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内外兼容,让教育激情燃烧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内外兼容,让教育激情燃烧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长和教师要多带领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寻找契机协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体会经典,充分发挥中华经典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学习中华经典最好的方法是坚持每天诵读20—30分钟,通过不断的诵读,就能够熟读成诵;还要时常温故知新,以免遗忘。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内外兼容,让教育激情燃烧

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学习普通话与规范汉字的过程,也是人生受到传统文化浸润的过程,更是重拾经典、复兴中华文明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充分利用晨读时间、每节课前老师候课的两分钟时间,见缝插针,积少成多地诵读,反复地吟读。这样大大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储备,也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其义自见,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也浸润了学生的生命。

指导儿童学习经典时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选择读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传统读物。儿童喜欢那些通俗易懂、故事性强、融趣味和道理于一体的诗文。《三字经》云:“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这说明在小学阶段切不可急功近利,以免对孩子拔苗助长。

儿童学习经典诗文时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论语》中,有很多句子、章节比较长,孩子们读的时候绕口不顺,但是编排出节奏以后,让孩子们拍手和着节拍,或跺着脚,或用身边的书本更随心所欲地敲打出韵律,还可以模仿古人诵读时摇头晃脑的样子,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就把拗口冗长的句子读熟了,省去死记硬背的枯燥,这种方式的转变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经典的乐趣。在循循善诱中由浅入深逐步使学生能背诵经典的内容,长期坚持可领悟经典的精髓,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

正确理解经典的意思是一个难点。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通常是先入为主,错误的信息如果在他们的头脑中生根,再想纠正错误就很难了。教师在给儿童讲读经典时,要认真而慎重,必须自己先正确地理解经典的意思,经过多方验证,确实无误了,再做讲读。讲解时要联系孩子们现有的生活经验,用儿童化的语言帮助他们理解经典。言行融合是帮助儿童理解经典的有效方法。“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用这首诗来教育儿子,学习一定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够领悟明白。儿童诵读、学习经典时教师切忌生硬讲解,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枯燥无趣,继而产生厌学情绪。家长和教师要多带领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寻找契机协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体会经典,充分发挥中华经典对孩子的积极影响。中华经典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传承了历史文化,有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在墨子那里学到该热心救助苦难,在孟子那里读到要以正气治天下,在老子那里感受生活存在辩证法,在孔子那里继承到用爱去构建和谐,在庄子那里体会到艺术会给人生带来享受……经典中无处不蕴含着发人深省的道理,积极而不失恬静的生活态度,中华经典每个故事都体现了人生的智慧。(www.daowen.com)

学习中华经典最好的方法是坚持每天诵读20—30分钟,通过不断的诵读,就能够熟读成诵;还要时常温故知新,以免遗忘。在孩子们的诵读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慢慢体会它的意境,顺其自然,经典中的文化精髓会慢慢地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低年级的目标是在帮助学生识字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高年级的目标是在诵读经典中养成反思、自省的习惯,让学生在经典的学习中不断自我修正、自我完善,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尝试着渗透经典。如在《诚实》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用《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来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人要诚实有信。如果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用经典诗文中的锦句作为教学环节的衔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一种学习和使用传统文化经典的热潮,同时还能让学生逐步学会借鉴和使用经典。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方法有很多,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如在校园绿荫丛中竖着的一首首写有古诗词的牌子,可以让学生在玩耍中就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写字课上对汉字演变的分析讲解,在课间播放古典音乐的休憩时光,都能达到润泽学生心灵的效果。现在很多学生道德观念不强、是非不明,通过国学经典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礼仪风范,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这些道理能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