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和田玉分类:地质成因与品质特征

和田玉分类:地质成因与品质特征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田玉按照地质成因的区别有着不同的分类。按形成和田玉的不同母岩可分为碳酸盐岩蚀变型和超基性岩蚀变型两大类;而按形成和田玉的不同地质地貌环境可分为原生矿床和砂矿床两大类,砂矿还可细分为坡积型、洪积型和冲积型等。根据产出地质地貌环境不同可分成以下几类。由于和田玉原石在河水中经过长期的磨砺,一些质地粗糙的部分被逐渐肢解或磨掉,从而提高了质量。

和田玉分类:地质成因与品质特征

和田玉按照地质成因的区别有着不同的分类。按形成和田玉的不同母岩可分为碳酸盐岩蚀变型和超基性岩蚀变型两大类;而按形成和田玉的不同地质地貌环境可分为原生矿床和砂矿床两大类,砂矿还可细分为坡积型、洪积型和冲积型等。

根据形成母岩不同可分成以下几类。

1.碳酸盐岩蚀变型

此类和田玉矿床是由富含Ca、Mg的白云岩或白云质大理岩经富含Si和H2O的岩浆热液或变质热液交代蚀变而成,其化学反应式可简单表示如下:

5CaMg(CO3)2+ 8SiO2+H2O→Ca2Mg5(Si8O22)(OH)2+3CaCO3+7CO2

白云石) (氧化硅)(水) → (透闪石)

和田玉金玉满堂挂坠

新疆的和田、于田、且末,青海的格尔木等主流矿区都属于该类和田玉矿床。该类型的矿床所产出的和田玉以透闪石为主,伴有极少量的阳起石玉石的颜色以浅白色为主,辅以白色、青色、黄色及浅绿色等多种色调,也可能出现含石墨成分的墨玉

2.超基性岩蚀变型

此类和田玉矿床是由超基性岩(橄榄岩、辉榄岩等)在强烈的自变质过程中,经富含Ca、Si、H2O的热液交代蚀变而成,其化学反应式可简单表示如下:

5Mg2SiO4+4Ca2+11SiO2+2H2O→2Ca2Mg5(Si8O22)(OH)2

(镁橄榄石) (氧化硅)(水)→(透闪石)

5Fe2SiO4+4Ca2+11SiO2+2H2O→2Ca2Fe5(Si8O22)(OH)2

(铁橄榄石) (氧化硅)(水)→(阳起石)

和田玉碧玉薄胎玉壶

此类型的玉矿包括新疆的玛纳斯玉矿、阿尔金山玉矿、青海的祁连山玉矿,芒崖玉矿,还有台湾省的花莲玉矿等。其出产的和田玉主要以阳起石为主,透闪石为辅,玉石的颜色以绿色为主,同时又呈现多种色阶,市场上一般称为碧玉。

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矿床所产的和田玉在外观特征上就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而其主要化学元素成分和微量元素成分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在超基性岩蚀变型矿床和碳酸盐岩蚀变型矿床所产的和田玉中进行化学元素的对比,前者的铁的含量明显高于后者,而镁和硅的含量又是后者明显较高。在微量元素对比中,超基性岩蚀变型矿床所产的和田玉,其铬、镍、钴明显高于碳酸盐岩蚀变型。通过对比可知,目前中国和田玉矿主要以碳酸盐岩蚀变型矿床为主,而世界各国总体上以超基性岩蚀变型矿床为主。

根据产出地质地貌环境不同可分成以下几类。(www.daowen.com)

1.原生型和田玉矿床(山料、原生料)

原生料是指埋藏于母岩(碳酸盐岩或超基性岩)中的和田玉原料,其多呈现出脉状、团块状或透镜状等。此种原生矿料一般产于高山之上,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开采,其开采出的原料为大小不等的块状,带有明显的棱角,市场上称为“山料”。

新疆和田玉山料原矿和打光图片

2018年3月我到于田考察时,终于见到正宗的于田山料白玉,这块开口的料非常好,又白又细。山料是开采自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上,打眼然后用炸药爆破取料,所以横竖的碎裂很多,不太好取材,但确实质地非常好,果然名不虚传,这种高质量的山料有的甚至可以媲美子料了。

2.砂矿型和田玉矿床(次生料)

次生料是指由于地壳运动等原因,原生和田玉矿体逐渐暴露在地表之外,在这种地质作用下原生料发生破碎,而后再通过冰川、河流、风沙等各种自然搬运作用,将其移动到各种地表环境中富集下来,从而形成了次生的和田玉矿床,“子料”就是这种矿床所产出的。根据玉料所产出的环境的不同,砂矿型和田玉矿床又可细分为坡积型、洪积型和冲积型。

① 坡积型和田玉砂矿(山流水料)

在雨水、河流、重力等多种自然力量的作用下,山上的原生矿石逐渐脱离母岩沿山坡滚落,并慢慢地沉积散布于山坡地势相对低凹的地方,这就是坡积型砂矿的形成过程,此种玉料市场上一般称为“山流水”料。坡积型的玉料因为较短的移动距离,所以基本保持了原始形状,呈现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如果埋藏时间长,经风化作用也可出现皮质。

坡积型和田玉砂矿(山流水料)

这是我在和田大巴扎市场考察时看到的一块碧玉原料,没有黑点,典型的戈壁料,有风化,没有皮子,非常的典型。因为戈壁滩没有水,没有铁的二价态到三价态转换的条件。

② 洪积型和田玉砂矿(戈壁料)

洪积型和田玉砂矿主要是由于短期的暴雨引发洪水,其水量大且流速快,这期间洪水携带大量原生玉料冲出山沟达至开阔地,同时洪水的流速由于地势的平缓迅速减慢,并沉积形成洪积扇,这便是洪积型砂矿的形成过程。由于洪水的搬运距离很长,使原生玉料在不停碰撞磨损下,逐渐呈现次棱角状。我们常常见到的和田玉“戈壁料”就属于洪积型砂矿的范畴,只是相较于其他的洪积型砂矿,“戈壁料”的形成更为特殊。其需要洪水将原生玉料冲刷到戈壁滩上,而后此处戈壁滩由于外在因素一直处于干旱的气候之下,玉料也就不断遭受着阳光、风沙的磨蚀和风化作用,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戈壁料”所特有的似麻点状的表面构造。

③ 冲积型和田玉砂矿(子料)

当山坡和山间沟谷中的和田玉原石随洪水搬运至河流中时,由于流水的长期作用,原石经历滚动磨蚀和相互碰撞,棱角逐渐圆化,外形多呈现浑圆状或次圆状,而当河水改道,原石埋藏于泥沙层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表层可形成厚度不等的皮层,这就是冲击型和田玉砂矿的形成过程,市场上俗称“子料”。由于和田玉原石在河水中经过长期的磨砺,一些质地粗糙的部分被逐渐肢解或磨掉,从而提高了质量。因此,子料相对于山料,总体质量有所提高,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流行说子料比山料好,子料比山料贵的根本原因。

此块子料整体形态自然,玉质细腻,表皮均匀、润泽,打光可见光线聚拢不发散,说明其结构紧实、致密。

这是我在考察时看到的一块体量硕大的子料,超爱的一块料,手感光滑得像小孩儿的肌肤一样,就是太大,一块就34千克,玉质为白色,全包裹满皮。

以上元懋翔展柜中的展品是我多年收集到的和田玉子料原石,可以看到它们的体量、大小、形状、质地、皮色均有所不同。其中一块子料经过天然的打磨,形似一棵竹笋般,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