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涵与意义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现代课程理念认为,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学到的和教育者试图带给他们的一切,都是课程。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音像资料、网络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时事新闻、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并且,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他们首先接触而且接触最多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和生活脱节。如果学校教育远离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就意味着失去了课程的另一半世界。
语文学习更是和生活息息相通,天然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正如吕淑湘先生说的:“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恐怕没有哪一个学科能比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的了。所以,语文教育理应回归和顺应它与生活的联系,向广阔的生活开放,并且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为轴心,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生活的相关领域拓展,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知识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
语文教学脱离生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根本症结所在。它人为地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天然联系,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封闭和狭隘、教学过程的机械和呆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便是传统语文学习封闭性的生动写照。学生学习负担重、语文学习费时多且效率低,阅读、写作和语言交际等语文实际能力却不能应付一般需要,更缺乏现代人所具备的创新意识,便是这种教育所产生的后果。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
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过程来看,只有将语文学习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激发起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强烈的学习愿望。语文学习如果脱离了生活,就会因过于抽象与理性而变得枯燥乏味和空洞无物,不符合儿童乐于游戏的天性。而与儿童生活相结合的语文学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极易牵动学生的心灵,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
教学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确实是行之有效的。
1.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就是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小学生作为生活的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小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因此,教学过程必将涉及多个智力领域。涉及多个智力领域的教学活动必然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小学生理解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智力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质量。此外,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消除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使多元智能都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前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人要实现由自然人向生活人的发展,必须将所学真正理解并能学以致用。对此,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可以发挥它的独特优势。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体验之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
3.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如:有的孩子擅长用表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有的擅长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则喜欢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就是语言表达,有的侧重于形象描述,有的擅长逻辑分析;有的个性鲜明,有的平静随和。这就是优势智力领域的差异。教学中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个性的表现、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
无论是多元智能理论、语文学科母语学习的性质,还是现代课程的理念、儿童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都要求语文课程生活化。实现语文课程生活化的关键,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语文生活化的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将这种观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语文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息息相关。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可以说,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教学是苍白、乏味的,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有人提出了“大语文”观,也有人说“语文就是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又做出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论断。的确,语文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拘泥于课堂,还应融入更为广阔的社会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语文、用语文。
(二)实施建议
1.点击生活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
学习与生活的脱离使教学变得过于抽象、理性。“回归生活”已越来越被教育界认可。比如复述课文,它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难度较大的“说”的练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情境,进行的方式虽然也可能有所变化(说给老师听,自己练说,同学间互说等),但教学组织形式显然比较单调,只体现一种严肃的学习意识,不符合儿童乐于游戏的天性,学生也始终对复述存有畏难情绪。从涉及的智力领域来看也较为单一,学生只能偏重于语言智能方面的发展。如果我们稍作调整,引进生活中母子间讲故事的情境,复述由一人独白改为由“母亲”给“儿子”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当然角色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设定,教学的效果就会迥然不同。“说”者因为有了一个忠实的听众,有了交流的对象,说兴更浓,并且很自然地会用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增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听”者则一改沉默静听的僵化形象,回归生活的真实,边听边做出反应:提问、猜测、反驳、赞同……结果复述演绎成平等、开放、不断生发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于是,整个课堂都沉浸在这种生动活泼、如听相声似的活动之中,并且谁都乐于尝试。这一切都缘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建立,因为生活的本质在于它的丰富性。当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时,就可以利用生活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语文课还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也就是说,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生活化教学的确可以将教育与个人的潜能、社会的需求协调一致,将教育的个人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通过发展多元智能,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2.沟通两个“课堂”,学习生活化的语文(www.daowen.com)
所谓两个“课堂”指的是教室内学习课堂和教室外学习课堂。我们不能给学生这样的错觉:只有坐在教室里才是学习语文,走出教室就没有语文了,语文和生活似乎是割裂的。我们经常看到,学生能查字典理解一个词语,却不会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碰到写作文,就更是愁眉苦脸,生搬硬造。因为他们忽视了: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本最生动的大字典、一个最丰富的作文素材库。可见,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不应该让封闭、僵化的课堂泯灭了孩子们思维的活力。我们应该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为桥梁,建立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孩子在这两个“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1)课前向生活开放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学习探究跳出教材走向学生真实生活。
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课本是生活的记录。如果学生课前对来源于生活的课本内容有了感性的了解,有了直接的体验,那么,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儿童来说,将特别有利于其对文本的学习。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前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游览、搜集资料等实践活动。
(2)课中再现生活
关注儿童的课堂生活,赋予课堂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我们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需要。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重建学生的课堂生活。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过课堂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课堂学习应该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能从中获得生活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语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3)课后向生活延伸
课堂上再现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问题的探究又是不断深化的;同时由于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新的问题和新的学习需要将不断产生,这就要求我们还要加强探究课堂教学与课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不断向课后生活延伸拓展。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语文学习向课后生活延伸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如:影视欣赏、网络查询、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家庭或社区服务等,我们可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3.融入生活实践,学会在生活中用语文
(1)运用语文知识,在生活中进行恰当的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口语交际,以便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交往。这样既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又能表达得好,表达得体。我们选择话题要贴近生活,学生感到亲切,没有距离感,这样容易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和欲望,也易于交际,能取得比较好的训练效果。所选话题还应有趣味性,有启发性,有训练价值,不仅能交际得起来,而且有助于发展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一二年级学生应多围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确定话题。
口语交际训练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化。我们可以安排学生手脑并用,如:先做游戏、做手工、做家务,再进行口语交际,也可以画一幅画,等等,再进行口语交际;也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后交际,如先观察校园的梧桐树、花草或身边的同学再交流自己的发现;还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记忆深刻的事、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烦恼、喜欢的小故事,等等。
语文学习应该是把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从而提高能力的过程。所以,我们不仅要学好语文,更要用好语文。
(2)运用语文知识,在生活中进行适当的阅读
浩瀚的书海犹如艺术的殿堂,有了“语文”这把万能的钥匙,就能置身其中,自由徜徉。孩子应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阅读。比如低年级可以选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较为浅显的书;高年级则可以选择《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可以丰富积累、体验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极大地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
(3)运用语文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初步习作
我们应充分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大胆鼓励他们用“我手写我心”。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培养他们进行初步的书面语言表达。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大量地实施了模拟性实践活动,即通过模拟现实实践的主要要素,让学生了解现实实践内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从而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进实践能力的发展。这可以克服学生发展水平不足的限制,但为了全面推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必须不失时机地将学生从模拟性实践推向现实性实践。唯有如此才能变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将有利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不仅是增长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培养其学习态度,树立其学习信心,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