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一种或少数几种行为问题是很正常的。有些问题行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弱,最后消失。但有些问题行为,却愈演愈烈。下面介绍一些幼儿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及其预防与教育。
(一)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暴躁等倾向,据有关研究人员所做的调查,至少有3%~5%的幼儿有较严重的情绪障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幼儿的情绪障碍能自然消失,只有少数人会影响成年后的心理。
1.焦虑
当幼儿烦躁不安、担心害怕、好哭、无故生气并伴有食欲不振、夜惊多梦、尿床、心悸、腹痛等躯体症状时,他可能正处于焦虑的情绪体验中。幼儿中以分离焦虑较为常见。有的幼儿,特别是婴儿,当与亲人特别是与母亲分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不安,他们不愿离家、害怕单独睡觉和独自留在家中。
案例 2
小刚,男,3 岁,小班。入园3 个月来,每天入园时紧紧抱着父母不愿意离开,教师从父母手中接过他时,他便大声哭闹,使劲用脚踹老师。待父母刚离开,就挣脱老师,跑到活动室窗口对着外面大声嚷嚷“:老师打我!老师打我!”引起老师极大的不安和烦恼。其父母听到喊叫,又立即返回,百般安慰,如此反复多次,小刚仍然哭闹不休,最后虽然勉强愿意与父母分离,但整个上午在幼儿园哭闹不止,吃饭时还出现了呕吐现象,中午也不睡觉,小便次数增多,说肚子痛。
焦虑的原因包括遗传素质方面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诸如亲子依恋关系未能形成、孩子遭受惊吓、父母突然分离等。
预防和矫治幼儿的焦虑应主要运用教育矫治的方法,促进亲子间依恋的形成和健康发展,注意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不溺爱、不体罚,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多为幼儿创设户外活动和游戏的机会;注重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的形成,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和睦、稳定的家庭生活环境。对有焦虑倾向的孩子要及时进行家庭治疗。
2.依恋替代
对于某个幼儿而言,普遍的依赖物可能是一块已磨得发白的毯子,是一个旧的玩具熊,或者是一个满身污垢的洋娃娃。它是孩子特别喜爱的东西,因为它给孩子以安全感、舒适感,缓解了孩子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出现该行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幼儿在生活早期未能建立起正常的依恋,致使他们在上幼儿园期间一直是羞怯、内向的,对周围环境有着一种本能的恐惧。每天必须入睡前抓着或者抱着自己所喜欢的物品,甚至有时受到惊吓、批评,只要抓着或者抱着这些替代物,他们都能很恬静地入睡。
对这一问题的矫治,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过分关注孩子的这一行为,也不要急于要求他们马上改掉不良习惯,要给孩子创设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
(2)关心、爱护孩子。无论家长或是教师,都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情感上的温暖,以满足他们对父母依恋的适度要求。
(3)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育水平越来越高,成人可以抓住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不失时机地晓之以理,耐心地劝导,纠正不良习惯。
3.幼儿期恐惧
幼儿期恐惧是幼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
恐惧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某些具体的食物;另一类是某些抽象的概念。年龄小的幼儿,容易对具体事物产生恐惧,如有的孩子害怕毛茸茸的玩具,而更多的孩子则害怕水、火、陌生人。有些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对某些抽象的概念在似懂非懂时会产生恐惧,比如对“死亡”的恐惧等。
幼儿恐惧的产生原因主要有:
(1)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过度保护、限制幼儿的许多行动;
(2)父母用吓唬、威胁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不听话、不乖顺;
(3)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4)大人过高、过严的要求;
(5)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或对孩子缺乏一致性、一贯性的教育。
幼儿恐惧症的常用治疗方法是示范疗法和行为脱敏法。
