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也是一种不错的激发团队战斗氛围的手段。团队以及成员若想在职场中不被淘汰,必须从安逸走向竞争。在华为,人们将竞争视为常态,大家在竞争中你追我赶,艰苦奋斗。华为人之间的这种竞争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同侪压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顿·多伊奇和众多心理学家对同侪竞争压力进行了研究。实验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在没有特殊条件的作用下,与合作相比较,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竞争,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竞争也是华为文化的一部分,如其末位淘汰制、以奋斗者为本就隐藏了员工之间一种彼此竞争的关系。在华为竞争是普遍存在的,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不打粮食的干部要下岗”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这传递了内部竞争动力和压力,在职的干部只有在工作中更加努力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而下面的员工则通过自我提升来竞争干部职位。显然,华为人也都有着争强好胜的心理,在机会面前得靠自己努力。
刘洋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干了三年后,认为自己能力出众,比周围的同事要强,认为项目组组长非自己莫属。但在项目组换组长时,刘洋以为会提拔自己,结果是另外一个同事,他不服气,在工作配合上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积极主动了。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萌生了离开公司的想法。
这个时候,项目组调来一个新同事,而他在之前的部门已经是主管。因为想从基层做起,就回到项目组和大家一起做研发。刘洋观察到,这位前主管在工作中有一种无欲无求的感觉,对周围的同事非常友善,且对事情对人都非常客观,更是把精力投入在技术的钻研上。这位新来的同事在项目组进步飞快,不久就成为技术上的骨干,而且他的技术影响及人格魅力得到了同事的一致认同。刘洋认识到与他的谦逊、大度和认真相比,自己显得太幼稚了。
刘洋反思道,以前我并没有真正想过做项目组组长有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因为大家都觉得做项目组组长是一种组织的认同和提升,所以就去追求。从那时起,刘洋的关注焦点就转移了,他要打造自己的影响力,要得到别人真正的认同,而不是仅仅盯着职位。竞争依然在,但刘洋转变了方式,以一颗平常之心努力工作,结果很快就当上项目组组长了,上岗转身也很顺利。刘洋回想自己转型的这个阶段,觉得不公平,对公司产生怀疑,就是没有检讨自身的问题,现在却看得那么清楚,想要升迁,要靠自己的努力,要创造比对手更多的影响力。(www.daowen.com)
刘洋在追逐项目组组长的道路上经历了几次转变,虽有过抱怨,但他及时反省,把竞争视为动力,让他越发坚定地去赢得认同。
竞争,迫使大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华为还建立了一支“蓝军”,专门研究怎么打败“华为”。此举就是要通过竞争来激发大家的活力,对此任正非指出:“要打破自己的优势,形成新的优势。”
“蓝军”,原是军事术语,相对于“红军”而言。是指在军事演习中专门扮演假想敌部队。华为的“蓝军”也与之类似。对于“蓝军”的作用,任正非解释说:“‘蓝军’想尽办法来否定‘红军’(聚焦主航道的部队)”。“蓝军”最早由郑宝用负责。华为顾问田涛和吴春波在《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一书中说明了“蓝军参谋部”的关键职责,即“从不同视角观察公司的战略与技术发展,进行逆向思维,审视、论证“红军”的产品、解决方案的漏洞或问题;模拟对手的策略,指出“红军”的漏洞或问题等。”可见,华为的“蓝军”是研究怎么打败华为的,是专门挑刺的。例如,华为“红军”设计了一个平台架构。这时“蓝军”的专家会跳出来,说这个产品架构有缺陷,专门写文章论证。“红军”就开始反击,召集专家,不断优化架构和设计,来证明自己的方案正确。可见,“蓝军”的“攻击”激发了“红军”团队的研发和创新斗志。这就是“蓝军”的作用。不断激发华为“红军”的潜力,“迫使”他们在产品和技术上不断创新。在华为内部有一种保护“蓝军”的机制,保证了“蓝军”的地位。因而“蓝军”有各式各样的人才,敢想敢说,思维极具颠覆性。
华为的“蓝军”在与华为“红军”的竞争中不断提高着自身产品的技术和质量。管理者应通过竞争来促使员工保持动力,在连续的甚至有意被夸大的刺激下,全员的潜能不断地被激发,以此来改善和提高个人绩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