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实施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实施建议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必然要发生相互交往与相互作用。第二种是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二)实施建议1.变“传话”为沟通与“对话”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正是从互为主体的交往对话中,教师与学生才能对所学的东西达成共识,真正拥有知识,并且共同享用对方的经验和体验,也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一)内涵与意义

课堂教学与学生独自进行学习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个体活动”而是“群体活动”。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必然要发生相互交往与相互作用。

第一种是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这种互动通常存在于提问与应答、要求与反应、评价与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直接接触等过程中。这种互动非常清楚地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倾向。

第二种是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教师此时的行为并非特别地指向某一学生个体,而一般是指向学生群体,学生此时也感到自己对教师行为的反应是群体反应的一部分。这种互动通常发生于组织教学、课堂讲授、课堂提问、课堂评价等过程之中。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语文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为互动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概略地说,教学中的互动有以下特点:

从互动的目的看,教学互动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它的目的主要指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获得发展,是由这一目标派生出来的“产品”。从互动的主体看,学生与教师都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人格、权力和自主性方面是“平等”的,但在信息的拥有和交往中的作用方面却又是“不对等”的。从互动的内容看,其主体是被“规定”了的,具有“规定”意义的,因此教学的交往是以教材为“话题”的师生相互作用。从互动的结构看,这种交往常常是有计划的、相对“有序”的,或者说,是被精心组织起来的围绕一定目标而展开的。

总之,把教学视为一种交往和互动,抓住了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矛盾,是寻求教学改革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这也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二)实施建议

1.变“传话”为沟通与“对话”(www.daowen.com)

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事实上,课程实施视野中的教学,是“两代人”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能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来实现。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对话”,不只是言语的应答,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既是一项“原则”,又可以成为一种方法。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太多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对话与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当然,实现交往互动中的沟通与对话,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置疑、讨论、尝试、发现、体验等),而且要有角色的转换——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应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感悟学生的情怀。

2.在互动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作为一个社会学范畴,交往总是以双方互为主客体为前提的,交往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又是相互认识的对象。在交往中双方都应接受对方,受到对方的影响,并有某种收获,这就是交往的三个属性:主体性、互动性和互惠性。正是从互为主体的交往对话中,教师与学生才能对所学的东西达成共识,真正拥有知识,并且共同享用对方的经验和体验,也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在交往中实现的。这一点已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所证明。心理学大师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被认为是主客体在社会性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而导致的平衡化,这就是著名的“发生认识论”;苏联的列昂捷夫和维果茨基认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由交往和活动引起的,这就是“文化历史学派”的主张;在当代的建构主义看来,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意义建构,是凭借自身的经验与体验,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在合作与对话中实现的。所以学生是在交往互动中实现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在师生的相互作用中,教师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会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在教师、学生、教材的互动中推敲

教师应教给学生寻找和开发运用课外材料的方法来辅助课堂学习,让学生明白这样有利于扩大自己其他领域的知识。在传统色彩较浓的接受式语文学习中,教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这样的:教材—教师讲解—学生接受。这种传播模式犹如单向传输线,教师是教材与学生的中介,学习者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教材建立联系。

这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教师、教材与学习者动态互补。教材既是学习者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成果,每个学习者都可以修正、补充、完善教材;而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赏识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教材已不限于固定的文字文本形式,而是融入生活,联系现实,教学成了有着多种面貌、多样变化的活动形式。

在这种师生互教互学的过程中,突显学生的价值,把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想学、乐学、爱学。我们必须要有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信心和决心,扭转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主体走向主导,由课本走向生活,从而真正发挥师生的生命力和主体性,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将素质教育理论所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