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4 岁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1.处于不分化的混沌认识状态
形形色色、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在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头脑中,往往是一片不分化的混沌状态,他们对一些物体的现象分辨不清,常常指鹿为马。例如,有的认识柳树后,把其他的树也叫作“柳树”;有的把树干叫作木头;有的把绿草、绿叶叫作“绿花”。因此他们常爱向成人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2.认识往往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
3~4 岁的幼儿不仅不会有意识地围绕一定的目的去认识某一事物,并且还不善于根据自己的所知、所见、所闻来表达自己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是爱模仿别人的行为。例如,别人说小灰兔是小白兔,他也说是小白兔;别人摇小树苗,他也跟着去摇小树苗;一个小朋友说是爸爸帮自己做的小实验,全班小朋友基本都说是爸爸帮自己做的。
3.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
3~4 岁幼儿由于感知受自我中心的影响,常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科学现象,以自身的结构去理解科学物体的结构,对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事物分辨不清,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现象。例如,看到皮球从积木上滚下来就说:“它(皮球)不乖。”指着四条腿的动物说:“它有两只手,两只脚。”
4.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3~4 岁幼儿的认识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其注意力往往容易集中在具有色彩鲜艳、会发出悦耳声音、能动的、他喜欢的事物上。因此3~4 岁的幼儿一般对动态事物的兴趣高于对静态事物的兴趣,对他不感兴趣的事物或特征,似乎视而不见,这就必然使其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影响其对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的认识。
(二)4~5 岁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经过一到两年的幼儿园生活以后,4~5 岁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有明显的加强,此时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4~5 岁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好奇、好问的特点(www.daowen.com)
随着身心的发展,4~5 岁幼儿比3~4 岁幼儿显得更加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对大自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去摸摸、看看。会学习运用感官去探索、了解新事物。在向成人的提问中,不但喜欢问“是什么”,而且还爱问“为什么”。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的表面现象和简单的因果关系
一般4~5 岁幼儿,已能从直接感知到的自然现象中理解一些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例如,知道了“种了花,不浇水就要死”“因为鸟有翅膀,所以能飞”。但是他们还难以理解科学现象中内在的和隐蔽的因果关系。因此,对于4~5 岁幼儿,认识物体与科学现象,易受其大小、形状、颜色和活动等外部的而非本质特征的影响,作出错误的因果判断。例如,认为“树摇了,所以刮风了”“火车会动、会叫,它是活的东西”。
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4~5 岁幼儿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分类,但概括的水平还很低。其分类的根据主要是具体事物的表面属性(如颜色、形状)、功用或情境等。例如,在利用图片进行分类时,幼儿把苹果、梨、桃归为一类,认为“能吃,吃起来水很多”;把太阳、卷心菜归为一类,认为都是“圆的”;把玉米、香蕉、小麦归为一类,认为都是“黄颜色的”;把太阳、公鸡分为一类,认为“太阳一出来,公鸡就喔喔叫”。可见,4~5 岁幼儿对事物的概括分类,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和情境性的特点。因其不能从事物内在的本质和属性上进行抽象概括,所以就不能正确地按客观事物的分类标准进行概括分类。
(三)5~6 岁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1.可以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
5~6 岁幼儿已经开始能够从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来理解科学现象的产生。例如,在解释乒乓球从倾斜的积木上滚落时说:“乒乓球是圆的,积木是斜的,球放上去就会滚。”说明已能从客体形状与客体位置之间的关系,即“圆”与“斜”的关系中寻找乒乓球滚落的原因。但由于科学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即使到了5~6 岁,对不同科学现象中因果关系的理解水平也不可能一致,而且对日常生活中不熟悉的复杂的因果关系也还很难理解。
2.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通过有目的的教育,5~6 岁幼儿开始能够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按照客观事物的分类标准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例如,把具有坚硬的嘴,身上长有毛、翅膀和两条腿,人们饲养的鸡、鸭、鹅归为禽类;把身上长有皮毛、四条腿,如人们饲养的猫、兔、猪等归为家畜类。但是,到了5~6 岁,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错误。例如,有的孩子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为动物,而把昆虫排斥在动物之外,认为昆虫是虫子,不是动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