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第三版,表演角中的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第三版,表演角中的语言教育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设计和布置表演角,满足了儿童表现文学作品内容和自己创编的故事以及表现自己经历过的事件的需要,儿童能在表演活动中主动积极地与语言和非语言材料相互作用,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角色身份参与儿童的表演活动,间接地引导儿童运用语言、表情、动作来表现角色,创造性地再现作品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第三版,表演角中的语言教育

表演角是儿童用动作、表情、语言表现自己对语言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再现作品内容的表演活动;也可以是儿童用自己创编的故事以及他们经历过的事件进行的表演活动。它可以包括主题角色剧、故事剧、哑剧、木偶剧、皮影戏、故事表演、分角色阅读等活动。设计和布置表演角,满足了儿童表现文学作品内容和自己创编的故事以及表现自己经历过的事件的需要,儿童能在表演活动中主动积极地与语言和非语言材料相互作用,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表演游戏可以激发丰富的学习潜能,在以文学作品或生活经验为基础展开的以表演游戏为主线的系列活动中,儿童不仅可以学习“语言”,儿童学习的可能性还可以扩展到科学数学社会艺术等多个课程领域

(一) 表演角的创设

根据幼儿园和本班实际,教师可以设计固定式的表演角、小舞台,也可以根据活动室的门厅、过道、走廊等设计活动的表演角、可移动的小舞台。投放服装道具、头饰、面具、偶人等表演材料,儿童可以自由地进行表演活动。

(二) 指导要点

1. 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表演的氛围

支持儿童积极参与表演角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和儿童一起搭建小舞台,布置墙饰和背景;根据语言文学作品活动和视听活动的内容制作道具、头饰、偶人;提供适合作品角色的服装,引导儿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服装道具,自制服装道具的过程本身可以给儿童带来快乐,并是一种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的活动,多种多样的材料为儿童的探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2. 引导儿童感受和理解作品,把握角色特点

理解作品是儿童表演的前提和基础。表演作为文学作品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要注意与文学作品活动结合,既要引导儿童理解故事、诗歌散文、绕口令等作品的内容,又要帮助儿童学习运用声调、节奏、速度等表现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有感情的朗诵。

3. 鼓励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表演

儿童表演不能停留在模仿上,应该给儿童创造空间,鼓励儿童自己决定表演的内容,自己分配角色,尊重儿童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鼓励儿童创编新的情节和人物对话,支持儿童自己设计动作和人物对话。少一些规定,多一些自主,创造一个儿童爱表演,并能自由表演的有积极应答的环境。

4. 表演活动生成环境,环境支持活动

为了支持和鼓励儿童的表演活动,将表演活动的构思设计过程:诸如确定文学作品——角色分配(儿童自己讨论角色分配,并在展示的图片上用图夹文的方式写上自己要扮演的人物角色)——自制服装道具(可以是家长、教师帮助)——自主表演等活动用图画、实物、照片、录音、文字说明等记录上墙,形成了动态的活动墙饰,为师幼互动和家园互动提供媒介和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依据和线索。将活动与环境创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活动生成环境,环境支持活动。

5. 参与儿童的表演活动

教师除了通过提供材料引发、支持儿童的创造性表演活动。还可以角色身份参与儿童的表演活动,间接地引导儿童运用语言、表情、动作来表现角色,创造性地再现作品内容。(www.daowen.com)

6. 开展丰富多彩的表演角活动

幼儿园活动室的空间有限,在利用角落和区域时,应该因地制宜;又由于语言既是儿童学习的对象又是儿童交流的工具,因此,注意发挥其他领域角落的语言教育功能和作用;活动区角的创设是多种多样的,还可以根据本班实际设置,如构图讲述角、悄悄话角、电话亭、图书“印刷厂”等等。

(三) 活动区角环境和材料的设计制作

1. 木偶表演台:可以运用本班的门窗、桌子、大型的纸盒制作。

2. 偶人设计(指偶、掌偶、布袋偶人、提线偶人、撑杆偶人、皮影)。

(1) 材料:纸、蚕茧、无纺布、毛根、竹子、麦草、废旧的纸盘、纸杯、手套、袜子、毛线、布块、皮影制作的纸、过塑模、线、细竹竿等等。

(2) 制作方法:无定法,可以任意创造。

例 1:简易的提线偶人设计与制作:

可以准备袜子或布料、装填的材料(棉花、碎布……)、针线、纽扣(眼睛)等。

例 2:皮影设计与制作:

材料准备:图画纸、过塑纸、毛线、竹竿(比较轻的用吸管也可以)。

制作:可以用一般的纸板画出人物角色的头、躯干、四肢,然后组装;用图画纸绘制后过塑组装;也可以用剪纸的方式(彩色纸)制作;直接用幻灯片制作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