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史:陈鹤琴教育思想详解

中外学前教育史:陈鹤琴教育思想详解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主要由三大纲领、十七条教学原则和十三条训育原则组成。陈鹤琴明确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幼儿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认为,由于中国社会有其发展特质,中国人的生活内容和意义自然也受这一特质规定。陈鹤琴把“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五大方面,即所谓的“五指活动”,其主要内容与目的如下。

中外学前教育史:陈鹤琴教育思想详解

(一)“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主要由三大纲领、十七条教学原则和十三条训育原则组成。

1.“活教育”的三大纲领

“活教育”的三大纲领主要是指“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论是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出发点。陈鹤琴明确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幼儿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理论认为,“做人”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也是真正的教育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与传统教育“以获得知识、预备升学目的”不同,“活教育”注重“培养儿童适应环境,控制环境,利用环境;怎样做人,怎样接待事务,接待人”。但人并不是具有民族性,不仅要做人,而且要做中国人。陈鹤琴认为,由于中国社会有其发展特质,中国人的生活内容和意义自然也受这一特质规定。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做现代中国人就必须负荷这样的任务:“对外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争取民族独立;对内肃清封建残余,建树科学民主。”要担当起这样的任务,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健全的身体。身体的好坏,对于一个人一生的生活事业及其抱负都有极大的影响。只有健康的人,才能有理想,乐观、积极、有毅力,才能担负起现代中国与世界给予的任务。

(2)创造的能力。儿童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潜力,只要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不难养成他们的这种创造的能力,而培养这种创造力的方法,就是用科学武装儿童的头脑,让他们从做中学,从做中求创造,以手脑并用的方式去劳动、去创造。

(3)服务的精神。如果我们培养的人“只有知识技能而不服务,只知自私自利,就失去了教育的目的”,动物和人的区别也正是如此。所以,“活教育”主张培养儿童的服务精神,指导儿童去帮助别人,去了解大我的意义。

(4)合作的态度。“活教育”理论主张通过教育努力矫正中国社会和国民性中缺乏合作精神的态度,改变“一盘散沙”的形象。在教育中应注意培养合作的态度,让学生养成合作分工、互相包容和互相商量的习惯。

(5)世界的眼光。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世界人”的提出,标志着“活教育”理论已跳出民族的圈子,并试图站在更高的层次论述教育目的的问题,而具备世界的眼光,是做世界人的前提条件。陈鹤琴指出:“所谓世界的眼光,就是对世界的看法,我们要有对世界的正确的看法,必须要了解世界的事事物物,大自然是怎样运动的,大社会是怎样发展的。大自然大社会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不去认识它、了解它,唯其认识世界,才能使眼光远大,不斤两于个人的利害得失。”做世界人有三个条件,即“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

2)“活教育”的课程论。

“活教育”的课程理论认为,传统教育把学校与社会、课堂与自然隔离开来,把学校变成了“知识的牢狱”。这种做法,“把一本教科书摊开来,遮住了儿童的两只眼睛,儿童所看见的世界,不过是一本6寸高8寸阔的书本世界而已。一天到晚要儿童在这个渺小的书本世界里面去求知识,去求学问,去学做人,岂不是等于梦想吗?”所以,“活教育”的课程论明确宣布:“我们要利用大自然、大社会做我们的活教材。”

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知识宝库,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儿童从这个知识宝库中汲取营养。他指出,直接经验是“学习中的唯一门径”。以直接经验为主导,才是真正的“读活书”“教活书”。至于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只能作为学习的副工具和参考资料,即“着重于室外的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做研究对象,以书籍做辅佐参考”。陈鹤琴指出,世上那些不辨菽麦、不分妍媸的书呆子,并不是因为读了书才变成呆子,而是因为他们“只晓得一味读书,而不去和真正的书——大自然、大社会接触,才变成呆子的”。所以,只有抛弃“书本万能”的错误观念,去向活的、直接的“知识宝库”探讨研究,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由于直接经验是儿童在大自然、大社会中,通过各种活动获得的,所以“活教育”的课程论本质上是一种活动课程论。陈鹤琴把“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五大方面,即所谓的“五指活动”,其主要内容与目的如下。

