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式场面话,点到为止批评的艺术

中国式场面话,点到为止批评的艺术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俗话说,批评的话最好不超过三四句。一般来说,批评要适可而止,没有必要非置对方于死地。因为我们批评人的目的是为了救人,为了帮助人。通过下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周总理是如何批评纠正下属的过错的。符浩把孙某接到招待所,而让中建的同志回家过夜,嘱咐他绝对保密。同理,即使是对人提出批评,最好也要点到为止,让他自己去思考、想象和反省。

中国式场面话,点到为止批评的艺术

如果我们在批评别人时不注意方法,狠狠地将对方批得体无完肤,那么,对方很可能就会“明知道自己错了,可就是不改正”。

俗话说,批评的话最好不超过三四句。会做工作的人,在对人批评教育时,总是三言两语见好就收,不忘给对方留下一定的余地;然而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他们总是不肯善罢甘休,非要将对方批评得体无完肤不可,结果是过犹不及,往往将事情推到了反面。

学校的一位女大学生与校外的一名男青年发生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件事让学校领导知道了。领导就抓住这点,将这位女大学生狠狠批评了一通。当然,女大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很诚恳地向领导认错。这件事本该到此为止,但领导却不肯善罢甘休,非要她写下书面保证,并公开在系里认错。书面保证可以写,但公开认错就有点勉为其难了。这种事本来就不怎么光彩,如果让系里师生知道,一个姑娘家以后还怎么见人啊?女大学生难以接受领导的要求,只好离校出走了。

一般来说,批评要适可而止,没有必要非置对方于死地。因为我们批评人的目的是为了救人,为了帮助人。一个人犯了错误,我们对这个错误的某一点提醒一下就行了,再翻来覆去地批评就没有必要了。将过去的错误多次批评,总是纠缠不休,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也显得有些愚蠢。正确的批评方法是:批评时注意把握分寸,措辞严厉但不过头,要给人留有余地,给人自省的机会。

周恩来总理给人的印象总是和蔼可亲,但是同样也面临批评纠正别人错误的问题。通过下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周总理是如何批评纠正下属的过错的。(www.daowen.com)

1971年发生“九·一三”事件,影响巨大,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此事对外绝对保密。当是,我国驻蒙古大使馆官员察看现场后,派二等秘书孙某回国向周总理汇报,同机返回的还有中建公司的一位同志。周总理让符浩同志到机场去接。符浩把孙某接到招待所,而让中建的同志回家过夜,嘱咐他绝对保密。当晚,周总理听符浩汇报情况。大家坐定,周总理问:“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谁?”符浩答还有中建公司的一位同志,已经回家。没等他说完,周总理的脸色一下子沉下来,双眉猛然一蹙,厉声打断他,问:“你当过兵吗?”周总理对符浩非常了解,知道他是行伍出身。这个突如其来的质问显然是言有所指。符浩一怔,顿时感到问题的严重,立即答道:“我马上把中建公司的那位同志找回来!”他半夜驱车把中建同志接到招待所,并报告了总理,总理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周总理在上例中的批评采用了委婉暗示的方式,它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你当过兵吗,难道不知道保密的极端重要性吗?你不应该失去作为一个兵的警惕性。”古人说:“引而不发,跃如也。”总理的这种批评方式就起了这种作用。他并不必把全部内容都说出来,对于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下级来说,只需要稍稍一点就够了,无须长篇大论开导批评,对方便会全部领会其中的深意,并马上纠正错误。这种方式对于彼此较熟的下级来说,有“响鼓不用重锤敲”之妙处。

我们常见到画家画花时只画一枝或几枝,而不是全部,有时也会在花枝添上一只小鸟,让人品味其中意境。诗人写诗同样如此,寥寥数字就能将一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同理,即使是对人提出批评,最好也要点到为止,让他自己去思考、想象和反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