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评价教师的“教”,也就是评价幼儿的“学”。为了更好地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就应从“教师”和“幼儿”两个角度来评价。从教师的角度来评价教育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资源利用、环境创设等。
(一)对活动目标的评价
明确教育活动的目标,有利于精选教育活动内容、优化活动方式。对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主要包括目标设定的年龄适宜性、表述方式统一性、目标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
1.目标设定的年龄适宜性
目标的年龄适宜性是指教育活动的目标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根据幼儿整体、群体、个体的不同发展水平和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体现因材施教,并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在小班活动中要求幼儿“自主体验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染纸的乐趣”不切实际,因为小班幼儿尚未达到可以自主与同伴合作活动的程度。又如,在中班认识左右方位空间的教育活动中,有“引导幼儿能够区分自己及他人的左和右”的目标设定。结果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只能区分自己的左和右,无论教师如何引导和示范,总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不能以他人为中心判断。4~5 岁幼儿还不具有思维相对性。因此,把目标调整为“能够认识自己的左右,并学习尝试分辨别人的左右”比较恰当。
2.目标表述角度的统一性
活动目标的表述究竟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幼儿的角度,并无严格限定。但一个活动目标中每个条目的表述应保持一致的角度。当前学术界趋向于从幼儿角度,体现出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活动设计意识,且从现实的可操作性上,也便于目标所确定的发展任务的具体化。
例如,“提高幼儿观察的能力,教给幼儿比较的方法”“培养幼儿帮助别人的意识和习惯”等目标的表述,如果改为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表述则更有针对性,如“能够仔细观察,区分出两幅图画中的不同”“懂得帮助别人也是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道理,产生想去帮助别人的意愿”。
3.目标的完整性
活动目标框架的架构,需要考虑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幼儿经验的完整性。借鉴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关于教育目标的分类方法,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应从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体验这三个维度来架构,尽量确保目标指向于幼儿经验的完整获得,以服务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大班社会活动“快乐的中秋节”的目标是:
(1)了解中秋节是亲人团聚的传统节日(认知目标);
(2)学习制作月饼的方法,体验做月饼的乐趣(动作技能与情感目标);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情感目标)。
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需要教师尽可能从幼儿发展的多个角度,进行全面、综合地考虑和确定,以促进幼儿学习经验的整体获得。然而,并不是所有活动目标在设计上都要一分为三地均衡呈现上述三个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中会有某些维度在特定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较为重要,例如,认知目标之于科学活动,情感目标之于艺术活动,就是如此。因此,在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中,目标的设计就需要特别关注某些发展的维度。
4.目标的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指教育活动的目标应当是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便于教师和评价者的观察、鉴定和评价。笼统而空泛的活动目标既无法与特定具体教育活动有效匹配,也不可能在一次教育活动中实现,同时也丧失了对于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的价值。
例如,小班音乐活动“喂小鸟”的目标是:“培养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做不同动作的能力”“能大胆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美好的情绪情感。”这样的目标可以作为任何表演和演唱环节的音乐教育活动目标。因此,上述目标需要突出具体的行为表现,可调整为:“能够根据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表演小鸟飞、吃食、和大风搏击等动作”“有表情地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鸟妈妈和鸟宝宝之间爱的美好情感。”
(二)对活动内容的评价
《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以下原则:第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第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以此为依据,对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年龄适宜性
年龄的适宜性指活动内容是否符合教育目标,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并能从幼儿的角度来选择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此外,适宜性还体现在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难易程度以及重点确立等方面是否符合小、中、大班不同幼儿的认知水平,以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获得新的知识经验以及获得适宜性的发展。
例如,小班语言活动“拔萝卜”,先让幼儿看图片听教师口授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表象,帮助幼儿正确理解重点词句,让幼儿看木偶剧《拔萝卜》,以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理解词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印象。
在上述案例中,考虑到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特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采用了直观教学法,一开始就让幼儿看图片,接着又让幼儿观看木偶剧,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安排都适应了幼儿的学习心理特点,有利于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2.趣味性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当学习的要求内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时,幼儿才会主动去学习。因此,教育活动的内容应该是幼儿的兴趣所在。幼儿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幼儿经验、水平的发展不断拓宽加深。因此,教育活动的内容应该随着幼儿兴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进、拓展。
3.针对性、挑战性
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是指能够从不同的教育活动内容(或学科领域)特点出发,既突出内容的专门化、个别化,也体现内容的综合化。既评价教师能否把握住各领域中幼儿关键经验以及应该获得的基本经验,同时在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整合,使教育活动内容更体现出挑战性、针对性,能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的水平上实现经验的提升。
4.个体差异性
幼儿园所处的环境,拥有的各种资源不一样,幼儿整体、群体、个体的实际情况各有差异。因此,教育内容的安排,要求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例如:在组织户外体育游戏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些幼儿在走平衡木时出现了困难。于是老师在下一次活动中就准备了三种不同高矮、宽窄的平衡木,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由选择。