对幼儿恐惧的预防,关键在于教育。要鼓励幼儿去观察和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学习科学知识,探索自然的奥秘。在任何情况下,成人都不要恐吓幼儿,不要让他们看恐怖的电影、电视、书刊和图片。要鼓励幼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坚强的意志。
(二)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包括发育性语言障碍、发音性语言障碍和口吃。这里主要介绍口吃的预防及矫正。
口吃为幼儿常见的言语节律障碍,表现为正常的言语节律受阻,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有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地将字迸出。需要注意的是,2~5 岁的幼儿,言语功能还不完善,说话时常有迟疑、不顺畅的现象,一般到上小学前就正常了,这不属于口吃。
口吃会影响幼儿的正常交往,口吃患者常遭人嘲笑而变得自卑、孤独、易激动和焦虑。
口吃的原因较复杂,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压力,如让胆怯的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幼儿被严厉斥责或惩罚,家庭失和,环境突变等;幼儿善于模仿,出于好玩,对口吃者加以模仿,时间长了就形成口吃;因疾病而导致大脑皮质的功能减弱等。
根据以上原因,矫正口吃最好的办法是消除心理紧张因素。
(三)排泄障碍
幼儿的排泄障碍主要有遗尿症和大便不能控制。这里主要介绍幼儿常见的遗尿症的预防与教育。
一般两三岁的孩子就能够自行控制排尿,仅在夜间偶尔遗尿,属正常情况。
幼儿在5 岁以后仍经常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自主排尿,称为遗尿症。遗尿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遗尿症指的是从未建立过对于排尿的控制的遗尿。继发性遗尿症则是指曾一度能自行控制排尿,以后由于某种原因再度发生遗尿,多数发生在6~7 岁。
案例 3
小红,女,6 岁。每隔两个星期就会尿床一次,家人想了很多办法,还给小红吃了不少西药、中药,以及其他一些偏方,却不见遗尿症状缓解。在幼儿园,每当被她尿湿的床单晾起来,那“地图”就成了小朋友们的笑柄,造成了小红严重的精神负担。
有躯体疾病,如大脑发育不全、膀胱炎、蛲虫病等引起的遗尿为器质性遗尿症,大约占幼儿遗尿症的10%。而90%则是由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所致,为功能性遗尿症。功能性遗尿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如突然受惊吓、过度疲劳、突然的环境改变等。睡眠过深,没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也是主要的原因。
防止遗尿症可采取以下措施:面对器质性的遗尿症,要及早治疗小儿的各种躯体疾病;适当的针灸或药物治疗。针对功能性遗尿症的幼儿,要及早进行排尿训练,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疲劳;晚饭适当控制水、汤类、牛奶等的摄入量,以减少幼儿入睡后的尿量;消除引起幼儿情绪不安的各种因素,不因其尿床而责骂、吓唬孩子。
(四)睡眠向题
幼儿常常发生各种睡眠问题,诸如睡眠不安、入睡困难、在睡眠时说梦话、磨牙、哭喊等,甚至发生梦魇、夜惊、梦游等。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夜惊和梦游。
夜惊的主要表现为幼儿入睡后不久,在没受到任何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大声哭喊,并从床上坐起,或两眼直视,或两眼紧闭,表情非常惊恐。此时很难唤醒,对他人的安抚、拥抱等不予理睬。一般持续10 分钟后,幼儿又自行入睡,醒来后什么都记不起来。夜惊以5~7 岁的幼儿较为常见,男童的发生率高于女童。
部分患儿发作时伴有梦游症,或在床上走动,或起床下地做一些机械的动作,清醒后完全不能回忆。
案例4
涓涓,女,6 岁。睡觉时常常磨牙、说梦话,有时候突然坐起来,双眼直直地瞪着前方,一会儿又躺下来,惊慌而又急促地说“:哎呀!老师交给我的任务,我还没有完成呢!”或者说“:这句英语我不会说,我不会说!”一天晚上,她睡了3 个多小时后突然起床,来到书桌前,拿出铅画纸和油画棒开始画画。此时妈妈还没有睡,就过去喊她,只见她“专心”地画着她的画,根本不理睬妈妈,一会儿便重新收好铅画纸和油画棒,回到床上继续睡觉……
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常常是夜惊及梦游的诱因。如父母吵架、亲人伤亡、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会使幼儿精神紧张;又如临睡前看了惊险片、听了恐怖故事,或被家长呵斥后入睡等,都会造成孩子精神紧张;另外,卧室温度过高、手压迫前胸、晚餐过饱、患肠道寄生虫病也可导致夜惊及梦游。对于这样的幼儿,主要是想办法消除心理诱因和改变不良的环境要素。对于躯体有疾病的要尽早治疗。
(五)行为障碍
