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日常生活与游戏的教育渗透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日常生活与游戏的教育渗透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渗透《纲要》指出,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各领域的教育,以生活中的事物和问题作为幼儿的学习对象,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游戏中的教育渗透《纲要》强调“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通过游戏不仅可以使幼儿获得快乐,而且可以在语言、动作、个性等方面得到发展。教师应充分挖掘幼儿游戏中的教育因素实施教育,此外,还应充分利用游戏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日常生活与游戏的教育渗透

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活动外,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环境以及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等也可能蕴含和渗透着很多教育的机会。

(一)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渗透

纲要》指出,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各领域的教育,以生活中的事物和问题作为幼儿的学习对象,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的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源于生活的内容可以开展社会艺术健康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教育活动内容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扩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认识、感受、体验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1]下面,呈现一个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的案例。

案例1

散步中的数学教育— —不同方法的站队

一天午饭后,我像往常一样正准备组织幼儿排成一队去散步。这时安琪跑过来说:“老师,我们也像大班的哥哥姐姐一样分成两队,男孩子站一队,女孩子站一队,好不好?”这不正是引导幼儿进行分类计数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说:“好呀,我们比赛,看哪队站得又快又好。”队伍站好后,我提议孩子们数一数男孩子和女孩子各有多少,谁多谁少。每一队小朋友开始派代表点数,最后他们数出男孩子11 个,女孩子8 个,男孩子比女孩子多。我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男孩子比女孩子多几个呢?”这下孩子们被难倒了。短暂的沉默后,洋洋大声说:“我有办法了。”按照他的要求,两队小朋友一个一个拉起手来,多出来的男孩子没有人牵手,洋洋便走到他们中间数起来,很快就数出来是3 个。在无法直接运算的情况下,洋洋运用一一对应比较多少和点数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以后的散步活动中,根据孩子们的提议,我们不断改变站队的标准,有时按小朋友所穿衣服的颜色站,穿红衣服的站一队,穿蓝衣服的站一队,穿黄衣服的站一队;有时按个头站,高的站一队,矮的站一队;更有趣的是有时按小朋友的兴趣爱好站,喜欢唱歌的站一队,喜欢讲故事的站一队……在站队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分类、计数和统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散步活动中,我还引导孩子边上下楼梯边数台阶学习计数;在园中散步时观察花坛里的花开了多少,哪种颜色的最多;秋季时观察天空飞过的大雁排的队形是什么样子的,有多少只;塑胶操场上都有哪些图形;周围的房顶是什么形状的等,有效地利用散步活动丰富幼儿的各种数学经验。

上述案例充分体现了在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又如,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如教育孩子有礼貌不是通过一次教学活动就能达到目标的,在每天的来园、离园环节,教育幼儿运用礼貌用语更为重要。

日常生活也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言语交往机会,例如,教师接待幼儿来园后,可以进行晨间谈话,发展幼儿的语言。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蕴含了许多教育的因素,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握这些生活活动中蕴含的教育时机,与幼儿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

(二)游戏中的教育渗透

《纲要》强调“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通过游戏不仅可以使幼儿获得快乐,而且可以在语言、动作、个性等方面得到发展。如角色游戏这种形式,幼儿从中可以更好地习得社会交往的规则。某些主题如超市、银行等,又可以把数学的学习渗透在里面。又如建构游戏,幼儿在搭积木、玩插塑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关于空间与形体、重心、对称、平衡等科学领域的经验。又如,表演游戏是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创造与表达,在玩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将得到很好发展。

教师应充分挖掘幼儿游戏中的教育因素实施教育,此外,还应充分利用游戏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案例2

宝宝幼儿园[2]

活动目标

1.有节奏地抖动绳子,运用拖拉、扭动、旋转等方式变化出不同的线条。

2.有兴趣地使用绳子、颜料,在不同质地的纸上玩游戏,想象幼儿园快乐的生活情景。

活动准备

1.用不同颜色和质地的材料拼贴成模拟幼儿园,铺在地上。如浅色墙纸(活动室),绿色皱纸(花园),粉色棉布(卧室),土黄色牛皮纸(沙地)。

2.20 厘米的棉纱绳数根(一头绕有透明胶布)。

3.盛有不同颜色颜料的小罐,将绳子浸入其中(绳头在外)。

活动过程

1.观察铺在地上的材料,想象这些是幼儿园的哪些地方。

2.了解绳宝宝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快乐地游戏。(www.daowen.com)

