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保育所与托儿学校: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保育所与托儿学校: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乌利勒保育所招收的对象是1~4.5岁的农村孩子,其是季节性的托儿所,从初夏开始到晚秋结束。巴乌利勒保育所把婴幼儿的健康摆在工作的首位,教育只是处于附带和从属地位。同巴乌利勒季节性托儿所不同,这所托儿学校面向的是城市劳动阶级的子弟,是常设托儿所,目的是为幼儿提供营养膳食、细心照料、良好管理和整洁环境。1821年,普鲁士国王把这种机构命名为“瓦德切克”机构,由儿童学校、托儿学校和保姆养成学校构成。

1.巴乌利勒保育所

19世纪初期,德国已经有了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其中最早出现的是由侯爵夫人巴乌利勒(Pauline,1769—1820)设立的巴乌利勒保育所。

巴乌利勒侯爵夫人从慈善家立场出发,致力贫民救济工作。她出于对贫穷母亲的理解和对穷苦孩子健康的关心,在法国帕斯特莱侯爵夫人创办育儿院的启示下,于1802年在多特蒙德设立保育所,作为其救济机构的组成部分。巴乌利勒保育所招收的对象是1~4.5岁的农村孩子,其是季节性的托儿所,从初夏开始到晚秋结束。每天的保育时间从上午6点到晚上8点。保育所的工作由12名贵妇人来承担。此外,还有一些从孤儿院和职业介绍学校招来的12~16岁的女孩子做保姆。巴乌利勒保育所把婴幼儿的健康摆在工作的首位,教育只是处于附带和从属地位。保育所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和营养丰富的饮食,鼓励户外游戏。其教学内容有语言训练、唱歌、社会道德训练和生活规律的教养。保育方式是经常对孩子进行监督,但不给他们任何束缚,让孩子们每天都在游戏中度过。巴乌利勒保育所为孩子们安排的这些有规律的生活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2.柏林最早的托儿学校(www.daowen.com)

1819年,德国的幼儿教育家、《柏林工农周刊》杂志编辑瓦德切克(Wozzeck,1762—1823)创立了柏林最早的托儿学校。

同巴乌利勒季节性托儿所不同,这所托儿学校面向的是城市劳动阶级的子弟,是常设托儿所,目的是为幼儿提供营养膳食、细心照料、良好管理和整洁环境。最初,托儿学校招收了12名9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实行24小时保育。但出于更多家庭的迫切需要,托儿学校迅速扩大和发展,招生年龄扩大到13岁,并开始实行夜间保育。托儿学校的性质也由单纯的托儿所,转变成大规模的贫民教育机构。1821年,普鲁士国王把这种机构命名为“瓦德切克”机构,由儿童学校、托儿学校和保姆养成学校构成。但由于托儿学校没有作为一所纯粹的学前教育机构发展下去,最后与普通孤儿院无异。

上述两所幼儿教育机构都是为了帮助父母安心工作而设的,以保护婴幼儿的健康为主,教育为次,这与英法两国的托儿所不同;机构所需费用主要靠慈善捐助;担任保育工作的大多是一些老妇人和从孤儿院与职业学校招来的女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