(1)儿童健康活动。通过体育活动、个人卫生、公共卫生、心理卫生等方面来培养儿童健全的身心。

(2)儿童社会活动。通过公民、历史、地理、时事等活动,使儿童明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儿童参加社会活动以培养其技能和兴趣,使儿童了解乡、镇、县、省和全国的关系及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影响,激发其爱国思想及民族精神,根据时事的演变探求今后世界发展的新趋势。

(3)儿童科学活动。以生物、工业及生产劳动为范围,增进儿童科学知识,培养儿童实验兴趣,启迪儿童创造能力。

(4)儿童艺术活动。其包括音乐美术、工艺、戏剧等项内容,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感,启迪儿童的审美感,发展儿童的欣赏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5)儿童文学活动。其包括童话、诗歌、谜语、故事、剧本、演说、辩论、儿童应用文和书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对于文学的欣赏能力,培养儿童对于中国文字的认识与运用,培养儿童对于文法修辞的研究兴趣,培养儿童对于文学的创造能力。

为了使“五指活动”顺利进行,陈鹤琴还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大纲,详细规定了目标、性质、教师、组织、集会、教学及经费等事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五指活动”是以活动(“做”)为中心组织教材的,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壁垒森严、分门别类的科目。他认为传统的课程设置与学科分类的最大问题在于它“不合教育原理,是四分五裂的,是违反儿童的生活的,是违反儿童的心理的”。而“五指活动”则避免了这种错误,它从儿童的完整生活出发,强调课程的整体性、连贯性和渗透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活教育”的方法论。

“活教育”的方法论是与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论相一致的,是以强调“做”为基调的。陈鹤琴在1941年为《活教育》杂志撰写的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活教育”的方法论脱胎于杜威“寓学于做”的主张,但比杜威的主张进了一大步,因为它不但要在“做”中学,还要在“做”中教与学,还要不断地在“做”中争取进步。

“活教育”理论认为,“做”是儿童获得真知的基本途径,也是儿童学习的真谛。陈鹤琴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他认为,如果不让儿童去做他所能做的事,不让儿童去想他所能想的事,就会阻碍儿童的身心发展,限制儿童最宝贵的自动研究精神。

“活教育”所主张的“做”并不是简单的游戏、劳动和学习,不是尝试错误,而是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的“做”,是在思想参与下的“做”。正如陈鹤琴所说:“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之母,思想没有受过锻炼,行动就等于盲动,流于妄动。”所以,对儿童来说,“做”是身心协调发展的条件。

“活教育”理论认为,“学生要在做中学,教师也要在做中教,不应该只是片面地学习”。教师的“做中教”关键是教会学生“做中学”,为学生“做中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与学生共同“做”。陈鹤琴曾以教学生学游泳为例:“你要儿童游泳,你一定要在水里教他,而且要他自己也实地到水里去,否则光是游泳给他看是没有用处的。”在学“做中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使他们运用科学方法做事,运用科学方法求知。他指出:“倘使不教而让儿童自己去瞎摸,那是太不经济了。我们人类所有的经验是应当利用的。”但这种指导并不是越俎代庖,而是在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基础上的教,是所谓的“做中教”。

“活教育”理论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实验观察。学生主要通过观察与实验来获得直接经验。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全面观察,概括全体;比较观察,精密分析;系统观察,有明确目标;五官俱到,使各种感觉互相补充。这是教学的感性阶段,应尽力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第二步是阅读参考。“活教育”理论认为,许多知识是不能拿来实验观察的,单凭经验也不易彻底了解事物。所以,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就要大量阅读参考,擢去疑窦。这样,既能弥补学生感性经验的不足,又可以防止他们“陷入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偏向”。

第三步是发表创作。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把观察参考所得加以整理,融会贯通,变为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可就此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故事、报告、演讲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步是批评检讨。在这个阶段,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检验学习的成果,互相学习,互相批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既要把总结所得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又要把它作为新的学习过程开始的基础。

上述四步是教学的完整过程。每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知识能力都会前进一步,教师的学识与能力也会有所进步。而“教的进步,也是学的进步,那便是‘做中求进步’”。

2.“活教育”的十七条教学原则

陈鹤琴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他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做了系统的阐述。“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内容。