1.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指有意伤害他人身体或心理的行为。表现为幼儿在遭受挫折时采取打人、咬人、踢、抓、扔东西等方式引起别人的对立或争斗。这类行为多见于男孩,在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幼儿中较为常见,到学龄后期日渐减少。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遗传因素
(2)心理因素
一般来说,有情绪问题或障碍的幼儿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如多动症的患儿因冲动、任性、自控力差,当情绪稍有激动时,便头脑发热,与人发生争吵或动手打人。
(3)教育因素
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吃亏,常“教育”孩子说:如果别人打了你,你就狠狠地打他,下次他就不敢打你了。(www.daowen.com)
(4)模仿学习
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模仿性强,许多攻击性行为都是从父母、同伴等周围和电影电视中模仿学习而来的。有资料表明,电影电视中攻击性行为对幼儿影响较大。
(5)饮食因素
有攻击倾向的幼儿,在摄入过多的糖后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2.幼儿多动症
幼儿多动症又叫脑损伤综合症,是幼儿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全称是注意缺陷或多动障碍。
调查表明,多动症在学龄幼儿中的发生率比学龄前幼儿高。在幼儿中多动症的发生率为1.5%~2%,其中男孩多于女孩。
多动症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表现。在婴儿时期表现为易激怒、多哭闹、睡眠差。在先学前期和学前期,表现为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困难,行为无目的,喜欢干预每一件事,情绪易激动,有攻击行为和冲动行为,缺乏控制能力,好与人争吵。在学龄期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较短,不能安静听课等。部分患儿存在知觉障碍,如在临摹图画时往往分不清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的各部分综合成一个整体。部分患儿将“6”读成“9,把“d”读成“b”,甚至分不清左和右,存在空间定位障碍。
多动和好动幼儿的差异见表2-2-3。
表2-2-3 多动与好动的区别
多动症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遗传及素质因素。目前,较多的学者认为,遗传素质在多动症的发生中有相当大的作用。对家系的调查及双生子研究发现,多动症幼儿的血缘兄弟姐妹中,患多动症的明显高于非血缘者,达40%以上,同卵双生子的发病率至少在80%以上。
(2)轻微脑损伤。美国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多动症幼儿大脑中控制注意力和行为动作的区域,其代谢机能低于正常幼儿,因而认为幼儿多动症是一种与脑代谢有关的疾病。
(3)铅中毒及食品添加剂。有人测定发现,多动症幼儿的血铅较正常对照组高。现已发现,轻微铅中毒病人可出现活动过多、注意力涣散的症状,而严重的铅中毒可导致中毒性脑病及痴呆。另外,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某些调味品及一些饮料、糖果、香肠中的成分等,也被怀疑可能导致多动症,但还未找到明确的因果关系凭证。
(4)感觉统合功能失调。
(5)社会和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不和、经济过于贫困、住房过于拥挤、父母性格不良或有其他心理障碍、长期寄养在不良条件家庭中,均可构成多动症的诱因。
幼儿多动症以教育和心理治疗为主,对多动症幼儿的治疗可选用行为治疗的方法。治疗时,列出幼儿的主要症状,运用强化的方法,先纠正容易纠正的行为,再逐渐纠正较难纠正的行为,并以良好的行为逐渐取代不良行为。
(六)不良习惯
幼儿不良习惯是指在幼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行为,如吸吮手指、咬指甲、习惯性阴部摩擦等。这类行为多次重复,以致难以纠正,成为一种缺少控制的自动反应。
1.吸吮手指
据幼儿心理学的研究,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就有了吸吮手指的行为。刚出生的婴儿,用任何物体触碰他的嘴唇,都会引起吸吮反射。婴儿早期由于吸吮反射的存在,可能有吸吮手指的行为,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到了学龄前期的幼儿,仍然自主与不自主地反复吸吮手指,则视为异常。
吸吮手指的原因,一是自我安抚的需要。研究表明,由母乳喂养的孩子吸吮手指行为的发生率较低,因为母乳喂养婴儿有较长的时间吸吮,孩子即使吃饱了,也不会马上停止吸吮,这样,孩子与母亲的充分接触可以消除紧张焦虑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而人工喂养的孩子吸吮时间相对短一些,未能满足口欲的需要。二是由于婴儿期不适当的教养方法所致。当婴儿饥饿时,都会吸吮手指,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食物,他就会长时间地吸吮手指,寻求安慰。孩子在身体疼痛或不适时,也会用吸吮手指来转移注意。而寂寞、焦虑、紧张,如养育者对孩子缺乏关心,没有足够的玩具或经常使其独处,不能与周围的人和物交流,婴儿就会以吸吮手指自娱。
