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幼儿教育活动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活动案例分析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1自我认识教育活动“我长大了”(大班)[3]活动目标1.感受自己体形、容貌、能力等各方面的成长、变化。活动准备1.课件“涛涛、娇骄、牛牛的故事”。活动过程1.以“小客人”来做客为由,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引导幼儿对涛涛、娇骄、牛牛的行为进行讨论,知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教育活动案例分析

案例1

自我认识教育活动“我长大了”(大班)[3]

活动目标

1.感受自己体形、容貌、能力等各方面的成长、变化。

2.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进一步增强自我认识。

活动准备

1.准备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若干张,整理成册。

2.收集一些幼儿小时候的衣服、鞋袜、帽子。

3.向父母了解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

4.准备自己要向大家展示的内容。

活动过程

1.猜猜这是谁。

(1)互相看小时候的照片,请幼儿猜猜是谁。

(2)试试小时候的衣服、鞋袜、帽子,看看有什么效果。

(3)互相讲讲小时候的趣事。

2.我长大了。

(1)用自然测量的方法让幼儿量量自己小时候穿的衣服、鞋袜与现在的衣服、鞋袜有什么不同,量量自己现在的身高,感受自己长大了。

(2)启发幼儿谈谈自己小时候跟现在有什么不同,形体、容貌上有什么变化,再让幼儿谈谈没有变化的地方。如小时候是男孩,现在还是男孩。

3.自我展示。

(1)鼓励幼儿说说自己有什么本领,有什么长处,激发幼儿敢于表现自己。

(2)分组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展示的方式。如“画幼儿成长标记图”“制作本领树”“小手真能干”等。幼儿可以互相说说彼此的长处,使幼儿确实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4.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小结。

小朋友会一年一年地长大,学会更多的本领,越长越高,越来越聪明、懂事,成为爸爸妈妈的好宝宝,老师的好孩子,朋友的好伙伴。

活动延伸

可以分别以“小时候的我”“现在的我”“自我展示”为题举办展览角。

案例2

自我控制教育活动“我不任性”(中班)[4](www.daowen.com)

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

2.初步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愿望。

活动准备

1.课件“涛涛、娇骄、牛牛的故事”。

2.幼儿图片人手一份(上面画有关于幼儿任性的几种行为),笔人手一支。

3.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活动过程

1.以“小客人”来做客为由,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小客人,他们是涛涛、娇骄、牛牛,他们带来了关于他们的一些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观看课件“涛涛、娇骄、牛牛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行为。

指导语:涛涛、娇骄、牛牛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是任性的孩子?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任性就是自己想得到某样东西或想做某件事情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非要达到目的不可,一旦目的没达到就大哭大闹,不听大人的劝告。这三位小朋友都是任性的孩子,是大家不喜欢的孩子。

3.组织幼儿进行谈话讨论,引导幼儿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1)教师引导幼儿对涛涛、娇骄、牛牛的行为进行讨论,知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指导语:涛涛、娇骄、牛牛应该怎样做才对呢?

教师在幼儿讨论怎样做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明白要做一个听从劝告、懂道理的好孩子。

(2)教师读家长的来信,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生活中出现的任性行为。

指导语:在生活中,你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吗?爸爸妈妈给我们写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听听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教师朗诵信的内容,鼓励幼儿仔细倾听,并正面引导幼儿,自觉做一个不任性的好孩子。

4.组织游戏“谁对谁不对”,巩固幼儿对任性行为的认识。

指导语: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呢?请你们给他们画上笑脸或者哭脸。

教师出示图片,鼓励幼儿根据图片上的行为判断对错并画上相应的笑脸或哭脸。

小结:小朋友们渐渐长大了,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当我们的想法和爸爸妈妈们的想法不一致的时候,不能用大哭大闹来达到自己的要求,而要学会做一个懂道理、会听劝告的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