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是20世纪公共学前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时间节点,苏联的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十月革命”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奠基和建设时期;第二个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苏联解体之前,是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时期。
(一)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建立
1.学前教育的奠基工作
1)确定苏联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任务。
1917年,苏联政府成立后,建立了教育人民委员会学前教育局。随后,教育人民委员会公布了《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又称《统一劳动学校宣言》),指出苏维埃共和国的儿童公共免费教育必须从儿童出生时开始。学前教育制度是整个学校制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把学前儿童的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1919年3月举行的第八次苏共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规定了苏俄学前教育的两大任务:第一,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教育的任务;第二,解放妇女。苏联学前教育机构的这一职能构成了它与西方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本质差别。
2)培养学前教育干部和教师。
教育人民委员会学前教育局成立初期,组织了每期为时3个月的训练班,培养学前教育的视导人员。1918年9月,在彼得堡设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国立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学府“学前教育学院”。其任务是培养学前专业的高级干部。学院讲授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并布置实习作业。该学院还兼有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的功能。第二莫斯科大学也设立了学前教育系。到1920年年初,通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班培养出的教师达3 280人。
3)举行学前教育会议,讨论有关问题。
1919—1928年,教育人民委员会学前教育局在莫斯科举行了四次全国学前教育代表大会和若干次临时代表会议,讨论了学前教育的任务、教育机构的设立、经费来源、教学法研究、学前师资培养和编写学前大纲等方面的问题。这些会议对推动苏联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初见成效。1920年,苏联已有4 723所学前教育机构,共收纳儿童254 527人。
2.幼儿园教育的正规化
1930—1934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工业的发展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公共学前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30年6月召开的第十六次苏共代表大会规定:“拥有一定规模的工厂地区有义务设置托儿所;幼儿园的经费筹措采取国家拨款与吸收社会资金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此后,苏联学前教育机构不仅数量增加了,还新增了长日班、晚班和夜班等服务项目,从而更适合女工的需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教育人民委员会不断制定和颁布关于幼儿园工作的规程、指南、规则,促进了幼儿园教育的正规化。1932年,教育人民委员会颁布了第一部国家统一的《幼儿园教育大纲草案》,规定幼儿园教学内容包括社会政治教育、劳动教育、认识自然的作业、体育、音乐活动、美术活动、数学和识字等。这对于整顿幼儿园,促进幼儿园教学管理的正规化,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938年,苏联教育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幼儿园规程》规定了幼儿园的教育目的、任务、组织、幼儿园的基本类型、对儿童的营养和幼儿园房舍的要求等,其中,包括要求以本民族语言进行工作和实行一长负责制等。《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是根据《幼儿园规程》编写的。它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将幼儿园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方式等具体化了。
1944年,教育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幼儿园规则》。该规则规定:(1)不论幼儿园由何团体或机构管理,必须根据《幼儿园规则》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开展工作。(2)幼儿园是使3~7岁儿童受到苏维埃教育的国家机构,目的在于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有助于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3)幼儿园应为儿童入学做准备。为此,要求幼儿园做到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儿童的智力,安排各类游戏、文化与艺术教学,组织儿童通过参观和散步去认识周围世界,培养儿童独立自我服务的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正确使用和爱护物件的习惯,培养儿童守秩序、自制、尊敬长者和父母的品行,培养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爱领袖、爱军队的情感。(4)开设幼儿园的任务属于国民教育科、生产企业、苏维埃机构、合作社和集体经济的组织,不允许私人开设幼儿园。