三种难易程度不同的平衡木,不仅适合了不同孩子的需要,而且在活动中减少了排队、等候的现象,提高了体育活动密度。老师所提供的不同难易程度的平衡木,把因材施教落在了实处,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可以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活动中都获得成功和自信。(www.daowen.com)
(三)对活动方法的评价
对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主要看教师在教育活动方法、手段及情境创设上是否体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方式是否能满足幼儿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性,是否能促进幼儿在已有水平上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形式是否适宜于教学内容,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等,即主要表现在教育活动方法的有效性、适宜性方面。
1.有效性
评价教师的教育活动方法是否体现有效性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幼儿经验的提升
对幼儿来说,经验作为一种从其个体发出的感性认识活动,它不仅仅指认知经验,也包括在情感、技能、合作交往、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因此,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在选择和运用谈话、情景体验、发现、讨论等活动方法中就应当结合恰当的教育时机,帮助幼儿梳理、整合、提升与拓展经验。
首先,找准经验点。教师准确找到新的经验点是关键所在,“经验点”的把握一般可以依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共同的经验或幼儿发展中必须具有的经验即基本经验,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关键期及发展目标而确定。经验点是教师把握集体教育活动内容对幼儿的适度挑战性,使教育活动方法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例如,“小蚂蚁搬豆”的教育活动,活动方法是感受体验、自主表达等,经验点是对蚂蚁的认知经验、改编歌词的经验、合作表演的经验等。
其次,运用多种方法与形式。评价教师如何提升幼儿时不仅表现在教师对教育活动关键经验点的把握上,还表现在教师是否能根据相关经验点选择和运用相适宜的不同方法与形式来提升幼儿的经验,从而更体现出活动方法的有效性。
(2)提问策略的把握
提问,是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通常采用的策略之一,是影响教师对教育活动指导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提问,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教师的提问,一方面要能激起幼儿回答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还要与特定的教学情景相结合,能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思考,在推动幼儿多边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促使教育活动内容层层深入。另外,提问的时机要恰当,根据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提问。此外,评价教师的提问还包括评价教师是否将“疑”字引入教学过程。教师是否通过引疑、设疑、质疑、求疑、解疑、留疑等一系列过程,启发幼儿积极思维。
例如,在玩磁铁游戏时,孩子们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两块磁铁有时吸在一起,有时又相互排斥。当孩子们问老师时,老师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而是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磁铁都有这种怪现象?还是你手中的磁铁会这样?”这下激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操作。
该教师组织幼儿科学活动时,通过谈话法、启发法,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给予幼儿,在适当的时候对幼儿提出值得他们思考的问题,引导幼儿把探索活动进行得更为深入。
2.适宜性
适宜、有效的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方式来体现的。评价教育活动中方法的适宜性,首先是看教师在活动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能否充分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功能、局限性以及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幼儿年龄特点的相宜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灵活而优化的使用。其次,还要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在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幼儿感受、体验、探究的学习过程,促使幼儿已有经验和新经验的认知碰撞,进而推动幼儿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四)对活动组织形式和结构程序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有其空间形态和时间流程。如果说空间形态的建构主要表现在教育活动形式上,那么,时间的控制则主要表现在对教育活动过程各个组成部分的安排序列上。因此,评价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和结构程序也应当在其列。
1.针对性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针对幼儿的年龄、活动目的、内容、参与活动人数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可有集体教育活动、分组活动、先分组后集体或先集体再分组等不同形式;从活动空间来说,或室内或室外。
2.适宜性
从儿童活动的场地设置来看,可以是马蹄型、自由结伴型、秧田型、直条型等。这些安排的关键在于哪种形式最能符合幼儿本次学习的特点与要求,能够既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又保证信息渠道的多元、畅通和快捷,能够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流失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因此,从优化教育活动的角度来说,以上对于活动组织形式、时空设置等方面都是主要从教师这一角度给出评价的,只有对教育活动系统中的每一个相关因素作出充分合理的思考与评价、调整,才能真正确保和促进教育活动的优质、高效。
(五)对教育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评价
教育活动是教师在一定的目标和内容预设前提下进行的活动,其中,环境和材料设备的创设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活动环境和材料设备的创设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评价内容。
1.多样性、开放性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多媒体课件的广泛运用,教师可以尽可能地调动和布置多种资源和环境,多样而开放地设计和使用环境与材料。当然,在体现环境和材料的多样性、开放性过程中,教师必须从环境、材料在实际教学运用中的功能和价值出发,把握好度。
2.相宜性、启发性
教师对活动环境和材料的创设与提供,首先必须与活动的目标定位、内容主题相适宜,即环境和材料的设定是能够为目标的达成和内容的学习与体验所服务的,而不只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环境和材料;其次,相宜性还表现在环境与材料的呈现方式是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题内容相吻合、一致的,而不只是为了追求新奇与丰富。
对于环境和材料的设计与选定,在体现相宜性的同时,启发性也是随之而生的。只有适宜的环境和材料才能充分发挥在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启发作用和价值,而在教育活动中,这种环境和材料的启发性尤以在促进幼儿概念建构、探索发现、积极思维等方面更显其价值。
基于本节的主要内容,从教师这一角度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价,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五个项目来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方案(如表1-4-1)。
表1-4-1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