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观念的演变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有人说,吃好、睡好、身体好,就是这个意思。毛泽东也曾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身体健康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但这样的说法也是不全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完善,不断更新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之初,生产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在恶劣的自然社会环境下,人们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必须与大自然搏斗,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个时候,健康的体魄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康观念的全部就是身体健康。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人类的医疗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人类的健康状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类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病的严重程度,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例如,健康的英文是“Wellness”,健康状况/状态的英文是“Health”。在一些词典中,健康被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通常我们确实是把疾病看成是机体受到干扰,导致功能下降,生活质量受到损害(主要由肉体疼痛引起)或早亡。
进入20 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伴随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健康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新兴边缘学科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心理学科的迅猛发展,人们发现,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更丰富的内涵。20 世纪30 年代,美国健康教育专家鲍尔(W.W.Bauer)认为:“健康”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感觉良好、活力充沛的一种状态。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把健康看作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一种完全安宁幸福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这一定义改变了以往“健康”仅指无生理异常、免于疾病的观念。
在此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还进一步提出了健康的10 条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不抱怨。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健康不仅有这样的10个指标,还有整体性、动态性、客观性、主观性和调试性5个特性。[1]
(二)幼儿健康的概念(www.daowen.com)
1.幼儿健康的内涵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健康观念中忽视人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这是一种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在这种健康观的指导下,对幼儿健康进行界定是幼儿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2]
由此可知,现在的幼儿健康观强调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有机统一,不单单强调身体上没有疾病。
身体健康是指幼儿各个器官与组织发育正常,具有一定的抵御疾病的能力。身体健康是幼儿健康的物质基础。
心理健康是指幼儿人格发展正常,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情绪稳定、无任何心理障碍,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的必要条件。
社会适应良好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正常,乐于交往,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互助、合作、分享的品质,对环境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的关键,社会适应良好和心理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幼儿健康的标志
幼儿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要及时了解、准确评价幼儿的健康状态,才能更积极地改进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前面讲到,幼儿健康由三部分组成,因此,幼儿健康的标志也从三个方面综合探讨。
(1)身体健康
包括生长发育良好、适应能力增强和身体素质逐步提高三个方面。
(2)心理健康
在我国的幼儿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中,普遍认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动作、认识、情绪、意志、行为以及人际关系方面。一般来说,幼儿的心理健康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3)社会适应良好
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幼儿终身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能尽快地融入集体生活;人际关系良好,乐于与他人交往,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意识发展良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能主动地应对各种压力,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