1)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活教育”理论认为,“做”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无论是肌肉的、感觉的,还是神经的,都要靠“做”才能成功。只有“做”,才能让学生直接与事物接触,才能得到直接经验,才能知道做事之困难,才能认识事物的性质。愈做兴趣愈浓,愈做能力愈强。所以,必须尽可能让学生做他们所能做的任何事。

2)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活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中“最危险的,就是儿童没有思想的机会”。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不必对学生说明种种结果,而应让他们自己试验、思考,去求结果。做教师的责任,是“从旁指导儿童,怎样研究,怎样思想”,启发他们探究事物的发生与发展,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3)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活教育”理论反对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教学,强调在实际生活中实干,在实干中求知。陈鹤琴以游泳为例,说明在陆地上学游泳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又以烧饭为例,说明单单在教室里讲饭怎样煮、菜怎样烧、鱼怎样煎、肉怎样煨,学生还是不会。所以,一定要使学生“在适当的环境之内,得到相当的学习”。

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活教育”理论认为,儿童的世界非常大:有伟大的自然,如四季鲜艳夺目的花草树木、光怪陆离的虫鱼禽兽、变幻莫测的风霜雨雪、奇妙伟大的日月星辰;有广博的社会,如家庭的组织、乡镇的管理、风俗习惯的形成、国家的富强、世界的进化等。这些都是儿童的知识宝库,都是他们的“活教材”。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

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

“活教育”理论认为,消极的制裁并没有多大的教育效果,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他们产生退缩行为。所以,必须多表扬、少批评,“用鼓励的方法来控制儿童的行为,来督促儿童求学”。

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活教育”理论认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间接的知识,要获得直接的知识,应该从大自然、大社会中去追求、去探讨。陈鹤琴以当时的历史、地理为例,说:“我们何必一定要把一部活地理四分五裂,呆呆板板地教小孩子死记死读;我们何必一定要把一部中华民族进化史支离破碎,一朝一朝呆呆板板地教小孩子死记死读呢?”如果以抗战来做研究史地的中心和出发点,教师的“教”就会变得生动而深刻,学生的“学”也会变得兴奋而有趣。

7)比较教学法。

“活教育”理论认为,比较教学法是让学生鉴别事物最有效、最简易的方法,它能够使学生对于所学的事物,“认识得格外正确,印刻得格外深切,记忆得格外持久”。

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

“活教育”理论认为,儿童大多是喜欢比赛、喜欢竞争的,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去教导儿童,去增加儿童的兴趣,去促进学习的效率。所以,学校里可以进行作文比赛、演讲比赛、阅读比赛、图画比赛、球类比赛等,并通过比赛培养“做人做事的美德”,如合作、牺牲、互助等,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

“活教育”理论认为,儿童具有较强的受暗示性,无论是语言的暗示、文字的暗示、图画的暗示,还是动作的暗示,都较消极的命令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教师要注意以身作则,注意给学生施加积极的暗示影响。

10)替代教学法。

“活教育”理论认为,儿童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儿童是好动的,“他喜欢做这样,做那样,你没有东西给他做,他就要破坏,就要捣乱,所以我们要他做,要他建设,要他创造”;儿童是喜欢合群的,就应让他们有一种正式的组织来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群性。总之,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替代的方法,来满足儿童的欲望,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人格。

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活教育”理论认为,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可以找到许多活教材、活教具。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就一定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陈鹤琴说:“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初看与你所教的没有关系,仔细研究研究看,也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他所发明的儿童玩具与教具,就是从生活中的娱乐工具改造过来的。

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

“活教育”理论认为,集体学习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这是由于一个人的思想需要有刺激,有了刺激,思维就活跃,就进步。集体学习既有分组讨论,也有课堂讲授,而以分组研究、共同讨论的方式为主。

13)教学游戏化。

“活教育”理论认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所以,如果我们能把学习活动化为游戏,就会使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能有进步”。在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法与目的的配合,不能为游戏而游戏。同时,教师要注意给大多数儿童提供活动的机会,“要以各个小朋友都能参加为准”。

14)教学故事化。

“活教育”理论认为,故事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故事与儿童的情感有交流作用,能使儿童的情感投射到故事中;故事情节的神奇,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故事能激起儿童的想象力,把儿童导入无限推论的境界之中;故事组织得完整,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所以,教学中应尽可能做到“教材故事化”。用故事的体裁来编排教材,运用教材;做到“教法故事化”,利用故事激发和引起儿童的学习动机