(二)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改革
1.托幼一元化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新设置了很多幼儿园,以适应学前教育的需要。由于在儿童稀少的农村地区设置独立的托儿所和幼儿园不经济且有实际困难,因此,有些地方将两者合起来,不按年龄编班,进行混合保育,办成了“幼儿综合园”,但是保教质量不容乐观。托儿所和幼儿园在教育管理上分别属于保健人民委员会(卫生部)和教育人民委员部(教育部),从而导致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混乱。要消除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就得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并起来统一管理。于是,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一体化成为苏联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
1959年,苏联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前教育制度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发展学前儿童设施及改善学前儿童的教育和保健工作的措施》。这一决定规定创设统一的学前教育设施“托儿所—幼儿园”,开始实行新的学前教育制度。新设的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以满2岁为界限,未满2岁的婴儿由保育员负责,2岁以上的幼儿由教养员负责。合并的“托儿所—幼儿园”的指导权和监督权统一于教育部,卫生部则在儿童的保健方面负主要责任。1959年以后,“托儿所—幼儿园”逐渐成为苏联学前教育机构中的主要类型。1973年,最高苏维埃会议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苏联及各加盟共和国的国民教育立法的基础》,根据这一基本法,上述三种“学前儿童设施”作为构成苏维埃教育制度的第一阶段,具有了正式的地位。
2.《幼儿园教育大纲》的制定与修订
为适应新设的学前教育设施,以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乌索娃为首,在医学科学院的教授洛万诺夫的协助下,对《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进行修订,于1962年公布了《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婴幼儿教育的大纲。该大纲有以下五个特点:
(1)将原来婴幼儿和学前儿童互相分离的教育内容系统化。将出生后2个月至6周岁的儿童按年龄阶段分为七个班:第一婴儿期班(出生后第一年)、第二婴儿期班(出生后第二年)、婴儿晚期班(出生后第三年)、学前初期班(出生后第四年)、学前中期班(出生后第五年)、学前晚期班(出生后第六年)、入学预备班(出生后第七年)。
(2)比原来的大纲更加注意游戏。
(3)恢复了以前大纲里被取消的劳动部分,在学前晚期班和入学预备班增添了劳动教育。(www.daowen.com)
(4)在入学预备班里进行初步的读写教学,为进入小学做准备。
(5)重视教学方法的指导,在出版大纲时还另外出版了四本指导教学方法的书籍。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在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果,初等教育于1969年开始由原来的4年而缩短为2年。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和改革对学前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苏联先后多次修订1962年的教育大纲。1970年,修订后的大纲加强了婴儿期的护理和教育;加强了入学预备班的教育内容的知识性,将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的部分大纲要求作为入学预备班儿童的教学内容。1978年,修订后的大纲把学前期儿童分成四个年龄阶段:学前早期(0~2岁)、学前初期(2~4岁)、学前中期(4~5岁)和学前晚期(5~7岁)。修订后的大纲对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统一要求。
3.《学前教育构想》的提出
1989年,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和公布了《学前教育构想》,开始了学前教育的第三次改革。这轮改革开始纠正偏重智力的发展趋势,强调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个性定向式教育策略”。当时,在苏联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教学—训导模式,该模式主张用知识、技能和技巧武装儿童,成人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口号是:“请你像我这样做!”儿童往往被视为接受某种教育体系影响的客体。而“个性的定向式教育策略”强调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儿童个性的形成。《学前教育构想》确定了苏联幼儿园改革的基本原则,明确了苏联学前教育改革的方向。这一时期,苏联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四种类型:托儿所、托儿所—幼儿园、特殊幼儿园和学校幼儿园。其中,最广泛的是托儿所—幼儿园,招收从出生到7岁的儿童。
4.学前教育的师资培训与科学研究
