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遵循自然习得的原则
儿童的语言学习有两种方式,即习得(Acquisition)和学得(Learning)。语言习得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学得是指学习者通过教师有系统地讲解、有意识地练习、记忆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最终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的过程[1]。研究表明,儿童的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与他们的母语学习有许多相似之处。语言学家认为,只有语言习得才能直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习得是第一位的,学得是第二位的。换句话说,通过自然、具有激励性和有意义的情景交际活动,儿童可以自然习得第二语言。
在中国现阶段,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孩子学习英语并不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就是试图为儿童习得语言创造良好的英语氛围,激发儿童听英语、说英语的兴趣,给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开口表达、相互交流的机会。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教育体系的根本特征是对环境的强调”。可见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创设一个与儿童学习、生活相适应的、自由的、宽松的、和谐的、愉快的、能够调动儿童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语言环境,使儿童轻松愉快地习得英语。如可以在儿童活动室里粘贴一些标有双语的图画,摆放一些标有双语的玩具和实物模型,让儿童时时感受到这种视觉刺激。
(二) 依据沉默期的特点适时而教
儿童开始学语言时有一个沉默期,表现为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只会听不会说,或者不会完整流利地说,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沉默期,儿童只有经过这个酝酿阶段以后才会说。在这个沉默期内,外界的语言输入刺激会在儿童头脑中留下印象,输入的信息逐渐积累,形成潜意识,之后逐步唤醒大脑中的语言信息,这是儿童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准备阶段,当这种准备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外界交际环境的作用下,儿童才开始开口说出大量信息[2]。
沉默期的存在是正常的,它一方面表现为从听懂第一句话到会说第一句话有一个时间间隔,另一方面表现为,从听懂一句话到会说同一句话也有一个时间间隔。教师和家长在这个时期切不可过于急躁,更不能强迫孩子说英语。为使沉默期尽量缩短,教师应处理好输入和输出的关系。第一,外界输入的信息量与儿童输出的信息量成正比,教师输入的信息越多,儿童输出的信息才有可能越多。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多说英语,努力为儿童习得第二语言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第二,儿童输出信息的质量与教师输入信息的质量是一致的。教师正确的语音、语调、夸张的表情、丰富的动作、具体形象的教具等,能使儿童更清楚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含义,更准确地输出有关信息。所以,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必须大量地、正确地输入有关信息,才能保证儿童输出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三) 听说领先,以发展口语为主(www.daowen.com)
人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不论是学母语还是学英语,都应遵循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顺序观,从培养听觉敏感性入手,逐步提高语言能力。有专家指出,有关语言与大脑的问题非常复杂,个体差异很大,还有许多有待研究证实之处。唯一比较有定论的是“口音关键时期”,儿童对发音的接受能力最强,在语音方面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年龄对未来口语的发音有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学习者开始学习或接触第二语言的时间越早,越没有本族语口音。在学前英语教育活动中应把发展儿童英语口语作为重点,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口语样本,创设自然的语言环境,帮助儿童开口主动说英语,自然地进行口语交往。
北京师范大学祝士媛教授认为,在英语教育中是否要求儿童学习书面语言,进行认读活动,要因地、因园、因人而异,慎重而行。因为英语字母是抽象的符号,幼儿不易理解,而且符号之间的差别有时是微小的,幼儿不易区分,容易混淆。
(四) 允许失误,鼓励开口,激发兴趣
儿童学习英语的优势之一就是没有心理障碍,敢于开口,所以教师应该对主动开口、大胆表达的儿童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儿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常常出错,如说错物品名称、发音不正确或不准确,这些情况都是非常正常的,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容错的心态,允许儿童失误,不要急于纠正他们的错误,以免打击儿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最好是反复多次提供准确清晰的示范,让儿童模仿。其次,教师应分析儿童出错的原因,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为儿童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选择难易适度的学习材料,避开难发的音和较长的单词,改进教学方法等。如当儿童发不好 [p]、[d]等音时,教师可以用一张纸放在嘴巴前读这些音标,让儿童直接观察发音的过程,反复体验,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们就能掌握正确的发音。
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学前英语教育的首要目标,儿童愿意学、喜欢学比学会多少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儿童的发展和进步,不断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