、唱、跳、绘画、制作、剪贴等各种方式表征春天,感受春天的美丽。

3.在欣赏与春天有关的文学作品中体验文字的优美,学习创编与春天有关的故事或儿歌。

4.愿意把自己的研究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体会彼此分享的快乐。

2.具体活动目标

一个个具体的活动是构成主题活动的要素,如教学活动、参观活动等。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多个活动的相互作用达成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活动都有重点领域,也有每个领域的重点发展目标。如下面是“美丽的春天”主题中的一个活动,重点领域是科学。

“春天在哪里”活动目标

1.观察春天的草、树的变化,感知春天的特征。

2.能用多种方式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

3.感受春天的美丽,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构建主题网络

主题网络是通过对一个主题的展开形成课程进展,以主题线索的方式呈现课程的结构,体现课程结构是立体的、综合性的,是活动过程的展示,是主题结构的体现。主题网络的建构能够帮助教师把握课程的框架,有利于教师对主题活动范围和内容做出初步思考,对后续活动的框架和幼儿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经验做到心中有数。[1]

1.主题网络的结构

主题网络是由中心主题及与之相关的次级主题、系列探索活动构成的放射状图。其中,中心主题是一级主题,一级主题下可以分解为二级主题或三级主题。下一级主题由上一级主题衍生而来,能够支撑上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及三级主题往往留有空白处(如用虚线表示),给生成主题留下空间。

2.构建主题网络的方式

(1)教师预设与师幼共同建构

构建主题网络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教师预设;二是教师和幼儿共同构建。如“恐龙”这一主题网络的构建,教师让幼儿讨论“关于恐龙,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幼儿讨论的情况,初建框架,然后调整修改。

(2)主题网络的制作

教师要充分调动自身和主题相关的知识经验,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写下与主题相关的,自己能想到的与主题相关的任何一个词汇,然后分类并设计一个标题(即次级主题),如一类中包含的内容太多,再划分为二、三类。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对各次级主题及其内容进行充实,最后,绘制出主题网络图

(四)设计主题系列活动

围绕主题设计主题下的系列活动。如“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教师设计了我爱我家、我家的餐具、好娃娃、我家的小猫等十个活动。

(五)设计主题活动的环境及家长工作

为了使主题活动顺利开展,教师要考虑在主题活动中,需要设置哪些相应的区域,活动室内外环境需要进行怎样的设计,需要家长做哪些工作及园外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等问题,并要将这些内容写在计划中。(详见主题活动“我爱我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