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身在何地,无论身处何种文化、何种社会团体之中,陌生人相逢,都会遇到一些相同的问题:在这里,什么样的行为是得体的?如何避免与人互动?如何参与、展开互动,又如何结束互动?如何保持身体距离和社交距离?与谁互动,又无视谁?如何传达自己的意图并凭直觉了解对方的意图?
上述问题均涉及与陌生人互动的机制,恰似一道道悬而未决的物理题。如何读懂原理图,如何保持发动机、杠杆、齿轮平稳运转,如何处理摩擦与润滑问题。解决方案可能因你所处的国家、文化或亲和团体不同而不同,但机制性的问题不会改变。我在本章中描述的行为可能听起来很熟悉,也可能与你的经历大相径庭。但关键在于,你要理解那些显而易见的事情:在你生活、娱乐、工作或路过的地方,互动的机制是什么?
这些机制在任何一个社区都是不言而喻的,不成文的,没有人会明确地对此进行说明。想摸清这些机制,你要做的是观察人们的言谈举止,探索大家的实际行动,而不是听他们说要怎么做。事情往往如此,人们常在某些小处逾规越矩,而规矩只有在被打破时,才会被付诸纸墨。
要探明那些未言明的规矩,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在公共空间中人们对基本社交尺度的预期。这种基准因时因地而异,随情境变化而变,同样也取决于你所处的文化圈、亚文化圈乃至微文化圈。这是一种社会契约,就像任何其他社会契约一样,遵守时,我们不会多加思量,然而一旦被打破,我们轻则懊恼,重则暴怒。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同一种文化、共同的语境下,也可能发生在各种社区交杂的地方,大家各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约,种种规约交织在一起。互动体系中可能存在摩擦,这种摩擦会暴露出社群之间的差异,即各自不成文的规约。(www.daowen.com)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开始观察并明确地记录这些规约。在《公共场所的行为》(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一书及其他文章中,戈夫曼以该时期英裔美国白人中产阶级这一特定群体为对象,详细分析了在交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提示。戈夫曼明确说明了其研究的局限性,并且一直在提醒读者,他的观察结果具有局限性和特殊性。他多次提到,他所观察到的公共行为规则和模式的描述与研究,与他在印度、拉丁美洲、爱尔兰乡村、科威特、法国等地的发现大相径庭。他的观察结果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特定时间、地点和人口群体,但他的调查为我们理解陌生人相遇时的情境构建出了一套框架。
回想下生活中的情景,这是一个自然流畅的过程,流畅到我们根本不会在这上面费心思。现在,我们要放慢这个过程,将它拆解开来,看看其中的工作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