15)教师教教师。

“活教育”理论认为,在职教师如何充实自己,如何提高自己,是最应该重视的问题;而举行教学演示或组织巡回教学辅导团等形式,即教师教教师,这是提高教师水平的有效方法。

16)儿童教儿童。

“活教育”理论认为,儿童教儿童比成人教儿童优势明显:儿童比成人更了解儿童,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更加明显,儿童教儿童可以做到教学相长。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就是以儿童教儿童为原则的。

17)精密观察。

“活教育”理论认为,观察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而精密观察则是开启真理宝库的钥匙。握着这把钥匙,我们便能接近科学的真理。在教学中采用观察的方法,如通过实地观察来施行教学,通过实际研究来培养儿童善于观察的学习态度,将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

“活教育”理论是现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体系比较完整、影响比较深远的儿童教育理论。“活教育”理论的十七条教学原则都贯彻着“做”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活教育”的十三条训育原则

“活教育”理论认为,训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是最繁重、最重要的。拟定训育工作的基本原则,“犹如旅行有了向导,航海有了指南。因为这样才有所根据,不致茫无头绪,无所适从”。陈鹤琴提出了以下十三条“活教育”的训育原则。

1)从小到大。(www.daowen.com)

“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如“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要从小及早加以训练与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人治到法治。

“活教育”理论认为,人治与法治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治易受环境变迁的影响,法治则对于人事权衡有一定的准尺。如孩子怕教师批评才洗手,这是人治观念的支配;为了健康而洗手,则是法治观念的支配。

3)从法治到心理。

“活教育”理论认为,从人治到法治虽然是一个飞跃、一个进步,但“徒循法理,尚不能完全解决训育上的种种问题”。要使学生从服从到自觉,从消极接受到积极内化,就必须在心理上下功夫。所以,陈鹤琴说:“做一个教师一定要懂得心理。小学教师一定要懂得儿童心理,中学、大学教师一定要懂得青年心理和群众心理。不了解心理的人,从事训导工作是一定会失败的。”

4)从对立到一体。

“活教育”理论认为,必须消除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教师和学生应当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朋友。大家共同向学问进攻,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子弟,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的父兄。大家在学校中共同生活,共同研究,共同学做人。”

5)从不觉到自觉。

“活教育”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头“狮子”,这头“狮子”就是极大的潜在力量:许多人心中的“狮子”是沉睡着的,所以纵有极大的潜在力量,也不能发挥出来。训育的任务就是把这种糊糊涂涂、浑浑噩噩的“不觉”转变为“自觉”,唤醒学生心中的“狮子”,使其获得力量。

6)从被动到自动。

“活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训育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完全由教师管理的阶段——由团体管理的阶段——自己管理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被动的,第二个阶段也是被动的,第三个阶段则是自动的。从被动到自动,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如考试不用教师监考,而让学生以自己的人格与荣誉作保,自己监视自己。

7)从自我到互助。

“活教育”理论认为,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动物的自私是不可克制的,人的自私却可以用崇高的道德观念来克制。“舍己为人”是做人的最高理想。在训育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从自我到互助,并逐步向最高理想迈进。

8)从知到行。

“活教育”理论认为,知不行,单是“理论”而无“实践”,就会一事无成。“不断地做,习惯养成了,然后可以持续不断,表现出成绩来”。所以,训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就是让学生知而且行,理论联系实际。

9)从形式到精神。

“活教育”理论认为,只有表面而没有精神的训育是失败的训育,训育工作不能停留于形式。比如,有些教师要学生对他表示尊敬,见面的时候要行礼和问候;至于学生对他是否真正尊敬,这些他都不管。这样只求表面而不顾精神,试问有何益处呢?因此,训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诚于中而形于外”,从形式到精神。

10)从分家到合一。

“活教育”理论认为,训育与教学(德育与智育)本来应是一体化的,训教脱节只能是两败俱伤。所以,“学校里专门负责训导的人可以管训育上的计划及各种施行办法,实际去训导学生的应当是全体教职员,把分家了的训教两部分工作重新联结在一起”。

