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杜威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杜威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威认为心理学还应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而反对仅仅研究意识的内容。杜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儿童的本能活动,并把它们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是对卢梭自然理论精髓的继承和发展。根据“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的思想。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

(一)理论基础

1.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哲学是杜威教育理论的首要理论基础。杜威将皮尔斯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观点全盘吸收并进行了新的发展,他强调哲学作为思维的工具的作用。他把哲学看作人们用来适应环境、整理经验的一种工具。他认为,哲学必须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联系,必须以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为目的。杜威分析说,只有通过教育活动,使实用主义哲学所宣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人心,普遍地使人们接受,哲学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

杜威曾给教育下了一个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他认为,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教育必须从经验出发,即始终从人的实际生活的经验出发。

2.“社会个人主义”社会观

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以他的社会学观点作为理论基础的,杜威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观点出发,并接受了19世纪实证主义者的“庸俗进化论”的社会学思想,他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比喻成字母与字句的关系。杜威强调,个人的发展在于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也就是说,个人必须服务于社会。从教育这个角度来看,这一观点即表示通过对个人的教育来达到改良社会的要求。

3.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

杜威认为,心理活动的实质就在于有机体出于一种本能的需要而采取一定的行动来适应环境,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心理学也叫作“机能主义心理学”。

杜威认为心理学还应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而反对仅仅研究意识的内容。用杜威的话来说就是心理学家应关心的是整个心理的协调作用,而反对心理学内的元素主义。他把这种生物化本能论的心理学作为他的教育、教学论的心理学依据,提出教育的任务就是按照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

(二)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

杜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论述了教育本质的问题。他提出了三个重要论点来对教育本质进行概括,三个重要论点分别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长

杜威从其生物化本能论的心理学出发,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使儿童的本能生长。

在强调教育在儿童本能生长方面的本质作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这是他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这一思想成为他的教育理论甚至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

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弊病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响亮口号,他分析说,在传统教育中,“学校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他提出书本、教师应是为儿童服务的,主张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

杜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儿童的本能活动,并把它们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是对卢梭自然理论精髓的继承和发展。当然,儿童中心主义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它的主要缺陷在于,它是杜威在其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把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生物化本能活动的产物,完全否定社会实践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这一前提下提出来的,因而是不科学的。杜威一味强调教育要顺应并促进儿童心理本能的发展,要以儿童为中心,却忽略了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制约性。(www.daowen.com)

2.教育即生活

杜威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在杜威看来,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应该将儿童现有的生活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他认为应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结合起来,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

根据“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的思想。他要求把学校办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以便培养出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这是杜威社会个人主义观点的具体表现。

3.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

这一观点是以杜威的主观唯心经验论的哲学理论为基础提出来的。在杜威看来,既然经验是世界的基础,因此教育就是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交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要让儿童自己在活动中获取经验。按照杜威的观点,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经验的获得要依靠儿童自身的活动去实现,由此他又提出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并把它作为教学理论的中心原则。

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虽然有一些合理的见解,但他在论述教育的本质这一问题时,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教育的阶级性,没有正确地阐明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论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教学五步”的教学过程。

1.“从做中学”的基本教学原则

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一基本原则。他在论述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时,都是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理论是以其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也是在他批判传统的学校教育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批判传统的教学是“三中心”的教学,即以前人的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作用为中心,而唯独忽略了真正的中心,即儿童本身的活动,杜威要求现代学校要用活动教学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用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

2.“教学五步”的教学过程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即明智的学习方法。如果没有思维,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思维过程可分成五个步骤: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由此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为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地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使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

(四)儿童中心论

谈到儿童教育问题时,杜威深受卢梭的影响,倡导儿童中心论。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他强调说:“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在强调“儿童中心”思想的同时,杜威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由于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是双方真正合作的过程,因此,杜威认为,教师不仅应该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还应该观察儿童的生长并给予真正的引导。他说:“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的、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杜威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职能,“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他所从事的职业的尊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