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内容总结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内容总结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四个方面的评价内容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儿童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语言学习行为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内容总结

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涉及许多方面,但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儿童的评价;二是对活动本身的评价。

(一) 对儿童的评价

教育活动评价是以引起儿童身上出现的变化或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为着眼点。具体说,可以从两个度来进行:一是从儿童学习效果的角度,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称为静态的评价;另一种是从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儿童的参与活动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称为动态的评价。

1. 对目标达成的评价

在对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时,要有整体观念。关于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层是指《纲要》以及《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提出的语言教育方向要求,这一层的方向要求对儿童在语言教育这个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全面的规定;第二层是指幼儿园语言教育各种活动类型的核心经验,这一层的核心经验是对儿童的语言在某一方面的发展做了一个规定;第三层是指幼儿园语言教育具体活动的目标,这一层的目标对儿童在每一次活动之后应产生的变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三个层面的目标在语言教育目标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在对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分析时,一般涉及三个方面。

(1) 分析认知目标的达成情况,即了解儿童是否获得了目标所规定的语言知识,是否掌握了有关的词汇和句型,是否懂得了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下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

(2) 分析情感目标的达成情况,即了解儿童是否形成了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的态度,是否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经历的事情和图片内容,是否懂得并遵守语言交往中的一般规则。

(3) 分析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即了解儿童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否能根据活动中的语言情境来运用有关的词汇、语法和语调,是否能用连贯的语句说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应对达成的程度作出判断,一般分为完全达成、基本达成、未达成三个层次。经过这样两个维度的分析,就能对儿童经过教育活动后的变化有所了解。

2. 对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立见解的评价

用于考察儿童对活动目标要求的理解程度以及自己独有的生活、学习经验与该活动中语言学习任务之间相互作用情况等。需要列出某一儿童与其他儿童不一样的具体语言行为表现,如说出“跳跳糖很有趣,能在舌头上跳舞”,说出“核桃还可以用来给爷爷在手掌上面玩耍健身”等。

3. 对儿童在活动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评价。

主要分析儿童对语言结构的创造性应用,以及在操作、想象等方面的创造性表现。需要具体列出儿童的行为表现内容,如“使用了‘到⋯⋯为止’或者‘不久之后’这类比较复杂的时间标记”等。

4. 对儿童参与活动程度的评价

对儿童评价的另一个方面,是对儿童参与活动程度的分析与评价,这是一种动态的评价。通过对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可以了解活动设计与活动组织的情况,也可以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状况。因此,重视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是个关键。关于儿童参与活动的程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主动积极参与——一般参与——未参与。

主动积极是儿童参与活动的最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儿童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从外在表现看,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对于教师的指导用语和同班的发言都能专心倾听。当教师提问时,儿童纷纷举手发言,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观点或叙述一件事情。当分组活动时,儿童的情绪非常高涨,活动气氛异常活跃。如果某一个教育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儿童能主动积极参与,就说明该活动从目标的制定到内容的选择都是恰当的,与儿童的语言发展状况有着高度的适应性。当然,也可以说明儿童的发展状况是良好的。

一般参与是儿童参与活动程度中的中间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儿童仍然进行着学习活动,但基本上属于被动学习。在教师的不断提醒下,能够集中一定的注意力倾听教师的话语和同伴的发言。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并不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但是当老师点到名字时,也能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且能够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观点。在一般参与的状态下,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基本上可以达到教育活动的目标,也能够完成教育任务。但是,这种状态的出现说明活动目标的制定和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儿童语言发展的状况还缺乏高度的适应性,还需要加以改进。

未参与是儿童活动程度的不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儿童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活动毫无兴趣,当教师发出指令或是同伴发言时,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倾听,或是东张西望,或是与同伴打闹戏耍,或是昏昏欲睡。这种状态的出现说明教师事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从活动目标的制定到活动内容的选择都是不恰当的,需要舍弃而重新设计。(www.daowen.com)

以上四个方面的评价内容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儿童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语言学习行为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是根据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和语言发展目标建构而成的,它们反映了影响儿童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语言学习效果各个方面的因素。

(二) 对活动本身的评价

对活动本身的评价也可以说是对教师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虽然通过对儿童的评价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教学的质量,但是教学质量并不能在对儿童的评价中得到全部的体现。因此,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教育活动的效果(包括教师教学的效果),除了要对儿童进行评级以外,还要对教师的教学(即活动本身)进行评价。这个内容的评价主要涉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材料的利用、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互动等。

1. 目标的评价

在评价教育活动的目标时,主要分析这一活动目标的提出是否以《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和各个活动类型的核心经验为依据;是否从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恰当的教育要求;在目标中是否包含了认知、情感、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整个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是否围绕教育目标而进行。

2. 内容的评价

在评价教育活动的内容时,主要分析内容的选择与目标的要求是否相一致;活动内容是否符合科学性和教育性;内容的分量是否恰当,有无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内容的组织是否分清了主次、突出了重点,是否抓住了关键内容;内容的分布是否合理,各要点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流畅;与儿童的发展状况是否适合。

3. 方法的评价

在评价教育活动的方法时,主要分析方法的运用是否刻板划一;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随着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儿童实际而变化;各种具体活动的方法与儿童学习方式的适合情况如何;有没有采用有效的方式保障儿童积极参与教育活动。

4. 组织形式的评价

在评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时,主要分析在活动展开过程中,是否适当地进行了集体活动、分组活动、个别活动等的组合与变换;是否只是局限于采用一种特定的活动形式;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有没有考虑到因材施教的问题;在分组时,是否考虑到人际关系以及儿童的情感因素。

5. 环境材料的评价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常常要创设和利用一些有助于儿童学习的环境、材料、教具和学具。在对其进行评价时,主要分析是否创设和选择了适合于活动内容和儿童实际的环境材料;利用这些环境和材料是否适合于教育活动的展开;选择的材料、学具等是否适合于儿童的操作;教具和学具能否作出若干组合;是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环境、材料、教具和学具的所具有的功能。

6. 师幼互动评价

教师与儿童的互动情况,对教育活动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评价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关系时,主要分析是否正确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创造条件使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交往是否和谐融洽,是否积极主动地相互交往;儿童的注意力、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是否得到充分的激发。

资料

(资料来源:蔡淑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