苏联幼儿园的教师由幼儿师范学校培养。苏联学前教育研究的历史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主要是引进西方幼儿教育理论,西方的自由教育理论如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及儿童学等曾经在苏联广泛流行;第二阶段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反思西方幼儿教育理论,开始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苏维埃幼儿教育理论;第三阶段是卫国战争结束后,成规模、成系统地研究幼儿教育,自己的特色真正形成。
(三)苏联现代学前教育的特征
1.学前教育统一领导与集中管理
1917年,苏联建立了学前教育局,专门管理学前教育事务,以加强对这项事业的领导。这种国家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成为苏联学前教育最鲜明的特点。
苏联明确了学前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把学前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之中,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前教育机构都是公立的,国家和集体负责学前教育机构的经费开销,入托儿童一年费用的80%由国家承担。苏联明确了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强调政治与教育的结合。政府颁发了各种法令,规定幼儿园规程和大纲。党和国家通过教育立法及幼儿园章程、规则和大纲等,对学前教育实行统一管理,认为有了统一的规定,就可以保证完成学前教育的任务,保证教育的质量。
尽管国家根据学前教育研究的进展不断修订相关政策,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但是苏联的学前教育领导体制存在明显的弊端。其主要的问题是这种过于集中的领导体制缺少灵活性,地方当局和幼儿园缺少自主权。由于不允许私人办幼儿园,而国家的力量又有限,因此幼儿园的发展有限,供不应求,儿童入托率一直不高。对于上述问题,苏联政府已有所认识。1989年,《学前教育构想》的提出赋予了地方和幼儿园更多的自主权,使得多种形式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并存。
2.教育工作和保育工作紧密结合
苏联的学前教育机构从一开始就担负着解放妇女劳动力、保护和教育儿童的双重任务。为了让母亲从烦琐的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把发展托儿所和幼儿园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托儿所还是幼儿园,一年到头都可以入托,全年入托不间断。儿童的在园时间明显长于欧美国家,每天入托时间甚至长达12小时。很大一部分教育工作存在于保育工作中,既要对儿童的日常生活进行护理和照顾,又要对儿童进行全面的教育,做到了教育工作和保育工作密切结合在一起。教育工作者利用每个生活环节,如吃饭、睡觉等,对儿童进行文明卫生习惯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
3.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
在苏联的幼儿园实践中,教学—训导模式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在乌索娃领导的科研团体的研究支持下,苏联将系统的、有组织的作业教学正式引入幼儿园,希望通过幼儿园教学使儿童形成在小学生活和学习的某些技能和习惯,适应小学的要求。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由此生成。
这种模式偏重面向全体幼儿的教学活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儿童仅仅被视为接受教育影响的客体。教育者不得不完成教学大纲,以满足领导和监察机关的要求。教学的目的在于用知识、技能和技巧武装儿童并使之听话。儿童游戏不仅在时间上受限制,还受到成人的严格规定,即其时间和形式都受到成人限制。1969年,苏联小学学制由四年改为三年以后,苏联学前教育界开展了新的实验,探讨将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的一半内容下放到幼儿园6岁班的可行性。实验结果促使幼儿园适应小学的变化和要求,学前儿童特有的活动如游戏和艺术创作活动受到排挤,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进一步得到巩固。
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是形式主义泛滥,成人和儿童的关系疏远,儿童主动性丧失,消极性大于积极性,进而出现抗拒等心理。一离开教师,儿童的行为便与期望、应该的行为毫无共同之处。针对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1989年的《学前教育构思》提出了“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模式”,强调教学目的是促进儿童个性的形成。教师与儿童交往时应遵循“不平行,不在上,而在一起”的原则,以保证儿童的心理安全感,形成个性的萌芽。在新的模式中,儿童被看作合作条件下的平等伙伴。
4.分科教学
受凯洛夫教育思想影响,苏联学前教育批判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强调教给幼儿系统的知识。与此相适应,苏联幼儿园实行分科教学。
苏联1938年制定的《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规定,幼儿园教养活动项目包括组织儿童的生活与教育儿童的品行、体育、游戏、国语、认识环境、绘画、泥工及其他使用材料的作业、音乐教育、计算(大班为计算及度量)及季节性的儿童工作(小班为季节性的儿童工作,中班为儿童冬季的游戏、观察和工作,大班为按照季节布置儿童的观察、作业、游戏),教学分科目进行。课程的组织采用纵向的发展序列,每科目都具有自己的体系。按照年龄大小提出要求,进行编排,然后制订严密的学科工作计划。分科教学与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相适应,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教师通过系统传授、分科作业,帮助儿童获得系统化的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