11)从隔阂到联络。

“活教育”理论认为,如果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存在隔阂,双方不能采取有效的共同步骤,就会削弱训育的效果。所以,担任训育工作的教师,应常常进行家庭访问,或邀请家长们到学校参加各种活动,把家庭和学校联系在一起。

12)从消极到积极。

“活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犯了错误或有不正当行为,应积极消除引起他犯错误或做不正当事的动机,而不能只是做消极的防止或制裁。陈鹤琴曾以教育孩子不许打架为例:“我们要研究,为什么小孩子那么喜欢打架呢?因为小孩子是好动的,他们的精力是要有地方发泄的,所以学校应当多添些运动器具和娱乐设备,来满足孩子们的合理要求,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训育应尽可能地采用积极的鼓励,而避免消极的制裁。

13)从“空口说教”到“以身作则”。

“活教育”理论认为,训育工作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仰。这种信仰是由于学生对教师的道德和学识的钦佩所产生的,绝不是用欺骗或权威获得的。如果教师道德品行有缺陷,“即使他每天舌敝唇焦向学生演讲一大篇做人的道理,也是毫无用处的”。所以,担任训育工作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处处以身作则。

(二)学前儿童心理特点

陈鹤琴从1920年冬开始,以其长子陈一鸣为对象,从他出生时起,就儿童的动作、能力、情绪、言语、游戏、学习、美感等方面的发展,逐日对其身心发展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实验,写下详细的文字记录以及用摄影记录,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他在书中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年龄特征,揭示了儿童形成心理特征和道德品质、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发展智力和体力的心理过程。正是由于他对儿童身心发展进行了缜密的研究,才为我国儿童教育的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鹤琴通过揭示儿童的心理特点来提出教育教学原则。他认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他认为,如能根据儿童的心理施行教育必有良好的效果。儿童心理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好游戏

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第一,父母应提供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能进行充分的运动;第二,父母应帮助小孩子寻找适宜同伴,使他们互相影响。有此二者,小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被启发。

2.好模仿

小孩子是好模仿的,而且模仿没有选择性,家人的举动、言语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若家人举止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若家人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3.好 奇

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这句话很对。若小孩子不好奇,那就不去与事物接触了;不与事物接触,那他就不能明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好奇是小孩子获得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

4.喜欢成功

小孩子很喜欢做事情,而且很喜欢成功的感觉,这让他们觉得既有趣,又可以得到父母或教师的赞许。不过,叫小孩子做的事情不要太难,若太难,小孩子就不能有所成就,若没有成就,小孩子可能会灰心而下次不肯再做了。反之,若所做的不甚难,小孩子能够胜任而有成就,一有成就,小孩子就很高兴,就有自信力,所成就者愈多,自信力就愈大,自信力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

5.喜欢野外生活

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户外生活,到户外去就欢喜,终日在家里就不十分高兴。凡天气晴和的时候,家长就应带小孩子到外边去游玩。他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看见野花就观赏,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水以取乐。这种郊游于小孩子的身体、知识、行为都有很好的影响。

6.喜欢合群

凡人都喜欢群居,婴儿离群索居就要哭喊。小孩子2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乐群心更加强了。假如此时没有伴侣,他一定会觉得孤苦不堪,有时候还要产生想象的伴侣,他同这个想象的伴侣一同游玩,一同起居,一同饮食,这样就不致孤单了。

7.喜欢称赞

二三岁的小孩子就喜欢“听好话”,喜欢旁人称赞他,比如今天他穿一件新衣服,就要给他父亲看;穿了一双新鞋子,就要给他同伴看。到了四五岁的时候,这种喜欢比嘉许的心理还要来得浓厚。陈鹤琴认为,儿童喜欢被夸赞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也要合理利用夸赞语言,不可滥用,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重点

为了研究人生的整个过程和进行教育,需把人生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来考察。陈鹤琴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成果,主张把学前儿童时期分成四个阶段,即新生婴儿期(新生)、乳儿时期(出生后到1岁左右)、步儿时期(1岁左右到3岁半左右)、幼儿时期(3岁半左右到6岁左右)。

陈鹤琴按照儿童发展的有序性揭示了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确定了与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重点。陈鹤琴一贯重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要求把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1.发展特点