3.观察教师演示,了解使用材料工具的方法。

4.带着绳宝宝在幼儿园里游戏:

(1)每种颜色的绳宝宝只能放在相同颜色的小罐里(如起名为红色班、绿色班等)。

(2)若想换一种颜色的绳宝宝,必须把前一根绳子送回原来的小罐(回到自己的班级)。

(3)绳宝宝可以在各处游戏,按游戏场地想象他们在做什么,并变换自己的动作。

5.讲评。

(1)观察画面上不同的线条和颜色,比较哪些地方最美丽。

(2)请幼儿介绍绳宝宝怎样玩,做了哪些动作。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与父母共同完成这个游戏。

在活动中,有的幼儿完全沉浸在自我的游戏体验中,有的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还有的是在模仿别的幼儿进行活动。在这个活动案例中,已经很难区分什么是教学活动,什么是游戏活动了,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已经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五大领域教育的相互渗透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赵寄石和唐淑认为:任何活动都可以实现领域间的渗透,没有不涉及其他领域,只能进行某个领域学习的活动,对活动中具体感性的经验经常无法也没有必要作领域区分。不同领域的经验有机联系在一起,幼儿获得的经验是整体性的。五大领域活动有机整合,相互渗透,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大领域的相互渗透,一是表现在内容上的渗透。例如,很多艺术作品都包含了社会教育的内容。例如,故事《小羊过桥》教育幼儿互相谦让,歌曲《我的好妈妈》教育幼儿体贴关心辛苦工作的妈妈。又如,艺术活动中也包含很多科学教育的内容,像幼儿剪纸、折纸、泥工活动,包含了认识几何图形特征和关系的内容。二是表现在方法和手段的渗透。语言、绘画、肢体动作是幼儿表达表现的方式。例如,在科学领域中,经常运用绘画的形式让幼儿表达观察结果。在各个领域的学习中,都离不开语言这种表达方式。又如,在各个领域的学习中或多或少都要用到数学的方法来认识事物,如社会活动“各种各样的标志”中,让幼儿用分类的方法认识标志。

在主题活动中,五大领域联系更为密切。如大班主题活动“祖国各地的特产”,可以开展多角度分类的数学教育,也可以开展旨在感受祖国物产丰富的社会活动,还可以开展让幼儿制作各地特产的美术活动,或讲讲各种不同食物味道的健康活动等。[3]

(四)环境中的教育渗透

《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有重大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是随便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对他应有所诱导,有所启示。”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

例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家乡真美”中,环境创设就像“骨架”一样把主题涉及的各个方面和一系列活动呈现出来,使墙面环境与主题活动互动起来。幼儿在墙面上布置了三个相关栏目:家乡的自然风光(以图片为主);家乡的名胜古迹(以照片为主);家乡的特产(用各种美工材料做成)。在这三个栏目中,孩子们都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他们各自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发现或初步的共识。同时,孩子们还在美工区画“家乡”,在建构区搭“家乡的名胜古迹”,在角色游戏区卖“家乡的茶叶”……在“家乡的特产”主题活动部分,他们想出了用多种材料来制作果子:用笔画,用纸折,用橡皮泥捏;用布做,剪海绵……在主题活动的最后阶段,老师还与幼儿一起布置“展台”,供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所收集的实物、照片、图片,从墙饰的变化中,可以清楚地了解该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环境布置中的作品不仅可以用来装饰活动室,还可以作为教育、教学所用,如,环境主题为“美丽的秋天”中各种特色的果子大小、颜色不一,可放在区角中作为教学教具,用来理解“颜色、大小、数数”等概念;在“水果店”游戏中又可以作为商品出售。教师尽力创造一切机会,让环境与教学产生互动,让环境不再只作为一种摆设。

由此可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他们能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环境不再是一种背景、一种支持,而是一种活的课程。因此,我们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上,应立足环境为幼儿服务的原则,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使环境布置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实现“教育的环境”与“环境的教育”相融合。

总之,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需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的教育活动来实施。在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教学、区角活动、渗透的教育活动形式各自的优势,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以科学领域中的数学活动为例,下面表1-3-1 中的内容就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各种教育活动形式的运用。

表1-3-1 中班“认识长和短”的多种教育活动形式[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