吸吮手指的预防矫正措施:要定时、定量、喂足、喂好婴儿,让其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要有丰富而合适的环境刺激,多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转移其注意力。
2.咬指甲
小年龄幼儿经常会不由自主地用牙齿将长出的手指甲咬去,还有的咬指甲周围的表皮或足趾,有的还伴有多动、睡眠不安、吸吮手指、挖鼻孔等多种行为问题。在3~6 岁的幼儿中,发生率较高,随着年龄增大后,症状可自愈,但少数人会养成顽习,这种行为可持续终生。
研究表明,幼儿咬指甲往往是内心紧张的一种表现方式。家庭不和、心情矛盾、父母管教太严、精神高度紧张等都会使幼儿形成强烈的心理压力,与咬指甲的习惯形成直接相关。
所以,在预防矫正幼儿咬指甲行为时,应注意改善环境,消除可引起幼儿心理紧张的某些因素。
3.习惯性阴部摩擦
习惯性阴部摩擦主要是指孩子发生的摩擦阴部(外生殖区域)的习惯动作。6 个月左右的婴儿即会出现,但多数发生在2 岁以后,女孩多于男孩。
习惯性阴部摩擦的形成一是会阴部的刺激,如外阴湿疹、炎症、蛲虫病、包茎引起的包头炎等,因局部发痒而摩擦,以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习惯性动作。二是长辈不懂得卫生知识,有时为逗孩子玩,经常触摸男孩子的生殖器,对孩子玩生殖器也不阻止,使孩子认为玩生殖器无关紧要,偶尔产生快感后就会反复去做,从而形成不良习惯。
习惯性阴部摩擦一般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6~7 岁后可消失,极少数幼儿持续到成年。这种行为的矫正并不很容易,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厌其烦地进行干预。同时,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的爱抚和关心,不要大惊小怪或过分紧张恐惧,更不要严格控制和强行禁止,因为这样只能强化这一不良行为。
对于这类幼儿,一是帮助他们去除诱因,对孩子的局部症状及时治疗,并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干燥,不要穿开裆裤、紧身裤,不要随意触摸孩子的外生殖器;二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当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时,用更有吸引力的玩具、游戏或图书等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三是建立正常的生活制度,如晚上可安排些消耗体力的活动,让孩子感到疲倦后再睡觉,清晨醒后立即起床,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室外活动。
(七)性别角色错位
性别角色错位,是指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识、行为与自己本身的性解剖特点相反,也就是说男性具有女性气质及行为,女性具有男性气质及行为。
一般幼儿3~4 岁就可以确认自己的性别,然而有的幼儿不能正确识别自己的性别。这样的问题大多出现于3~7 岁的幼儿,而且男孩多于女孩。我们的父母则常常忽视这一类问题。
发生性别角色错位的男孩,在2~3岁以后仍然爱穿女孩的衣服,喜欢妈妈的物品,喜欢布娃娃而不喜欢玩具枪;常喜欢与小女孩玩或喜欢整日守着妈妈,还时常模仿妈妈或女孩的言行;玩游戏也喜欢玩平和一些的游戏。而有这类问题的女孩则表现为过分粗野,喜欢参加一些打闹、玩枪、玩棒等男孩子的游戏,喜欢穿男装,不讲究穿着打扮。
案例 5
汶汶,男,5 岁。平时喜欢和女孩子在一起玩。汶汶从小就喜欢穿丝袜、抹口红,喜欢女孩穿的裙子。他喜欢穿女孩子穿的白色长筒丝袜,喜欢小婴儿穿的裤裆都扣扣子的裤子(平时,他可以把扣子解开,那就像一条裙子),经成人再三讲道理、规劝,才有所收敛,但仍然特别钟爱自己的一条牛仔背带短裤。那是条灯笼短裤,远看就像一条灯笼裙,腿上穿一双白色长筒丝袜,一双小皮鞋,在男孩子中间特别扎眼。有时他会刻意模仿女孩子的一些动作。汶汶上课时经常走神,他喜欢漂亮的女孩子,经常帮她们解决困难。
导致性别角色错位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生理特性异常。此种情况较为少见。如三染色体(XXX)综合症的男孩子常常具有女孩气质;有肾上腺皮质增生的女孩,可以呈现假男性畸形,并伴有心理上的男性化倾向。此外,母亲妊娠期如注射大量雌性激素或雄性激素都可能使幼儿性格向异性偏移。二是环境、教养及心理因素。一些性格偏向文静内秀的男孩,如果其母亲过分关注、照顾他,并刻意对他的衣着、美观等有较高要求,容易导致男孩向女孩气质发展。还有一些男孩,其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女性,缺少男性伙伴,长期与女孩玩,玩的大多是一些布娃娃之类的女孩游戏,也会促使男孩女性化。反之,女孩具有男性气质,家庭对她缺乏教育,过的是一种粗犷、随意的生活,也容易养成男性化的女孩。
对性别角色错位幼儿的矫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小培养幼儿正确地进行性别角色认同。作为父母,切不可借自己的喜好来随意打扮自己的孩子。
●如果仅仅因为环境教育不良而致病,那么应尽可能地改善其环境和教育。有生理解剖异常的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果问题较为严重,那可采用行为疗法矫治,如正强化法、消退法等矫治效果较好。若是父母中有心理不健全因素,则应同时予以矫治。
(八)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抑制、增强、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能力。这个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在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出现问题,则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这些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玩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也能注意力集中,可是,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就显得十分吃力,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
据调查,普通人群中,有10%~30%的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家长和老师应及早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治疗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发展,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问题,进而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
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有:
第一,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惹是非,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这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问题。
第二,视觉感不良。视觉感不良的表现是:尽可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常颠倒,甚至不愿认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等。
第三,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第四,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游泳、走平衡木、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第五,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坐立懒散,方向、距离感欠缺,手脚笨拙,精细动作困难等。
第六,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胆小内向、不合群、偏食、固执、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幼儿学习和交往困难,因为这样的幼儿尽管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无法正常有效地工作,因而直接影响了学习和运动的完成。
造成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育方式有关。例如:先兆流产、怀孕时用药或情绪处于应激状态、早产、剖腹产,出生后家长拥抱少,尤其是没让孩子经过爬就会走路,孩子静坐多、活动少,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等。
面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可以采用感觉统合训练予以矫正。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及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 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与改善。其中,幼儿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美国、日本、台湾等地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兴起幼儿感觉统合训练,现已发展成每个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国内已研究开发了这一训练理论的技术,在中国幼儿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临床实践表明,参加训练的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85%的受训幼儿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