(1)思想活动方面。陈鹤琴指出,儿童的思想与成人不同:数量不如成人多,准确性比成人差,内容限于游戏方面。但是,儿童的思想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2)社会性的发展。陈鹤琴认为,所谓儿童的社会性,不仅是指儿童与儿童或儿童与成人的个别关系,还在于社会的组织性活动的建立。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也有其进程。

(3)情绪的转变。陈鹤琴说:“在儿童的初期,他们情绪的表现大都是由自身生理上的要求所激起的。”但是,到了幼儿时期,随着儿童身心的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儿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得空前的繁复。这时,儿童情绪的激起,由于社会环境的刺激而与日俱增。

2.教育重点

陈鹤琴说:“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幼儿期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对社会是否适应,儿童生理方面或心理发展的程度是否表现着常态的前进,儿童卫生习惯是否养成,以及儿童身体是否得到健康发展,幼儿期的教育都该负担相当的责任。”根据幼儿思想的活动、社会性的发展及情绪的转变,实施教育时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积极代替消极。可用暗示、启发和鼓励积极发展儿童的才能和兴趣,切勿消极地批评和抑制他们。

(2)不姑息,不严厉。既反对溺爱子女而姑息迁就,也反对处处用成人的意志要求儿童,用成人的道德规范儿童。

(3)让儿童使用自己的手脑。主张让儿童自己去做,让儿童自己去想。

(4)让儿童自己有活动的园地。主张儿童要有适当的游戏场所和适当的伙伴。

(5)发展儿童的好问心。应当重视启发儿童,利用儿童的发问来进行教育工作。

(6)父母和教师要以身作则。父母和教师的言行,对于儿童优良习惯的养成关系重大。所以,父母和教师的行为举止必须谨慎。

(四)论家庭教育

陈鹤琴所著的《家庭教育》以及20世纪30年代后期陆续发表的《儿童应有良好的环境》《怎样做父母》等论文,都体现了他的家庭教育思想。

1.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同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密切相关。

陈鹤琴在《家庭教育》自序中写道:“幼稚期(出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了。”陈鹤琴充分肯定了幼稚期教育对未来良好国民的奠基作用,指出:“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

《家庭教育》1981年重版序中,陈鹤琴进一步论述了儿童教育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儿童是振兴中华的希望。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培育人才要从小开始。”他认为“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应尽到教育好孩子的责任……幼儿在父母那里学说话,认识周围事物,模仿父母言行,在父母影响下形成性格。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

2.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

在《家庭教育》中,陈鹤琴首先略述了儿童的心理与学习性质及原则,以此作为家庭教育的基础。

(1)学习的性质。陈鹤琴认为,儿童生来有三种基本能力,即感觉、联念和动作。学习就是先感觉外界的刺激,后把所感觉的事物与所有的感觉联合起来,再发生相当的动作去反映外界的刺激。刺激与反应是可见的,联念却相反。

(2)学习的原则。关于学习的原则,陈鹤琴认为有三点:一是刺激的原则,二是联念的原则,三是动作的原则。

3.要把教育功能自然地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应融化和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亲子间的交往和家庭生活的实践,随机地、个别地、面对面地进行。他是从家庭生活的需要和儿童在家庭中的主要学习内容来阐述家庭教育的各项原则的。

(1)卫生教育方面。陈鹤琴从一般家庭的现实条件出发,详尽地阐述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内容,共计25条。

(2)情绪教育和群育方面。陈鹤琴非常重视教会孩子待人接物,特别强调要教育孩子从小心中有他人,学会考虑别人的安宁和幸福,鼓励孩子每天做件好事,使人得到快乐;尊敬长者,敬爱父母;亲人有病时,能表示同情;乐意帮助父母做事,养成爱劳动和爱惜物品的习惯等。陈鹤琴重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注重创造温暖、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他告诫父母要及时缓解或解除孩子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压抑。陈鹤琴十分反对父母对孩子溺爱和放任,他指出,对待孩子要赏罚分明、严格要求,这正是克服儿童任性和依赖的良方。

(3)智育方面。陈鹤琴强调应通过多种途径让儿童获得并积累早期经验,他提倡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他强调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游戏的环境、艺术的环境、阅读的环境,以开拓儿童的视野,增强其适应能力。

此外,陈鹤琴认为全面提高父母的素质和教育能力是保证家庭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20世纪70年代末,陈鹤琴建议“要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应将幼儿的家庭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